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四章 崔家议事
等典韦这个少校授勋结束之后,接下来便是尉级军衔的授勋。
相对于只有十几个校级军官,尉级军官却是有一百多人,按理来说,这样的比例是有点不合理的。按照常规的比例,校级军官和尉级军官的比例应当为1:2,也就是说有一个校级军官,就应该有二个尉级军官。不过,如今幽州兵制改革刚刚确立,军官的军衔还无法确定。如果单论杀敌数目来算的话,那袁常这二十万兵马里面,至少有数万人可以获得尉级军衔,这样也是不合理的。故此,袁常只能从军中挑选出一百多个比较突出,不仅有武力,也有看过兵法,指挥才能也不错的将领授予尉级军衔。以后的军衔授予,想来比例就会比较协调了。
一百多个获得尉级军衔的将领皆是兴奋异常,能够获得尉级军衔,至少他们的家人拥有了入住家属院的资格,就可以不用遭受与家人分隔两地的痛苦。这一百多个获得尉级军衔的将领,自然是成为其他士兵仰望的楷模,希望有朝一日他们也能获得这样的荣誉,或者说更高的荣誉。
就在北京城袁常举行授勋仪式的时候,安平郡崔家的嫡系子弟也聚在了一起,商讨着袁常的改革变法。
“崔潸,那幽州牧袁常真的是这般说法?”
在安平郡崔家的府邸大厅之中,此刻,聚集了二十多人,有两鬓斑白的花甲老者,有精气旺盛的如狼中年,亦有稚气未脱的舞象少年。大厅之中的人,便是博陵郡崔家的嫡系子弟,此刻齐聚一堂。自然是因为在讨论袁常的事情。而站立在大厅中央,说话之人,却是从幽州返回的崔潸。
“回三叔公,幽州牧确实是这般说法,也是这般做法。”
返回安平郡崔家之后,崔潸便将袁常的改革变法给说了出来。原本。安平郡崔家准备将家族重心转移到袁常身上,如今袁常这般做法,却是不符合崔家的利益。因此,崔家家主连忙将家族嫡系子弟召集到一起商议。而大厅中在最中央的位置上坐着的却是三名老者,乃是安平郡崔家硕果仅存的上一辈长辈。
如今安平郡崔家的家主名为崔真,人过中年,沉稳大气,将崔家上下管理的井井有条,崔真功不可没。而崔真的父亲也是安平郡崔家的上一任家主。不要认为崔真能够当上崔家家主是因为他父亲的原因,这两者之间自然是没有关系的。
世家大族之所以能够存在久远,比之王朝还要长,乃是因为他们有一套自己的行事规范。皇室之中的继承人,通常都是嫡长子来担任,只要不发生叛变,或者有权臣扶持等现象发生,嫡长子登基是没有疑问的。不管这个嫡长子是无能之辈,还是惊艳才绝之辈。都不会因为任何人的意志而转移。就如司马家的晋朝,其中有一个皇帝便是傻子,一个傻子来当皇帝,后果就可想而知了。晋朝之所以存在的时间不长,且懦弱,除了世家大族掌控之外。继承人也是一个问题。而世家大族选择家主,却并没有遵循嫡长子的制度。
只要是家族的嫡系子弟,都有希望被选举到家主这个位置上。
安平郡崔家是以诗文立家,将的是仁德礼仪,因此。不会出现家族子弟用卑劣手段谋害家族长辈而上位。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的,都是一些暴发户般的家族,这些家族的子弟没有经过诗文典籍的熏陶,没有经过家族的培养,往往为了争权夺利而不择手段,其斗争程度堪比皇位的斗争。世家大族眼中只有家族的利益,而没有国家的利益,因此,对于家族的打造,比之为国效力还要尽心尽责。家族中重点培养出来的子弟,皆是人中龙凤,这一点,却是毋庸置疑。
