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是三国
字体: 16 + -

第144章 丁原智计除董卓 王允巧施连环计

    众人离开之后,园内只剩下董卓和李儒,之后董卓便开口问李儒:“文优,方才吾两次欲斩杀卢子干,汝为何阻我?”

    “主公,卢子干不可杀,主公不可再竖强敌,当今主公虽然占据朝纲,然内有百官不服,外有丁原大军虎视眈眈。

    而那卢植那厮的弟子乃是西域大都护刘备,并且刘备已经兵屯陈仓,离洛阳不远。若刘备得知恩师被主公斩杀,再尽起大军,主公却能抵挡住否?”李儒解释道。

    董卓听闻此言顿时大惊,先前一时气愤,却未曾想到这一茬,这个紧要的时候,在得罪刘备那头猛虎,对于董卓而言可就是更糟了!

    并不是说现在董卓的兵力比不上刘备,董卓原本接纳了王国的降兵,就有了不到六万大军。

    而后进洛阳收服了何进何苗手上的大军,便达到了不到二十万大军;

    只不过如今董卓内忧外困,需要先解决当下问题,之后才有机会一决高下!而且在董卓心里也已经将刘备作为必杀目标了!

    在刘备没有出现之前,董卓就觉得自己一帆风顺的,再遇到刘备以后,董卓便觉得自己诸事不顺。

    首先,平定黄巾的时候,自己因为想要尽快获胜,早已一场小败以后,却被刘备代替了自己主帅位置。

    之后,董卓见吕布心喜,派遣李肃去游说吕布,最终吕布没有得到,李肃和赤兔马却再也没有回来!

    然后,在围剿王国的时候,若是没有刘备,这围剿的大胜之功会落在他和皇甫嵩身上。

    然后当王国准备向自己投降的时候,由于刘备的干预,原本能得七八万大军的,最后只剩下三万对大军,剩余的被刘备截胡了。

    最后就到今天,尽然因为刘备,让自己进退维谷,否则今天必杀卢植。

    想通了这些以后,董卓便无奈的点了点头说道:“的确如此,是某考虑不周,幸的文优提醒,不然某必酿成大错矣!”

    “主公,还有一事,当前在洛阳,主公虽然一家独大,但是并州丁原以及袁绍手下都握有重兵,两家合力却也不惧主公。

    而主公唯一优势在意占据洛阳之力,丁原和袁绍屯兵城外,若主公不能解决此二人,时间一长必成大患!”

    “吾也在思虑此事,朝中百官,吾自不惧,然丁原与袁绍却也不是好相与的!”董卓随即点头说道。

    “还有,今日吾看丁原身后一员骁将生的煞是威武。”董卓想了一下,然后又问道!

    李儒想了一下,然后开口说道:“此人乃是丁原主簿:姓潘,名凤,字无双者也。主公若单独遇到,须避之。”

    “此真乃虎将是也!”董卓不由的赞叹道。

    次日,人报丁原引军城外搦战。董卓大怒,而后率李儒王国等将出战。两阵对阵,只见潘凤顶束发金冠,披百花战袍,擐唐猊铠甲,系狮蛮宝带,纵马持斧,随丁建阳出到阵前。

    丁原看到董卓出战,而后刀指董卓骂道:“国家不幸,阉官弄权,以致万民涂炭。尔无尺寸之功,焉敢妄言废立,欲乱朝廷!”

    董卓正欲上前搭话与丁原对骂,却见潘凤手持开山大斧,飞马直杀过来。董卓军内却无一人赶上前应战,于是董卓慌走。

    而后丁原紧随潘凤身后率军掩杀。董卓军大败,极速退回城中,聚众商议。

    且说丁原胜了一阵,却是大喜,大赏三军不说,却听闻帐外有人求见!

    且说这丁原,字建阳,兖州泰山郡南城县人。东汉末年大军阀、诸侯,官拜执金吾、并州刺史。

    当亲卫将门外求见之人引进来之后,丁原一看原来是司徒王允。

    这王允王允,字子师,太原郡祁县人。东汉末年时期大臣。

    出身太原王氏,世代官宦。举孝廉出身,司徒高第征为侍御史。

    出任豫州刺史,勤政爱民。斗争中常侍张让失败后,去官隐居。中平六年,大将军何进掌权之后,辟为从事中郎,迁河南尹。

    “不知司徒驾临吾处所谓何事?”丁原开口问道!

    “建阳兄,吾特来汝处与建阳兄商议除董之法!”王允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哦,司徒有谋董之法?”丁原听闻此言,却是来了兴趣。

    “的确,董卓入京之后倒行逆施,妄自尊大,想行废立之事,允乃一介文官,苦无杀贼之能,然昨夜得见建阳兄手下大将潘凤。

    苦思一夜乃得一计,是以,今日一早便来寻建阳兄,特与建阳兄商议!”王允将董卓之罪历数一遍!

