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来一梦
字体: 16 + -

第六十章 举兵伐杨

雪雨齐舞长篇穿越小说《缘来一梦》第六十章举兵伐杨

杨天霸问道:“大帅何时起兵啊?”

安禄山道:“三日之后,即刻发兵。大唐江山,锦绣万里,我已经渴慕已久了。如今,环儿又如此期待着我,若再迟疑,我还算是男儿吗?”

众人道:“大帅英明!”

安禄山喜滋滋地道:“杨将军,此事若成,你我便更是兄弟手足了,今夜,我们应该痛饮,一醉方休。”

蓝海心道:“安大帅,这可不行。”

安禄山问道:“这是为何?”

蓝海心道:“谋大事者,更应注重小节。开怀畅饮,那应该是旗开得胜、天下大定的时候,才应该做的事情。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喝酒,而是把众将都聚集起来,好好地探讨一下,应该如何与大唐开战,如何攻城掠地,建立根基,谋取天下。三日之后用兵,大帅如果没有用兵大计,光顾着喝酒,那不是去送命吗?李隆基虽然沉迷女色,可是,他所开创的开元盛世,足见其智谋远超众人,乃是千古以来,最为圣明的皇帝之一。和一只猛虎相搏,就必须有猎人的勇气和智慧,否则,我们如何取胜?安大帅,玉环姐姐还在等着大帅搭救啊。”

安禄山道:“此话有理。我错了,请舅妈恕罪。禄儿这就召集诸位将军们,谋划征伐之事。”

蓝海心道:“大帅若要出兵,必须名正言顺。大帅,师出无名,绝对不可能得到天下百姓的支持。大帅,你得说说,以何理由伐唐?”

杜诗接着说道:“大唐,经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的‘贞观遗风’及李隆基的‘开元之治’后,国势大增,文治武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达至鼎盛状态。随着唐太宗、唐高宗等在位期间屡次开疆拓土,先后平定辽东、西突厥、吐谷浑等地区,使盛唐成为一个国境极为辽阔的国家。同时,为了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巩固边防和统理异族,唐玄宗于开元十年便于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然而,此等每以数州为一镇的节度使不单管理军事,而且因兼领按察使、安抚使、支度使等职而兼管辖区内的行政、财政、人民户口、土地等大权,这就使得原来为一方之长的州刺史变为其部属。这些刺史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节度使因而雄据一方,尾大不掉,成为唐皇室隐忧。唐初,全国实行府兵制共置六百三十四个折冲府,当中二百六十一个位于保卫京师长安的关中,故军力是外轻内重,保证唐室有足够的兵力保卫京师及其政权。李俊基在开元十年设之节度使,允许他们率兵镇守边地,军力日渐强大,渐有凌驾中央之势。开元十四年时,京师守卫改由彍骑负责。而天宝年间,边镇兵力达五十万。现在,安禄山安大帅一人更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这三地之间地域相连,兵力又于诸镇之中最强,拥兵二十多万,实力最为强大。相反,中央兵力则不满八万,形成外重内轻的军事局面,渐渐形成地方反过来威胁中央的危机。大帅,你想一想,你得实力如此强大,无论是周边的节度使,还是朝中大臣,乃至国君,谁不对你忌惮三分?可是,现在的情形,却是这样的。由于开元之治晚期,承平日久,国家无事,李隆基基本上已经丧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李隆基将年号改元天宝后,本来取义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一切都会顺应天意,顺从民心,可以向太宗皇帝一样垂拱而至,可是,就因为他对杨贵妃的宠爱,把杨家人几乎都变成了官吏,严重的裙带关系,致使政治愈加腐败。而李隆基自己,更是耽于享乐,宠幸杨贵妃,对时局和时政,基本上已经撒手不管。朝政,几乎已经被杨国忠、李林甫这两名奸相所把持。原本大唐一直提倡节俭,到了现在,皇室的做派,完全变成了挥金如土,李隆基就曾将一年各地之贡物赐予李林甫。李林甫是口蜜腹剑的宰相,凭着玄宗的信任专权用事达十九年,杜绝言路,排斥忠良。李林甫之后,杨国忠因杨贵妃得到宠幸而继李林甫出任宰相,只知搜刮民财,以致群小当道,国事日非,朝政腐败。大帅,你如要用兵,绝对不可以举起伐唐的旗号。毕竟,大唐给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你若公然伐唐,必定会遭到黎民百姓的反对。现在,大帅您兼三大兵镇,独掌二十几万的兵力,拥兵边陲,大帅手下的将士,又全都是骁勇善战的英雄人物,深得李隆基的宠信,朝中对您最为拉拢,也最为忌恨的,就是沾亲带故当了宰相的杨国忠。大帅如果以清君侧,除奸贼的名誉,昭告天下,诛杀杨国忠,天下英雄豪杰和黎民百姓,必定拥护大帅。大帅英明神武,必定知道这其中的厉害。”

