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医生
字体: 16 + -

第七十八章:缺钙的正义

    tue oct 11 11:55:35 cst 2016

    林国龙确实没撒谎,因事发突然,林国龙也深感意外。

    电话来自《晚报》的一位广告承包人,许峰。

    林国龙因广告与许峰相识,两人并没有特别深厚的交情,因为广告,来往较多,许峰请林国龙吃过几次饭,完全是业务往来。

    莆田系医院的病人全靠广告。

    北方专科医院在电视,报纸投入大量广告。每天在《晚报》打一个整版,一个整版一万块,每个月三十万,是《晚报》广告部的业务大客户,许峰小心翼翼地维护着业务大户的合作有关系。

    说来是一个巧合。《晚报》广告部版面承包人许峰,去杭州旅游刚回来,给主管的业务副总编带了两盒极品西湖龙井。

    许峰喜欢旅游,承包版面后,收获颇丰,有钱了,出行的频次更多了。许峰是个机灵人,每次出游都不忘给领导带礼物:呼和浩特的牛肉干;云南的陈年普洱茶;西藏的冬虫夏草;长白山的野山参,都是孝敬领导珍贵礼物。

    领导们也常出公差,每次领导出差,许峰都要饯行,或是接风洗尘。就凭这些,许峰击败上百的竞争对手,成为广告承包人,在领导面前是红人,许峰很世故,只有跟领导搞好关系,事业才能顺风顺水。

    许峰拎着礼盒敲门进屋,领导正在看稿子,许峰把礼盒放在桌子后边角落里,扭头一眼就看见稿子的题目,与北方专科医院有关。

    趁领导跟他搭话的功夫,许峰斜着眼光看清了稿子的题目和写稿的记者。题目是《北方专科医院,如此人工授精》,记者是沈连江,许峰潦草地看了大体内容,是一篇曝光稿子。

    沈连江他认识,虽然没有深交,也算是朋友,酒桌上称兄道弟。许峰是个八面玲珑的人,马上意识到这篇稿子与他有利害关系。

    《晚报》如果曝光北方专科医院,林国龙肯定不高兴,林国龙是自己的老客户,大客户,这事儿肯定会影响自己的广告生意。

    时下广告生意不好做,《晚报》已经扩大到64版,广告版将近四十个版面,十几个版面承包人,到处拉广告。

    报社扩大广告版面有堂皇的理由,服务企业,为企业搭建更大的平台,不能说出口的理由是:多赚钱。

    巧立名目搞钱,各行各业屡见不鲜:节约资源,阶梯水价,结果水价涨了一倍多;节约能源,阶梯电价:结果电价涨了一倍多。都是一个招儿数。

    有读者调侃说:《晚报》应该改名叫广告报,因为现在的《晚报》,只能在广告缝里找新闻。

    这么多人拉广告,生意越来越难作了,这是内部竞争。本城还有其它平面媒体,各媒体都在扩大广告版面,都在想方设法拉客户,这个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

    权衡利害,许峰觉得不能失去林国龙这个大客户,没了这个大客户,自己损失就大了。所以,这事儿不能不管,必须帮林国龙一个忙,帮了这个忙,林国龙自然会感谢自己,也证明自己有能力,这个大客户就稳定住了。

    许峰出了领导办公室就给林国龙打了电话,把情况通报给他。

    林国龙接了电话当时就吓懵了,呼吸急促,说话有点语无伦次了。林国龙一再恳求许峰,你一定要想办法,千万不能见报,这事我求你了,一定想想办法,哥们儿忘不了你,咱破财免灾。

    许峰说:“你看这话说的,你不求我也得管,咱们这关系,还有啥说的。这不看见了,就通报你了吗?你说这事也巧,正好让我碰上了,说明咱哥们儿有缘分。林总,你别急,现在只是审稿,还没排上报日期,应该还有几天时间,我一定想办法,为你摆平这件儿。当然,现在办事你也知道,光说嘴肯定不行,肯定得破费点了,上上下下的关系,都得疏通不是,呵,我先找找人,具体情况我会及时跟你汇报,咱再商量,好吧。”

    林国龙马上说:“好,好。你放心,花点钱没问题,咱破财免灾,破财免灾,哥们儿相信你,一切你看着办。”

    许峰说:“那好,我先找找人,看看怎么办。”

    有了林国龙的授权,这事儿就揽过来了,必须得管了,但这事儿怎么管呢?许峰开动脑筋,理顺头绪。

    自己直接跟副总编求情,他也能给面子,找个理由把稿子压下,也不是做不到,但这样就担他一个大人情,担领导的大人情不明智,一旦领导有事找你,狮子大开口,太划不来。

    许峰在地上走了几个来回,有了办法。

    解铃还需系铃人,先找记者沈连江,求求他,如果他能以发现新情况,需要补充材料,撤回稿件,这事儿顺理成章。稿子撤回,材料无限期补充,这事儿就可以不了了之。

    沈连江是个小记者,胃口小,好答对,另外跟自己关系还可以,只要好处给到位,事情好办。

    许峰操起电话打给沈连江,先问稿件的事。沈连江轻声回复说确有其事,近期见报。

    许峰说我想就这事儿跟你谈谈,你在那儿呢?