    “果真如此,当需要某如何配合,某也早已经看不惯董卓那厮了!”丁原着急的问道!

    “建阳兄,不知汝在兵事上可有信心诛杀董卓?”王允问道!

    “不行,虽然今日吾胜了董卓一阵,然而董卓有洛阳城墙为依托,兵力也远胜于我,我也只能起到威慑作用!就算袁绍相助,也无法灭杀董卓!”

    丁原听到此话,便开口说道,对于他自己的能耐,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要是与董卓战于野,有潘凤相助,丁原或许觉得自己能斩杀董卓。

    然而,此时董卓有洛阳城墙相助,自己却也无可奈何,更重要的是,看着董卓霍乱朝纲,丁原是内心焦急无比!

    “某思之也是如此,是以才来与建阳兄商议此事,如今想要诛杀董贼须从内部开始!

    昨日允见汝帐下虎将潘凤,便想到可使潘凤假降于董卓,而后待获得董卓信任之后,再寻机会刺杀董卓。

    而建阳兄可到先回到并州等消息,等到时候诛杀了董卓,建阳兄在率大军入洛阳与允一起光复大汉江河!”王允双目含精光的说道。

    “此计甚妙,只是该如何骗得董贼信任?”丁原却提出了关键的一环!

    “建阳兄,此事允自有妙计,建阳兄只需让虎将潘凤全全听我安排即可!”王允相当自信的说道!

    “哦,当真能诛杀董卓?”丁原最后再次确认道。

    对于丁原而言,损失一员虎将并无太大问题,只要能换取宰执天下的机会却也足够了,再说等到杀了董卓,潘凤还在自己帐下!

    “允以向上人头担保,此计必成!”王允保证道。

    “好,既然如此,我这便将潘凤唤来,而后让其事事听司徒的即可!”丁原思考一番,觉得拿潘凤赌一把却也是可以,便点头答应道。

    随后丁原见到潘凤来到大帐时候,便开口说道:“无双,此乃司徒王允,且吾已与王司徒商议好诛董之计,以后汝万事皆听司徒安排!且不必再询问吾了!”

    “主公,末将明白了!”潘凤便点头称是。而后潘凤便领着王允回到自己的大帐内!

    “司徒,不知司徒与吾主商议如何除董贼!”潘凤却也心直口快的说道!

    “无双,我与建阳兄商议过了,如今唯有深入董贼军中方能诛杀董贼,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所以,此番需要无双诈降进入董营,而后骗得董贼信任,寻找合适时机诛杀董贼!”

    “只是某当如何进入董贼军中呢?”潘凤颇为头疼的说道。

    “此事不难,今日汝战董卓,已大显身手,是以董卓必定会遣人说汝降董,汝可顺坡而下,进入董营。”王允点头说道。

    “进入董营易,靠近董贼难!”潘凤再一次说道。

    “此事吾也与建阳兄商议过了,为了大汉江山,建阳兄,包括我都愿意牺牲自己,诛杀董恶贼。

    所以,一旦董贼派人说降于你,你可答应之,届时汝可诛杀建阳兄,骗取董贼信任!”王允再一次说道,这却是王允诛杀董卓和丁原的一石二鸟之计。

    这也是王允的野望,董卓入京,王允虽贵为司徒,却无权利,是因为王允无兵。然而就算诛杀董卓,丁原在到洛阳,王允依旧是一个边缘人物,丁原便会成为第二个董卓。

    所以丁原才会想到这一石二鸟之计,空手套白狼!

    “什么,杀了吾主?”潘凤听闻此言,却是吓了一跳,这算什么?难道丁原真的对大汉如此忠心,愿意牺牲自己,灭杀董卓?

    “只能如此,若是必要要的时候需要向董贼表示忠心,吾之头颅,无双也竟可拿去!同时,吾有一女,愿许配给将军为妾!只求将军诛杀董贼,还大汉朗朗乾坤!”

    王允声泪俱下的说道,顿了顿以后,王允坦荡荡的说道:“此事,我也与汝主公商议过此事,汝竟可去询问建阳兄。”

    其实,王允还是真的担心,潘凤去询问丁原,但是此事却是需要赌一把,只要成功那丁原便可权势滔天!

    之后王允将此后的计划详细说了一遍,而后便告辞离开,离开丁原大营以后,王允飞马离开,也没有回洛阳,而是直接到洛阳郊外的一处私宅躲避,同时派遣人观察洛阳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