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太康七年
字体: 16 + -

第四十一章 招人(上)

    烫是最初的感觉,麻是其次的感觉,尤其是被打的部位,更是痛痒难忍。郑胜想跳出去,但是看着步伯手中的木棒,他还是忍了。郑胜闻着满锅的草药味,告诉自己这是在药浴,泡一泡是有好处的。他忍受了下来。之后,又感觉处在一种温润飘然的美妙里,郑胜感觉和泡热水澡的滋味极为相似。

    然后步伯又往木桶里扔进去一包草药,他下令加柴。郑胜心惊胆战的看着负责烧火的东谷把他劈的柴火,一点点的加进灶台里。

    温水煮青蛙,郑胜脑海里冒出这个词,步伯不会真的要煮熟他们吧?

    郑整大叫:“不要加柴了!再加,真的要熟了!”

    东谷不理他,听着步伯的安排,加柴。

    步伯拿着木棒,谁乱动,敲谁。所以,相比于挨打,众人还是感觉被煮更好受些。

    半个时辰后,木桶里的人终于被允许走出来。每个人都是全身舒软,露出新生儿般泛红色的皮肤。

    不一样的是,郑胜真的闻到了自己全身在散发着一股肉香味。

    “回去睡觉吧!”这是步伯最后的话。

    郑胜经过这一晚的折磨,早已经是筋疲力竭。回到房间,便沉沉睡去。

    第二天,郑胜精神饱满的起来,感觉全身充满了活力,昨天被打的地方,一点也不痛了,连淤青也没有。

    郑胜不知道这是步伯下手把握好了分寸,还是昨天药浴的效果,也许两者兼而有之。

    郑胜无奈的接受了请了个要一直揍他的武学老师的现实。

    郑胜集结队伍,看了看李安建,突然有了新想法:“安建,以后你也住在小院吧?晚上和我们一起练武。”

    其他几人纷纷赞同这一提议。

    挨打,多一个人分担也好啊!况且,李安建实在是一个合格的肉坦啊!

    根本没有搞明白状况的李安建就此加入了被打者联盟。

    今天郑胜要继续教他们军训的内容。邱夫子还在思考教材,郑胜带着大家练字,并把阿拉伯数字教给了他们。晚上继续挨打。

    生活又步入了正轨。李安建陆续的带来一些符合郑胜要求的李家村小孩。不过,在经历了跑步、军训、锻炼、习字,尤其是晚上的挨打后,愿意继续留在小院的人很少。

    特别是,步伯对新来的人下手非常狠。

    步伯的解释是:“人不在多在于精。你现在又不是在练兵,是在培养心腹骨干!”

    所以要宁缺毋滥?郑胜认可了步伯的做法。

    李家村人不多,全村六十多户三百多人,符合郑胜要求的孩子不过十几人,被打跑十数个,最后留下来的只有三人:李田熊、李大志、王谦。

    最后这个王谦是李家村的外来户。不过迁来村里已经有十几年了。

    王谦,原本已经被打得跑了回去,他的家人又把他送了回来。郑胜遵从步伯的建议不想收他,也许是之前李安建的成功经验让王家人心怀侥幸,连续好几天,王谦还一直过来。

    于是,步伯又给了他一次机会,王谦眼里忍着泪水咬牙经受了下来。

    步伯叹了口气:“这个人你看着办吧。收或不收,全在于你。”

    于是,郑胜收下了他。

    七月中旬,郑胜带着郑尚回了一趟庄园。一来是为了让两位母亲见见半个多月没见的儿子,二来是为了接人。

    要接的人有两个。一个是万茂的堂弟,名叫万云的小孩。据说,万茂这堂弟是个天才。还有一个是老车夫刑福乙的后人,单二苦。

    不过,回到庄园,他首先要面对的,是王夫人的训责。

    “你越来越有本事了,还学会和人做生意了?是不是?”王夫人拍郑胜脑袋:“炒菜?你又炒菜!上次伤着蔡婶的教训还不够吗?你还自己做!真是气死我了!你父亲要调到关中了。我不管你了,我也要去关中!”

    “父亲真要调到关中了?”郑胜问。

    “还没有。”王如说道,“这不重要。我问你,你怎么和人做起生意了?”

    “是郑汶堂兄主动找的我。”郑胜小声道。

    “那炒菜是怎么回事?”

    郑胜无话可说,“母亲,我让人给您炒个鸡子。您吃过,就知道我为什么想做炒菜了。”

    “还有,”王夫人目光炯炯,“你对你伯父说,这炒菜、纸、豆浆都是你三岁时在巴郡看到的?我怎么不记得你那时候有看过书?”

    郑胜忍不住挠头,三岁时,王夫人应该是寸步不离盯着前身吧?郑胜看没看过书,他都不知道,王夫人才是最有发言权的。

    这的确是他秘法来自巴郡最大的破绽所在了。

    “这个,其实是我骗他们的。”

    王夫人露出一副果然不出我所料的样子:“那你是从哪里得到的?”

    “古书上啊。”郑胜道。

    王夫人依然一副不相信的表情:“好了,你不愿意说,我也不问了。不过,和郑汶做生意的事,你别管了。让王众和他谈吧!”

    “这是我和郑汶谈的……”

    “你还小,不要接触这些了。再说,你看你现在隔三差五的找王众要钱,咱家虽说还算富足,可也经不起你这样花。正好,你挣的钱来补贴家用吧!”

    “我不就建了两个房子吗?”郑胜很郁闷。

    “是吗?几天前,步伯给我报了一笔账:你每月练武消耗的药材十万钱。十万钱啊,抵得上半个月的花销了。”

    郑胜吓了一跳,“十万钱?这么多?”然后郑胜又注意到半个月花销这个词,他记得去年的时候庄园每月花销最多不过数万钱而已,现在一个月花销要二十万钱了?

    货币贬值、物价飞涨!郑胜的经济学并没白学。在这一层面,他还是知道几个名词的。

    “母亲,现在一斤稻米要多少钱?”郑胜果断关心起物价来。

    “一斤米?”王夫人也不是很清楚,于是找来管家。

    “本月一斤稻米二十钱到二十三钱。”王众报出数据,“旧粮将尽,新粮未出,这个月米价又涨了。”

    二十多钱一斤米。郑胜计算着:如此说来,十万钱差不多是五千多斤大米的价值,晋一斤大约是350克。

    郑胜估算了一下,发现步伯给他配的药,每月大概要花销相当于一万rmb了。

    这笔支出确实不少,郑胜无奈的交出了手里的生意。

    不过,等到王夫人吃到郑胜亲手做的炒蛋时,她被炒蛋折服了。

    王如眼睛眯起,“胜儿,这菜太好吃了。真要拿出去卖吗?”

    得到郑胜肯定的答复,王夫人想了想,道:“这道菜,不能卖便宜了。放到宛城醉香居里,这道菜能值三千钱。”

    三千钱!郑胜想了想,如果真放到醉香居,三百块这个价还真不贵。

    一旁默默吃菜的郑尚停下筷子,三千钱?这菜竟然价值三千钱?他想起娘亲每月织的布,每匹布也不过价值八九百钱。

    一道菜就抵得上他娘亲一个月的辛劳了!

    郑尚再也吃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