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突击队
字体: 16 + -

第一百九十章 无人机排雷(一)修改2

    190第一百九十章无人机排雷(一)

    这一个月来,王小雨经历了了二件大事。

    第一件就是黄嘉豪给他回电话了,他父亲辨认了王小雨给的照片后,就进山去,消失了三天。回来时告诉黄嘉豪,王小雨爷爷就是黄嘉豪爷爷,他们是同一个人。之后就沉默不语,问多几句就发脾气。

    王小雨听后,马上就想去接爷爷,但是黄嘉豪说,现在急不来,爷爷并不在他家住,他小时见过几次爷爷,最近十年来,他也没有见到过爷爷,每次问父亲,都说爷爷出远门了,远的好像不在人世一般。另外,他们全家现在既没有所在国身份,也不属于他国公民,他们成了无国籍人士,办手续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给家里打了电话后,父亲说王小雨接的订单特殊,不能耽误,他来想办法去办,办好手续再通知他一起见爷爷。现在王小雨生产任务紧,转了些钱给黄嘉豪,叫他去想办法办手续。王小雨只好一心投入到生产建设中。

    第二件是半个月前,王小雨正在全力建设工厂,安装设备,杨寨主在回家前一晚,将叫王小雨去谈话。

    杨寨主说:“现在你的订单越来越多,工厂也在快速建设中,以后有什么打算?”

    王小雨说:“我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将无人机卖遍全世界。”

    杨寨主说:“所以,谁下单你都接,不管是zf军还是雇佣军,也不管是守法商人还是为非作歹之辈?”

    王小雨说:“我卖的是民用无人机,他们可以买去喷农药,也可以买去改装成轰炸机,我管不着啊。”

    杨寨主眉头微蹙,问道:“难道你就没有责任?”

    王小雨一愣,反问道:“我有什么责任?就像一把菜刀,别人非买去砍别的,卖菜刀的也犯法吗?”

    杨寨主说:“你这是狡辩,一个主妇挑选了半天才下决心买把菜刀,当然是为了方便切菜。但一个大汉怒气冲冲进门,也不问价,拿起把菜刀就走,难道没问题吗?”

    王小雨一时语噻,杨寨主的话说的好像有道理呀,比如雇佣军同盟,他们明明在和别人打仗,自己卖给他们无人机,他们会怎么用,那不是和尚头上的虱子吗?

    杨寨主接着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美国首富开发出视窗系统,他成为首富大家无话可说,还会被载入史册流芳百世。某些毒枭同样富可敌国,但在全世界面前就是过街老鼠,一样会被载入史册遗臭万年,这就是道不同的区别。”

    王小雨觉得只要法律不禁止,就可以做,毒枭干的是犯法的勾当,怎能跟自己正当生意比呢?虽不言语,表情中多少还有不服气。

    杨寨主看着情形,叹了口气说

    :“我本来不该跟你说这些,这些话应该你的长辈跟你说的,但是,小雪和阿竹两个丫头成天跟着你,容不得我不操心呀。”

    王小雨此时才想起,无论是买煤场,还是办工厂,都有杨雪的股份,她本来可以和阿竹合股的,为什么多沾一份?是看好自己是潜力股吗?别人三十岁,买车买楼,老婆孩子热炕头,自己三十岁,公司破产流落异乡,垃圾股还差不多,哪有半分潜力股的姿势?那她为什么还多投一份呢?这里面恐怕没那么简单,至少,她实实在在的投入数百万现金,无形中帮了自己大忙。

    杨寨主说:“你看看国内的it巨头,他们能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外,更重要的,是他们顺应了时势。俗话说,时势造英雄,他们就是在当前的环境下,恰逢上全球化的浪潮,才取得如此成就。这个时势,就是我们常说的‘道’”

    王小雨点点头。

    杨寨主接着说:“你卖无人机给那些派别,他们用来打仗,造成更多的难民,流离失所。你用石墨炸弹,攻击m国的无人机,有没有考虑过m国报复的话,这全村三千多人跟着你遭殃?这是正道吗?你的聪明才智用错了地方!”

