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突击队
字体: 16 + -

第一百六十三章 太阳是什么

    163第一百六十三章太阳是什么

    本杰明上士打开了合成孔径雷达,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高分辨率成像雷达,可以在能见度极低的气象条件下得到类似光学照相的高分辨雷达图像。

    合成孔径雷达的特点是分辨率高,能全天候工作,能有效地识别伪装和穿透掩盖物。

    所以,树林下有什么,本杰明上士看的还是比较清楚的。

    只是,那架无人机实在太小,别说秃鹫老鹰,就是树林里时不时飞起的珍珠鸡都比它大,它还在树林间不停穿梭,转过两个山坳之后,失去了踪影。

    本杰明上士认真观察了周围的地形,确实没有发现可疑之处,这小东西飞进树林里去干什么呢?当真让人费解,它现在又去了哪里?让人摸不着头脑。

    本杰明上士将情况如实记录下来,向上做了汇报。

    这件事让他相信了,上级要求他盯着这个小村庄,不是没有道理的。

    端正了工作态度,对每一个细节都不轻易放过。

    小山茶操控着无人机飞进树林后,马上就后悔了,树林里的树枝纵横交错,还有些藤蔓在随风飘荡,无人机一不小心碰到就会坠毁。

    更麻烦的是,由于它降低了高度,在3千米高空为她中继信号的大白鸽无人机,由于距离较远,还受到山体阻隔,已经不能为飞进树林里的小红鹰无人机中继信号了,简单来说就是,飞进树林的小红鹰无人机炸机了。

    心急如焚的小山茶,急忙操控着大白鸽往前飞,它要飞越前面那道山梁,赶过去为小红鹰中转是信号。

    当大白鸽无人机接近山梁时,她惊讶的发现,前边下方大约1500米的空中,有一架捕食者无人机在盘旋,似乎在寻找什么?

    下方是没有人烟的山谷,捕食者无人机在找什么呢?小山茶歪着脑袋想了一会,想不出所以然来,旁边的月亮也发现了这架捕食者无人机,好奇的问:“丫头,你是在和捕食者无人机捉迷藏吗?”

    小丫头一下子想起来,这驾捕食者无人机是跟踪小红鹰来的,好狡猾的家伙,自己竟然没有发现。

    这时大白鸽无人机已经飞越山梁,来到了山谷上空,小红鹰一下子又联机了,实时图像也清晰的发了回来。

    小山茶想,要是让这大家伙跟村寨来就麻烦了,必须甩掉它。

    她先让3千米空中的大白鸽继续往上飞,想离捕食者无人机远一点,不要被发现。

    捕食者无人机虽然厉害,但它的各种搜索设备是针对前方和地面的,“后脑勺”位置就是它的盲区,正是大白鸽所处的位置。

    再说大白鸽个头很小,要发现它本身就不容易。

    接下来,小丫头依仗着小红鹰无人机优异的自动避障功能,操控着无人机在树林里穿梭,一直往外跑了好几个山头,摆脱了捕食者无人机。

    然后贴着小河的水面,超低空溜回了村寨。

    自从她知道村寨上空还有捕食者无人机盯着后,连续好几天都不敢再玩无人机了。

    还养成了习惯,以后每次无人机升空前,她都用王小雨留给她的山寨版微型雷达扫描一番,以防天上还有其他不速之客。

    卡渣玛达大学是印尼知名度最好的一所大学,是印尼规模最大的大学之一,旗下有18个学院,大约五万名学生。

    这其中包括一千多名各国留学生。

    主校区占地360英亩,规模宏大,像座城镇。

    卡渣玛达大学附中就坐落在这所大学的西南角,有位英语老师辞职了,下学期就离开,一个网友介绍洋妞下学期来本校充当英语老师。

    查过案的都知道,要抓到嫌疑人,最好从他的亲戚朋友周围去找,所以洋妞不敢跟自己的亲戚朋友和同学联系,只能求助黑客界的那些神秘朋友。

    由于现在正是学期中间,那位英语老师还没走,物理老师也紧缺,知道她的特长是电脑后,学校安排这位南非来的洋妞临时教物理。

    不知为什么,白媚帮杨柳弄的证件是南非的,名字叫作卡丽儿。

    现在洋妞已经在这个学校上了一个星期课了,同学们挺喜欢这位物理老师的,人长得漂亮,一头黑色的秀发(她染发了),乌黑的眼睛水汪汪的(还戴了隐形眼镜),关键是她知识丰富,上课时经常会讲一些有趣的课外知识。