而像袁常所在的袁家,四世三公看似尊崇无比,然而,袁家却是不择不扣的暴发户家族,东汉以后才开始发家,到现在不过百多年的时间,家族又能培养出几个有出息的子弟?袁绍还好一些,袁术简直就是烂泥扶不上墙;而袁胤、袁遗二人担任一郡太守都略显勉强;唯有袁基还过的去,在朝廷中当官,可惜却是被董卓给干掉了;至于袁常,在还没有穿越之前,完全就是一个废物纨绔二流子,怕是连史书都不会记载,免得浪费笔墨和纸张。
崔真为人素有才能,在安平郡崔家之中可谓是威视繁盛,说一不二。就如此前看到渤海郡袁常的潜力,崔真当即便拍板将家族重心投资在袁常身上。此次若非袁常的改革变法对家族的损害有够利害,崔真一人无法决断,怕是崔真早就做出决定了。
而崔潸口中的三叔公,便是崔真祖父的兄弟。崔真的祖父共有兄弟十几人,如今也只剩下三人,皆是八十多的年龄,真所谓老而弥坚,老而不死。如今面对家族的重大抉择,这三个老一辈自然要站出来。
崔潸口中的三叔公名为崔儒,听得崔潸的回答之后,转头看向一旁的另外两名老者,问道:“七弟,八弟,你们认为如何?”
崔儒口中的七弟和八弟,自然是崔儒同父异母的兄弟。听得崔儒的询问,名为崔单的老七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直言说道:“土地乃是我们世家大族生存的根本,若是没有了土地,我们家族又如何发展?如何养活家族数以百计的子弟?既然袁常小儿肆意妄为,那我们家族便无需跟随他,另寻明主便是,这等事情,还有何好商议的?莫非你们认为我们家族应当将土地交给袁常,我们就坐吃山空,简直是可笑至极。”
老八崔涛没有说话,不过却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为老一辈的人物,他们自然是把家族放在最前面,为了家族,他们连自己的性命都可以不要,而现在袁常的政策就是在挖他们家族的根基。三个把家族看得比自己性命还重要的老一辈,如何会愿意这种事情发生?
“真儿,你七叔公和八叔公的意见便是我的意见,现在该如何做,你可知道了?”得到两个兄弟的回应,崔儒语气平淡。但是话语之中的意思却很明白。至于说聚集家族的嫡系子弟商议,其实也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一旦三个老一辈的叔祖辈人物出现,他们根本就没有了话语权。
对于三个老一辈没有询问自己这个家主的看法,崔真也并没有因此恼怒。三个叔祖也是为了崔家着想,并非为了个人。正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对于如此耆老珍宝,崔真又岂会对他们有所不敬呢。
“三叔公,七叔公。八叔公,侄孙却是有不同的看法。”崔真对着三个叔祖行了一礼,语气坚定却是不失恭敬。
“哦,真儿你既有不同看法,且说来听听。”