    王小雨冷汗直冒,他当时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根本没考虑这些问题。如果m国执意报复,整个村寨转眼间就会片甲不留。

    杨寨主说:“同一件事情,时机恰当与否,场景合适与否,比起它本身的对与错来,更加重要。所以不要简单地认为你做的对,就是正道。”

    对这一点王小雨还是深表同感的,他看过一些文章说当年企业股份制改革,九十年代中后期改革的企业家,那是改革先锋,民族英雄般的待遇。八十年代干同样事情的前辈们,大多数被关进了监狱,这就是时机与时势的问题。父亲也常说:“一个人拗不过满山风。”想到这里,问道:“杨寨主,请教一下,我的‘道’该如何走?”

    杨寨主点点头,他知道这个年轻人听进去了,说道:“俗话说条条大路通北京,好像怎么走都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金老爷子就说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想,不论哪个朝代,那个时期,为国为民,始终是正道。”

    王小雨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他以前做事就作事,只要不犯法,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从没想过做这事除了赚钱之外的目的。比如他卖无人机,只要不犯法,卖给谁不是卖?从没想过是不是符合民族利益?是不是对人民有益?觉得那是大人物需要考虑的事,自己一小屁民,有口饭吃就不错了,还顾得了谁是谁?现在想来,真正的时势是,在为国为民出力时,顺带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才是真正的顺应了

    时势。

    所以,在之后非洲工厂请的200个工人中,只有一半是本地人,另外剩下的近百人,他是从老家请过来的,为此王小雨多付了近百万机票钱,他觉值。马飞中学没毕业,开厂时还带出了几百个老家的人,帮助很多人解决了就业,自己难道不该做点贡献吗?包括国内小箐管理的工厂,他一共在老家请了200多人。要知道,有文化的和有力气的,都被马飞工厂叫走了,剩下的不是没文化的,就是中老年妇女这些没力气的。幸好他开的是无人机组装厂,只生产部分电子设备,印刷和包装等,没有重活。

    最后,临走前,杨寨主说:“我明天就回国了,杨雪比你小的多,你要多教教她,让着她。”

    王小雨脸上一红,原来杨寨主看出了自己喜欢杨雪呢。这话的意思大概是他不反对,能否成事就看你本事了。想到这里,心中又一阵暗喜。

    从此之后,王小雨的业务就有条理起来。

    半个月后,安南边境,高山棱线界北。山下一条五里长的山谷长满了野生香蕉。

    这些香蕉本来是当地人种的,境战争时,安南人在山谷里埋上几千枚地雷,形成了一个致命的雷场。由于地形复杂和雨水的冲刷,不少地雷改变了位置,深浅不一,在这山卡拉里,那些大型的装甲扫雷车根本进不来,只能人工排雷,扫雷工作困难重重。十几年来工兵们扫除了近千枚地雷,但还不到所埋地雷数量的一半。曾经有当地村民进山谷来采摘香蕉,触雷身亡,再也没有人敢进来了,以致这些香蕉就成了野生香蕉。

    今天上,一架六轴的无人机拖着一条一米多长的尾巴,在离地两米左右飞进了山谷。这条尾巴下面,并蒂分开两个擀面杖粗篮球大小的黑色圆圈,黑色圆圈里面还套着一个小圈,很像扫雷仪的线圈。它飞得极慢,像是在寻找什么东西,细细的探查地面。

    无人机沿着山谷两侧做“之”字形来回探查,尾巴下面的两个黑色圆圈,距离地面只有半米多一点。奇怪的是,它遇到岩石等障碍物时,会自动拉升高度,尾巴下面的圆圈距离岩石表面半米多飞过去。在它遇到低洼区域时,又会降低高度,始终让尾巴上的两个黑色圆圈距离地面半米左右。

    山谷口左上方的高地上,一个军官带着5个士兵围在无人机地面站旁观察无人机的举动,看见无人机随着地形起伏飞机高低变化时,一个士兵问旁边的军官:“赵参谋,不管地面的情形如何变化,这个无人机下方的设备始终距离地面半米左右,比我们的无人机等高线飞行还精确呀,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这位被叫做赵参谋的人正是一直跟王小雨对接的赵

    峰少校,这次,他带着王小雨新开发的排雷无人机系统进行实战检测。听见士兵在问,回答说:“想不到吧?厂家只是在机腹下安装了两个激光测距器,就像人的两个眼睛一样,交叉扫描,频率是每秒钟24次,就跟人的两只眼睛一样,非常准确的判断出机子到地面的距离。经过飞控里面的智能ai调整,不管飞到哪里,无人机的尾巴都是距离地面半米左右的。”

    士兵又问:“这个激光测距器,不像飞机上用的呀,体积那么小,精度又那么高,是他们专门研制的吗?”

