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罹鼎纪
字体: 16 + -

第2章 共聚首

    东都洛阳内河南重镇,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洛阳之北,崤山之西有一延绵高山,名曰邙山,乃自古帝王埋骨之所,自古有“生在苏杭、死亡北邙”之说。诗人张籍曾云:“人居朝市未解愁,请君暂向北邙游”。然北邙山之上古柏森列,苍翠如云,登阜远望,伊洛二川之景,尽收眼底。傍晚时分,万家灯火,尽收眼底,乃不可多得之胜景,时北邙山亦成为奇人异士隐居之地。

    这日,寒冬岁月,天空彤云密布,北邙山中开始飘起了片片雪花,临近入山的官道之上一行人缓缓的行来,为首一人圆脸阔目,气质儒家,青袍缓带行与雪中更显飘逸。余下之人皆一身劲装,牵马跟于其后。眼见山势逾陡,马匹难行,为首之人对身后一人说道:“剑锋你和我上山,其他人在此等候。”

    “是,大人。”那叫剑锋的汉子从马匹上把随行行李拿上,默默歌跟在青衣公子身后顺着蜿蜒崎岖的山道而上。山道之山显然人迹少至,遍地荆棘丛生,几乎已封住上山道路。很多时候都是剑锋拔出腰间的佩剑斩断荆棘才能继续前行。短短的数十里山道,走数个时辰才到达山巅之上。

    北邙山自古就是帝王埋骨之地,此时已近暮色,光线暗淡,站在森森苍茫古柏下,那人与剑锋顿时感觉有些阴冷。在山巅之上有数间茅屋错落分布,茅屋四周被森森的绿竹团团环绕,仿佛遗世的一处世外桃源。剑锋站在青衣公子身后向绿竹深处的茅屋探望了一下,却一只能见到其中的一角。青衣公子对着茅屋朗声道:“魏博田子文前来拜访诸葛北辰先生。”缕缕琴音从茅屋之中传来,一道清悦声音缓缓的道,:“荒野匹夫,何劳大名鼎鼎魏博节度使大驾光临,大人还是请回吧!请恕山野荒村无物款待”。

    田子文笑道:“先生何处此言,我乃是诚心相访,想要与先生共商大事,先生又何必借故推辞。再下相信,我魏博田家如果能得到诸葛先生的相助,所谋大事定然可期。这也是天下黎民之幸。更何况以诸葛先生的大才,又怎能屈身居住在这草屋之中,不如随再下到寒舍居住,再下定当奉先生为上宾,以师礼相待。若有幸待得他日日天下太平,国泰安康,诸葛先生亦可名垂青史”。

    茅屋中幽幽的叹息响起,半响之后才听声音传来,“公子何苦如此,山野匹夫何德何能劳驾大人如此相请。大人还是请回吧!请恕在不能相送了。”

    茅屋里悠扬的琴声停了下来,点点的烛光透过茅屋的四壁照了出来,寥寥的炊烟冉冉升起。田子文仍旧不死心,郎声道:“诸葛先生既然不方便相见,再下也不敢再行打扰,些许薄礼不成敬意,望先生收下,他日定当前来再行拜会先生”。田子文颇为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即对剑锋道:“把东西这儿,我们下山吧!”

    下山之路远比上山之时顺畅,只是田子文由来时的满怀期寄,变成了一脸的失望。剑锋忍不住低声道:“大人何必如此,想这等山野村夫未必就有什么真才实料,何必需要大人亲自跑一趟。大人只需吩咐一声,小的把他绑来府中便是”。

    “住口!”田子文喝道:“我告诉你们,没有的命令不许你们胡来。谁要敢自作主张,我定不轻饶。”

    剑锋自小在田家长大,知道他虽外貌看起来风流儒雅,手无缚鸡之力,却杀伐雷霆,手段狠辣。眼见他发怒,不禁惶恐不已,连声道:“小人不敢,小人不敢……”

    “好了”,田子文摆了摆手,微微叹了口气才道:“剑锋,你在我们田家的时日不短,自小就是我书童,你应该明白,很多事不是单靠武力就能解决的。如今我田家正是势弱之时,更需要韬光养晦,积蓄势力。而天下有才之士大多都恃才傲物,并非都是招之即来,有的即便招之亦未必来。”

    “那大人又何必…”

    “你可知战国四公子为何能网罗天下英才,豢养三千门客?”田子文打断他的话,突然问道。剑锋茫然摇头,表示不知。田子文双眼射出寒光,冷然道:“大争之世,或者明哲保身或争相投奔,想要创建一番基业,就必须要积蓄力量收拢人心,而收拢人心又已英才为主,只有如此方可成就

    大业。”

    剑锋茫然摇头道:“属下还是不明。”

