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读朱元璋
字体: 16 + -

第九十四章 逃出牢笼的野狼

    内蒙古,应昌。

    刚刚逃到这里的元顺帝气还没有来得及喘顺,就收到了一份来自甘肃的回信。

    这封回信的主人就是刚刚被自己提任为丞相的王保保。

    当这封回信传到元顺帝手里的时候,元顺帝的肺都快气炸了。

    在王保保的问题上他又当了一次猴。

    被他当猴的又给狠狠的耍了一回!

    自己从始至终都是被他玩弄在鼓掌之中。

    原本好好的一招搏心术不仅没起作用,反而还被他狠狠的羞辱一番。

    王保保,我顶你个肺呀!

    你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

    你这头永远也喂不饱的狼崽子。

    今天我算是栽了。

    彻底栽在你手里了。

    在收到回信之后,被王保保狠狠羞辱之后的元顺帝病了。

    而且是一病不起。

    至正三十年(公元1370年),病重当中的元顺帝将政事交给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曾经造反的***老大)处理。

    元顺帝开始逐步退出国家的管理。

    1370年4月28日,元顺帝妥懽帖睦尔驾崩于应昌。

    享年五十一岁。

    庙号:惠宗;

    登基时间:1333年5月;

    驾崩时间:1370年4月;

    在位时长:三十六年。

    蒙古汗号:乌哈笃汗(翻译过来的意思:明智的大汗)。

    尊号:顺帝(朱元璋赏赐给他的)。

    元顺帝的称号并不是铁锅自己给自己取的,而是朱元璋赏赐给他的,朱元璋以其“知顺天命,退避而去”,给予了“顺帝”的尊号。

    一个皇帝当到这份上,也是没谁了!

    对于元顺帝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以评价的地方,如果一定要给他一个评语的话,那我只能给予他两个字。

    无能。

    他实在是一个无能的皇帝。

    他既无政治才能,也无军事才能。

    元朝这些军阀推举他做元朝最高统治者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

    元朝在他的手上倒台,也算是一个必然。

    元顺帝死了,对于朱元璋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此时的他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伴随着元顺帝去世消息传来的还有副将军常遇春的猝死。

    常遇春的突然去世是他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常遇春虽然做过很多蠢事办过很多错事,但是他能打仗更能听从他的管教。

    对于这个可以征战四方的将领,他的去世对于朱元璋来说无疑是巨大损失。

    为了纪念常遇春的功绩,做为皇帝的朱元璋下令。

    追封常遇春为:开平王。

    位居中书右丞相兼太子少保。

    谥号忠武。

    配享太庙。

    这是朱元璋能够给予他的最大的优惠了,从后面的发展来看,做为老大的朱元璋也确实没有亏待他。

    没有亏待这位付出鲜血汗水和性命的朋友!

    而这时候元顺帝翘了辫子以为可以安生几天的北元在铁锅嗝屁升天之后,又冒出了另外一个刺头老大。

    他的名字叫**猷识理达腊。

    姓名:爱猷识理达腊;

    梵语的意思:寿吉度;

    职业:北元皇帝。

    身份:元顺帝长子。

    庙号:元昭宗,

    在位时间:1370-1378年。

    寿吉度这个名字和他的本名相差不多,和英语单词一样。

    一样的难记。

    我也不怕丢人的告诉大家,我这辈子最怕的就是背英语单词。

    我认为英语单词是这个世上最神奇的存在。

    同样的字母同样的组合,只要变幻一下方位它就可以变成完全不同的两种含义。

    我觉得这跟我们以前的跳大神没有什么区别。

    当时上学的时候,我曾经不止一次的想问老师一个问题。

    我们这些穷的要饭的学生连国语都还没有学会,学这鸟语干嘛?

    但是那时候比较怂的我,则从一开始冒出这个想法到后来毕业都没有敢问出这个问题。

    而每每看到那一溜溜可以串成串的英文字母的时候,我都脑袋发木大脑发懵思路混乱脑子短路。

    我实在想不出这是哪位大神研究出来的文字。

    每次背单词的经历,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无穷无尽的痛苦折磨。

    我还很清楚的记得我一次背单词的经历,那时候老师习惯留堂,就是把一些没有背过的学生单独留下来,等什么时候背过了才让回家。

    当然,当时的老师并不会管饭,只会罚站。

    那时候的老师还可以体罚学生,罚站殴打这是常事,哪像现在的学生都是宝贝疙瘩,一个个的摸不起碰不得,老师敢动学生一跟汗毛,必定会成为第二天的头条对象,然后再也休想看到以后学校明亮的太阳。

    我们那时候可没有这么好的命,受虐挨揍是家常便饭。

    而更加不幸的是,每次英语留堂,我都很荣幸的会是其中一员。

    所以也我也不怕害臊的告诉大家一个事实,我的英语就是个渣渣。

    甚至连渣都算不上一个。

    我的英语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

    那就是:一塌糊涂。

    可能是我上辈子做了什么对不起老天的事,所以它就拿英语单词来折磨我呢吧!