对于崔真没有执行自己三人的决定,崔儒同样没有动怒。世家大族的生存法则,在面对家族重大事情的时候,不会有一言堂的事情发生。故此。崔儒三人也是色肃穆,侧耳倾听崔真的不同意见。
崔真拱了拱手。整了整衣袖,面色一正,肃然说道:“三叔公,七叔公,八叔公,如今天下大乱。正值乱世,各地群雄割据。北有冀州袁绍,幽州袁常;南有东吴孙策,扬州袁术,荆州刘表。益州刘焉;西有凉州马腾,韩遂,司隶一带也被董卓旧部李傕、郭汜掌控;而东面则是兖州曹操,徐州陶谦。前番袁常不过占据渤海一郡,麾下便有带甲兵士数万,装备更是革新创造,精锐无比;且袁常此人极有才能,麾下更是人才辈出。远的便有郭嘉,赵云,典韦等人;此后又有太史慈在南皮城击退田楷一战,亦是声名远播;如今袁常更是取得幽州,公孙瓒的兵马麾下尽归袁常,前幽州刺史刘虞之子也归顺袁常,如今幽州可谓是已经被袁常完全掌控。论及能力,袁常可排天下群雄前五;且侄孙观袁常的为,乃是个情义具备之人。若是我们崔家能够在袁常还未成长起来给他帮助,必然能够给我崔家带来极大的荣耀。至于三位叔公所说的土地,却也并非是必要之物。”
崔真顿了顿,见三个耆老珍宝都在倾听自己的话,理了理脑中的思绪,接着说道:“家族之所以需要大量的土地,不过是为了能够给子孙留下足够的财富,能够养活家族众多的子弟。然则,只要有足够的财富,其实,有没有土地都无所谓。汉武帝之时,张骞出使西域,开创了丝绸之路,从西域带来的奇珍异品在我中原皆能换取大量的钱财;而我中原的丝绸、瓷器等物那道西域,同样能换取大量的财物。因为诸多原因,丝绸之路已断。然而,观袁常所为,似有重开丝绸之路的打算,并且,袁常当初在渤海郡之时,亦有打造大船,出海与异邦交易的想法。只要有这些利益获取,即便没有了土地,我们家族亦然不会衰落,或许还会变的比以往更加繁盛。”
正如崔真所言,世家大族之所以一直都在兼并土地,还不是因为利益。若是拿了一堆的土地,没有利益,他们要来何用?而世家大族因为身份地位有功名等原因,可以不用交税,或者只需要上缴少量的赋税,如此一来,占据大量的土地,有足够的佃农他们便可以获得无数的利益。然而,若是能够经商贸易,获得的利益又岂会比种地来的少?
至于说经商是卑贱的行业,那也不过是一句挂在嘴边的话罢了。
世家大族看不起商人,认为经商是一种贱业。但是,世家大族其实却是经商最为频繁的家族,如果仅靠种地的那些钱财,又如何能保证他们锦衣玉食,大富大贵的生活?故此,事实上,每个世家大族名下都有自己的商业。之所以他们嘴上会鄙夷、看不起经商的行为,不过是为了保证他们的超然地位。在世家大族明白人的眼里,经商是想要发家致富必不可少的手段,没有之一。
“在这乱世之中,似我们这般的家族,若没有一个强大的势力保护,也难以保证自己的家产。就如关中的世家大族,当初董卓入关之时,大肆杀戮,关中世家大族十不存一。而之所以会发生如此事情,便是因为那些家族不舍得祖宗留下的土地和财产,不舍得搬迁转移,以致于偌大的家财都白白便宜了董卓。而当今天下群雄之中,才能兼备,且又有情义,与我崔家交好之人,也唯有袁常。如今我们家族与袁常有如此关系,为何不趁机加深,只要日后袁常能够平定乱世,我们崔家一场富贵又岂会跑的走?”
