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忠义千秋
崇祯二年底,大明朝堂上出了一件咄咄怪事。那是因为众正盈朝谈奴色变,唯有一人慷慨激昂。
这个人是个愣头青,是刚刚由一个翰林院庶吉士连升七八级当上兵部右侍郎的刘之纶,他是蜀人,不是东林党员,是崇祯元年的进士。
这位刘大人有热情是好的,但是没有实力空有一腔热血会害人害己啊!
而崇祯皇帝很明显不是知人善用的英主,此时这个年轻人有些病急乱投医。
他前不久破格使用一介布衣申甫,并且提拔为副将,据说此人有道士传授的法术。
结果申甫出战,导致七千人全军覆没,还好申甫刚烈死战不屈最后慷慨就义,没有给赏识他的崇祯丢脸。
即便如此,崇祯还不接受教训,居然派出只会嘴炮全无领兵经验的刘之纶出战。
可是刘之纶要朝廷京营人马,皇帝不给,要川军崇祯还是不同意,最后居然是刘之纶自己临时招募兵丁预备出征。
就这样,在不靠谱的皇帝,愣头青的大臣一起犯傻的情况下,一支由京师内的流民、乞丐为主体兵员加上许多被打散番号杂乱的明军组建的八营人马计两万六千余在风雪中出发了。
刘之纶在朝廷是个另类,因为他不肯随大流,他有血性想有所作为。
可是在众正盈朝眼里被火线提拔的刘之纶就是一个幸进小人,在诸多武将眼里,刘之纶就是一个搅屎棍。
几个总兵官心里都有气,兵不堪战大家据城而守才是万全之策,这个刘之纶跳出来主动带兵出击后金军,至他们这些总兵官颜面与何地?
因此纵然京畿之地有不下于十万勤王军,可是他们都据城自保没有人接纳刘之纶的万把人,更加不会有任何兵马配合他的行动,如果刘之纶部遭遇恶战肯定不会有人来救援。
刘之纶其实不是草包有些理论水平,平时也对军伍之事感兴趣,并且不耻下问,经常跟低级军官甚至普通兵丁讨教问题。
后金军一路夺关斩将而来究竟有多少兵力谁也说不准,恐怕连奴酋红歹是自己也无法拿出准确数字。
因为不仅仅出征的后金军正兵身边跟着的余丁、旗丁、包衣奴才数量不可能具体,连大明边墙外没听说过名字只有几百人的鞑子小部落都趁机越过边墙来大明占便宜。
虽然没办法判断后金军究竟有多少人马,但是可以预知不会很多,要不然他们不可能放弃包围京城、夺取京城的大好时机,只是围着京师兜着圈子劫掠。
刘之纶的选择是带兵攻击遵化,意图以此为据点向周边扩大战果截断后金军的归途,这其实完全是一手妙琪。
为了完成自己的战略意图,刘之纶还主动邀请马世龙和吴自勉两位总兵官配合行动,请他们派兵佯攻永平府麻痹后金军给予他夺回遵化提供方便。
其实此时遵化是大汉奸范文程在那里驻守,手下仅仅只有八百八旗骑兵。
历史上刘之纶这路兵马的结局很搞笑,只有八百披甲人的范文程派兵主动攻击有八营人马还剩下一万余人的刘之纶部,并且取得击溃两营的战果。
这下子把本来就畏敌如虎的明军吓着了,刘之纶已经做不到命令麾下不顾一切攻击遵化,余下的人马磨磨蹭蹭了几天形势完全变了。
正红旗人马来了万余救援遵化,旗主代善亲自领兵,最后刘之纶的八营只逃走了一营,刘之纶战死在崇祯三年正月二十二日。
现在局势的发展跟历史别无二致,刘之纶带领着人马处处碰壁,而众正盈朝痛恨这个异类,纷纷上书弹劾刘之纶哗众取宠,出京师后畏敌不前至今都没有跟后金军交战。
