第一百七十章 家底一空
第一百七十章家底一空
马文升是借不到李贤的力。
马文升被朱祁镇发现,并看中,就是他在推行吏改法的进展,天津的胥吏改吏员是做得最好的。
可以说井井有条。
而传立了很多法度。
从他派出的人手,在李东阳那边做的也很好。
自然被朱祁镇看在眼里了。
所以,他微微给刘定之暗示一下,刘定之就立即会意,马文升进入朝廷重点培养名单,就好像朱祁镇当初对韩雍一般。
如果不出什么大意外,马文升会在内阁之中坐一把交椅,只是坐那一把交椅,又能坐多长时间,就要看他自己了。
刘定之说道:“派王宇去山东,他原本做过山东巡抚,而且山东是情况最严重地方。”
朱祁镇也知道王宇这个老臣了,正统四年进士,而且是少年进士,而今还不到五十岁。比起朱祁镇也不大几岁。
从山东巡抚升上来的,在中枢转任好几个位置,而今在刑部之中做侍郎。
也算是刑部之中的山头,刚正不阿与徐有贞很不对付。
这个人选倒是不错,只是朱祁镇却品出了几分,徐有贞将自己的眼中钉给踢出去的感情。
毕竟对付某些政敌,实在对付不了,最好的办法,就是想办法将他调走。
朱祁镇点点头。
也算认可了。
毕竟王宇对于山东,人地两熟,他是从山东府县之中升上来,一直到了巡抚才到了中枢。
虽然而今已经离开山东好几年了。
但是有些关系并不是那么容易断掉的。
这是去赈灾,而不是去查账。
用熟人,比用生人好一点。
“派往河南的是原杰。”刘定之说道。
正统十年进士,山西人,也是历任地方,才从地方上升上来的。
朱祁镇对他并不是太熟悉的,但是内阁的人选,他没有什么大毛病,也不会否决的,只是心中在这个人名之上画了一个圈。
存而不论,以观后效。
“去山西的乃是叶盛。”刘定之说道。
朱祁镇听到了叶盛这个名字。目光忽然看了一眼韩雍,原因无他,叶盛是韩雍的人。算起来是韩雍的旧部。江苏人。
之前几个大臣都是北人,而今有一个南人也算是平衡。
而且韩雍对赈灾事务比较熟悉,他既然敢让叶盛去,应该出不了什么大问题。
毕竟在很多的时候,赈灾最大的问题,是粮食不到位,朱祁镇已经倾国之力运输粮食了,只要有足够的粮食,对于这些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朱祁镇说道:“那就这样定下来吧。”
刘定之说道:“陛下,只是朝廷已经下令四省免税一年,估计今年一年赋税不过二千多万石,这仅仅够维持而已,而各大仓库都已经空了。”
“太仓银库,也快要见底了。”
“臣无能。不能解君父之患,请陛下降罪。”刘定之说完,就摘下了乌纱帽,露出的花白的头发,甚至已经不能说花白了,无非是在一片雪白之中,有几根铁线若隐若现而已。
朱祁镇轻轻一叹,上前搀扶起来,说道:“这怎么能怪你,先从内库拨出三百万两,不够了再说。”
朱祁镇的内库之中,大概有存银一千八百万两,其中大部分都是从日本运来的银子,历经数年存下来的。
其实皇宫最近也不宽裕,毕竟一口气封了四个王,每一个王爷所需要物资,都是要好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一下子有好几百万两的额外支出。
儿女都是债,即便是皇帝也是如此。
所以朱祁镇不敢一下子将内库给掏空。
要一点点的挤牙膏。
朱祁镇说了赈灾的事情,又说到了西域战局。
郭登脸色略带兴奋之感,说道:“陛下,刚刚的消息,王越已经到了西域,在轮台之下,击退瓦刺大军,轮台,高昌之围算是解了。”
朱祁镇问道:“之前我也看过了,只是却没有斩首数?有些不大明白?国公能为我解惑吗?”
郭登沉吟片刻,说道:“臣以为,这一场轮台之战,双方并没有大战,不过稍稍接触,瓦刺一方自行退却了。”
“所以才没有报首级数,与自己伤亡的数目。”
朱祁镇听了,立即反应过来说道:“王越有心了。”
轮台这一战,在数千里之外,真相如何,朱祁镇不知道,锦衣卫的线报还有迟一点,不过听郭登所言,大抵就是如此的。
朱祁镇之所以说王越有心了。
是因为王越知道,前线有没有这一场胜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明朝廷是需要这一场胜利了。
从去年西域乱起,整整一年多,整个大明中枢,都在风急雨骤之中,各种情况频发,即便是很多官员心中也是没底的。
特别是瓦刺,很多年纪大的人都还记得,瓦刺直逼京城,攻打紫荆关,居庸关的事情。
没有什么比一场胜利更加能稳定人心,也没有什么比一场胜利,更能巩固朱祁镇的威信了。毕竟到了而今,朱祁镇已经有靠着自己的权威硬抗内外压力的地步。
可以说,在封建社会,当一个皇帝不顾一切代价要做一件事情,很少人有人能够阻拦。但是朱祁镇向来爱惜羽毛。
毕竟,这种靠着强权压制,很多时候是做不了事情的。
他不可能包办大明所有的事情,必然要靠着下面的官员,总要有一些领会他的意思,才好办事。
有一场胜利,让朱祁镇有更多底气来面对这些百官。
从这一点上来看,王越在政治上,要比大多数将领要成熟。这也是朱祁镇看重王越的原因,无他,其实经过与瓦刺的战争磨砺,大明并不缺少能打的将领,范广能打不能打?爱新觉罗家族的祖先,金氏叔侄能不能打?刘聚能打不能打?