听了崔真的话,崔儒,崔单和崔涛三人却是静下心来仔细的思索一番。
崔真三人如今年事已高,平时都是待在自己的屋中静养,对当今天下大势的了解并不多。之前反对袁常的土地政策,是因为土地政策有损家族的利益。不过,此刻听了崔真的一番解说,却是觉得拥有大量的土地也并非一定是好事。占有土地,也不过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利益,如今有更好赚取利益的方法,为何还拘泥于土地不放呢?当然,世家大族拥有土地是自古以来的习惯,如今一时之间让他们放弃这偌大的土地,他们当然也有些不舍。
见三个耆老珍宝已经有些被说动了,崔真当下又加了一剂猛药,说道:“三位叔公,当初袁常发明新盐制法,如今渤海郡内几个当初与袁常交好获得新盐经营的家族如今都已经变得繁荣富裕,比之我等家族亦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五弟也说了,袁常如今在幽州似乎还有新的想法,若是我们不趁机与之加强以往的关系,让别的家族占了先,日后我们家族在袁常的眼中也就没有那般重要。唯有在袁常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给他帮助,日后我们能够获得的利益才是最大的,还请三位叔公三思!”(未完待续。)
相对于只有十几个校级军官,尉级军官却是有一百多人,按理来说,这样的比例是有点不合理的。按照常规的比例,校级军官和尉级军官的比例应当为1:2,也就是说有一个校级军官,就应该有二个尉级军官。不过,如今幽州兵制改革刚刚确立,军官的军衔还无法确定。如果单论杀敌数目来算的话,那袁常这二十万兵马里面,至少有数万人可以获得尉级军衔,这样也是不合理的。故此,袁常只能从军中挑选出一百多个比较突出,不仅有武力,也有看过兵法,指挥才能也不错的将领授予尉级军衔。以后的军衔授予,想来比例就会比较协调了。
一百多个获得尉级军衔的将领皆是兴奋异常,能够获得尉级军衔,至少他们的家人拥有了入住家属院的资格,就可以不用遭受与家人分隔两地的痛苦。这一百多个获得尉级军衔的将领,自然是成为其他士兵仰望的楷模,希望有朝一日他们也能获得这样的荣誉,或者说更高的荣誉。
就在北京城袁常举行授勋仪式的时候,安平郡崔家的嫡系子弟也聚在了一起,商讨着袁常的改革变法。
“崔潸,那幽州牧袁常真的是这般说法?”
在安平郡崔家的府邸大厅之中,此刻,聚集了二十多人,有两鬓斑白的花甲老者,有精气旺盛的如狼中年,亦有稚气未脱的舞象少年。大厅之中的人,便是博陵郡崔家的嫡系子弟,此刻齐聚一堂。自然是因为在讨论袁常的事情。而站立在大厅中央,说话之人,却是从幽州返回的崔潸。
“回三叔公,幽州牧确实是这般说法,也是这般做法。”
返回安平郡崔家之后,崔潸便将袁常的改革变法给说了出来。原本。安平郡崔家准备将家族重心转移到袁常身上,如今袁常这般做法,却是不符合崔家的利益。因此,崔家家主连忙将家族嫡系子弟召集到一起商议。而大厅中在最中央的位置上坐着的却是三名老者,乃是安平郡崔家硕果仅存的上一辈长辈。
如今安平郡崔家的家主名为崔真,人过中年,沉稳大气,将崔家上下管理的井井有条,崔真功不可没。而崔真的父亲也是安平郡崔家的上一任家主。不要认为崔真能够当上崔家家主是因为他父亲的原因,这两者之间自然是没有关系的。
世家大族之所以能够存在久远,比之王朝还要长,乃是因为他们有一套自己的行事规范。皇室之中的继承人,通常都是嫡长子来担任,只要不发生叛变,或者有权臣扶持等现象发生,嫡长子登基是没有疑问的。不管这个嫡长子是无能之辈,还是惊艳才绝之辈。都不会因为任何人的意志而转移。就如司马家的晋朝,其中有一个皇帝便是傻子,一个傻子来当皇帝,后果就可想而知了。晋朝之所以存在的时间不长,且懦弱,除了世家大族掌控之外。继承人也是一个问题。而世家大族选择家主,却并没有遵循嫡长子的制度。
只要是家族的嫡系子弟,都有希望被选举到家主这个位置上。
