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五章 名刀与板甲的对决
王越拿过一支燧发枪咔嚓为步枪上了刺刀,递给松浦九信道:“松浦君,请不要叫它铁炮,我们称这种枪为三七式步枪,你看此枪如何?”
三七式步枪的刺刀没有采用三棱刺刀,与九五式的刺刀样式基本相同,材料为工具钢。
前世不是有三八大盖吗?现在就让三七步枪去屠杀日本的先人吧。
本时空的日本人更加矮小,平均身高才一米四五左右,要不怎么叫小日本呢?松浦九信和松浦一郎也算身材魁梧之人了,却连一米六都不到。
三七式步枪连同刺刀全长一米一二,松浦九信拿在手里都能当长矛了。
“好,好,非常好!没想到还有如此巧妙的设计。”松浦九信一点也不觉得这个步枪过长,反而满脸欣喜,对于刺刀的设计赞叹不已,他也看出来了,光这个刺刀的材质就是上好的钢材。
前世的三八大盖是二战时期主要参战国家军用步枪中最长的步枪,比当时苏联红军使用的莫辛.纳甘1891/30式7.62mm步枪还要长43mm,所以小日本喜欢长枪是有传统的。
王越笑着道:“三七式步枪一支二十两,子弹一百发二两银子。”
松浦九信大喜道:“那我要步枪五千支,子弹五十万发。”
松浦九信手下的武士连同足轻,总兵力也就五千人,这是要全火器化的节奏了。
火绳枪的造价是三两银子,每百份铅子一钱银子,每百份黑火药三钱银子。
三七式步枪比火绳枪贵七倍,子弹贵五倍。
毕竟是独家买卖,王越已经算便宜卖了,就是为了充实松浦九信的实力。其实就这这种价格,已经有了五倍的利润,而且子弹的供应才是长期的买卖。
松浦九信也不是外行,这三七式步枪从表面判断就比火绳枪造价高,因为用料更足。而且步枪还多了一个配件,那就是刺刀,仅这个刺刀在他看来起码就值十两。
王越知道松浦九信有钱,这样的百年大名,又有平户这个贸易港口,财力肯定雄厚。
接着演示外贸版火炮,又称三七式火炮,此炮口径八十毫米,此口径相当于现在欧洲的十八磅炮,妥妥的野战重炮。而该炮的重量却只有一百五十公斤,可以用马拉着走,也可以在路况复杂的情况下拆成轮式底座、支架、散热器、复进装置、炮管等用马匹驮着走。
红夷大炮的口径也不过一百一十毫米,却重达两吨以上。
此炮使用实心弹有效射程一点五公里,使用散弹可以在前方一百米范围内打出一个扇形的杀伤区域。
该炮因为有复进装置,定装发射药包,所以发射速度达到每分钟七到八发,是本时空相同口径火炮射速的四倍。
因为散弹更类似于定装炮弹,所以发射散弹时最高射速可以达到每分钟十发,简直就是战场大扫把。
重量轻,火力足,威力大,射速快,移动方便这些特点都被松浦九信看在眼里,他两眼放光,犹如看到了美女。
“此炮价值几何?”
王越道:“我与松浦君一见如故,此炮就以两千两一门卖给你了,实心弹和散弹都是每份都是二两。”
松浦九信难以置信道:“此话当真?”
王越点头道:“当然。”
为什么松浦九信对这个价格难以置信?因为此价格与本时代同等口径火炮的价格相等,性能却更加优异。
起点城制作此炮的成本非常低,因为炮管是现成的,即45#钢管。
“好!”松浦九信向王越拱手道:“王大人的这个朋友,我松浦九信交定了。这些大炮我要一百门,炮弹各买一万发。”
王越没想到他会要这么多,提醒道:“松浦君,我和你是朋友才会以此价格卖给你,如果你要转卖,以后的交易作废。”
松浦九信连连摆手道:“王大人误会了,有些火炮我是打算装在战船上的。”
王越恍然,虽然三七式火炮类似于榴弹炮,但因为使用实心弹,所以初射弹道较为平直,这样更利于产生跳弹。
该炮安装在船上,在三百米内几乎可以打成一条直线,确实比此时代的火炮射程更远。尤其是使用散弹,效率更高。
王越对松浦九信道:“松浦君,现在有了锋利的长矛,还需要坚固的盔甲,你看看这副盔甲怎么样?”