但是知进退,识轻重,懂分寸,又能打的将领,却不多了。
朱祁镇又问道:“以你之见,西域的事情将会怎么发展?”
郭登说道:“在臣看来,西域之战,今年一年是不会了结的,朝廷在西域的统治已经荡然不存,只剩下伊州,高昌,轮台三城,想要全复西域,不亚于再打一次西域,之前下西域,乃是瓦刺放弃,当地土著不敢反抗,只是而今------”
郭登微微一顿,但是朱祁镇自然会意。
在西域的回汉之争,而今已经犹如水火了。朝廷的倾向性自然不用说了,白圭在西域的种种极端作为,其实早已传到了京师,有无数御史弹劾白圭滥杀。
但是朱祁镇都一一压下去了。
不与理会。
有些人建议让朱祁镇调回白圭问罪。
但是也被朱祁镇否定了。
按理说白圭失陷了大半个西域,他身为西域总督,总是要富有责任的。
朱祁镇之所以如此回护,并不是朱祁镇觉得他不用负责任,如果白圭没有在杀回回,朱祁镇大概将白圭就撤回来,一来想让前线事权统一,有王越这个征西大将军就够了。
白圭这个西域总督就不用了。
而且西域失陷,或许不全是白圭的责任,但是如果说白圭一点责任也没有却也是不对的。
但是在白圭做出这个决断之后,朱祁镇立即改变了策略,力保白圭坐稳西域总督。
无他,大明的大环境,是不允许有大规模杀戮的,特别是杀戮平民。
而朱祁镇作为大明的皇帝,道德的化身,更是不能有一点污点。但是西域如此激烈的矛盾,显然不仅仅是怀柔就能办到的。
即便是要怀柔,要要先打上一顿杀威棒。
马文升是借不到李贤的力。
马文升被朱祁镇发现,并看中,就是他在推行吏改法的进展,天津的胥吏改吏员是做得最好的。
可以说井井有条。
而传立了很多法度。
从他派出的人手,在李东阳那边做的也很好。
自然被朱祁镇看在眼里了。
所以,他微微给刘定之暗示一下,刘定之就立即会意,马文升进入朝廷重点培养名单,就好像朱祁镇当初对韩雍一般。
如果不出什么大意外,马文升会在内阁之中坐一把交椅,只是坐那一把交椅,又能坐多长时间,就要看他自己了。
刘定之说道:“派王宇去山东,他原本做过山东巡抚,而且山东是情况最严重地方。”
朱祁镇也知道王宇这个老臣了,正统四年进士,而且是少年进士,而今还不到五十岁。比起朱祁镇也不大几岁。
从山东巡抚升上来的,在中枢转任好几个位置,而今在刑部之中做侍郎。
也算是刑部之中的山头,刚正不阿与徐有贞很不对付。
这个人选倒是不错,只是朱祁镇却品出了几分,徐有贞将自己的眼中钉给踢出去的感情。
毕竟对付某些政敌,实在对付不了,最好的办法,就是想办法将他调走。
朱祁镇点点头。
也算认可了。
毕竟王宇对于山东,人地两熟,他是从山东府县之中升上来,一直到了巡抚才到了中枢。
虽然而今已经离开山东好几年了。
但是有些关系并不是那么容易断掉的。
这是去赈灾,而不是去查账。
用熟人,比用生人好一点。
“派往河南的是原杰。”刘定之说道。
正统十年进士,山西人,也是历任地方,才从地方上升上来的。
朱祁镇对他并不是太熟悉的,但是内阁的人选,他没有什么大毛病,也不会否决的,只是心中在这个人名之上画了一个圈。
存而不论,以观后效。
“去山西的乃是叶盛。”刘定之说道。
朱祁镇听到了叶盛这个名字。目光忽然看了一眼韩雍,原因无他,叶盛是韩雍的人。算起来是韩雍的旧部。江苏人。
之前几个大臣都是北人,而今有一个南人也算是平衡。
而且韩雍对赈灾事务比较熟悉,他既然敢让叶盛去,应该出不了什么大问题。
毕竟在很多的时候,赈灾最大的问题,是粮食不到位,朱祁镇已经倾国之力运输粮食了,只要有足够的粮食,对于这些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朱祁镇说道:“那就这样定下来吧。”
刘定之说道:“陛下,只是朝廷已经下令四省免税一年,估计今年一年赋税不过二千多万石,这仅仅够维持而已,而各大仓库都已经空了。”
“太仓银库,也快要见底了。”
“臣无能。不能解君父之患,请陛下降罪。”刘定之说完,就摘下了乌纱帽,露出的花白的头发,甚至已经不能说花白了,无非是在一片雪白之中,有几根铁线若隐若现而已。
朱祁镇轻轻一叹,上前搀扶起来,说道:“这怎么能怪你,先从内库拨出三百万两,不够了再说。”
朱祁镇的内库之中,大概有存银一千八百万两,其中大部分都是从日本运来的银子,历经数年存下来的。
其实皇宫最近也不宽裕,毕竟一口气封了四个王,每一个王爷所需要物资,都是要好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一下子有好几百万两的额外支出。
儿女都是债,即便是皇帝也是如此。
所以朱祁镇不敢一下子将内库给掏空。
要一点点的挤牙膏。
朱祁镇说了赈灾的事情,又说到了西域战局。
郭登脸色略带兴奋之感,说道:“陛下,刚刚的消息,王越已经到了西域,在轮台之下,击退瓦刺大军,轮台,高昌之围算是解了。”
朱祁镇问道:“之前我也看过了,只是却没有斩首数?有些不大明白?国公能为我解惑吗?”
