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奇迹的人生
字体: 16 + -

第六章 越简单越快乐

第六章 越简单越快乐谦谦之道六:

事物的本质往往是简单的,只是人们把它复杂化了而已。

而所谓简单,无非是把心降下一档,以简明而平易的角度去感受人生点点滴滴的美。如此,我们便能更好地透视生命的欢愉,更好地接受生活的馈赠。

1.成功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这些都是毅力的代言。但是不容怀疑的是,即使我们这样去做了,我们也不一定会取得成功。即使有人不这样去做,但是也可能取得成功。

2009年春晚前,我虽然没有大红大紫,但也没有遭受过太大的挫折,可谓顺风顺水。

但是春晚后,我几乎“红”到了让我感觉非常不舒服的地步,说这话会被人说矫情,但事实上,我这个人是很孤僻的,表演前一定要把自己关在封闭的环境里面对自己,只有做到了面对自己,才能去面对观众。

红未必是件好事情,除非心灵足够强大。

我没有办法在忙乱或者嬉闹的环境下表演,这阵子对我来说太不能够安静下来专心于工作了,所以那时候我提出了“闭关”。

那一段时间内,我不会接受媒体访问,也不会作任何演出。我需要静一静,让我能平静下来。

有人问是否因为魔术师需要神秘感,不是的,这只是我个人的习惯。

如果你们所说的“红”是指成功。

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们,成功并不想你想象的那么难。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地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于是他就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大为惊喜,他认为这是一个新发现,这种现象虽然普遍存在,但在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

后来这本书伴随时着韩国的经济起飞而流传开来。这本书鼓励了许多人。

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

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亚汽车公司的总裁。

文章的最后写了一个温馨提示:人世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到,都能做到,该克服的困难,也都能自己克服,用不着什么钢铁般的意志,更用不着什么技巧和谋略。

确实“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名言,被我们的祖辈们一次次用来激励他们的子孙,使得我们代代都认为成功是要踏着血泪的代价来取得的。

与我们国内目前激烈的竞争相适应,我们的父母在告诉孩子要想考取一流的大学,就得吃得苦中苦。为了激励我们的孩子,我们一代代的人脑子里灌输的就是:学习是苦的,工作也很辛苦。

我一直认为人的成功与否与人的毅力有很大的关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这些都是毅力的代言。但是不容怀疑的是,即使我们这样去做了,我们也不一定会取得成功。

即使有人不这样去做,但是也可能取得成功。看看我们身边的人,有多少人朴实而有情趣地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工作,在自己的人生领域中小有成就;有多少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在学习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而学有所成?

所以,如果你有兴趣一直坚持做一件事,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

我想,只要一个人还在朴实而饶有兴趣地活着,他终究会发现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2. 上帝创造的奇迹.

我很高兴通过我在春晚的表现让大家重新认识了魔术。

一时间,关于我的议论和谣言很多,当然讨论最多的还是“刘谦为什么这么红”,因为在旧的印象里,魔术师都穿着燕尾服,戴着高脚帽,然后从帽子里抓出了兔子。或者就是穿着可疑的长袍,拿出可疑的箱子,把可疑的美女锯成了两半……

而仅仅靠一个鸡蛋、一个硬币、一根皮筋走红,在很多人眼里看来不可思议吧!

呵呵,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去过英国?在英国议会大厦东面有一座85米高的哥特式建筑,其楼顶放置着一座巨大的钟,这便是泰晤士河畔举世闻名的大本钟楼。

钟的设计者名叫本杰明,当年,议员们为钟的取名争论得不可开交,但没有一个名字能取得多数人的认同。后来,一议员随口说了一句:“钟是本杰明设计的,就叫大本钟吧!”闻听此言,不少人嘲笑道:“这是一座严肃的钟楼,日后将是我们的标志性建筑,命名怎么能如此草率?就是给自家花园取名也不至于这么简单吧?”