一名治安军士兵身穿一副板甲矗立在一旁。治安军今后是不着甲的,所以并没有大规模装备板甲,只有原保定军装备了板甲。
松浦九信早就注意到这副盔甲了,只是板甲的造型特别,让他感到奇怪。
“王大人,这副盔甲性能如何?”松浦九信问道。
王越呵呵一笑道:“松浦君,你腰上不是有把刀吗?咱们可以试试嘛。”
松浦九信看了看自己腰上的太刀,提醒道:“王大人,在下所佩之太刀乃是天下名刀小乌丸,可并非装饰品,要是伤了这人可不好。”
王越满不在乎地道:“松浦君不必客气,请尽管试!”
这名士兵的板甲之下还有一身防刺服呢,所以王越一点都不担心。
松浦九信仓啷一声把出太刀小乌丸,双手持刀,再次提醒道:“王大人,在下真的要出刀了。”
王越笑嘻嘻地道:“松浦君,我看你这天下名刀小乌丸也不过如此,看上去也不怎么样嘛。”
松浦九信本来只想用七分力随便试试算了,王越这一激,引起了他争强好胜之心。
只见他双目圆睁,高举小乌丸。那治安军士兵吸一口气,前腿弓后腿蹬扎好弓步,肌肉绷紧,将胸膛挺起。松浦九信的小乌丸就化作一片光幕,狠狠地斜斜的斩下!
令人牙酸的金属碰撞、摩擦声中,又有清晰的叮当一声响……日本刀的性格便如日本人的民族性格,锋利而无韧性,刚极易折,不但不能切断起点城的铠甲。
小乌丸在反震力下竟然咔嚓一声断成了两截,由于惯性,松浦九信还向前栽了半步,才将去势收住,可见这一刀有多用力。
三七式步枪的刺刀没有采用三棱刺刀,与九五式的刺刀样式基本相同,材料为工具钢。
前世不是有三八大盖吗?现在就让三七步枪去屠杀日本的先人吧。
本时空的日本人更加矮小,平均身高才一米四五左右,要不怎么叫小日本呢?松浦九信和松浦一郎也算身材魁梧之人了,却连一米六都不到。
三七式步枪连同刺刀全长一米一二,松浦九信拿在手里都能当长矛了。
“好,好,非常好!没想到还有如此巧妙的设计。”松浦九信一点也不觉得这个步枪过长,反而满脸欣喜,对于刺刀的设计赞叹不已,他也看出来了,光这个刺刀的材质就是上好的钢材。
前世的三八大盖是二战时期主要参战国家军用步枪中最长的步枪,比当时苏联红军使用的莫辛.纳甘1891/30式7.62mm步枪还要长43mm,所以小日本喜欢长枪是有传统的。
王越笑着道:“三七式步枪一支二十两,子弹一百发二两银子。”
松浦九信大喜道:“那我要步枪五千支,子弹五十万发。”
松浦九信手下的武士连同足轻,总兵力也就五千人,这是要全火器化的节奏了。
火绳枪的造价是三两银子,每百份铅子一钱银子,每百份黑火药三钱银子。
三七式步枪比火绳枪贵七倍,子弹贵五倍。
毕竟是独家买卖,王越已经算便宜卖了,就是为了充实松浦九信的实力。其实就这这种价格,已经有了五倍的利润,而且子弹的供应才是长期的买卖。
松浦九信也不是外行,这三七式步枪从表面判断就比火绳枪造价高,因为用料更足。而且步枪还多了一个配件,那就是刺刀,仅这个刺刀在他看来起码就值十两。
王越知道松浦九信有钱,这样的百年大名,又有平户这个贸易港口,财力肯定雄厚。
接着演示外贸版火炮,又称三七式火炮,此炮口径八十毫米,此口径相当于现在欧洲的十八磅炮,妥妥的野战重炮。而该炮的重量却只有一百五十公斤,可以用马拉着走,也可以在路况复杂的情况下拆成轮式底座、支架、散热器、复进装置、炮管等用马匹驮着走。
红夷大炮的口径也不过一百一十毫米,却重达两吨以上。
此炮使用实心弹有效射程一点五公里,使用散弹可以在前方一百米范围内打出一个扇形的杀伤区域。
该炮因为有复进装置,定装发射药包,所以发射速度达到每分钟七到八发,是本时空相同口径火炮射速的四倍。
因为散弹更类似于定装炮弹,所以发射散弹时最高射速可以达到每分钟十发,简直就是战场大扫把。
重量轻,火力足,威力大,射速快,移动方便这些特点都被松浦九信看在眼里,他两眼放光,犹如看到了美女。
“此炮价值几何?”