安平郡崔家是以诗文立家,将的是仁德礼仪,因此。不会出现家族子弟用卑劣手段谋害家族长辈而上位。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的,都是一些暴发户般的家族,这些家族的子弟没有经过诗文典籍的熏陶,没有经过家族的培养,往往为了争权夺利而不择手段,其斗争程度堪比皇位的斗争。世家大族眼中只有家族的利益,而没有国家的利益,因此,对于家族的打造,比之为国效力还要尽心尽责。家族中重点培养出来的子弟,皆是人中龙凤,这一点,却是毋庸置疑。
而像袁常所在的袁家,四世三公看似尊崇无比,然而,袁家却是不择不扣的暴发户家族,东汉以后才开始发家,到现在不过百多年的时间,家族又能培养出几个有出息的子弟?袁绍还好一些,袁术简直就是烂泥扶不上墙;而袁胤、袁遗二人担任一郡太守都略显勉强;唯有袁基还过的去,在朝廷中当官,可惜却是被董卓给干掉了;至于袁常,在还没有穿越之前,完全就是一个废物纨绔二流子,怕是连史书都不会记载,免得浪费笔墨和纸张。
崔真为人素有才能,在安平郡崔家之中可谓是威视繁盛,说一不二。就如此前看到渤海郡袁常的潜力,崔真当即便拍板将家族重心投资在袁常身上。此次若非袁常的改革变法对家族的损害有够利害,崔真一人无法决断,怕是崔真早就做出决定了。
而崔潸口中的三叔公,便是崔真祖父的兄弟。崔真的祖父共有兄弟十几人,如今也只剩下三人,皆是八十多的年龄,真所谓老而弥坚,老而不死。如今面对家族的重大抉择,这三个老一辈自然要站出来。
崔潸口中的三叔公名为崔儒,听得崔潸的回答之后,转头看向一旁的另外两名老者,问道:“七弟,八弟,你们认为如何?”
崔儒口中的七弟和八弟,自然是崔儒同父异母的兄弟。听得崔儒的询问,名为崔单的老七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直言说道:“土地乃是我们世家大族生存的根本,若是没有了土地,我们家族又如何发展?如何养活家族数以百计的子弟?既然袁常小儿肆意妄为,那我们家族便无需跟随他,另寻明主便是,这等事情,还有何好商议的?莫非你们认为我们家族应当将土地交给袁常,我们就坐吃山空,简直是可笑至极。”
老八崔涛没有说话,不过却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为老一辈的人物,他们自然是把家族放在最前面,为了家族,他们连自己的性命都可以不要,而现在袁常的政策就是在挖他们家族的根基。三个把家族看得比自己性命还重要的老一辈,如何会愿意这种事情发生?
“真儿,你七叔公和八叔公的意见便是我的意见,现在该如何做,你可知道了?”得到两个兄弟的回应,崔儒语气平淡。但是话语之中的意思却很明白。至于说聚集家族的嫡系子弟商议,其实也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一旦三个老一辈的叔祖辈人物出现,他们根本就没有了话语权。
对于三个老一辈没有询问自己这个家主的看法,崔真也并没有因此恼怒。三个叔祖也是为了崔家着想,并非为了个人。正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对于如此耆老珍宝,崔真又岂会对他们有所不敬呢。
“三叔公,七叔公。八叔公,侄孙却是有不同的看法。”崔真对着三个叔祖行了一礼,语气坚定却是不失恭敬。
“哦,真儿你既有不同看法,且说来听听。”
对于崔真没有执行自己三人的决定,崔儒同样没有动怒。世家大族的生存法则,在面对家族重大事情的时候,不会有一言堂的事情发生。故此。崔儒三人也是色肃穆,侧耳倾听崔真的不同意见。
