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喷气式的首飞
在整个世界都在议论埃德尔登上保加利亚王位的时候,在利沃夫郊外的一处戒备森严的空军基地内,一群身着蓝色工作服的人正在一架模样怪异的飞机前忙碌着。
说这架飞机怪异那是因为其连最基本的螺旋桨都没有,整架飞机外表根本就没有没有安装螺旋桨。
这样怪异模样的飞机,同样引来了不少空军基地人员的围观。
“多勒夫,你说这玩意能飞起来吗?”
在围观人群中,一位身穿飞行夹克的基地人员,问起身边的同事。
这名被叫住的多勒夫,耸了耸肩一副你别来问我的表情答复着。“这谁知道呢。不过听说这是动力研究院利沃夫分院的最新成果,或许能够飞起来吧。”
说完后,多勒夫继续说了一句。“不过让我去飞的话,我是不敢的。”
没错这架模样怪异的飞机,多勒夫一点也不放心。哪怕他在第四航空联队内以胆大著称,但是这样没有螺旋浆的飞机,他依然拒绝去试一把。
像他这样的人在基地内非常多,大家议论的焦点都是这玩意能不能飞起来。而这样的议论声,必然传到正在这架怪异飞机前忙碌的工作人员耳中。面对这些议论声,作为该项目负责人的瓦尔克苏一点也没有感到惊讶。
瓦尔克苏是动力研发中心,喷气式发动机项目的负责人。其毕业于布加勒斯特大学动力工程系,凭借着其优异的成绩被国家动力实验室招入其中。而在动力实验室工作数年后,瓦尔克苏对喷气式发动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实喷气式航空动力发展非常早,在自17世纪起,就有人尝试使用蒸汽动力或者内燃机实现可以使用的喷气式发动机,如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
亨利·科安达也早在1910年就实验过喷气式飞机,其方法是用一台常规的活塞发动机驱动风扇压缩空气,并在后面的空间里点燃燃气推进,这被称为热喷射引擎。这种发动机虽然结构简单,但是重量很大,推力不足,实用性很差。
当然喷气式发动机的发展并没有随着失败而告终,反而在持续发展。
奥匈帝国的阿尔伯特·冯在1915年设计了一种通过燃气和压缩空气来提高炮弹射程的装置。这种装置通过变截面的进气道将炮弹高速飞行时的气流压缩并点燃,从而提供推力。
不过奥匈帝国军队最终没有采取它的设计,于是他于1928年在德国注册了超音速冲压发动机的专利并在1932年获得通过。冲压发动机因此诞生。
1921年,法国人马克西姆·纪尧姆获得了第一个喷气发动机的专利。他的设计类似轴流式喷气发动机。
1928年,英国克伦威尔皇家空军学院的弗兰克·惠特尔提出了新的喷气发动机设计。1930年1月,惠特尔提交了喷气发动机的设计专利并且在1932年获得了专利。惠特尔的设计是将两级轴流式压气机装在一个大型的离心式压气机前面,并由涡轮驱动。后来惠特尔去掉了前面的轴流压气机而使用一个更大的离心压气机。
既然喷气式发动机在国外不断的发展,那么做为罗马尼亚主要动力研究单位,国家动力实验室不可能对其视而不见。在老院长鲁道夫·狄塞尔的支持下,国家动力实验室也在研发的喷气式发动机。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目前鲁道夫·狄塞尔早已不在继续研制柴油机了。已经七十多岁的他随着柴油机的广泛运用早已功成名就,目前主要由其主要几个得意弟子继续研发这柴油机。
而喷气式发动机的研发,就交到动力实验室内对喷气式最有研究的瓦尔克苏手中。而这位瓦尔克苏也不负众望,终于在与德国同僚汉斯·冯·奥安的合作中(罗德合作的成果),将新的喷气式发动机研发成功。
在地面测试时这款轴流式喷气发动机产生了5千牛的推力,让两国的科研人员喜出望外。这意味这这款喷气式发动机已经达到使用标准,既然达到了实用标准,那么不去飞一下简直就是让人太难受了。
所以在瓦尔克苏的推动下,一架专门为这款发动机进行飞行试验的新飞机就诞生了。这架被标为f-101的新飞机其全长9.4米,采用下单翼。因为发动机在腹部,看起来有些像鼓气的河豚,一点也没有其他螺旋桨飞机的修长感。
这也是基地内大部分不喜欢的原因,颜值对款飞机而言真的很重要。
不过这对今天的瓦尔克苏和汉斯·冯·奥安来说就没那么重要了,首先他们要让这款飞机飞起来才行。
“检查情况怎么样了?”
