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少年啦飞驰
字体: 16 + -

第十一章(1)

101

从一届的同学到另一届的同学,我总是不能找到一种电台中所描绘的依依惜别的感觉,什么毕业的时候大家痛哭流涕难过万分,在我看来全是脑子不健全的体现,所得出的结论是,这帮小子所经历的东西或者所承受的东西太少,以至于当一个形式解散而那些个体依旧存在的时候感到非常的不习惯。

所谓的分别其实不过是少了一些班主任之类的东西而已。这些人依旧是这些人,还可以见不到很多让人讨厌的家伙,应该是件值得庆祝的事情才对。至于其他的人,该追的还是要追,该揍的还是要揍,丝毫没有什么影响。而我们所写的同学录这样的东西,更加是虚伪透顶。我有一次看到一个朋友的同学录,给我整体的读后感是:像是一帮家伙在互相写悼词。

每年到了秋天的时候我所感伤的事情是一些很自私的个人的事情,而不是诸如“我的班级要没了”这样的国家大事。比如感伤的是为什么过了十多年以后依然没有人给我那种当初陈小露将话梅核吐在我手心里的感觉。我承认这是比较小资的,比不上一些文学系的家伙每天忧国忧民那样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我所关心的是我的生活,我何时可以得到一样什么东西,今天晚上没有内裤换了怎么办等等问题,而不是什么自由民主精神思想这样的东西,因为那些东西我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关心过了,而且还发表了为数很多的议论,觉得该怎么怎么怎么怎么样而不该怎么怎么怎么怎么样,可事实是这些东西在我大发议论以后依旧是这些东西。这说明,它们只能给我带来失望。而我突然发现当我今天晚上找不到内裤换的时候,我总是对新的内裤充满希望,而这个希望就比较容易实现。

102

而老夏却是那种每次毕业都要无比感伤的人,追悼录有厚厚三本。一次我走在学校里问他:你是不是他们的老大?

老夏说:不是。

我说:那你有什么东西好难过的?

然后我翻了一下他带出来展示的同学录说:我真佩服你能看得进这么多废话。

老夏解释道:主要是因为那些都是好话。

我继续不解道:那么多人夸你聪明怎么就考到这个地方来了?

老夏回答道:考试前三个月我就忙着写同学录,结果考语文那会儿一看见作文就想写同学录。

我继续翻他的同学录问道:那为什么这三本里有两本半是初中的时候写的呢?

老夏点根烟,说:主要是因为那会儿我正追一个女的,到毕业了还没到手,然后我想让那女的给我在同学录上留几句话,一般来说,这上面写的东西都是没法说出口的东西吧——然后我又不好意思直接让她写,就按照学号一个一个写过来,总能轮到她吧,于是我就让班里每个人按学号都写了。况且她看见前面那么多夸我优点的应该会有所那个。女的嘛——你知道的。

我听后到处找那女的留下的东西,问道:在哪儿呢那女的写的?

老夏马上一副很悲壮的神情说:事情是这样的,我们班一共有五十三个人,那女的是五十一号,结果写到四十八号就考试了。

我马上对此表示很遗憾。

老夏说:***问题就出在四十三号这驴给我拖了一个多礼拜,说他写不出要酝酿,他妈一酝酿就酿了九天,结果他妈酝酿来酝酿去就酝酿出了这么一个东西——

老夏把同学录翻到四十三号那边,只见上面写道:

我酝酿来酝酿去酝酿不出什么东西,所以只好希望你万事如意。

我看后哈哈大笑,问最后怎么解决了这事。

老夏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说:我他妈当时蠢就蠢在放她跑了。

我大为惊讶说:啊?没了?

老夏悲伤地说:没了。

103

在开学以后的两个礼拜,我和班级里的人慢慢熟悉,但是因为很多家伙都经常旷课在外,所以感觉源源不断有新面孔出现。后来出现了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就是学校要和香港的中文大###手举办一次辩论大会,学校里选拔出来的胜利一队可以去香港和那群普通话都尚不能表达清楚的家伙辩论。辩论的结果并不重要,因为辩论这个东西实在是愚蠢至极。每队各派一桌麻将的人数,然后就一个实际已经知道的问题,准备好正反两种辩词,到达自己可以驳倒自己的境界以后,和另外一桌麻将喋喋不休地念资料,就一个很傻×的问题大家争辩得恨不能互相抄家伙,然后最后的总结陈词里,四辩一直强调:我方的一向观点是×××××××××。

但是虚伪的是,如果抽到了相反的签,四辩也会厚颜无耻地说:我方的观点一向是×××××××。

最后有个老家伙被无辜地冠以专家学者之类的身份,说几句无关痛痒诸如“今天的比赛真激烈”的废话,以补充后面一帮评委争论两队谁资料准备得比较翔实的空白时间。

104

在我高中的时候也有过一场辩论比赛。当时我们充满热情,我们的队伍抽到的是反方,整个比赛里对方没有还手之力,而且他们一度出现思维混乱,搞不明白自己到底应该是赞成还是反对,但结果评委认为正方胜利。后来弄明白原来这些题目都是学校出的,学校根据领导的主观意愿在事先早就已经定好了所有论题都是正方胜利,反方失败。这件事情传出去以后,在决赛上,轮到反方一辩发言的时候,四辩站了起来先做了一个总结陈词:今天这场比赛我们输了,好,就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