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咄咄怪事
房连栋是“红旗军”营官之一,拥有的朝廷品级是从二品蓟镇参将,比猛如虎的级别低了两级。
见猛如虎和文官王肇坤、监军太监王希忠都不同意自己在关城下列阵杀敌,只得耐心解释道:
“诸位大人,本官率领步兵背靠关墙列阵杀敌跟诸位坚守关城没有任何冲突。
本官保证在阵列被清军突破的情况下死战直至战死,不会要求诸位开关放我们入城躲避。”
痛恨建奴的王肇坤已经死心塌地想追随征虏大将军建功立业,此时当然不肯房连栋冒险出关杀敌。
见房连栋说宁可死战直至战死也不会要求退守关城,劝导道:
“房参将忠勇可嘉乃是我辈楷模,只不过本官亲耳听到杨总兵说过,‘红旗军’及其注重兵丁的安全,杜绝任何不必要的伤亡。
本官认为坚守宁武关很重要,出关列阵拒敌徒增伤亡实在没有必要。”
猛如虎觉得巡关御史的话有道理,点头道:“只要坚守住宁武关就能阻断清军增援朔州城,就是为征虏大将军夺取朔州出了力,房参将真的没有必要冒险。”
房连栋诚恳道:“本官真是乃是有的放矢,不存在军事冒险。
宁武关城头有我‘红旗军’带来的弗朗机小炮四十门,还有原布防的大小火炮二十几门,抬枪四十几杆,太密集了,以至于一大半铳手都没地儿站,使得我军的火力优势不能够完全发挥。”
这倒是实情,猛如虎问道:“房参将准备如何使得火力优势完全体现?本官愿闻其详。”
房连栋满脸自信道:“本官亲自率领铳手出关背靠城墙列阵,离关墙三十步到二十步之间可以用独轮车装载砂石、捆绑长枪组合三重障碍。
几千铳手前方是可以阻断敌骑突入的独轮车阵,后面是坚固的城墙。
接战的正面仅仅二里宽,纵然清军人马来了几万又待如何?他们又无法一拥而上,只能选择分批突击,一次性出动五六千人马顶天了。
城外我‘红旗军’将士们列阵以三段击齐射,加上城头火炮和城头铳手的火力,一次性可以倾泻两三千弹丸,足够形成火力网。
被诱惑而来的清军不明所以,会被当场打死多少?”
猛如虎听明白了,他挠挠头道:“听着蛮有道理啊!清军见关墙下有明军肯定不会放过,冲上来干仗十之八九。
有三排独轮车上插长枪足以阻拦奔驰的骑兵,他们在接近之时被炮击、铳击不知会留下多少尸体。”
房连栋坏笑道:“本官手里的骑兵都被集中使用了,如今只有一个百总斥候而已。
如果有一个千总骑兵,本官还会乘着清军被打蒙了纷纷逃窜之时冲杀三里扩大战果,最起码能够把受伤跑不快的鞑子和建奴砍了。
发现清军骑兵杀来之时,我军骑兵立刻返身退回本阵,然后城头火炮继续轰他娘的,不知如此打法清军如何破解?”