    田子文道:“不明白就对了,你只需要知道替我多留意各地才俊之士即可。你放心,他日功成之后我定会另行封赏”。

    剑锋大喜道:“属下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大人重托。”

    正在二人踏雪下山之际,一道剑光苍穹之上直射而下,落在北邙山巅茅屋之前。接着一道如洪钟般的大笑之声从剑光中传了出来,“北辰兄,想不到你这儿也能这么热闹。”茅屋之中亦是一道爽朗之声大笑道:“我这儿那比得上你们蓬莱热闹啊!我可听说你们蓬莱弟子三千,人数众多啊!”来人神情一滞,随即大笑道:“这可不像你这书呆子的性格。从来都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怎么今日改性了?”诸葛北辰在茅屋中笑道:“有你这么夸人的吗?好了,快进来吧!不然等行痴大师到了,我给你准备的百年梅花玉露可没你的份了”。

    剑光散去,一个浓眉大眼身背宝剑的青年急不可耐的冲进茅屋之中,循着酒气香味拿起桌上的一个玉瓷瓶就狂饮了起来。一时间之间,茅屋里的宁静彻底被那汉子饮酒是喉头发出“咕嘟咕嘟”之声打破。

    “喂!你莫子佩好歹是蓬莱有名的玉面剑客,怎么也应该顾忌一点形象啊!”北辰忍不住提醒道。

    莫子佩尤意未尽的连喝了几大口才停了来下,笑道:“不就喝了你几口酒吗?至于这么小气?”

    北辰连连苦笑摇头道:“你们蓬莱三规九戒中不是禁止饮酒吗?”

    “诶!你可别跟我提什么三规九戒,听着我都头疼。”莫子佩连忙道:“这些清规戒律谁爱守谁守,我可不想守。那个李白不是有首诗曾说‘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有愁来明日愁’吗?管他那么多干嘛?只要有酒喝就够了。”

    “喂!莫施主,这可你就你的不对了,有酒也不等贫僧。”忽然,一道灰色人影如旋风般就冲了进来,伸手就去夺莫子佩手中的酒瓶。

    莫子佩连忙把酒藏于身后,开口呵斥道:“有你这臭和尚什么事,一边待着去。”

    那和尚搓着一双又黑又脏手急着道:“莫施主,你可是你的不对了,老衲已是两天滴酒未沾了,闻着这酒香都快把老衲的馋虫勾出来了,你就给老衲尝一口,就当老衲向你化缘化了。就一口。”

    莫子佩一脸鄙视道:“你见过和尚化缘能化到酒的吗?”

    “凡事总有例外嘛!所谓见者是缘,以老衲和莫施主的缘法……”

    “行了,行痴大师”,诸葛北辰连忙道:“酒我这儿有的是,保管大师满意。”他从里屋之中拿出一坛梅花玉露递了过去,行痴和尚美滋滋的抱着酒坛,拍开封泥直接向嘴里倒去,把什么清规戒律都一股脑儿的抛在了脑后。

    莫子佩忍不住低声骂道:“这酒肉和尚,也不怕死后打入十八层地狱。”

    “还是诸葛施主明白老衲的心意。”行痴和尚一口气喝下大半坛梅花玉露后才道:“不像莫施主,过于小家子气。”

    “喂,喂,喂,我说你这臭和尚,不光犯酒肉之戒,还犯口戒啊!”莫子佩不依了,指着行痴和尚嚷嚷道。

    行痴和尚合什道:“莫施主,这你就是不懂了,正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只要心中有佛,处处皆佛。”

    莫子佩笑骂道:“就你这酒肉和尚狗屁道理多。如果佛要你杀人,你是杀还是不杀?”

    行痴和尚一时脸色变得难看起来,结结巴巴的道:“罪过,罪过,莫施主,这话可不能乱说,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众生本是平等,无论谁,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岂可轻言杀戮……”。

    莫子佩没想到小小的一个玩笑也被行痴一番说教,脸上颇为无语的道:“好了,行了,就你秃驴啰里啰嗦。”转头向诸葛北辰问道:“对了,北辰兄,还有几位什么时候到?”诸葛北辰微笑道:“铁剑道长和另外几位仁兄日前传来消息,近两日便会赶到。”

    “这个老道士做事就是磨磨蹭蹭,害得我们这么多人在这儿等他”。莫子佩呸了一声,低骂道。

    诸葛北辰笑道:“好了,莫兄,反正小弟近日酿了不少梅花玉露,正好可以与你和行痴大师共谋一醉,待铁剑道长他们几到了之后,再一共商议。”

    莫子佩拍手笑道:“如此再好不过了”。

    备注:“今早有酒今朝醉”,此句乃出直唐朝诗人罗隐《自遣》一诗之中,原诗为“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以后每天定时更新两章,一更在下午6点,二更在晚上8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