然而,正是这么一个不经大脑、脱口而出的简单名字,伴随着这座著名的建筑走过了百年的风雨。

大本钟的简单,不仅体现在它的名字上,还表现在调时上。当时,世界一流的瑞士钟表制造商对这种超大型巨钟的准确走时也没有一点儿把握,故而个个退避三舍。最后,还是本杰明大胆地承接下了这项工程——他解决走时不准的方法极为简单,就是在钟摆上放置或取下一枚旧便士。

最美不过“简单”二字,它,就是这么不经意间改变你和我,改变我们这个世界。

有时候,甚至几枚面值最小的硬币,也有它积蓄和增值的特质。

历史上还有一个靠硬币起家的人,那就是弗兰克·伍尔沃思。

他生在农民之家,21岁时,为了逃避艰苦而乏味的农活,他来到纽约,在一家织物店找了一份工作。可每当有顾客走到身边时,生性腼腆的弗兰克都要经受死一般的**。老板穆尔看看这个羞赧的伙计,叹着气说:“弗兰克,你是我见过的最没用的店员。你卖出去的东西还不如我每星期花六美元雇用的小孩子卖得多。从商绝对不适合你。”

不过,穆尔先生还是想把他变成一个精明灵活的生意人。一天,他对这个伙计说:“弗兰克,看见这块呢绒了吗?还有这把铅笔刀和这块橡皮擦,看见了吗?今天你得把这几样东西一起给我卖出去。”

卖出去?当着掌柜的面,在顾客面前点头哈腰,夸说这些东西品质优良,为一分一厘绞尽脑汁?不,这完全不能想象。弗兰克不无恐惧地想,但是穆尔先生仍那么郑重地捧着这些东西,递到他跟前,看得出他眼里的期望。

他只好想了一个最“笨”的办法,给每样商品贴上标明他预计售价的小纸片,并把所有小件物品都放到桌子上,再补上一张简明的小表格:“一律五美分。”

——商品价签就这样诞生了,但在当时,弗兰克还没有意识到这一刻的历史重要性。只是他在内心深处很清楚,这种方法对他、对顾客都是最方便、最简单的:因为目标明确,所以,很容易做出选择。

可是其他人会像他这样想吗?他们会喜欢这样的方式吗?他们当然有可能感到受辱,甚至次日就让他失业。也许正如穆尔先生所说,从商,不是弗兰克的天地。

出人意料的是,顾客们并没感到不适,相反,他们都十分满意。因为明码标价使他们省却了和推销员的口舌之争,数小时后商品销售一空。

“这真是上帝创造的奇迹!”打烊的时候,穆尔先生惊叫了起来。

穆尔先生马上吩咐手下把标价的小纸条做成漂亮的标签,自己又赶忙进了一批小百货,这些标价五美分的小商品又一次卖空了。欣喜之下,穆尔让弗兰克自己担当“五美分商店”的老板,甚至借给他300美元。

于是,弗兰克·伍尔沃思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兰开斯特市开了一间小店,很快就有了赢利。

可观的利润让弗兰克的经商愿望一发不可收拾。他考虑,要使商店更上一层楼,只有一种方法,就是开两家店,于是他另开了一家“五美分”的小店,让哥哥来做助手。

1886年,弗兰克已经拥有一个由7家“五美分商店”组成的销售网络。到1895年,“五美分店”的数目已经达到28家,五年之后攀至59家。1919年,它的“小百货王国”已经在全美乃至加拿大、英国拥有1000多家商店。弗兰克本人的财产也达到了600万美元。

1913年,是弗兰克·伍尔沃思最为世人瞩目的一年——他为繁华的纽约街市树立了第一个“摩天地标”。4月24日,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为伍尔沃思大厦剪彩,他按下了电钮,位于百老汇的伍尔沃思大厦内外所有灯光同时点亮。伍尔沃思为修建这座大厦斥资1400万美元,大厦拥有238米的高度,成为当时“世界第一楼”。 直至今天,它仍是纽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到弗兰克·伍尔沃思1919年去世时,他已经拥有1050家“五美分商店”,总资产6500万美元。对于从农场出来的伍尔沃思来说,这笔用美分积累起来的财富简直可以和古代巨富克罗伊斯相媲美。

他的死并没有影响伍尔沃思销售网的扩张,新店在德国、法国相继开业。直到1998年为摆脱从前“五美分店”在人们心目中留下的印象,公司更名为venaror grou,并卖掉了著名的伍尔沃思大厦。

自此,多家伍尔沃思“五美分店”终告关闭。此后,公司还宣布关停其在美国和加拿大的970家商店。

一个三流小店,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商业帝国,人们曾有无数个猜想,认为它一定有非常机密的营销方案,而且,也会严严实实地把它隐藏起来,但出乎人们意料,它的制胜法宝只有两个字:简单!