    今天讲的是原子结构,只花了20多分钟,就将课本上的内容讲完了。

    这是一个没有经验的老师常犯的错误,没有控制好节奏。

    看看时间还早,洋妞问同学们:“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听关于原子结构一些其他的学说?”

    同学们知道,美女老师又要讲故事,异口同声的回答:“想!”

    洋妞说:“特别声明,我现在讲的不是考试内容,考试时大家要以课本上的为准。

    好了,我们知道,原子核外面的电子是一层一层的分布在不同的轨道上,由内到外分别为klmnopq层,一共7层。

    那么我想问一下,有谁知道太阳系有几大行星?”

    一个女同学大声说:“有八大行星”。

    洋妞开导说:“这位同学说得对,这八大行星也是在自己在轨道上绕着太阳在运转。

    ”说到这里,洋妞分别将太阳系的示意图和原子结构的示意图挂到黑板上,然后问大家:“那么太阳系像什么呢?”

    有一部分同学回答:“太阳系像一个原子

    ,太阳就是原子核,八大行星就像是电子,在围绕着原子核旋转。

    ”

    又有同学说:“你就瞎吹吧,我打个喷嚏都不知飞出几亿只原子,你能一口气将太阳吹灭了吗?”

    洋妞压压手,叫大家静一静,说:“我们说太阳系像原子,或者不像原子,都要讲究证据,不能认为人家长得像什么,你就说人家是什么,要有科学的依据。

    ”

    同学们静了下来,都想听听这位美女老师有什么科学依据。

    洋妞接着说:“我们分别比较一下太阳和原子的质量,直径,和能量,跟他们各自的行星或原子的比值有什么区别?。

    ”说完,又挂上了一张图表,上面有各种参数。

    洋妞在黑板上写道:太阳的质量为1.989×10^30千克,木星的质量为1.898×10^27千克。

    洋妞说:“我们比较木星和太阳的话,会发现太阳的质量是木星的1037倍。

    ”

    然后,她又列举了原子核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比较后发现,原子核的质量大概是电子的1800倍。

    洋妞总结说:“大家看,原子核质量和电子质量的比值,跟太阳和木星之间的比值,都是1000多倍,用数值来表示,就是10的三次方级别。

    可以认为他们大致相等的。

    ”

    有个同学举手说:“老师,为什么要用木星的质量,而不是地球的质量跟太阳相比呢?”

    洋妞说:“因为在太阳系中木星质量最大,体积最大。

    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原子的,甚至用显微镜也看不见原子。

    我们知道原子核和电子的存在,是依靠高速轰击原子,使原子核或者电子在荧光粉上发光来实现观察的。

    通常来说,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发光越亮,所以我们观察到反映最明显的电子,理论上就是体质最大,质量最重的个体,那么你现在知道我为什么选择木星了吗?”

    那位同学点点头,回答说:“知道了,因为八大行星中,木星最大最重,它的表现最容易被观察到,所以选它。

    ”

    洋妞点点头说:“这位同学说的很好,从上面的计算我们可以看出,太阳的质量占据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原子核的质量也占据了原子总质量的99.5%,他们两者之间的比值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那么从质量的比值来说,如果太阳系是一个原子的话,太阳就是原子核,对不对?”

    “对!”这是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他们没有想到,这一个太阳系是一个原子假说还可以通过计算来证明。

    然后,洋妞又从太阳的直径跟木星

    的直径比例,和原子核跟电子的直径比例做了比较,得出的结论两者也是高度相似,这一次,她点名刚才那位提问的同学回答:“这位同学,从原子核跟电子的直径比例,你得出什么结论?”

