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宝贝
字体: 16 + -

第48节:第二卷 天籁(16)

在这趟旅行中,她交了阿蓝这位大朋友。回到北京后,一天晚上,她接了一个电话,只听见她说:“阿蓝阿姨缮我听出你的声音了缮我给你打电话了,是一个男的接的,说你的电话改了缮我们幼儿园的饭也很好吃缮我们幼儿园也有许多玩具缮”后面两句,估计是阿蓝邀请她去吃饭和玩,而她礼貌地谢绝了。红感慨地说,啾啾内心是很高傲的。

小小语言学家

早晨,啾啾醒来,在**自言自语:“贝贝,小贝贝。”我问:“小贝贝是谁?”她答:“一个人。”我吃惊得不敢相信。接着,她看见我穿着针织内衣,而不是平时常穿的衬衫,指着说:“你怎么穿上这个了。”我更是吃惊得不敢相信。我一定是听错了吧?

这是一岁七个月的啾啾,一个袖珍娃娃的模样,声音还那么稚嫩,却会说出许多语义、语法、语气都准确的句子,令人不能不生出奇异之感。

在啾啾生长的过程中,幼儿的语言表现常常引起我的惊奇,我记了大量笔记。我读过皮亚杰研究儿童的语言和思维的专著,感到有两点不满足。其一,他的主要观察对象是六岁及六岁以上的儿童,忽略了幼儿阶段。事实上,从一岁半开始,幼儿的语言发展就进入了活跃期,也许正是在六岁前的阶段里,儿童的语言具有区别于成人的最鲜明的特点。其二,他的注意力放在语言的功能研究上,据此把儿童语言区分为自我中心的语言和社会化的语言,而将前者断为儿童语言的特征。事实上,儿童语言是极为丰富的现象,与成人语言比较,除功能之外,还具有许多别的特征,同样值得注意。

我不是专家,本书的任务也不是做理论研究,我在这里只是把所积累的感性材料加以整理,或许可供相关专家参考。

从一岁半开始,幼儿的词汇量迅速增加,对组词造句发生了浓厚兴趣。这个时候,父母如果多和孩子做问答游戏和练习,能起有力的推动作用。

红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我常常听见母女俩玩对口词,啾啾对答如流:饭饭——吃的,灯灯——亮的,狗——汪汪缮红还不失时机地向她提问。早晨,她没有看见我,问:“爸爸呢?”红说:“在工作。”她问:“阿姨呢?”红说:“在做饭。”红趁机问她:“妈妈呢?”她见妈妈在穿衣,回答:“在起床。”问:“宝贝呢?”她答:“在这里。”然后,她自己总结道:“爸爸玩电脑,阿姨做饭饭,妈妈在起床,宝贝在这里。”

她做造句练习非常主动。有一天,我们醒后在**玩,红说:“我们一家人都在**。”她听见了,马上说:“爸爸在**,妈妈在**,宝贝也在**。”

这种造句练习同时也是思维训练,包含着对一般与个别、共性与差异的理解。她乐此不疲,一直延续到两岁多,所造的句子越来越具有认知的内涵。比如说,我上厕所,她在卧室里喊:“爸爸,你干什么呢?”我回答了,只听见她接着发表议论:“妈妈是坐着尿,爸爸是站着尿,宝贝是把着尿。”概括得十分准确。有一回,她对妈妈如此概括全家人的职责:“爸爸要工作,妈妈要上班,小燕要洗碗,我要背唐诗。”其实她很少背唐诗,这么说只是为了凑个整罢了。还有一回,妈妈唤她“心肝”,她由这个词发挥,说:“妈妈是心妈,爸爸是心爸,宝贝是心宝。”通过造这类有节奏的排比句,她无疑感觉到了语言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