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侠败王
字体: 16 + -

第36章 安顿

    刘通隐藏了身份,搀扶着那扭伤了脚的老者向村子里走去,路上遇到几个村人,皆是满怀关心,从他们的称呼和慰问中,刘通了解到这个老人姓牛,是这个村子里唯一的外姓人,村子内的人都姓邹,老人在村中人缘不错,二人缓缓走过村子,在东边的一个偏僻角落里,一间破旧的瓦房就是这位牛老的家。

    扶着牛老进了屋子,刘通环顾四周,看得出来这位老人日子过得很清苦,家徒四壁,只有两张板凳和一张床,老人缓缓坐下,脚踝已经肿起一大块,老人对刘通道:“王大,你去一旁的柴房,找一个布包,里面有些药草,拿来给我。”刘通听后便往一旁屋子走去,说是柴房,其实不过是一个简易的凉棚,堆着一人高的柴垛,刘通捡起布袋,里面果然有许多药材,正欲回屋,地上的一件东西却吸引了刘通的目光。

    一块木牌,上面雕着一片云,可以看出这木牌做工十分粗糙,那云彩也是勉强能看出来,刘通却是大为好奇,拿起木牌,比对了一下自己脖子上的那块向辞给的令牌,心中更是诧异。大小一模一样,就连样式也是几乎相同,刘通心里疑惑着,却听到屋内牛老的喊声“王大,你找到药袋子没有。”刘通连忙应道“找到了,这就进去。”说罢,把木牌揣进了口袋,拎着袋子进了屋。牛老拿着一个碗,将几株药草捣碎,敷在脚踝上,刘通搀扶着牛老躺下,牛老缓缓道:“王大,你刚刚回来幽州,可有什么亲戚投靠。”刘通道:“我如今已经是孤身寡人一个,哪里有什么亲戚。”牛老点点头,沉吟片刻道:“不如你在我这里暂住些时日,日后有了好去处,再做打算。”刘通连忙道:“多谢牛老收留。”牛老笑道:“不过这几****可要替老头子我打柴了。”刘通答应道:“这是自然,牛老您就放心养伤好了。”

    刘通收拾了屋子,拿出两床几乎露出破絮的棉被铺在地上,牛老有些不好意思“王大,你先凑合凑合,等过些日子去村子里做一床新棉被给你。”刘通笑道:“不必了牛老,我这样睡就可以了。”歇息片刻,暮色渐浓,刘通拿着干粮在院子里支起火堆,烤着干粮,牛老家里居然连灶台都没有,这让刘通着实郁闷了一阵,牛老吃过干粮便睡去了,刘通缓缓退出屋,借着还未熄灭的柴火余光,翻看起了向辞留给他的那本《分岩掌》

    翻开书,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不是很工整的字,刘通看了一段,沉思一阵,合上书本起身摆出一个架势,按着书中掌法套路练了起来,在冀州的时候刘通随王宇学过一些拳脚功夫,也算是有些根基,刘通练着掌法,脚下步伐竟也随着掌法有些灵动起来,打过一套,长出一口浊气,刘通只觉浑身气血翻涌,精神奕奕,双臂好似有使不完的力气,不禁想起那个逃跑的夜晚,师父向辞给自己灌输的真气,擦擦汗,月亮悬挂在夜空中,月光洒下,柴火已经熄灭,只剩下点点火星,刘通打了一桶水,随意洗了几把,便进屋睡去。

    一早,牛老汉还尚在睡觉,刘通便已经醒来,刘通不禁感觉有些奇怪,昨夜练习掌法那么久,再加上前些日子奔波劳碌,理应是多睡一会,但自己却没有丝毫倦意,起身洗了脸,借着清晨微微的晨光,刘通又练起掌法,这时才听到远处一声鸡鸣,刘通也不理会,打完一套,给牛老汉留了些干粮,便咬着馒头,拎着斧头上山去了。

    并州,晋阳。

    孝王看着城墙东面隐隐露出轮廓的渡口,面色冰冷,李达在一旁道:“孝王殿下,近几日已经在雁门一郡搜索过了,确实没有通皇子的行踪。”孝王冰冷的脸上似乎挂了一层寒霜,良久开口道:“我这侄儿,真是了不得,短短几月没见,居然学得了这等瞒天过海的本领。”目光远眺那座渡口,缓缓道:“传令下去,停止搜索,休整一日,随我攻入并州腹地。”

    太原城,班固楼。

    公输迟满脸阴霾,望着阴云密布的天空,手中用力,茶杯“砰”的一声,在手中碎裂,手掌被割开数个口子,血流不止,却仿佛丝毫感觉不到疼痛一般,坐在身后的徐翊叹道:“公输兄这是何苦。”公输迟缓缓转身道:“晋阳城丢了,暂且不说,我公输家五百援军不战而退,也抛开不论,冀州天下盟现在找我要人,我上哪给他找去。”徐翊苦笑道:“可毕竟向辞是为了守卫晋阳,才下落不明。”公输迟面色更沉,望着天空,不再言语。

    幽州,边境。

    刘通跑到一座人迹罕至的山上,拎着斧头便开始劈柴大业,今早练过掌法,双臂血气充盈,刘通只感觉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斧头抡圆了狠狠地砍在树干上,只是事与愿违,刘通累得满头大汗,却也没砍下一棵树,刘通扔掉斧头,一屁股坐在地上,看着被自己砍得伤痕累累的树干,思绪不禁飘到那块令牌上。从怀中掏出那块做工粗糙的令牌,令牌上雕刻着的云到底是什么意思。想到这里,刘通摸摸脖子上系着的,向辞给他的那块令牌,这几日晋阳被攻破,按常理讲应该会有向辞的消息,但自己这一路却从未耳闻,着实令人生疑,若不是刘通深知向辞为人,甚至还以为向辞是否投靠了汉军。越想越头疼,刘通干脆起身,对着那树练起了掌,一掌拍在树枝上,一声脆响,那手臂粗细的树枝竟被一掌拍断,刘通又惊又喜,“莫非这真气打通经脉,真的让我事半功倍了。”如此一想,更是卖力的练起来,一个上午,刘通便打下来上百根树枝,临近中午,刘通才背着这一捆柴下了山。

    牛老的破院子就在不远处,已经可以望见门口那个苍老的身影,正是牛老。牛老见刘通背着一捆柴,有些吃惊地问道:“王大,这些柴是你上午打的?”刘通点头道:“是啊,把我累得满身是汗。”牛老叹道:“还是你们年轻人体力好,这么多柴,还是枝干为主,我怕是一天也打不上,饿了吧,快进来吃饭。”刘通放下柴,洗了手,见院内多了一个砖头垒好的简易灶台,不禁笑道:“牛老,这灶台不会是您搭的吧。”牛老呵呵一笑道:“我也是忙了一上午呢,中午的饭全靠它才烧好。”一老一少用过饭菜,牛老搬了板凳出去晒太阳,刘通则是躺在自己的地铺上,看起了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