安禄山道:“舅妈的教诲,禄儿记下了。舅妈真乃天下第一谋士,此等见识,禄儿一千年,也认识不清。多谢舅妈指点迷津。”

于是,在唐朝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十五万士兵,号称二十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当时国家承平日久,民不知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逃或降。安禄山从范阳起兵,**,至十二月十三日攻占东都洛阳,仅用了三十五天时间。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就控制了河北大部郡县,河南部分郡县也望风归降。

唐玄宗于同年十一月十四日得知了安禄山反叛的消息,相当震怒。他立即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准备防守;接着任命他的第六皇子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可是,长期名誉投入战争的唐朝国军,怎能抵挡得住安禄山十数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操练的精兵猛将,在天宝十五年,安禄山的部队,轻而易举地就占领长安、洛阳。

唐玄宗于天宝十五年六月十三日凌晨逃离长安,到了马嵬坡。途中将士饥疲,六军不发,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请杀杨国忠父子和杨贵妃。杨国忠被乱刀砍死,玄宗命令高力士缢死杨贵妃。后兵分二路,玄宗入蜀。太子李亨于公元756年在灵州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后世史家认为“马嵬之变”是一场“有计划的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奉诏讨伐。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常山,击败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

自从郭子仪帅兵平乱以来,安禄山的部队节节败退。安禄山原本就患有眼疾,自起兵以来,视力渐渐减退,遭遇节节败退之后,安禄山气急攻心,导致双目失明,看不见任何东西。同时又患有疽病,性情变得格外暴躁,对左右侍从稍不如意,非打即骂。稍有过失,便行杀戮。他称帝后,常居深宫,诸将很少能面见他议事,都通过严庄转达。严庄虽受亲重,也时而遭安禄山鞭挞。宦官李猪儿常为安禄山穿衣解带,服侍左右,挨打最多,怨气也最大。

安禄山宠幸的段氏,生下一子名庆恩,也受禄山宠爱,常想以庆恩代庆绪。安庆绪时常担心被废,严庄也恐怕宫中事变于己不利,于是,严庄与安庆绪、李猪儿串通一气,计划谋害安禄山。唐肃宗至德二年正月五日夜里,安庆绪与严庄、李猪儿串通,三人悄悄进入安禄山住所。侍卫见是严庄和安庆绪,谁也不敢动。于是严庄、安庆绪持刀站立在帐外,李猪儿手持大刀直入帐内,对准躺在**的安禄山腹部猛砍一刀。安禄山平时总把佩刀放在床头防身,事前已被李猪儿偷偷拿走,这时他挨了一刀,知大事不好,急忙去摸刀,哪里还摸得着?他气急败坏地摇着帐竿大声喝叫:“贼由严庄,你竟敢叛逆,犯上作乱!”在喊叫声中,血和肠从腹部流出数斗,很快死于非命。卒年五十五岁。安庆绪当即在其床下挖了一个数尺深坑,用毡子裹着安禄山的尸体,连夜埋在坑中。并诫令宫中严加保密。

第二天早晨,严庄对部下宣告说:“安禄山病危,诏立安庆绪为太子,军国大事皆由太子处分。”随即即帝位,尊禄山为太上皇,然后发丧。安庆绪杀父安禄山后,自立为帝,年号载初。命史思明回守范阳,留蔡希德等继续围太原。同年,长安为唐军收复,安庆绪自洛阳败逃退至邺城,其部将李归仁率精锐及胡兵数万人,溃归范阳史思明。因契丹、同罗等族组成的精兵大部归史思明,在安庆绪杀父称帝后,对史思明收其溃散的残部不满。欲找机会除掉史思明。史思明自围攻太原被李光弼击退后,回到范阳驻守,安庆绪封他为妫川王,兼范阳节度使。范阳本是安氏老窝,安禄山从东京和西京所掠珍宝,多半都运往这里存放,已是堆积如山。渐渐地,史思明恃富而骄,欲将范阳占为自己所有,也不想再被安庆绪节制。