崔真拱了拱手。整了整衣袖,面色一正,肃然说道:“三叔公,七叔公,八叔公,如今天下大乱。正值乱世,各地群雄割据。北有冀州袁绍,幽州袁常;南有东吴孙策,扬州袁术,荆州刘表。益州刘焉;西有凉州马腾,韩遂,司隶一带也被董卓旧部李傕、郭汜掌控;而东面则是兖州曹操,徐州陶谦。前番袁常不过占据渤海一郡,麾下便有带甲兵士数万,装备更是革新创造,精锐无比;且袁常此人极有才能,麾下更是人才辈出。远的便有郭嘉,赵云,典韦等人;此后又有太史慈在南皮城击退田楷一战,亦是声名远播;如今袁常更是取得幽州,公孙瓒的兵马麾下尽归袁常,前幽州刺史刘虞之子也归顺袁常,如今幽州可谓是已经被袁常完全掌控。论及能力,袁常可排天下群雄前五;且侄孙观袁常的为,乃是个情义具备之人。若是我们崔家能够在袁常还未成长起来给他帮助,必然能够给我崔家带来极大的荣耀。至于三位叔公所说的土地,却也并非是必要之物。”
崔真顿了顿,见三个耆老珍宝都在倾听自己的话,理了理脑中的思绪,接着说道:“家族之所以需要大量的土地,不过是为了能够给子孙留下足够的财富,能够养活家族众多的子弟。然则,只要有足够的财富,其实,有没有土地都无所谓。汉武帝之时,张骞出使西域,开创了丝绸之路,从西域带来的奇珍异品在我中原皆能换取大量的钱财;而我中原的丝绸、瓷器等物那道西域,同样能换取大量的财物。因为诸多原因,丝绸之路已断。然而,观袁常所为,似有重开丝绸之路的打算,并且,袁常当初在渤海郡之时,亦有打造大船,出海与异邦交易的想法。只要有这些利益获取,即便没有了土地,我们家族亦然不会衰落,或许还会变的比以往更加繁盛。”
正如崔真所言,世家大族之所以一直都在兼并土地,还不是因为利益。若是拿了一堆的土地,没有利益,他们要来何用?而世家大族因为身份地位有功名等原因,可以不用交税,或者只需要上缴少量的赋税,如此一来,占据大量的土地,有足够的佃农他们便可以获得无数的利益。然而,若是能够经商贸易,获得的利益又岂会比种地来的少?
至于说经商是卑贱的行业,那也不过是一句挂在嘴边的话罢了。
世家大族看不起商人,认为经商是一种贱业。但是,世家大族其实却是经商最为频繁的家族,如果仅靠种地的那些钱财,又如何能保证他们锦衣玉食,大富大贵的生活?故此,事实上,每个世家大族名下都有自己的商业。之所以他们嘴上会鄙夷、看不起经商的行为,不过是为了保证他们的超然地位。在世家大族明白人的眼里,经商是想要发家致富必不可少的手段,没有之一。
“在这乱世之中,似我们这般的家族,若没有一个强大的势力保护,也难以保证自己的家产。就如关中的世家大族,当初董卓入关之时,大肆杀戮,关中世家大族十不存一。而之所以会发生如此事情,便是因为那些家族不舍得祖宗留下的土地和财产,不舍得搬迁转移,以致于偌大的家财都白白便宜了董卓。而当今天下群雄之中,才能兼备,且又有情义,与我崔家交好之人,也唯有袁常。如今我们家族与袁常有如此关系,为何不趁机加深,只要日后袁常能够平定乱世,我们崔家一场富贵又岂会跑的走?”
听了崔真的话,崔儒,崔单和崔涛三人却是静下心来仔细的思索一番。
崔真三人如今年事已高,平时都是待在自己的屋中静养,对当今天下大势的了解并不多。之前反对袁常的土地政策,是因为土地政策有损家族的利益。不过,此刻听了崔真的一番解说,却是觉得拥有大量的土地也并非一定是好事。占有土地,也不过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利益,如今有更好赚取利益的方法,为何还拘泥于土地不放呢?当然,世家大族拥有土地是自古以来的习惯,如今一时之间让他们放弃这偌大的土地,他们当然也有些不舍。
见三个耆老珍宝已经有些被说动了,崔真当下又加了一剂猛药,说道:“三位叔公,当初袁常发明新盐制法,如今渤海郡内几个当初与袁常交好获得新盐经营的家族如今都已经变得繁荣富裕,比之我等家族亦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五弟也说了,袁常如今在幽州似乎还有新的想法,若是我们不趁机与之加强以往的关系,让别的家族占了先,日后我们家族在袁常的眼中也就没有那般重要。唯有在袁常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给他帮助,日后我们能够获得的利益才是最大的,还请三位叔公三思!”(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