郭登沉吟片刻,说道:“臣以为,这一场轮台之战,双方并没有大战,不过稍稍接触,瓦刺一方自行退却了。”
“所以才没有报首级数,与自己伤亡的数目。”
朱祁镇听了,立即反应过来说道:“王越有心了。”
轮台这一战,在数千里之外,真相如何,朱祁镇不知道,锦衣卫的线报还有迟一点,不过听郭登所言,大抵就是如此的。
朱祁镇之所以说王越有心了。
是因为王越知道,前线有没有这一场胜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明朝廷是需要这一场胜利了。
从去年西域乱起,整整一年多,整个大明中枢,都在风急雨骤之中,各种情况频发,即便是很多官员心中也是没底的。
特别是瓦刺,很多年纪大的人都还记得,瓦刺直逼京城,攻打紫荆关,居庸关的事情。
没有什么比一场胜利更加能稳定人心,也没有什么比一场胜利,更能巩固朱祁镇的威信了。毕竟到了而今,朱祁镇已经有靠着自己的权威硬抗内外压力的地步。
可以说,在封建社会,当一个皇帝不顾一切代价要做一件事情,很少人有人能够阻拦。但是朱祁镇向来爱惜羽毛。
毕竟,这种靠着强权压制,很多时候是做不了事情的。
他不可能包办大明所有的事情,必然要靠着下面的官员,总要有一些领会他的意思,才好办事。
有一场胜利,让朱祁镇有更多底气来面对这些百官。
从这一点上来看,王越在政治上,要比大多数将领要成熟。这也是朱祁镇看重王越的原因,无他,其实经过与瓦刺的战争磨砺,大明并不缺少能打的将领,范广能打不能打?爱新觉罗家族的祖先,金氏叔侄能不能打?刘聚能打不能打?
但是知进退,识轻重,懂分寸,又能打的将领,却不多了。
朱祁镇又问道:“以你之见,西域的事情将会怎么发展?”
郭登说道:“在臣看来,西域之战,今年一年是不会了结的,朝廷在西域的统治已经荡然不存,只剩下伊州,高昌,轮台三城,想要全复西域,不亚于再打一次西域,之前下西域,乃是瓦刺放弃,当地土著不敢反抗,只是而今------”
郭登微微一顿,但是朱祁镇自然会意。
在西域的回汉之争,而今已经犹如水火了。朝廷的倾向性自然不用说了,白圭在西域的种种极端作为,其实早已传到了京师,有无数御史弹劾白圭滥杀。
但是朱祁镇都一一压下去了。
不与理会。
有些人建议让朱祁镇调回白圭问罪。
但是也被朱祁镇否定了。
按理说白圭失陷了大半个西域,他身为西域总督,总是要富有责任的。
朱祁镇之所以如此回护,并不是朱祁镇觉得他不用负责任,如果白圭没有在杀回回,朱祁镇大概将白圭就撤回来,一来想让前线事权统一,有王越这个征西大将军就够了。
白圭这个西域总督就不用了。
而且西域失陷,或许不全是白圭的责任,但是如果说白圭一点责任也没有却也是不对的。
但是在白圭做出这个决断之后,朱祁镇立即改变了策略,力保白圭坐稳西域总督。
无他,大明的大环境,是不允许有大规模杀戮的,特别是杀戮平民。
而朱祁镇作为大明的皇帝,道德的化身,更是不能有一点污点。但是西域如此激烈的矛盾,显然不仅仅是怀柔就能办到的。
即便是要怀柔,要要先打上一顿杀威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