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汉之魂
字体: 16 + -

第八十二章:广渠门

    黄汉道:“打住,打住,憨子和小宋都是纯洁好青年,不能被你这个无良公子带坏了。”

    郑孝文反驳道:“黄大人此言差矣,本公子哪里算得上无良啊!以前在国子监读书之时属于标准的模范好学生。”

    “失敬失敬,原来是模范生在此啊!”

    就在几人嘻嘻哈哈谈论风月之时,史应聘亲自登门来表示感谢。

    他本来就有守土之功,得到了二十级斩获这下子可不得了,被提拔一级应该是板上钉钉。

    得到意外之喜的史应聘再次见到黄汉,说了许多以后就是朋友了,一定会守望相助之类的客气话,临走之时又硬塞给宋鹏飞三千两银票。

    送斩获做人情结交士大夫,还能够拿到远远超过朝廷给出的人头赏价值,黄汉觉得太划算。

    只是这都是阴山背后的龌龊交易,见不得光。无法召集需要建奴首级的文官武将进行拍卖价高者得,有些遗憾。

    这两天的日子过得轻松愉快,“红旗军”上上下下吃得好睡得香人人红光满面,精神面貌没的说。

    宝坻县城离京师已经不足二百里,第二天早早上路,一行人在太阳下山前赶到了京师广渠门外。

    现在已经是二月中旬,由于各路勤王人马陆续到来,又有了遵化大捷,京师军民已经不再慌乱。

    虽然京师还在戒严之中城门紧闭,但是每天都会开放城门一段时间。

    此时已经夕阳西斜,广渠门当然早早的关上了。

    方正化和李若琏带着四个校尉来到城下叫门,没多久就赶来了司礼太监沈良佐,他在去年底被崇祯委派提督九门及皇城门。

    现如今中级宦官方正化在太监圈子里有了一定名气,在崇祯皇帝心里也留下了一些印象。

    那是三天前回京师的宦官和校尉带回来了一百余级斩获,他们都在鼓吹方公公和锦衣卫李百户亲自带着校尉参加了袭击后金军的战斗,现如今他们还在永平府地界伺机再立新功。

    本来传旨太监迟迟不归就有许多议论,有些人甚至判断李若琏和方正化有可能运气不好正巧撞上鞑子、建奴的大股人马,估计凶多吉少。

    谁知这小小队伍不仅仅安全回来了,还带回许多斩获,这件事太新奇,太多人打听,近几天京师里到处都是议论此事的人群。

    太监自然帮着太监,锦衣卫也会求同存异一致对外,如今方正化和李若琏给天子内臣和天子亲军长脸了,他们当然不遗余力大肆吹嘘。

    这帮小子不厚道,根本没有人提起黄汉这个新官上任的把总武官,有可能一个把总地位不值一提,人家觉得说不上嘴的缘故。

    五十几个校尉和小宦官在京师酒楼茶肆大谈如何出其不意袭击鞑子,这个话题当然是京师军民喜闻乐见,当校尉和小宦官被听故事的人群包围之时,他们还高声唱一阙清平乐·红旗。

    于是乎诸多京师军民都能够哼出:“……红旗漫卷西风……”

    很快这阙清平乐·红旗就成为了京城臭大街的流行曲目,青楼、妓馆里的姐儿如果不会来上一曲,恐怕会被认为跟不上潮流。

    郑国昌得知消息赶去兵部见到了梁廷栋,看到了如假包换的斩获,得知黄汉果然不负众望,在永平府干得风生水起,还打出了名头。

    他认为“红旗军”这个名号很不错,喜庆、正能量,能够媲美太祖的“红巾军”,他跟梁廷栋一合计,觉得让宦官和锦衣卫抢了风头很不合时宜。

    天启年的旧事还历历在目,不能让东厂、锦衣卫卷土重来,很快就有兵部衙门的官吏大谈“红旗军”,他们指名道姓告诉京师军民,“红旗军”的主将黄汉就是前一阵子那段佳话的主角、遵化大捷的首功之将。

    渐渐的本来只留给京师军民迷糊印象的黄汉形象逐渐清晰起来,连楼堂馆所里的红官人都在打听黄汉是个什么样的汉子,会不会如同常山赵子龙那样文武双全且英俊潇洒。

    曹化淳得知这个消息第一时间跟王承恩亲自验看了锦衣卫带回的斩获,全部是青壮年男子,其中有三十级真奴、三十级控线鞑子还有旗丁五十。

    得到如此多的后金军首级已经是仅次于遵化大捷的斩获,曹、王二人乐不可支,回来的小宦官还信誓旦旦告诉曹老公、王公公,方公公回来之时应该还能够得到更多的斩获。

    小宦官不傻,他们人人亲眼瞧见了“红旗军”展示的后金军首级有二三百之多,他们应该仅仅带回来一小半而已,想必那些剩下的首级是准备留着给方以化、李若琏带回京师。

    成竹在胸,这些没卵子的货当然敢赌咒发誓,方、李二人一定再次冲杀鞑子和建奴,得到不会少于他们带回来的斩获。

    曹化淳和王承恩核实情况后大喜,两人结伴去向天子邀功,当然把方正化这个太监不惧生死,亲自披坚执锐留在永平府跟随黄汉的部队争取再建功勋的故事讲得天花乱坠。

    崇祯皇帝果然龙颜大悦,他记住了忠肝义胆的方正化,也对李若琏有了好印象。

    黄汉这个名字再次听入耳中,皇帝忍不住好奇,细细追问了细节,终于确认此黄汉就是那段佳话的主角也是遵化大捷的首功之人。

    由此可见实力足以压倒一切,黄汉有吸引眼球的斩获有无与伦比的战功,刻意打压是压不住的,皇帝还是再次记住了他。

    沈良佐乃是位高权重的司礼监秉笔,如今还是九门提督,他当然跟皇帝是一条心,其实明末的大小太监论对朱明皇朝的忠诚度要比读圣贤书的士大夫最少高出几倍。

    崇祯十七年的京师保卫战,阵亡比例反而是以太监为主体编练的内军最高,众正盈朝还不如没卵蛋的阉人有骨气真是汉文明的不幸。

    看清楚了是方正化几个在叫门,沈良佐大喜过望,连忙大开城门让六人进了广渠门,几人来到翁城,沈良佐就迫不及待询问方以化有没有再次得到斩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