猛如虎麾下有两千余骑兵呢,此时他来了劲,连忙跟房连栋商议怎么布阵,把巡关御史、监军太监和诸多文官武将晾在一旁。
王肇坤和王希忠也不生气,笑嘻嘻听房连栋和猛如虎完善计划,听着、听着绝对利大于弊不由得全部动了心,他们杀敌的心情也很迫切。
坚守宁武关即便成功了也肯定得不到清军首级,但是如果用房连栋这个守法,关墙下击毙的建奴、鞑子的首级一颗也少不了。
宁武关文武都被房连栋说服,立刻紧锣密鼓准备起来。
满清崇德皇帝哪里会想到人要是开始倒霉喝凉水都塞牙缝,他率领人马尝试突破宁武关之时发现了咄咄怪事,守关的明军居然出来迎战。
再仔细看看不由得头皮发麻,因为他看到了那些独轮车和明晃晃的枪头,看到了红旗招展,看到了紧贴着关墙列阵的三排三四千衣甲鲜明的“红旗军”。
这是奴酋第一次亲眼瞧见列阵的“红旗军”,不由得用千里镜仔细打量,千里镜这东西“红旗军”中只要是军官都配发,斥候基本上人手一支。
但是在建奴军中还是个稀罕物,总量不超过二十支,奴酋所在的队伍里也只有八支而已,此时都在用来观看列阵的房连栋部。
猛如虎的两千余骑兵没有在关城外面集结,在城里整装待发,因为正面有三千六百“红旗军”正兵和卫所军展开三列已经有些拥挤,骑兵出来了没地儿站。
一千人排一列就是二里,关城据险而筑正面也就是二里一百余步,“红旗军”紧紧地列了三排也有好处,最起码齐射之时弹雨更加密集。
清军打仗乃是马步战全能,见“红旗军”是这个架势他们如果不肯知难而退一定会使出看家本领,马步协同破阵。
这种打法乃是骑兵快速接近,然后下马列阵,训练有素的战马发现主人下马后自己返回。
此时的建奴甲兵都手拿皮盾,一些力气大于常人的巴牙喇甚至于拿着铁盾,他们小跑着前进,推到鹿砦、拒马等等障碍物贴近敌人混战。
一部分骑兵会冲刺而来在敌军阵列前兜圈子射箭、投掷飞斧、投枪给下马步战接敌的袍泽提供力所能及的配合。
两军相逢气势很重要,自从老奴七大恨反明以来跟明军对阵都是气势夺人,那里见过面对千军万马还敢在城外列阵且从容淡定的明军?
奴酋不昏聩,心里明白“红旗军”主将如果没有把握断然不敢行此险招。
此时此刻他真的犹豫了,因为他想不出明军有什么后招?
老将舒穆禄·扬古利也瞧清楚了明军的架势,也看出来主子难以决断,关键时刻正是逞英雄捞表现之时!
他大声请战,声音响亮得足能够让崇祯身边的文官武将都听得见。
“陛下,臣请令率领本部人马步战接敌!此战不把那些狂妄自大的‘红旗军’斩杀在宁武关下绝不回头。”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红歹是很满意扬古利的态度。
见猛如虎和文官王肇坤、监军太监王希忠都不同意自己在关城下列阵杀敌,只得耐心解释道:
“诸位大人,本官率领步兵背靠关墙列阵杀敌跟诸位坚守关城没有任何冲突。
本官保证在阵列被清军突破的情况下死战直至战死,不会要求诸位开关放我们入城躲避。”
痛恨建奴的王肇坤已经死心塌地想追随征虏大将军建功立业,此时当然不肯房连栋冒险出关杀敌。
见房连栋说宁可死战直至战死也不会要求退守关城,劝导道:
“房参将忠勇可嘉乃是我辈楷模,只不过本官亲耳听到杨总兵说过,‘红旗军’及其注重兵丁的安全,杜绝任何不必要的伤亡。
本官认为坚守宁武关很重要,出关列阵拒敌徒增伤亡实在没有必要。”
猛如虎觉得巡关御史的话有道理,点头道:“只要坚守住宁武关就能阻断清军增援朔州城,就是为征虏大将军夺取朔州出了力,房参将真的没有必要冒险。”
房连栋诚恳道:“本官真是乃是有的放矢,不存在军事冒险。
宁武关城头有我‘红旗军’带来的弗朗机小炮四十门,还有原布防的大小火炮二十几门,抬枪四十几杆,太密集了,以至于一大半铳手都没地儿站,使得我军的火力优势不能够完全发挥。”
这倒是实情,猛如虎问道:“房参将准备如何使得火力优势完全体现?本官愿闻其详。”
房连栋满脸自信道:“本官亲自率领铳手出关背靠城墙列阵,离关墙三十步到二十步之间可以用独轮车装载砂石、捆绑长枪组合三重障碍。
几千铳手前方是可以阻断敌骑突入的独轮车阵,后面是坚固的城墙。
接战的正面仅仅二里宽,纵然清军人马来了几万又待如何?他们又无法一拥而上,只能选择分批突击,一次性出动五六千人马顶天了。
城外我‘红旗军’将士们列阵以三段击齐射,加上城头火炮和城头铳手的火力,一次性可以倾泻两三千弹丸,足够形成火力网。
被诱惑而来的清军不明所以,会被当场打死多少?”