    也同样的,我很佩服那些英语学习好的人们,我认为能把英语这门鸟语学习很好的人们都是天才一般的存在。

    他们可以把那一个个如同天文字母一般穿成串扭成花的文字记忆在脑海里,这在我看来实在是一门异于常人的天赋。

    我个人觉得他们的思维都异于常人,都是神一般的存在。

    而我这个英语的学渣班级中的拖累,则每次都是英语老师要点名批评的重点对象。

    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这辈子可以不通过记忆,来学好英语这门课程。

    希望我这一生的愿望可以实现吧。

    因为我实在怕这种摧残。

    更怕这种折磨。

    好了,废话说的有点多了,我们回归正题。

    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就暂时叫寿吉度为阿寿吧!

    在阿寿老爹翘辫子之后,做为皇长子的他终于如愿以偿的得到了他期盼许久的皇位,他终于做了皇帝。

    自从上次逼宫的伟大事迹挫败之后,他老爷子无时无刻不在盯着他。

    像防贼一样的防着他。

    不给他权利,更不给他自由。

    也是从大都的逼宫失败之后,他的一切行动都在父亲的严密监视之下,自己即便是想出去喝口酒嫖个妓都得向自己老爷子事先做报告。

    否则就不让他出门,继续他闭门思过的反省事业。

    此时的阿寿觉得自己就是一头被关在笼子里的牲口。

    完全没有人道,更没有自由。

    这种无时无刻被人监视的感觉他早就受够了。

    现在好了,老爷子挂了,他也从笼子里面放出来了。

    终于不用当牲口了,可以重新做回人了。

    美呀,美的很呐!

    现在该是大爷我施展拳脚的时候了。

    他期盼许久的日子终于到来了。

    在登基之后不久,重获自由的阿寿首先做了一件事情。

    改年号为:宣光(取杜甫《北征》诗中“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的意思)。

    他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像周宣王、汉光武帝那样的做一个可以重兴国家的一方老大。

    不像他那无能的老爹一样,一辈子碌碌无为,到死了也屁事都没有做成一件,还把祖宗还不容易打下来的大片江山拱手让人。

    力图恢复中原中兴元朝的阿寿在上任之后,首先下令升曾经的盟友王保保为元朝右丞相(这是自皇帝以下最高的官职了),并且重新启用在老爹一朝被过度打压的哈剌章、蛮子等人,随后开始招揽兵马准备大干一场。

    北有阿寿意气风发意图重新夺权,西有王保保在甘肃集结重兵虎视眈眈。

    面对这种局面做为明朝老大的朱元璋将大家召集起来,寻求解决方案。

    在制定作战进攻方案的时候,包括徐达在内的所有将领都异口同声地建议朱元璋率领大军直扑应昌,片面逼迫扩廓帖木儿从兰州撤兵。

    因为自从常遇春这员悍将去世之后,没有一个人愿意和王保保正面交锋。

    即便是战功赫赫的徐达也不愿意直面王保保。

    他实在太强悍了。

    强的让人害怕。

    猛的让人胆颤。

    不到万不得已,实在没有人愿意和他正面交锋。

    即便是徐达,亦是如此。

    但是做为老大的朱元璋却没有同意众人的意见。

    他只说了一个词。

    不行。

    他认为元昭宗的口号虽然响亮,但是手下没有几苗大将的他最多也就是过过嘴瘾,翻不起什么大浪。

    杀鸡焉用宰牛刀。

    一个小小的元昭宗,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的人手。

    一个李文忠足以收拾他。

    而王保保却绝不一样。

    这个家伙太猛了,比我这头倔驴还猛。

    它不仅猛,还狠,不仅对敌人对自己也是一样,和这样一个完全不顾及后果的家伙干仗,没有点真才实学真的不行。

    如果所有兵马都赶去大漠的话,身在甘肃的王保保必然会伺机而动进攻中原。

    到时候我们内部空虚,必然会很被动。

    所以我建议大家兵分两路,一路由李文忠率领完成常遇春所没有完成的使命,北上灭元。另外一路由徐达率领,进军甘肃,与王保保正面决战。

    我知道你徐达不太愿意和王保保正面接触,说实话我也不愿意。

    那个牲口实在太猛了,比死去的常遇春还猛。

    猛到我们所有人见到他都发怵,猛到我们所有人想起他都头疼。

    因为根本打不跑他,更干不过他。

    但是为了我们全盘战略,你还是先委屈一下吧。

    替我西进走一趟吧。

    到了之后你就多动动脑子,集思广益多想想办法替我收拾掉这个混蛋。

    当然了,我也知道这件事情对于你来说有些作难,我也不会让你太过为难,冯胜最近也闲的没事干,就让他陪着你走一遭吧。

    我相信有冯胜这员虎将陪着你,对付王保保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