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纪
字体: 16 + -

第12章 震慑朝堂的利剑

    石城学府。

    如今的学府内除了三位考官外已经空无一人,考生全都移到石城校武场等待武试。学府外则由四支石城守备小队层层戒严。

    四个守备小队的队长聚在一起,围在学府门外数十步。

    “老陈,你看今年有哪个苗子比较好的?”四人之中唯一一个没着铁甲的男人笑着说。这个男人一头短发,长相普通,就连身材都不像其他三个人一样壮硕。但所有人都不敢小觑他。

    石城第一守备小队队长,华郎。

    华郎是石城城主的贴身侍卫,身兼石城守备第一小队队长和守备总队长二职,最为神秘,除了一些特殊任务外只有在三年一度的县试时才能看到他。曾经有一个小型魔道宗门在附近作乱,被其直接夷灭,武道修为深不可测。

    陈埠脑海里突然浮现出方虞的影子,笑了笑:“一个有意思的小孩。”

    “我倒觉得我儿能拿到一个不错的成绩。”李柳突然开口。

    陈埠只感觉这个新晋升的队长眼神阴翳的瞥了自己一眼。

    “伤我家奴一事,不知陈队长有何解释?”李柳悠悠地说,双目死死盯着陈埠。八字胡被人止了血直接丢进李家大门,不知道多少人知道李柳的家奴被别人砍断了手臂。

    “犯禁令者,没斩已经算是给李队长面子了。”陈埠冷冷的说道。

    “一个家奴罢了,没必要剑拔弩张嘛。”王越打着圆场,赶忙移开话题,“我倒觉得那个方寒相当不错。”

    “我倒觉着聂三川可担大任。”华郎感叹了一声,他忘不了那天聂三川提着那个魔道散修头颅来见他的样子,他分明看到魔道散修的瞳孔里充满了惊恐。

    “说到底,文试还是得看几位考官的意见。”

    四个人互相看了一眼,各自怀着心思沉默下去。

    ——————————————

    事实上学府里的考官也在苦恼。

    “须知此次考卷铅汞一题方为大策,必须严格把控。”袁主考捋了一把胡子,神情严肃,“此事是上头秘传下来的。”

    两位协考官凛然一震。

    传闻最近朝堂上铅汞一脉又死灰复燃,想来这道题是专门取样针对某几个突然上位的大臣。

    两位协考官朝袁主考一拱手,严肃的翻着手中的卷子。

    “毫无新意,丙下。”

    “枯燥无味,丙上。”

    “此答尚可,乙下。”

    “咦,此卷笔锋透着剑气,答案也算是相当新奇,可当甲下。”

    “……”

    两位协考官凭着修为,一目十行,很快就把数百份卷子全部阅批。能当得上有新意,可称甲等的另放一摞,却只有寥寥十余份。

    两位协考官呼了口气,同时盯上了最后一份卷子。

    这张卷子是唯一一份写满十二张试题的卷子,他们故意将其放置最后。原因无他,只要不是错得太离谱,写满十二张试题最后的成绩决然不会太差。

    金大人深吸一口气,翻开卷子。

    “正确。”

    “正确。”

    “正确……”

    “……”

    “帖经题全对……”

    两个协考官对视一眼,倒吸一口冷气。

    这么短的时间内写了这么多题,还全部正确。若是经义题答得尚可,一个案首是跑不了了。

    这偏偏也是几位考官为难的地方,若是因为钻了这样一个空子取得了案首,他们面子上也过不去。

    “先看看经义题吧。”袁大人沉默片刻,开口道。

    陈大人点了点头,翻到最后一页,看向那道铅汞题。

    陈大人愣住片刻。

    突然一拍大腿,大喊一声:“妙啊!”

    “什么妙?”金大人赶紧抢过卷子一看。

    面容骤然呆滞。

    金大人双脚一软,直愣愣的倒在凳子上,连打翻了桌上的茶水都不自知。

    “一有无,一死生,一性情,一内外……”

    袁主考皱了皱眉,袖子一拂,那张卷子脱离了金大人的手,落在了他面前。

    一入眼,就是一行行草书。

    “这字,风骨上佳,自成一派啊。”袁主考仔细想了想,他尚未听说过有哪一派名家的字风韵与此相似。袁主考点了点头,继续往下看。

    这一看,眼睛便移不开了。

    “术有火炼铅丹以代谷食者,其必然也。”袁主考看到这里眉头一皱。

    他也是赞成铅汞一脉的人?

    铅汞一脉风光之时,朝堂半数人都信奉炼丹成仙,君王、诸侯都不理朝政,大厦将倾之时无为学宫道主开口,才将这一脉逐出朝廷,随后足足花了百余年唐国才恢复元气。

    “这有何妙?”袁主考冷哼一声,往下一看。

    “然岁丰则能饱,岁俭则能饥,是非丹之恩,盖由人之诚也。则是我本不饥而自饥之,丹本不饱而自饱之。饥者大妄,饱者大幻,盖不齐其道也。”

    “故人能一有无,一死生,一性情,一内外,则可以蜕五行、脱三光,何患乎一日百食,何虑乎百日一食。”

    “妙啊!”袁主考拍案叫绝。

    “真好!”

    地位低下,故而不敢直接抨击铅汞之道,暗暗指出铅丹之妙不在其本身,而在人的诚意来辩驳铅丹之术吗?

    “……蜕五行、脱三光……”,连玄通壳都尚未开启,就已经指出脱壳的境界了吗。

    袁主考暗暗惊奇。

    “袁大人,这……”金大人和陈大人指着这张卷子。

    “此乃震慑朝堂之利剑!”

    “铅汞一脉,完了!”

    (本章完)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