猛如虎听明白了,他挠挠头道:“听着蛮有道理啊!清军见关墙下有明军肯定不会放过,冲上来干仗十之八九。
有三排独轮车上插长枪足以阻拦奔驰的骑兵,他们在接近之时被炮击、铳击不知会留下多少尸体。”
房连栋坏笑道:“本官手里的骑兵都被集中使用了,如今只有一个百总斥候而已。
如果有一个千总骑兵,本官还会乘着清军被打蒙了纷纷逃窜之时冲杀三里扩大战果,最起码能够把受伤跑不快的鞑子和建奴砍了。
发现清军骑兵杀来之时,我军骑兵立刻返身退回本阵,然后城头火炮继续轰他娘的,不知如此打法清军如何破解?”
猛如虎麾下有两千余骑兵呢,此时他来了劲,连忙跟房连栋商议怎么布阵,把巡关御史、监军太监和诸多文官武将晾在一旁。
王肇坤和王希忠也不生气,笑嘻嘻听房连栋和猛如虎完善计划,听着、听着绝对利大于弊不由得全部动了心,他们杀敌的心情也很迫切。
坚守宁武关即便成功了也肯定得不到清军首级,但是如果用房连栋这个守法,关墙下击毙的建奴、鞑子的首级一颗也少不了。
宁武关文武都被房连栋说服,立刻紧锣密鼓准备起来。
满清崇德皇帝哪里会想到人要是开始倒霉喝凉水都塞牙缝,他率领人马尝试突破宁武关之时发现了咄咄怪事,守关的明军居然出来迎战。
再仔细看看不由得头皮发麻,因为他看到了那些独轮车和明晃晃的枪头,看到了红旗招展,看到了紧贴着关墙列阵的三排三四千衣甲鲜明的“红旗军”。
这是奴酋第一次亲眼瞧见列阵的“红旗军”,不由得用千里镜仔细打量,千里镜这东西“红旗军”中只要是军官都配发,斥候基本上人手一支。
但是在建奴军中还是个稀罕物,总量不超过二十支,奴酋所在的队伍里也只有八支而已,此时都在用来观看列阵的房连栋部。
猛如虎的两千余骑兵没有在关城外面集结,在城里整装待发,因为正面有三千六百“红旗军”正兵和卫所军展开三列已经有些拥挤,骑兵出来了没地儿站。
一千人排一列就是二里,关城据险而筑正面也就是二里一百余步,“红旗军”紧紧地列了三排也有好处,最起码齐射之时弹雨更加密集。
清军打仗乃是马步战全能,见“红旗军”是这个架势他们如果不肯知难而退一定会使出看家本领,马步协同破阵。
这种打法乃是骑兵快速接近,然后下马列阵,训练有素的战马发现主人下马后自己返回。
此时的建奴甲兵都手拿皮盾,一些力气大于常人的巴牙喇甚至于拿着铁盾,他们小跑着前进,推到鹿砦、拒马等等障碍物贴近敌人混战。
一部分骑兵会冲刺而来在敌军阵列前兜圈子射箭、投掷飞斧、投枪给下马步战接敌的袍泽提供力所能及的配合。
两军相逢气势很重要,自从老奴七大恨反明以来跟明军对阵都是气势夺人,那里见过面对千军万马还敢在城外列阵且从容淡定的明军?
奴酋不昏聩,心里明白“红旗军”主将如果没有把握断然不敢行此险招。
此时此刻他真的犹豫了,因为他想不出明军有什么后招?
老将舒穆禄·扬古利也瞧清楚了明军的架势,也看出来主子难以决断,关键时刻正是逞英雄捞表现之时!
他大声请战,声音响亮得足能够让崇祯身边的文官武将都听得见。
“陛下,臣请令率领本部人马步战接敌!此战不把那些狂妄自大的‘红旗军’斩杀在宁武关下绝不回头。”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红歹是很满意扬古利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