史思明向唐廷奉上归降书,愿以所领13郡及兵8万降唐。唐肃宗得报大喜,封他为归义王,兼范阳节度使。但史思明“外示顺命,内实通贼”,不断招兵买马,引起唐肃宗警觉。唐朝廷策划消灭他,不料计划外泄,史思明复叛,与安庆绪遥相声援。乾元元年,安庆绪为郭子仪等统兵二十余万所围困,后增至六十万,但由于肃宗的孱弱和猜忌,诸军不设统帅,以致战事久拖不下。次年春,叛军得史思明之助,大败唐九节度使的六十万大军,其围遂解。宦官鱼朝恩谗毁,郭子仪被召还长安,解除了兵权,处于闲官。不久安庆绪被史思明所杀,史思明接收了安庆绪的部队,兵返范阳,称“大燕皇帝”。

声势浩大的安禄山大军,本来一路所向披靡,可是,由于儿子安庆绪的内乱、部将史思明的反叛,在短短数年之间,就冰消瓦解了。

上元二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宝应元年十月,唐代宗继位,并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仆固怀恩率朔方军追击史朝义。

广德元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安史之乱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其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点∶

第一,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杜甫有诗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这说明经过战乱,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第二,安史之乱,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后实际上统一的中央王朝已经无力再控制地方,安史余唐末藩镇割据形势党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各自为政,后来这种状况遍及全国。安史乱起,唐王朝分崩离析,已经没有力量镇压这次叛乱,只好求救于回纥以及由少数民族出身的大将。当史思明之子史朝义从邺城败退时,唐遣铁勒族将领仆固怀恩追击,仆固与唐王朝有矛盾,为了私结党羽,有意将安史旧部力量保存下来,让他们继续控制河北地区,使安史旧将田承嗣据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张忠志(后改名李宝臣)据成德(今河北中部)、李怀仙据幽州(今河北北部),皆领节度使之职。这就是所谓“河北三镇”。三镇逐渐“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赋不入于朝廷”,把地方军事、政治、经济大权皆集于一身,“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以后其他地区,如淄青(今山东淄川、益都一带)李正已,宣武(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李灵曜,淮西李希烈等皆各自割据,不服朝廷管理。这些方镇或“自补官吏,不输王赋”,或“贡献不入于朝廷”,甚至骄横称王称帝,与唐王朝分庭抗礼直到唐亡,这种现象没有终止。

第三,由于战争,造成劳动力严重不足,统治阶级不得不增加税收,使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最后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反叛,形成唐中叶农民叛乱的**。安史之乱后,国家掌握的户口大量减少。潼关和虎牢关之间,几百里内,仅有“编户千余”,邓州的方城县,从天宝时的万余户,骤降至二百户以下。政府却把负担强加在犹在户籍上的农民,所谓“靡室靡农,皆籍其谷,无衣无褐,亦调其庸”。唐宪宗元和年间,江南八道一百四十万户农民,要负担唐朝八十三万军队的全部粮饷,所以“率以两户资一兵,其它水旱所损,征科妄敛,又在常役之外”。在方镇统治下的人民,也遭受着“暴刑暴赋”,如田承嗣在魏博镇“重加税率”,李质在汴州搞得地区“物力为之损屈”,等等。唐政府和各藩镇的横征暴敛,终于激起了农民的不断武装叛乱,代宗一朝,“群盗蜂轶,连陷县邑”,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发生于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的浙东袁晁之乱,同年的浙西方清之乱,以及同期的苏常一带的张度之乱,舒州杨昭之乱,永泰年间(公元765年)邠州之乱等等。这些叛乱虽说很快就被镇压,但更加削弱了唐朝的力量。

第四,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安禄山乱兵一起,唐王朝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重兵皆调遣内地,造成边防空虚,西边吐蕃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安西四镇随之全部丧失。此后,吐蕃进一步深入,唐政权连长安城也保不稳了。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第五,安史之乱,促使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安史之乱对北方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北方人士南渡,“四海南奔似永嘉”。南方相对较为稳定,北方人口的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南方经济日益超过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