王越道:“我与松浦君一见如故,此炮就以两千两一门卖给你了,实心弹和散弹都是每份都是二两。”
松浦九信难以置信道:“此话当真?”
王越点头道:“当然。”
为什么松浦九信对这个价格难以置信?因为此价格与本时代同等口径火炮的价格相等,性能却更加优异。
起点城制作此炮的成本非常低,因为炮管是现成的,即45#钢管。
“好!”松浦九信向王越拱手道:“王大人的这个朋友,我松浦九信交定了。这些大炮我要一百门,炮弹各买一万发。”
王越没想到他会要这么多,提醒道:“松浦君,我和你是朋友才会以此价格卖给你,如果你要转卖,以后的交易作废。”
松浦九信连连摆手道:“王大人误会了,有些火炮我是打算装在战船上的。”
王越恍然,虽然三七式火炮类似于榴弹炮,但因为使用实心弹,所以初射弹道较为平直,这样更利于产生跳弹。
该炮安装在船上,在三百米内几乎可以打成一条直线,确实比此时代的火炮射程更远。尤其是使用散弹,效率更高。
王越对松浦九信道:“松浦君,现在有了锋利的长矛,还需要坚固的盔甲,你看看这副盔甲怎么样?”
一名治安军士兵身穿一副板甲矗立在一旁。治安军今后是不着甲的,所以并没有大规模装备板甲,只有原保定军装备了板甲。
松浦九信早就注意到这副盔甲了,只是板甲的造型特别,让他感到奇怪。
“王大人,这副盔甲性能如何?”松浦九信问道。
王越呵呵一笑道:“松浦君,你腰上不是有把刀吗?咱们可以试试嘛。”
松浦九信看了看自己腰上的太刀,提醒道:“王大人,在下所佩之太刀乃是天下名刀小乌丸,可并非装饰品,要是伤了这人可不好。”
王越满不在乎地道:“松浦君不必客气,请尽管试!”
这名士兵的板甲之下还有一身防刺服呢,所以王越一点都不担心。
松浦九信仓啷一声把出太刀小乌丸,双手持刀,再次提醒道:“王大人,在下真的要出刀了。”
王越笑嘻嘻地道:“松浦君,我看你这天下名刀小乌丸也不过如此,看上去也不怎么样嘛。”
松浦九信本来只想用七分力随便试试算了,王越这一激,引起了他争强好胜之心。
只见他双目圆睁,高举小乌丸。那治安军士兵吸一口气,前腿弓后腿蹬扎好弓步,肌肉绷紧,将胸膛挺起。松浦九信的小乌丸就化作一片光幕,狠狠地斜斜的斩下!
令人牙酸的金属碰撞、摩擦声中,又有清晰的叮当一声响……日本刀的性格便如日本人的民族性格,锋利而无韧性,刚极易折,不但不能切断起点城的铠甲。
小乌丸在反震力下竟然咔嚓一声断成了两截,由于惯性,松浦九信还向前栽了半步,才将去势收住,可见这一刀有多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