刘之纶有苦难言,只能带着麾下人马往遵化方向进兵,他其实心里早就对不作为的衮衮诸公失望透顶,知道自己前途渺茫,只想着以死报国留个忠义千秋。
后金军一直在密切注意大明军队调度,刘之纶的两万多人出京师当然被注意,可是出来没几天两万六千多人就跑了一多半,如今只有万把人。
红歹是得到了这支部队的情报后嗤之以鼻,认为明国居然让一个从未有过带兵经验的文官临时招募兵丁,紧接着就出战太过儿戏。
其实崇祯皇帝只不过十八九岁,在有些大事的处理上确实有儿戏之嫌疑。作为皇帝,崇祯的水平确实应该比不上红歹是。
一直在野外行军的刘之纶部之所以没有被后金军干掉,是因为红歹是压根儿瞧不起刘之纶,更加瞧不上那些乞丐兵,不愿意放弃到处抢劫的大好机会,舍不得浪费宝贵的发财时间来打这支花子军。
历史上是刘之纶赶去遵化找打才被打掉了。现在刘之纶带着一万余人马正走在找打的路上。
由于集中了铁甲,跟随黄汉来到京师的五十六骑不但一人双马,还有四十五人拥有全套铁甲装备,十一人也有皮甲加棉甲的组合,所有人都有带面甲防护的头盔。
黄汉现在身上穿的是给父亲装备的山文甲,黄沂州坚决要求儿子穿上这件坚固而且重量比一般铁甲少十斤左右的好东西。
黄沂州认为守山口还不知道会不会等来后金军来攻打,大家应该把最好的防护给随时都有可能遭遇后金军不得不进行面对面搏杀的骑兵兄弟。
毕竟敌人来攻打避难所,他们只能选择往山口抛射羽箭进行远程攻击,距离超过了八十步,箭矢的杀伤力及其有限,守山口的明军有了棉甲和棉面甲防护足矣。
黄汉认为父亲的分析有道理,他不再推辞,坦然接受了集中使用铁甲。
郑国昌也知道战士们的装备尤其重要,他在进入京城之前不仅仅把自己的山文甲脱下来,还让四个家丁也把铁甲脱下来交给黄汉。
郑国昌知道他已经来到京师,安全问题有保障,根本用不着盔甲提供防护。再说京城里的物资何其多也,以他的权势区区铠甲弄到手几十副肯定不是大问题。
因为多了这五副铠甲,因此黄汉全铁甲的人数已经高达四十五人。
————
谢谢好友凤凰不一定是女的、戰榊卫、无边夜幕、等等每天都来投票支持,谢谢!请投票的书友留言,老闲会回复表达谢意!
这个人是个愣头青,是刚刚由一个翰林院庶吉士连升七八级当上兵部右侍郎的刘之纶,他是蜀人,不是东林党员,是崇祯元年的进士。
这位刘大人有热情是好的,但是没有实力空有一腔热血会害人害己啊!
而崇祯皇帝很明显不是知人善用的英主,此时这个年轻人有些病急乱投医。
他前不久破格使用一介布衣申甫,并且提拔为副将,据说此人有道士传授的法术。
结果申甫出战,导致七千人全军覆没,还好申甫刚烈死战不屈最后慷慨就义,没有给赏识他的崇祯丢脸。
即便如此,崇祯还不接受教训,居然派出只会嘴炮全无领兵经验的刘之纶出战。
可是刘之纶要朝廷京营人马,皇帝不给,要川军崇祯还是不同意,最后居然是刘之纶自己临时招募兵丁预备出征。
就这样,在不靠谱的皇帝,愣头青的大臣一起犯傻的情况下,一支由京师内的流民、乞丐为主体兵员加上许多被打散番号杂乱的明军组建的八营人马计两万六千余在风雪中出发了。
刘之纶在朝廷是个另类,因为他不肯随大流,他有血性想有所作为。
可是在众正盈朝眼里被火线提拔的刘之纶就是一个幸进小人,在诸多武将眼里,刘之纶就是一个搅屎棍。
几个总兵官心里都有气,兵不堪战大家据城而守才是万全之策,这个刘之纶跳出来主动带兵出击后金军,至他们这些总兵官颜面与何地?