它简单到什么程度?从以下几个方面就能看出来。

第一,不做广告。他把商品摆在货架上,给它们标上明确的价格。“我们的广告就是这一个个柜台和货架,”他在谈到他的品牌的时候说:“一目了然的价格,比任何招牌广告都有说服力。”

第二,员工人数少,为顾客服务的只有一个店员,他得帮顾客迅速包装商品,而且必须面带微笑。他支付给店员的薪水是其他店的1/10,但从不要求他们做其他商店所要求做的那些杂事。他的店员从来不劝顾客买什么、不买什么。主顾都会亲自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拿到手里,然后到收银台交钱。

第三,商品单调。手纸只有两种牌子,腌菜只有一种,每种商品只提供一种选择,即同类商品中最好的品牌,商品都是能迅速带出店铺的。

第四,不举债经营,除了当年穆尔先生借给弗兰克的300美元外,“五美分商店”扩张都是用已产生的利润来进行,因此风险很低,奉行的原则是:不仓促开展,而是先打好牢固的基础。

这种种,似乎都与当时商界的规则背道而驰,但是直到今天,由伍尔沃思开创的销售准则——明码标价——今天仍然被全世界的商店所遵循。每当我们在餐厅门口看到菜谱价码表,在商店里照着价签格选择商品的时候,都不能不由衷地感谢这位给我们带来如此方便的商业巨子。

就是这两个字的法宝,有多少企业却始终无法模仿。

借用另一位世界公认的零售业航母——“阿尔迪”超市的创始人阿尔·布莱希特兄弟在总结成功秘诀时的一句话:“我们只想放一只羊!”

无数事实证明,那些想放一群羊的人,到了最后,往往连一只羊都剩不下,而只放一只羊的人,他们的奇迹就在于——复杂能够简单,而微小可以宏大。

我想告诉大家:复杂的魔术时代早就过去了,魔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包括物理、化学、光学、心理学、舞台设计、工业设计和服装设计等等。

这些知识综合起来,用最简单的方式表现出来,才能完整地完成一个好魔术。

我相信魔术会从古老的街头艺术慢慢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这是今后的趋势。我的表演,能让很多人觉得魔术很现代很时尚,这是我非常开心的。

我们知道,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并不绝顶聪明,相反,他们可能还曾是差生,“笨”人。

我自己觉得我就是个很笨的孩子,我至今一紧张就会出手汗,一个动作都要反复地练习,生活中更是丢三拉四,但我想,我和他们,都有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将简单的事情重复地做,而很多“聪明人”最容易在人生路上犯的错误就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所谓简单,就是找出正确的规律,然后沿着这个规律一心一意地走我们的人生路。

人都有一些潜在的素质的,我的个性很孤僻,但孤僻的背后也有表演的**。

如果我没有踏上这一行,也许永远不会发现这一点。

但从小我就发现了,只要一踏上舞台或者站在众人面前,我就想要表演,所以从小只要有话剧表演或者歌唱表演的机会,我都会争取上台。

基于这一点,促成了我踏上了表演这一行。

我的一切,就是这么简单。

3. 王子在日光浴,乞丐也在晒太阳.

我和其他魔术师不同的地方在于,我花了很多时间在思考,思考魔术之外的东西。

大部分魔术师可能关注自己的手法或者**,而我花很多时间思考说话的方法、角度和用词,眼神的引导,造型,服装,音乐,还有观众如何看东西的等。

而之前三年的经验告诉我,只有简单的,才是最容易快乐的。

因此,我很少拿出怪怪的**,比如一条手帕或者一个箱子,我会尽量使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魔术。

我并不试图超过七英尺高的栏杆,我到处找的是我能跨过的一英尺高的栏杆。

在那个众所周知的现代寓言里,穷人对富人说:“你辛苦了一辈子,不就为了休闲晒晒太阳吗?你看我,一分钱没有,不是已经晒到了太阳?”好事者说,晒过太阳之后,穷人要为没东西吃而锁紧眉头,富人却是在为不知吃什么好而发愁。

