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开山刀
字体: 16 + -

第一百零一章:朝中反应

    京城,鞑子抵大同三日后,军情奏报到了。

    “报,禀皇上,塞外鞑子率十万大军,兵临大同城。

    皇上运筹帷幄料敌先机,命大同府坚壁清野,退守大同府,但府城内守军不足,恐坚守不了多久,请皇上示下。”

    崇祯听着奏报,内心疑惑重重,他什么时候给大同府下过坚壁清野的命令了。

    崇祯瞄了一眼王承恩,他认为王承恩肯定知道些什么。

    王承恩低下身子,轻轻摇了摇了头,表示他什么都不知道。

    “王洽。”崇祯见状,心底升腾起一股莫名之火,盯着新任兵部尚书王洽厉声喝道。

    “臣,臣在。”王洽战战兢兢出列。

    “边关守将早就奏报边关空虚,朕早就下旨令兵部加强九边九镇的防线,你们兵部是怎么布防的?”

    “臣有罪,臣有罪,兵部正在部署,可鞑子来的太过猛烈了。”

    王洽浑身冒冷汗,匍匐在地,不敢抬头目视崇祯,直管认罪。

    虽然他刚刚上任,职内之事还不熟悉,但是他知道,他不能推卸责任,该担的责任他还得担。

    崇祯焦急的走来走去,他抬起手抖了又抖,片刻后说道:“传旨,命延绥总兵吴自勉,宁夏总兵尤世禄,陕西总兵杨麒,甘肃总兵杨嘉谟星夜驰援大同府,绞杀林丹汗。”

    “遵旨。”传旨太监领命,转身而去。

    “回来,后续各事,急令兵部,速速快办。”崇祯补充道。

    “遵旨。”

    “退朝!”

    “皇上圣明!”

    众臣跪拜,起身而去。

    退朝之后,御书房。

    “王承恩,朕问你,朕何时对大同府下过坚壁清野的旨意了?”崇祯把手背在身后,对着王承恩不满的问道。

    “皇上,实不相瞒,近日朝中大臣往来频繁,他们正在聚众商议,奏请皇上撤除锦衣卫。

    皇上知晓此事后,命臣将各处的锦衣卫都调回来,拱卫京师。”

    王承恩九十度躬身,小心翼翼的说道。

    崇祯轻揉着太阳穴,想了起来,随后咬牙切齿,愤恨的说道:“反了,反了他们了。”

    他不安的走来走去,说道:“传旨袁崇焕,命他回京述职,朕要知道辽东的局势。”

    “臣遵旨。”

    王承恩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快步离去。

    在他走后,崇祯害怕的浑身颤抖起来。

    这些大臣们先是互相弹劾,把朝中高层来了一次大换血,接着开始针对崇祯进行各种谏言。

    他们说别的,崇祯还不会这么害怕,他们叫崇祯撤了锦衣卫,崇祯就害怕了。

    锦衣卫有监察百官之责,如果没了锦衣卫,崇祯就失去了掌控朝臣的一大势力,所以,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撤除锦衣卫。

    虽然崇祯不会撤除锦衣卫,不过他还是怕了,所以他得把袁崇焕调回来,用以威慑朝中大臣。

    崇祯一想到袁崇焕渐渐安定下来,辽东可是有二十万大军的,有这二十万大军在手,他就不怕这些朝臣能翻出什么浪花来。

    安静下来之后,他又想起了山西的事儿。

    这群大臣,以京城各部官员初任,要熟悉职内事物,手续繁忙为由,将耿如杞的任命一拖再拖。

    他打算问问王承恩山西的情况。

    “来人,把王承恩给朕叫来。”

    “是。”

    不多时,王承恩手捧一份《三晋评论》的小报躬身低头,小心翼翼的跺步而来。

    “皇上,此报上有一些消息。”