因此纵然京畿之地有不下于十万勤王军,可是他们都据城自保没有人接纳刘之纶的万把人,更加不会有任何兵马配合他的行动,如果刘之纶部遭遇恶战肯定不会有人来救援。
刘之纶其实不是草包有些理论水平,平时也对军伍之事感兴趣,并且不耻下问,经常跟低级军官甚至普通兵丁讨教问题。
后金军一路夺关斩将而来究竟有多少兵力谁也说不准,恐怕连奴酋红歹是自己也无法拿出准确数字。
因为不仅仅出征的后金军正兵身边跟着的余丁、旗丁、包衣奴才数量不可能具体,连大明边墙外没听说过名字只有几百人的鞑子小部落都趁机越过边墙来大明占便宜。
虽然没办法判断后金军究竟有多少人马,但是可以预知不会很多,要不然他们不可能放弃包围京城、夺取京城的大好时机,只是围着京师兜着圈子劫掠。
刘之纶的选择是带兵攻击遵化,意图以此为据点向周边扩大战果截断后金军的归途,这其实完全是一手妙琪。
为了完成自己的战略意图,刘之纶还主动邀请马世龙和吴自勉两位总兵官配合行动,请他们派兵佯攻永平府麻痹后金军给予他夺回遵化提供方便。
其实此时遵化是大汉奸范文程在那里驻守,手下仅仅只有八百八旗骑兵。
历史上刘之纶这路兵马的结局很搞笑,只有八百披甲人的范文程派兵主动攻击有八营人马还剩下一万余人的刘之纶部,并且取得击溃两营的战果。
这下子把本来就畏敌如虎的明军吓着了,刘之纶已经做不到命令麾下不顾一切攻击遵化,余下的人马磨磨蹭蹭了几天形势完全变了。
正红旗人马来了万余救援遵化,旗主代善亲自领兵,最后刘之纶的八营只逃走了一营,刘之纶战死在崇祯三年正月二十二日。
现在局势的发展跟历史别无二致,刘之纶带领着人马处处碰壁,而众正盈朝痛恨这个异类,纷纷上书弹劾刘之纶哗众取宠,出京师后畏敌不前至今都没有跟后金军交战。
刘之纶有苦难言,只能带着麾下人马往遵化方向进兵,他其实心里早就对不作为的衮衮诸公失望透顶,知道自己前途渺茫,只想着以死报国留个忠义千秋。
后金军一直在密切注意大明军队调度,刘之纶的两万多人出京师当然被注意,可是出来没几天两万六千多人就跑了一多半,如今只有万把人。
红歹是得到了这支部队的情报后嗤之以鼻,认为明国居然让一个从未有过带兵经验的文官临时招募兵丁,紧接着就出战太过儿戏。
其实崇祯皇帝只不过十八九岁,在有些大事的处理上确实有儿戏之嫌疑。作为皇帝,崇祯的水平确实应该比不上红歹是。
一直在野外行军的刘之纶部之所以没有被后金军干掉,是因为红歹是压根儿瞧不起刘之纶,更加瞧不上那些乞丐兵,不愿意放弃到处抢劫的大好机会,舍不得浪费宝贵的发财时间来打这支花子军。
历史上是刘之纶赶去遵化找打才被打掉了。现在刘之纶带着一万余人马正走在找打的路上。
由于集中了铁甲,跟随黄汉来到京师的五十六骑不但一人双马,还有四十五人拥有全套铁甲装备,十一人也有皮甲加棉甲的组合,所有人都有带面甲防护的头盔。
黄汉现在身上穿的是给父亲装备的山文甲,黄沂州坚决要求儿子穿上这件坚固而且重量比一般铁甲少十斤左右的好东西。
黄沂州认为守山口还不知道会不会等来后金军来攻打,大家应该把最好的防护给随时都有可能遭遇后金军不得不进行面对面搏杀的骑兵兄弟。
毕竟敌人来攻打避难所,他们只能选择往山口抛射羽箭进行远程攻击,距离超过了八十步,箭矢的杀伤力及其有限,守山口的明军有了棉甲和棉面甲防护足矣。
黄汉认为父亲的分析有道理,他不再推辞,坦然接受了集中使用铁甲。
郑国昌也知道战士们的装备尤其重要,他在进入京城之前不仅仅把自己的山文甲脱下来,还让四个家丁也把铁甲脱下来交给黄汉。
郑国昌知道他已经来到京师,安全问题有保障,根本用不着盔甲提供防护。再说京城里的物资何其多也,以他的权势区区铠甲弄到手几十副肯定不是大问题。
因为多了这五副铠甲,因此黄汉全铁甲的人数已经高达四十五人。
————
谢谢好友凤凰不一定是女的、戰榊卫、无边夜幕、等等每天都来投票支持,谢谢!请投票的书友留言,老闲会回复表达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