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宝贝
字体: 16 + -

第21节:第一卷 人之初(18)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站在教堂里,把手放在《圣经》上宣誓,彼此确认对方是妻子和丈夫,这是一个神圣的仪式。一个孩子把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唤做爸爸和妈妈,这呼唤出的第一声,没有也不可能举行任何仪式,但是,在我看来,其神圣性丝毫不亚于教堂里的婚礼。

一个男人使一个女人受孕,似乎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可是,仔细想想,这个孕育出来的小生命,是多么漫长而复杂的因果关系的一个产物,它的基因中交织着多少不可思议的巧遇,包含了多少神秘的因缘。泰戈尔写道:“我的主,你的世纪,一个接着一个,来完成一朵小小的野花。”一个小人儿就更是如此了。也许有人会说,这不过是上帝在掷骰子罢了。不错,但是,每掷一次骰子,都是排除了其余无数可能性而只确认了一种可能性,亘古岁月中一次次的排除和确认,岂不使得这最终的确认更具有了一种命定的性质?在大自然的生命谱系档案中,这一对父母与这一个孩子的缘分似乎早已注册了,时候一到,这一页就会翻开。

让我换一种方式来说。一个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一个灵魂的投胎。在基督教的天国里,或者在佛教的六道中,有无数的灵魂在飞翔或轮回,偏偏这一个灵魂来投胎了。这一个灵魂原可以借无数对男女的生育行为投胎,偏偏选中了你们这一对。父母和孩子的联系,在生物的意义上是血缘,在宗教的意义上是灵魂的约会。在超越时空的那个世界里,这一个男人、这一个女人、这一个孩子原本都是灵魂,无所谓夫妻和亲子,却仿佛一直在相互寻找,相约了来到这个时空的世界,在一个短暂的时间里组成了一个亲密的家,然后又将必不可免地彼此失散。每念及此,我心中充满敬畏、感动和忧伤,倍感亲情的珍贵。

啾啾出生后不久,有一天,红对啾啾说:“我怎么会当你的妈妈的呀?”又转过脸对我说:“啾啾怎么会选中我当她的妈妈的?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我感谢啾啾。”

我说:“这是你想过的最深刻的哲学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啾啾在四岁时有一个解答。她问妈妈:“妈妈,你小时候不认识爸爸吧?”妈妈说是。她又问:“爸爸也不认识你吧?”妈妈仍说是。她接着编起了故事:“有一天,你见到了爸爸,说:‘哈,你不是啾啾的爸爸吗?’爸爸也说:‘哈,你不是啾啾的妈妈吗?’你们就认识了。”

大自然和上帝都同意这个答案:孩子是男女之爱的目的和意义。

看世界的第一眼

婴儿看世界,一开始看到的是光和影,物体的模糊轮廓。随着视网膜的发育,双眼同时观看和聚焦的能力的形成,婴儿眼中的世界变得越来越清晰了。一般认为,在第四个月,婴儿的视力有了显著的进步。想象一下,从这个时候起,有多少事物是她第一次看见的,她的小脑瓜里会产生多少惊讶和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