    沈连江说我在会场,不方便,以后再说吧。

    许峰还想再争辩,沈连江挂断了。

    许峰再拨过去,沈连江关机了。

    这下许峰上火了,这小子,平时都是朋友,酒桌上称兄道弟,轮到事就六亲不认了?也太不地道了?看看天色将晚,他去什么会儿采访呢,去找他去。

    林国龙等了一个多小时没有回信,心里焦急,打电话问结果。许峰回说:“唉,不容易呀。沈连江这小子一听我说这个事儿,把我电话挂了,我正寻思找他面谈呢。这事必须找他,一般负面的报道都是事先请示过领导的,没有领导同意,记者不敢私自采访,更不可能上报,所以,这事儿最好让沈记者主动撤回稿件,就说需要补充材料,这样好说话儿,稿子撤回来后,就好办了。”

    林国龙急不可耐,说:“哥们儿,你直接找领导把稿子撤了不成吗?一个小记者能不听领导的吗?”

    许峰说:“这事儿你不懂,记者肯定得听领导的,但没有合适的理由,领导没法撤掉计划内的稿件,找领导办不成,还为难人家。”

    林国友急切地问:“那你现在打算怎么办?”

    许峰说:“我现在去找沈连江,跟他面谈,让他开价。”

    林国龙说:“好,那你受累,问他有什么要求,咱给他钱。”

    许峰说:“好吧,我找到他再说。”关上电话,许峰骂了一句,我靠你母亲,你就知道钱,你的钱现在不好使。

    许峰马上给编辑部打电话,搞清了沈连今天采访的地点,是一个全市的食品安全会议,这是每年元旦春节前的例行会议。

    许峰是个做实事儿的人,事不迟疑,穿上驼绒大衣出了门,驾车疾驰而去。

    沈连江关掉手机,是有意给许峰一个下马威。对许峰这种人,沈连江心里看不起,又得罪不起。

    许峰原本是报社后勤一个不占编制的司机,在后勤跑跑腿,打打杂,是个店小二的角色。但许峰人机灵,会来事儿,领导家有个大事小情,冲在前面的一定是许峰,深得领导欣赏。

    许峰腿勤手勤,诸如换煤气罐,接孩子,去菜市场,换灯管,修插座,水族箱换水,只要是领导家的事儿,许峰无所不能。

    几年的辛苦没有白费,广告部顺应时代,深化改革,版面承包时,许峰终于成了承包人。

    现在的许峰,今非昔比了,在领导面前是红人;广告业务经营的风生水起;钱夹子里插满花花绿绿的各种会员卡,贵宾卡;整天呼朋友唤友,迎来送往,俨然是个成功企业家的派头。

    世事难料,人心难测。人生在世,你太衰,人家看不起你;你太强,人家又嫉妒你;见面你好我好大家好,面上彬彬有礼;转过身咬牙切齿,居心叵测,恨不能撕碎你。

    沈连江接了许峰的电话,听他问李玉春的事儿,就知道他要插手,插手可以,那要看怎么个插法儿,都是无利不起早,这里大有讲究。

    沈连江关掉手机,以逸待劳,这是欲擒故纵之计。

    一个月前,沈连江参加中学同学聚会,现在的同学聚会已经变味,成了当官的摆谱,有钱的比阔的专场秀,很没劲。不参加,怕人说自己混的不好,上不去台面;参加了又很无聊。

    但这次聚会也有收获,沈连江遇到了中学的初恋,巧的很,沈连江的初恋不是别人,正是李玉春的小姑子。

    李玉春的小姑子看见大记者沈连江动了心思,接二连三敬酒。连敬三杯后,找个空当,把沈连江叫到一边,一五一十,把嫂子上当受骗的事告诉了沈连江。

    酒壮英雄胆,色迷痴心人,何况是在同学聚会上,“无冕之王”的美誉岂容沾污?沈连江一口应承,一定帮同学出这口气。

    李玉春小姑子是个明白人,虽说是同学,现在办事儿都是无利不起早,当场表态,决不让他白忙活,会感谢他。

    沈连江装出一副醉态,说:“怎么感谢我?说?你怎么感谢我??????”一双迷离色眼紧盯李玉春小姑子的粉脸。

    李玉春小姑子“呸”他一口,手指擢了一下沈连江的额头,说:“死样儿!”

    聚会散场后,李玉春小姑子把一个信封塞进了沈连江的口袋里,沈连江推脱了几下,大庭广众之下,不好太拉扯,也就算了。

    回家打开信封,里面是二千块钱。

    (作者恳求:读我的纪实故事,知行业内幕,防医疗欺诈;值得收藏,值得推荐亲朋,让更多的人不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