有些手心冒汗的瓦尔克苏,询问着自己的工作人员。这可是飞行前最后的检查,要是飞机飞不起来自己可没办法交差。要知道动力实验室内部不止研发喷气式发动机,光是传统的活塞式发动机动力实验室就在研制好几款。如900马力的星形气冷发动机,1200马力的直缸液冷发动机,还有1350马力的v型液冷发动机,可谓光是航空发动机上就有好多种。
甚至不少项目不仅关注自己手上的工作,还趁机提前做好下一步的预研准备。例如他知道由克里希德负责的900马力星形气冷发动机项目,就在为接下来的1200马力做前期调研。
更别提目前动力实验室拳头产品汽油机和柴油机。这两项发动机分别依托繁荣的汽车工业和鲁道夫·狄塞尔的出色的能力,更是让动力实验室获得充足的经费。虽然经费充足,不过竞争是必不可少的,谁都想让自己项目经费不缺,这就需要成果来体现。而让这架世界第一款喷气式飞机飞起来就是瓦尔克苏的首要任务,他不紧张才怪。
“发动机一切正常。”
“仪表一切正常。”
“供油系统正常。”
“……”
随着工作人员接连检查正常的报告,让瓦尔克苏定了一下心,这时他拍了拍身边试飞员肩膀。
“罗利克斯,开始吧。”
身背降落伞的罗利克斯试飞员点头回应了一下,笑着说道。“你放心,我会将它飞回来的。”
随着试飞员登上飞机发动引擎,f-101号喷气式飞机开始在地面滑行,并且越来越快。
随着仪表上数字转动的越来越大,
试飞员罗利克斯猛的拉了一下操作杆,随即感到飞机一轻。经验丰富的他知道飞机离开了地面,接着便是加大马力拉起飞机。
而看到飞机飞起来后,基地内更是人声鼎沸。不少吃瓜群众纷纷感叹着。
“快看,这飞机真的飞起来了。”
“这没想到,真的飞起来了。”
而作为测试人员更是欢呼声一片。
“我们成功了。”
瓦尔克苏也是看到飞机离地后,高兴的和自己同僚奥安拥抱在一起。“这次成功了。”
成功的喜悦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不容易啊,这么多年没日没夜的辛苦和努力,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这架在天空翱翔的奇特飞机,也证明了他们的辛苦和努力没有白费。
“好了,接下来继续对其进行测试,大家都打起精神来。”
随着瓦尔克苏的话,让在场的测试人员们立刻又恢复了过来。飞起来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他们还要对其进行各种测试。
而接下来的测试中,世界首架喷气式飞机的表现非常让人吃惊,不管是在速度和爬升中,其远远超过了活塞式飞机。不过目前制约其翱翔天空主要原因,是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高昂的造价。
28小时的大修一次的实际情况让其还不具备实用性,而且造价太贵注定这款发动机只能验证喷气飞行。
不过对此瓦尔克苏和奥安一点都不担心,这就像世界第一架飞机一样。短时间不具备实用性没什么好担心的,只要加大研发的投入,未来必然会有结出成果的那一天。
说这架飞机怪异那是因为其连最基本的螺旋桨都没有,整架飞机外表根本就没有没有安装螺旋桨。
这样怪异模样的飞机,同样引来了不少空军基地人员的围观。
“多勒夫,你说这玩意能飞起来吗?”
在围观人群中,一位身穿飞行夹克的基地人员,问起身边的同事。
这名被叫住的多勒夫,耸了耸肩一副你别来问我的表情答复着。“这谁知道呢。不过听说这是动力研究院利沃夫分院的最新成果,或许能够飞起来吧。”
说完后,多勒夫继续说了一句。“不过让我去飞的话,我是不敢的。”
没错这架模样怪异的飞机,多勒夫一点也不放心。哪怕他在第四航空联队内以胆大著称,但是这样没有螺旋浆的飞机,他依然拒绝去试一把。
像他这样的人在基地内非常多,大家议论的焦点都是这玩意能不能飞起来。而这样的议论声,必然传到正在这架怪异飞机前忙碌的工作人员耳中。面对这些议论声,作为该项目负责人的瓦尔克苏一点也没有感到惊讶。
瓦尔克苏是动力研发中心,喷气式发动机项目的负责人。其毕业于布加勒斯特大学动力工程系,凭借着其优异的成绩被国家动力实验室招入其中。而在动力实验室工作数年后,瓦尔克苏对喷气式发动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实喷气式航空动力发展非常早,在自17世纪起,就有人尝试使用蒸汽动力或者内燃机实现可以使用的喷气式发动机,如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
亨利·科安达也早在1910年就实验过喷气式飞机,其方法是用一台常规的活塞发动机驱动风扇压缩空气,并在后面的空间里点燃燃气推进,这被称为热喷射引擎。这种发动机虽然结构简单,但是重量很大,推力不足,实用性很差。
当然喷气式发动机的发展并没有随着失败而告终,反而在持续发展。
奥匈帝国的阿尔伯特·冯在1915年设计了一种通过燃气和压缩空气来提高炮弹射程的装置。这种装置通过变截面的进气道将炮弹高速飞行时的气流压缩并点燃,从而提供推力。
