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蚨记
字体: 16 + -

第05章 课堂雄辩

    sun jun 19 10:22:03 cst 2016

    研究生生涯开始三周了,海浪的生活习惯已经稳定下来了。白天除了上课之外,他一直思考着学校里的商机和兼职的机会。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而且轻车熟路。他本科的学费除了第一年是家里给交的之外,以后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自己周末和假期兼职和勤工俭学挣来的。研究生虽然考的是公费,但生活费总不能从家里拿呀。晚上大部分时间都是泡在图书馆。看的书都是课程之外的。虽然来南州财经大学不久,他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同伴,那就是方超群。他们晚上几乎是天天一起泡图书馆。

    这一天晚上11点图书馆闭馆之后,海浪和方超群结伴回宿舍的路上,方超群好奇的问海浪:“浪子,你发现没有,这几天有一个女孩坐在我们对面看书,而且是天天看到,会不会是对我有意思吧,好像她是我们一届的,在马哲课上见过两次,就是不知道哪个专业的?”

    经方超群一点醒,海浪好像也发现了,这个女孩虽然不算国色天香,但穿着得体,举止端庄,在这一届同学中也算得上美女了。刚出图书馆大门的时候还是差不多一起出来的。

    海浪虽然有时看见漂亮的女孩也会多看几眼,但到目前为止还没谈过恋爱。记得大学到时候也有个同班的女孩,也是一起上课,一起上自习,还一起创办学校话剧社,但后来那个女孩就成了自己干妹妹了。在男女感情问题上,海浪可以说表现得有些偏执。他家在南江省北部汉江市下面的农村,因为家境不富裕的原因,他学习一直比较刻苦,经济上也自食其力,尽量减轻父母的负担。他坚持在上学期间好好学习,不会考虑个人感情问题,等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收入稳定了,再考虑恋爱问题,那时候恋爱基本就会考虑结婚了。

    接下来的几天果然如方超群所言,那个女孩几乎每天晚上出现在图书馆,而且基本是和他们相同的阅览室。有一天晚上因为方超群班级聚餐,没来图书馆,只有海浪一个人在图书馆看书。海浪仍然见到了这个女孩,经过这么多天的见面,他们已经成为了熟悉的陌生人。今天海浪实在仍不住了,就打趣地对那个女孩说:“同学,你是哪个专业的?你是不是在等我同学方超群啊?他们今晚班级聚餐,过不来了。”

    女孩有点不好意思点脸红,但随即就大方地说道:“哦,你同学叫方超群吗?你叫海什么吧,是姓海吗?你是经济学院的吧?”

    “我们经济学院的,你怎么知道,我姓海,叫海浪,大海的海,波浪的浪。你呢?”海浪随口答道。在学校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还是比较单纯的,没有太多的猜疑和不信任,大家都比较坦诚。

    “我是计算机系的,我叫徐蕾,双人徐,花蕾的蕾。我们一起上过马哲课的,记得第一次马哲课上,你和胡教授的之间关于哲学的辩论很精彩,你对哲学研究很深啊,赶上专业水平了,刚开始我还以为你是学哲学的呢,但我们这个财经院校没有哲学专业,我就知道你肯定不是学哲学的,你本科是学哲学吗?”徐蕾好奇地问着海浪,眼神里充满着钦佩。

    海浪看着眼前这个女孩,在钦佩和好奇之外,他看到了她另外的异样的眼神,这种眼神和本科时候妹妹看他的眼神何等的如出一辙。那是一种如清澈湖水般直接可看见内心最深处的眼神,那是一种异性之间相互吸引,充满爱意的眼神,那是一种没有任何杂质最真挚最纯洁的情感。海浪心里似乎知道了什么。但这种感觉一闪而过,马上想到女孩的问话。

    “我本科是学数学的,考研的时候考的是经济学,我最想学的经济,但平时看的书比较杂,什么都涉及一点,但都不精通。”海浪谦虚说回答着徐蕾的问话。

    “这还不精通啊!都可以和胡教授有的一比了,你对哲学的专业度已经达到教授的水平了,甚至更高。”徐蕾惊奇地说着,她好奇为什么一个本科学数学的经济学院的研究生,怎么对哲学如此精通,他说什么都涉及一点,眼前这个男孩究竟还精通什么,似乎他就像迷一样,而且你解开了一个迷,还会有另外一个迷,永远有解不开的迷。或许徐蕾她自己还不知道,此时她已经走进了一座爱情的迷宫,迷路已经是不可避免了。