    赵峰笑着说:“说出来你会不信,这个就是装修工人用的激光测距器,通常用来检测天花板吊的平不平,虽然价钱便宜的不得了,但是半厘米左右的误差都能测出来,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什么高科技产品呢。”说到这里,赵峰越发觉得军民融合的必要,也不得不佩服王小雨,上次他用蜘蛛网雷达跟踪无人机群组成的“胖妞”时,也以为这个机群在做等高线飞行,后来看到王小雨交给他的资料,才知道那不过是两个激光测距器扫描的结果。

    便在此时,有个士兵说:“哎呀不好,无人机钻进香蕉林里去了,那里蕉叶太密,一不小心就撞上去了。”话音刚落,无人机前方的摄像头就显示出一片硕大的蕉叶拦住去路,如果它还保持这个高度飞过去,肯定会撞上。谁知道无人机将尾巴缩了回来,然后降低了高度,在香蕉叶下钻了过去。

    赵峰解释说:“这款无人机安装了自动避障功能,前后左右上下6个方向都有传感器,你不用看着我,这也不是什么高技术,那个王小雨说,他是用汽车的倒车雷达改装的,60元一套,跟那些专业传感器比起来便宜过狗屎。看见无人机尾巴下边的两个黑色圆圈没有?就是在某宝上淘来的探宝器,他只是稍微调整了灵敏度而已,就可以挂在无人机下方当成探雷器用了。”

    士兵吐了吐舌头说:“这个王小雨也太厉害了,日常生活中的寻常物品,到了他手里总是能化腐朽为神奇,这也属于山寨界的一股清流了。”

    赵峰说:“你不要以为他只会山寨,他的飞控ai能够自动起飞,自动导航,自动寻找目标,自动识别目标,有地形识别还有图形识别,甚至人脸识别,这可是实打实的高技术,对军用无人机来说也是个难题,他一个小商人却给解决了,问你服不服?”

    话刚说完,无人机悬停在一块空地上空,机身上一个红灯一闪一闪的,还发出呜呜的蜂鸣警报,一个熟悉的女音报道:“请注意地雷,请注意地雷!”

    士兵觉得这声音好熟悉,猛然间想起,这不就是汽车倒车时那个“请注意倒车,

    请注意倒车!”改过来的吗?天哪,这些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给他改改就成了智能排雷无人机的一部分!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也太将就了,没有品位,但他觉得,这浓浓的山寨味,却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很臭,吃起来奇香无比。

    遐想间,只见悬停中的无人机稍微提升了高度,机腹下伸出一个铝合金圆筒,圆筒里发出“啪”的一声,一卷红的物事弹射出来,快速飞向地面。定神看时,只见一支红色小旗直直地插在泥地上。

    士兵兴奋地说:“快来看,无人机找到一个地雷了!”旁边的士兵纷纷拿起望远镜,朝香蕉林看去,只见丛高大的香蕉树下,杂草从中有支红色的小旗迎风飘扬,正是工兵们用以标识地雷的小旗。

    有人说:“这么快就找到一颗地雷,比人工快多了。”又有人说:“是呀,不用人工以身犯险,这样安全多了。”

    却还有人感叹道:“无人机好是好,但是找出地雷了,还是要人工去排雷,我们做工兵的命苦哇。”

    有人愤愤道:“这鬼地形太恶心人,深山密林连路都没有,要不然将咱们的装甲排雷车开过来,很快就清光地雷了。”

    赵峰听了众人议论,知道这些工兵长年累月在边境排雷,身边战友多有死伤,却还不能不做这工作,深受地雷之苦。如果有适合丛林山地排雷的机器人,确实能帮上大忙。这次,王小雨一起送来了一辆山地智能“排雷车”,虽然王小雨说的神乎其神,但是那模样实在不敢恭维,幸好在营地试验时,表现还不错,所以才带过来实战检验。他听见工兵们的议论,掏出了遥控器,不远的橡胶树下,停着一辆王小雨送来的“智能排雷车”。