    小报上大肆夸赞崇祯,说他虽高居朝堂,但是运筹帷幄料敌先机,早早的下旨严令边关各处加强防范,更是提前命令各堡城,坚壁清野集中兵力退守大同府,以击强敌。

    这则报道下面还有百晓生的夸赞,对崇祯各种阿谀奉承,溜须拍马。69书包 

    崇祯看着报纸,忘记了问王承恩其他事情,聚精会神的看了起来。

    他很是高兴的抬起头看了看窗外的景色,只觉得这窗外的风景都变的好看起来了。

    “咳咳,朕何时下了这样的旨意啊?朕怎么不记得了?”崇祯不确定的问道。

    最主要的是,这小报上说的一套一套的,他感觉这圣旨就是他下的,除了他天底下哪里还有人有这份远见。

    “皇上,您太劳累了,您有一个多月没好好睡过觉了。

    臣觉着,可能是您下过的密旨,您太累,给忘了。”

    王承恩死死低着头,额头的冷汗都滴到了地上。

    他日日陪着崇祯,从来没见过崇祯下过这样的圣旨,那就说明有人假传圣旨。

    王承思掌管东厂,挟制锦衣卫,他不知道谁在假传圣旨那就是他的失职。

    以他对崇祯的了解,如果崇祯知道了真相,哪怕他王承恩是崇祯的亲信,也难逃一死。

    所以,他选择蒙混过关。

    “哦,你说的对,你说的对,也就是朕才会有这种先见之明,也就只有朕才能料敌先机,说起来,朕都很久没有好好睡过了,朕得好好休息一下。”

    崇祯陷入了大臣们的党争之中,已经有很久没有好好睡过了。

    不知是长久没睡好导致他精神恍惚,还是说小报的夸赞起了作用,崇祯下意识的觉得,那道圣旨就是他下的,天底下除了他没有人会下那么圣明的旨意。

    想到这里崇祯颇为高兴,他拿着小报看了看,随后就回房休息去了。

    王承恩抬头,擦了擦满头大汗,赶紧回到东厂叫来自己的心腹。

    “速速去查大同府圣旨一事,要快,越快越好。”

    “是。”

    崇祯睡了不到一个时辰,就作起了噩梦,噩梦将他惊醒。

    他噌的一声起身,拔出了床边挂着的天子剑。

    “阴奉阳违也就算了,现在还出了假传圣旨这种大逆不道之事,真的是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关键是…关键是朕…”

    关键是他还不能戳破。

    由于睡了一觉,脑子清醒了不少,回过了神儿。

    最让他难受的是,他知道是有人假传圣旨,还不能戳破。

    崇祯拿着剑一个人在房间里自言自语,走来走去。

    “虎墩兔,虎墩兔,朕尽革其赏,你就挥兵南下,你这是在怪朕吗?朕没有错,朕没有错...”

    崇祯一边持剑走动,一边状若疯狂的嘶吼起来。

    片刻后,崇祯穿好了衣服,走出房间。

    “传旨,命二品以上大臣进殿议事。”

    “遵旨。”

    京城,弘德殿,朝中二品以上大臣皆在。

    “想当初,洪太祖以贫寒出身,推翻元朝统治,创建大明江山,那时的大明,纵横四海,恩威天下,而如今塞外蛮夷虎墩兔也敢大军压境欺我大明,为何?”

    崇祯说完,满朝大臣一言不发,只是低着头沉默。

    “朕叫你们来,是让你们出言献策的,不是叫你们当哑巴的。”

    “禀皇上,臣以为太子太师王象乾可堪大用,请皇上召见。”户部尚书毕自严左右四顾见无人说话,上前一步说道。

    毕自严为现任户部尚书,前任王永光已经被调到吏部任尚书去了。

    “臣附议。”

    “附议。”

    就这样,年事已高的王象乾被抬着进了朝堂。

    王象乾提出以夷制夷的策略,他认为与虎墩兔为敌的顺义王卜石兔、哈剌慎伯言、黄台吉、永邵卜诸部虽被虎蹲兔击溃仍可聚十万之众,只要对这些人款以恩惠,便可为大明所用,崇祯采纳了王象乾的计策,命他亲自去督办此事。

    王象乾以年老体衰为由,恳请致仕,崇祯不允,朝臣也不敢弹劾于王象乾。

    因为这件事其实就是个烫手疙瘩,朝中大臣都怕惹一身骚,不敢接手,只能甩锅给年迈的王象乾。

    王象乾无奈,以年老病体躺在床上督办此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