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侠败王
字体: 16 + -

第34章 追捕

    几日后,幽州边境。

    一个蓬头垢面的少年背着个破布包裹,缓缓行走在崎岖的土路上。正是逃离晋阳的刘通。几日来,刘通只敢在村落里买些干粮,便迅速离开,因为这几日晋阳附近的村落已经出现了汉军的身影,而且他不能确定,这出现的汉军是否身上有着什么使命,比如,要来抓捕一位大汉的前太子。

    土路难走,刘通走上几里路就要休息片刻,这里是并州贴近幽州的一座小山,刘通藏在一片树丛中,不远处,数十名骑兵奔驰而过,为首一人背负汉旗,刘通不敢出去,躲在树丛中死死盯着那数十骑,到了幽州的关卡处,将一幅画像递给城门处的梁国卫兵。刘通几乎可以肯定,最近出现的汉军,绝对是为了抓自己而出现的,当日在晋阳城内,知道自己身份的,除师父向辞之外,便只有那几位天下盟的精锐骨干,一定是他们几人出卖了自己,刘通咬着牙,缓缓从一旁离开,靠着一棵大树,刘通拿出一个馒头大口的啃着,正思索着如何脱身,却听到山下不远处,似乎有大批车队路过的声音,连忙跑下去几步,躲到一块山石后,百米之外,数十辆马车缓缓前行,两旁近百人手持刀枪棍棒,短弩长弓,护卫马车前行,声势浩大。

    这时,那数十骑汉军飞奔而来,列成一排,将这车队前方道路堵住。这百名护卫皆是不惊不慌,沉着冷静,纷纷取下武器,那为首的汉军骑兵冲着车队喝道:“尔等是什么人,车上坐着何人,速速下车来检查。”车队的护卫中亦是走出一人,回应道:“这是梁国太尉公子的车驾,你们竟然敢阻拦,不要命了么。”那骑兵冷笑道:“我可从未听说过什么太尉公子,我们在搜捕逃犯,尔等速速下车检查。”那护卫见状,一挥手,左右搭箭瞄准,一时间剑拔弩张,那骑兵一时下不来台,恼羞成怒道:“我们是孝王麾下铁骑,尔等可是要与大汉为敌。”那护卫也不应声,只是手中紧绷的弓弦更紧了些,这百名护卫个个目光冰冷,即便听到是大汉的兵马,也没有丝毫惧意,只等一声令下,便将手中箭射入敌人的头颅中去。那骑兵喉咙吞咽,握着长枪的手微微有些颤抖,他看出来这些护卫个个都是上过战场,甚至可以说是身经百战的精锐,不禁有些退缩。

    马车中突然传来一道温和的声音:“蒙统领,何事如此喧哗。”一个不过二十多岁的男子探出头来。“公子,这些汉兵非要检查我们车队。”那男子笑道:“那就检查好了,这车上也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那骑兵这才缓缓吐出一口气,那男子虽相貌平平,但举手投足之间,却有着一股异样的亲切感与一丝久居高位的威严。

    缓缓下了马车,刘通这才看到,那男子有一只脚居然有些跛,男子站好,笑着对那为首的骑兵道:“这位将军,麻烦快些检查,这些是进贡给梁王的贡品,我们急着赶路,还请快些。”那骑兵哪敢托大,见到一个台阶就赶紧下去,何况对方气度不凡,应该也是一方权贵,连忙道:“不必了,在下信得过公子的为人,想来窝藏逃犯这种事情公子是不会做的,我们走。”说罢,抱了个拳,策马离开,男子目送着数十铁骑跑远,缓缓道:“汉军是愈来愈放肆了。”那姓蒙的护卫道:“公子,咱们快走吧。”男子笑笑,在护卫的搀扶下,又上了马车。

    刘通看着缓缓离开的车队,咬咬牙,一溜烟的跑下山,大喊着“等等,这位公子等等。”车队后方的几个护卫回过头,见刘通跑过来,一人上前喝道:“站住,干什么的。”刘通剧烈的喘息着,他知道,若是不能跟在这车队中进城,他就无法进入幽州了,刘通努力地将呼吸压的平稳,拱手道:“我乃冀州人士,前来求见你家公子。”那护卫喝道:“我家公子岂是谁人都能见的,快滚。”蒙姓护卫走了过来,“又是什么事”刘通见此人像是头领,于是上前一步道:“在下是冀州天下盟盟主向辞的弟子,逃跑至此,前来寻求帮助,请诸位带我进城。”蒙姓护卫皱眉道:“什么天下盟,没听说过,再不走休怪我不客气了。”刘通见那几个护卫摩拳擦掌,个个一言不合就要动手,只得悻悻离开。

    马车里,那男子问道:“蒙统领,刚才可是有什么事。”蒙姓护卫连忙回道:“公子,刚才跑来一人,自称是天下盟向辞的弟子,已经被我赶走了。”男子沉吟片刻,缓缓道:“天下盟向辞,我倒是听说过。”蒙姓护卫惊道:“公子您识得此人,那属下把他叫回来?”男子笑道:“不必,此人我是不认得的。我只是听我那好友说过天下盟向辞的名头,此人武功高强,是一方豪杰,他的弟子我倒是未曾耳闻。不过,师父武艺高强,他的弟子为何却如此狼狈。”蒙姓护卫挠挠头,道:“也许是冒充的,只是想让咱们带他进城,对了公子,那人会不会是汉军抓捕的逃犯。”男子笑道:“即便是又如何,与我无关,我们只管进城就是。”蒙姓护卫点点头,催促着前面的马车。

    坐在一块山石上,刘通看着手里的半块馒头,不禁沮丧的躺在石头上。错过了这次机会,除非自己能飞进幽州,否则,就只有被汉军抓住这一条路。这时,一阵“叮铃,叮铃”的铃铛声传来,刘通好奇的起身张望,远远地望见土路上,一头毛驴驮着一个老者,一步一摇,那老者也不急着赶路,就那样坐在驴背上,闭目养神。毛驴前面一个不过十岁的男孩,在前方牵着驴,刘通心里一边感觉十分奇怪,一边心想,这驴上的老者怎么看着这么眼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