    海浪想起不久前第一次上马哲课的情形,嘴里不禁失笑,回头一想,又有点后悔,当时搞得胡老师的确有点难堪,言辞欠考虑,主要是胡老师最后那番话太过分了。那是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大教室上的本学期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在大教室上课对海浪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经历了,以前在本科的时候也有大的公共课。同学们从课程表上知道教大家马哲课的老师叫胡汉山,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授。海浪想到这个名字,不禁笑出声来,他想到一部电影“闪闪的红星”里反面人物胡汉三最经典的台词“我胡汉三又回来了!”,只是此“山”非彼“三”。

    胡教授面对教室里一百多位学生,做了一个既与课程相关又具备专业性和党性的考场白。

    “同学们,今天我们这个课叫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讲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我们先来探讨下几个概念,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 我国在政治教育从同学们初中就开始了,大家对这些概念并不陌生。我相信下面的同学有不少已经入党,我们的党是共产党,共产党员的信仰是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就讲,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也就是说,共产主义是一门研究如何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问。让无产阶级摆脱奴役和压迫,成为这个世界的主人,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这一学说的全部使命。正如恩格斯在1880年所说: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这一使命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让劳动者、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那么什么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它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它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合理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以及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本体论的统一。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理论体系,没有哪一种理论体系像马克思主义这样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他对人类的贡献甚至超越了所有的科学。希望大家在这学期认真学习这门课,它将对大家以后的人生产生重大的作用。”

    听完这位教授的开场介绍,教室里鸦雀无声,不管认不认同老师的观点,起码在中国是没有人公然反对和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大家以不同的态度面对老师的这番声情并茂、专业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讲话,或出于礼貌的看着老师,或一脸迷茫,还有的同学面无表情,更有甚者,坐在后排的有低头忙着自己的事情。

    这时坐中中间位置一个同学站起身来,正是海浪,礼貌地试探着问道:“老师,关于哲学的问题,我也有我自己的想法,我能和您探讨下吗?”

    这时全教室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这个站起来的同学。胡教授微笑地看着这个站起来的同学,说道:“当然可以,课堂上就应该是这种氛围,老师和学生之间,同学和同学之间都可以就一些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生教育本身就是学术教育,我很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些问题,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观点。这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哪个专业的?”

    胡教授的这种答复符合海浪地预期,老师肯定不会拒绝他的这种发言。海浪先回答老师的问话:“老师,我是经济学专业的,我叫海浪。”海浪顿了顿,继续说道:“胡老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很深的造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就像基督教的《圣经》在西方、《可兰经》在***教国家,作为一种信仰来传播,也无可厚非,毕竟它是中国的国教。但老师您刚才最后的一番话,说‘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理论体系,没有哪一种理论体系像马克思主义这样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对人类的贡献甚至超越了所有的科学。’我并不认同。

    首先,没有哪种理论堪称最伟大的理论,这句话明显带有迷信色彩,迷信一种学说肯迷信鬼神并无区别,都是迷信,这句话本身违反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在我的眼里,党和教都是属于一种组织,只是使命和意图不同。政党的使命是政权和政治,而宗教的使命是教化人心,劝人向善,安分守己。比如佛教信仰佛祖菩萨,基督教信仰上帝,都不免落入俗套,就是你信我就能上天堂,不信我就要下地狱,这种靠哄骗和恐吓才能迎来接受和认可。无产阶级的信仰是共产主义,这种信仰和天堂一样遥不可及,或者共产主义本身就是一个天堂。

    还有就是,理论与理论之间没有谁超越谁的问题,这句话本身同样违反了辩证法。在数学上,级数理论和微积分的理论基础都是极限理论,难道我们能说微积分比极限伟大。马克思主义帮助我党夺取了政权,并靠它来继续实行政治教化,但它和在中国影响了几千年的儒家思想相比,孰优孰劣,何以定论。再者说马克思主义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上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思想的照抄和翻版,也是一种拿来主义。

    哲学是什么,说的难懂一点,理论一点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的统一。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认识世界、发现客观规律,用我们自己传统思想的说法就是道,道法自然。一个思想教化人心的目的是政权和政治,那它就不能成为普遍的规律。就像我们发展了核能是为了制造核武器,核能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海浪刚说完,教室里响起来了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都抛来钦佩的目光。胡老师也在努力给自己寻找台阶,说道:“这位同学的说法也不无道理,但也有失偏颇,我们不能抹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贡献。同样我也欢迎有不同的声音,研究问题作学问不人云亦云,这很好嘛!”

    激辩之后教室里恢复了平静,胡教授怕再遭来反驳的声音,这节课基本是照本宣科,心想现在的学生还真不能小觑,糊弄不过去,搞得让人下不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