    他开动遥控器,香蕉树下缓缓钻出一个红的车头,仔细看时,就是儿童座着玩的挖土机——那种两三岁的幼童开着在公园里跑的那种挖土机。挖土机全车大约有一米长,60公分宽,车身比成人膝盖还高点,有二三十公斤重量。这个明显改装过,它的前头,是四把明晃晃的铁铲,两个两个的围成半圆,像螃蟹的钳子一样张开,又像一个人张开双手,准备随时拥抱爱人,真不知道干什么用的。那铁铲头尖身长,有6~70公分长,两个手掌宽,每把铁铲后面连着一个小型的液压棒,看来这些小铁铲是液压驱动的。玩具玩挖土机的橡皮履带唧唧做响,显示这东西是金属做的外面包着橡胶而已。也许整个车头悬出来的那些液压铁铲太重,走起路来一晃一晃的。

    这辆玩具挖土机的出场,吸引了众工兵的眼光,难免心中疑惑:“是要用这个玩具去挖地雷吗?”

    还没想明白,又一辆一模一样的玩具挖

    土机紧跟着这辆玩具挖土机出来,它的车头紧连着前面那辆挖土机的尾部,就像两节火车连在一起,连接部是一个能活动的球头,像间节样灵活。这辆挖土机也改装过了,原来那长长的挖臂,被加上可以伸缩的一截,变的更长了。前头的铲子部分,被装上了两个黑色的圆圈,看上去是扫雷仪上拆下来的。这条长臂和铁圆圈,被折曲在挖土机上面,看上去像是修路灯的工程车。它一出香蕉林,长长的铁臂就伸展开了,越过前面那辆带铁铲的挖土机,铁臂在头车前方左右移动,两个铁圆圈在挖土机前面来回扫,像是工兵手持少雷器在扫雷一般。

    这个东西好懂,工兵们都看明白了,就是将扫雷仪改装到了第二节挖土机的长臂上。

    接下来的大家又看不明白了,第二节玩具挖土机的后面,还跟第三节挖土机,这三节挖土机,组成了一列小火车,像条长蛇一样从橡胶树底下蜿蜒开了出来。

    这第三节挖土机之所以大家看不懂,因为它车身履带虽然是像前面的两节一样,利用球头间节连在第二节车厢后面,但是它的尾部高高凸起近一米,凸起部分左右分开,各有一个直径20多公分的圆筒,圆筒外面,左边的看见一个飞虎抓样东西,右边那个更奇特,露出一个外面带刺的铁球,就像流星锤一般。

    这三节挖土机组成的小火车,朝50米外的红旗方向而去,这小火车不绕路,只按无人机探查过的路线行进,可见这小火车是和无人机数据共享的。路中间有一道一米多高的土坎,前头那节挖土机只有60多厘米高,如此悬殊的高度比,通常的越野机械是过不去的。只见小火车来到土坎前,第一节车厢开始爬坡,爬到一半时,车身就悬空了,通常的履带车这时候就会往回滑,过不去了。但是,第一节车厢后面被第二节车厢顶着,滑不回来,车头悬空,竟然像眼镜蛇一样,竖立起来,在第二和第三节车厢的推动下,虽然橡皮履带在空转,却能继续翻越土坎。

    在第二节车厢也爬上一半土坡时,第一节车厢终于在土坎上层落了下来,橡皮履带再次接触到坚实的土地,扯着第二节车厢往上拉。第二节车厢前面被第一节车头拉着,后面被第三节车厢顶着,毫不费劲就翻上了土坎,然后和第一节车厢合力将最后一节车厢拉了上来,继续朝小红旗方向前进。

    “这越野性能也太牛x了吧?”一个士兵忍不住说。

    另一个士兵也感慨道:“像蛇一样爬过土坎,在蕉林下蜿蜒前进,好像动画片里的蚂蚁长蛇阵一样势不可挡,壮观!”

    有个年长的士兵说:“越野性能是一方面,它全身那么多古古怪怪的装备是干什么用的?排雷用的上吗?但愿不是花架子才好。”

    赵峰说:“不急,马上就到地雷面前了,看它表现如何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