    这位同学毫不犹豫的回答:“太阳系是一个原子”。

    全班同学跟着笑了,因为不久前他还说他一个喷嚏打出几亿个原子,不能一口气吹灭太阳了。

    同学们说的很热闹,只是大家不知道,老校长正站在窗外悄悄的听着,他想看一看这位新来的美女博士教学水平到底如何?

    洋妞接着说:“这位同学的回答很好,但是我们不能通过对比了两组数据,就断定太阳系是一个原子,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证据。

    从爱因斯坦的光电方程知道,原子是可以在不同轨道之间跃迁的,由低轨道跃迁到高轨道,就需要吸收能量。

    由高轨道越迁到低轨道,它会释放能量,通常就是发光,这也是我们制造激光的原理。

    那么同学们有没有在太阳系也发现有行星跃迁,受激发光的现象呢?”

    讲台下的学生窃窃私语,在他们的知识里,只有恒星才会发光,行星是不会发光的。

    现在老是说行星会跃迁,受激发光,这已经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了,有些人甚至想,老师是不是在忽悠他们?

    这时候,洋妞又拿出一幅像是一颗流星的图挂到了黑板旁边,问道:“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这幅图上面的星星是什么?”

    有的同学说:“是流星!”

    有的同学大声说:“是扫把星!”

    有一个看上去非常斯文的女同学站起来回答:“老师,这是哈雷慧星。

    ”

    洋妞点点头,表扬道:“这位女同学说的对,这个就是大名鼎鼎的哈雷彗星,它76年环绕太阳一次,所以我们大多数人一生中只能看见它一次。

    ”

    有个同学大声提问:“老师,它有什么特点吗?”

    洋妞说:“哈雷彗星是一颗周期性彗星,76年回归一次,在1986年回归时,哈雷彗星成为第一颗被宇宙飞船详细观察的彗星,人类进近距离的观察了它。

    它是由彗核、彗发和彗尾三部分组成。

    它的彗核就像一个烤焦了的土豆,表皮裂纹累累,皱皱疤疤,其脏、黑程度令人难以想象。

    ”

    同学们听了哈哈大笑,有个比较聪明的同学说:“老师,他是不是离太阳很近的时候被烤焦了?”

    洋妞点点头说:“科学家说,彗核渐渐靠近太阳了,表面开始受热而汽化,于是形成了壮观的彗发和彗尾,我们在地球上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

    同学们

    听得很仔细,那位比较聪明的同学又说:“老师,它由远处飞向太阳时,就好像高能级的电子跃迁回低能级的位置。

    这时候的电子会发光,嗯,哈雷彗星同样在发光,从这一点来看,太阳系确实很像一个原子。

    我想问的是,电子由低能级往高能级越迁时,是需要吸收能量不发光的。

    那哈雷彗星在远离太阳的时候它发光吗?”

    洋妞表扬说:“这位同学的提问很有针对性,我直接告诉你结果吧,在远处的彗星它不发光,我们是看不到的。

    例如我们现在这个时候,在天空中就找不到哈雷彗星,需要等到2061年,它回归时我们才能看到。

    ”

    这位同学听得很仔细,喃喃说道:“真没想到,整个太阳系还符合爱因斯坦的光电方程,这样说来,难道太阳系真的是一个原子吗?”

    就在此时,那个很文静的女同学又站起来提问:“老师,既然从质量、体积、能量,等各方面来看,太阳系都跟一个原子高度相似。

    那么银河系是什么?整个宇宙又是什么?”

    洋妞正要回答,下课铃响了,只好说:“这位同学的提问,正是无数科学家苦苦思索的问题。

    假设太阳系是一个原子成立的,那么请同学们下课之后思考一下,银河系是什么?宇宙又是什么?我们下节课接着讨论。

    好吧,现在下课”。

    站在窗外悄悄听课的老校长对这些问题也听得入了迷,听到洋妞说下课才猛然醒悟,赶紧走开,他心里想:“下节课我还要来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