可是,你有没有站在另一个角度去想——王子在日光浴的时候,乞丐也在晒太阳。这一刻,至少他们都享受着阳光的温暖,至少他们都拥有着简单的快乐。

——事物的本质往往是简单的,只是人们把它复杂化了而已。

把心降下一档,以简明而平易的角度去感受人生点点滴滴的美。点点滴滴的神奇。

如此,我们便能更好地透视生命的欢愉,更好地接受生活的馈赠。

魔法秀坛纸牌魔术魔术师请一位观众抽一张牌,并在纸牌的任何部分撕下一角,将这一角保存好。然后魔术师把这张牌撕碎、烧成灰,并与火药拌和。

另一位观众拿着一根钉子,魔术师请他把火药和钉子装到*膛里去。接着,他拿过*,对着墙壁射去。从*口射出的钉子将把撕碎的纸牌钉在墙上,只是缺了给观众撕掉的一角。

将那撕去的一角取来核对,完全吻合。

纸牌是外界对魔术界的一个常识代表**,纸牌魔术可大可小,就是看辅助**的复杂难易了,因为这个魔术多了现场观众的参与以及射击这样强大的外因,使得这个魔术成为很受人欢迎的参与游戏。

我一再强调,变魔术也可以说是一种强大的心理战术。也是自己和自己的一个心理抗战。在茫然无知的情况下参与到游戏中去,期待着尚未呈现的惊喜,那是一个非常刺激而令人心动的事情。而纸牌本身就是这样一个期待,我们平时在玩纸牌的时候,总会在看着纸牌的背面暗想着正面会是什么?红桃?黑桃,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那一张呢?这种惊喜是需要在知与不知之间享受的。试想,要是参与的观众一早就看穿了魔术,他们还能有参与的快乐吗?

不过这个世界上,每个人享受的过程都不一样,有的人似乎更喜欢探索,他们说这一奇妙节目的奥秘在于:当魔术师拿到被观众撕掉一只角的纸牌时,同时将另一张纸牌放在上面,也撕掉类似的一个角,他就用这张牌继续表演下去,而原牌由助手拿到后台去了。

*是经过处理的,即魔术师可以偷偷地把钉子重新从*里拿出来。

助手在台后将牌用钉子钉到一小块木板上,这块板用和舞台背景相同的糊墙纸贴上。墙上有一个孔,小木板从此孔后面椎过去,孔前挂着有线相连的一块墙纸。

当魔术师**射击时,助手将线一拉,这块墙纸便落到地上,于是小木板出现了,看来好像钉子及纸牌都是射上去的。

很无懈可击的一个解密,只是我不明白,真的知道了奥秘,就多了更美妙的享受吗?我想,不一定。

无论是纸牌魔术也好,还是其他也好,有时候,不知比知更容易得到快乐。一个人费尽心思为你制造了一项快乐,你却非要去找寻这个快乐背后的制造工序,不好。享受快乐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看到快乐,不需要看到快乐的成本,凡事总是去计算成本,就会把快乐变成负担。

戳不破的气球.

气球怎么会戳不破呢?

可魔术师在观众面前用一根金属针穿刺气球,气球确实不会炸掉。

表演者事先对气球已作如下处理:将充足气的气球稍为放掉一点气,然后在气球相对的两端分别贴上一条3厘米长的透明胶带。

表演者右手拿针,从上往下在贴胶带处插入气球,从另一端贴胶带处穿出,胶带能使“伤口”不再扩大,因此气球内的气体是十分缓慢地泄漏的。抽出金属针,轻轻弹一下气球,让它在空中飘浮一会,使观众看到它“安然无恙”。

当表演者再次把针插入气球时,只听得“啪”的一声,气球炸了,因为这次不是从胶带处插入的。这第二次穿刺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气球有了“伤口”,气体在慢慢跑出来,气球就越变越小,所以必须让它炸掉以“灭口”。

还可以用纸筒把长条型的气球裹起来,吹胀后,用毛衣针刺,也刺不破,因为气球在纸筒里也吹不满,试试看!

其实,世上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定论,定论往往是从变论中压缩或者抽离出来的。很多时候,失败不是因为我们做不到,而是因为从一开始我们自己就否定了自己,否定的标准来源于“常识”,可是所谓的“常识”也只是正常情况下常人的简单认识,有太多事情是存在意外变数的,打败我们的,其实并非能力,而是被所谓的“常识”蒙蔽了勇于判定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