不过奥匈帝国军队最终没有采取它的设计,于是他于1928年在德国注册了超音速冲压发动机的专利并在1932年获得通过。冲压发动机因此诞生。
1921年,法国人马克西姆·纪尧姆获得了第一个喷气发动机的专利。他的设计类似轴流式喷气发动机。
1928年,英国克伦威尔皇家空军学院的弗兰克·惠特尔提出了新的喷气发动机设计。1930年1月,惠特尔提交了喷气发动机的设计专利并且在1932年获得了专利。惠特尔的设计是将两级轴流式压气机装在一个大型的离心式压气机前面,并由涡轮驱动。后来惠特尔去掉了前面的轴流压气机而使用一个更大的离心压气机。
既然喷气式发动机在国外不断的发展,那么做为罗马尼亚主要动力研究单位,国家动力实验室不可能对其视而不见。在老院长鲁道夫·狄塞尔的支持下,国家动力实验室也在研发的喷气式发动机。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目前鲁道夫·狄塞尔早已不在继续研制柴油机了。已经七十多岁的他随着柴油机的广泛运用早已功成名就,目前主要由其主要几个得意弟子继续研发这柴油机。
而喷气式发动机的研发,就交到动力实验室内对喷气式最有研究的瓦尔克苏手中。而这位瓦尔克苏也不负众望,终于在与德国同僚汉斯·冯·奥安的合作中(罗德合作的成果),将新的喷气式发动机研发成功。
在地面测试时这款轴流式喷气发动机产生了5千牛的推力,让两国的科研人员喜出望外。这意味这这款喷气式发动机已经达到使用标准,既然达到了实用标准,那么不去飞一下简直就是让人太难受了。
所以在瓦尔克苏的推动下,一架专门为这款发动机进行飞行试验的新飞机就诞生了。这架被标为f-101的新飞机其全长9.4米,采用下单翼。因为发动机在腹部,看起来有些像鼓气的河豚,一点也没有其他螺旋桨飞机的修长感。
这也是基地内大部分不喜欢的原因,颜值对款飞机而言真的很重要。
不过这对今天的瓦尔克苏和汉斯·冯·奥安来说就没那么重要了,首先他们要让这款飞机飞起来才行。
“检查情况怎么样了?”
有些手心冒汗的瓦尔克苏,询问着自己的工作人员。这可是飞行前最后的检查,要是飞机飞不起来自己可没办法交差。要知道动力实验室内部不止研发喷气式发动机,光是传统的活塞式发动机动力实验室就在研制好几款。如900马力的星形气冷发动机,1200马力的直缸液冷发动机,还有1350马力的v型液冷发动机,可谓光是航空发动机上就有好多种。
甚至不少项目不仅关注自己手上的工作,还趁机提前做好下一步的预研准备。例如他知道由克里希德负责的900马力星形气冷发动机项目,就在为接下来的1200马力做前期调研。
更别提目前动力实验室拳头产品汽油机和柴油机。这两项发动机分别依托繁荣的汽车工业和鲁道夫·狄塞尔的出色的能力,更是让动力实验室获得充足的经费。虽然经费充足,不过竞争是必不可少的,谁都想让自己项目经费不缺,这就需要成果来体现。而让这架世界第一款喷气式飞机飞起来就是瓦尔克苏的首要任务,他不紧张才怪。
“发动机一切正常。”
“仪表一切正常。”
“供油系统正常。”
“……”
随着工作人员接连检查正常的报告,让瓦尔克苏定了一下心,这时他拍了拍身边试飞员肩膀。
“罗利克斯,开始吧。”
身背降落伞的罗利克斯试飞员点头回应了一下,笑着说道。“你放心,我会将它飞回来的。”
随着试飞员登上飞机发动引擎,f-101号喷气式飞机开始在地面滑行,并且越来越快。
随着仪表上数字转动的越来越大,
试飞员罗利克斯猛的拉了一下操作杆,随即感到飞机一轻。经验丰富的他知道飞机离开了地面,接着便是加大马力拉起飞机。
而看到飞机飞起来后,基地内更是人声鼎沸。不少吃瓜群众纷纷感叹着。
“快看,这飞机真的飞起来了。”
“这没想到,真的飞起来了。”
而作为测试人员更是欢呼声一片。
“我们成功了。”
瓦尔克苏也是看到飞机离地后,高兴的和自己同僚奥安拥抱在一起。“这次成功了。”
成功的喜悦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不容易啊,这么多年没日没夜的辛苦和努力,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这架在天空翱翔的奇特飞机,也证明了他们的辛苦和努力没有白费。
“好了,接下来继续对其进行测试,大家都打起精神来。”
随着瓦尔克苏的话,让在场的测试人员们立刻又恢复了过来。飞起来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他们还要对其进行各种测试。
而接下来的测试中,世界首架喷气式飞机的表现非常让人吃惊,不管是在速度和爬升中,其远远超过了活塞式飞机。不过目前制约其翱翔天空主要原因,是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高昂的造价。
28小时的大修一次的实际情况让其还不具备实用性,而且造价太贵注定这款发动机只能验证喷气飞行。
不过对此瓦尔克苏和奥安一点都不担心,这就像世界第一架飞机一样。短时间不具备实用性没什么好担心的,只要加大研发的投入,未来必然会有结出成果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