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将
字体: 16 + -

第219章 南山南

    迎春晚会在学院的大礼堂举办,能在这个建设的大气磅礴的礼堂领取自己的毕业证以及名为“国刃”的佩剑是所有学员的梦想。

    军事院校的春节晚会通常都是穿着军礼服或迷彩服的歌唱演出,道具以枪械背囊什么的为主体,偶尔穿插一些以校园故事为原型的小品,最后再来一首大合唱结束。

    然而东院却不同,与其他军事院校相比东院的迎春晚会更像是才艺展示。学院有意的减少独唱或合唱类节目,除了准备各种乐器外,如果需要学院还会购置各种衣服、道具以及化妆用品。

    当然这些化妆用品大多都用在了女兵身上,男学员除了那年有个会唱京剧的用的比较多,其他人都是把脸洗干净后直接上场。

    地方院校的迎新晚会通常是各院系的竞争,东院虽然院系也很多,但因为人少以及管理方式的原因,所以这里主要是年级之间的比拼和中队之间的竞争。

    尽管对于节目多的年级或中队学院并不会给集体加分,但荣誉这种东西在这里有谁不想去争一争?别人提到那个中队就会说“这个中队很强,能文能武,德艺双馨”,而不是“粗鲁杀才,一无所长”。

    晚饭后,除了参演的李河、高宁昌以及麦长林提前去了礼堂做准备,五中队其他人去完洗手间后便被夜松带着来到礼堂。

    他们的位置在靠近右侧过道的位置,前几排是空给学院干部以及他们的亲人家属的。军嫂不容易,难得与丈夫团聚,这点待遇是必须有的。

    六点五十五分,全校学员已经入场完毕。

    礼堂大屏幕打开,然后在七点钟开始……新闻联播。

    没错,即使是今天,观看新闻联播这种每日固定项目也不允许中断。不过在礼堂大屏幕上观看新闻联播倒是有种在电影院的感觉。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七,看着新闻上忙碌的春运以及一家人团圆的场景,学员们心里酸酸的。在他们当中,就说兵龄最短的一年级学员,也已经连续三年没有和家人一起过春节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小时候毫无感觉的一句诗此时却格外的沉重。

    屏幕上画面一转,从南海到北疆,看到边防军人在风雪中巡逻的场景后,大家又觉得自己又是幸福的,至少此刻他们坐在暖和的礼堂,而不是行走在山巅。

    夜松看着屏幕,不由得想起了藏区“莲花”的老杨,巡逻队的肖磊,“3197”的艾川,“拉则拉”的指导员,“无名湖”的周坤,“云中哨所”,“雾中哨所”,珠峰边境的那“两棵松”,疆区的“神仙湾”、“小白杨”、“老风口”,守望在“西大门”十几年的莫师兄,以及无数的边防军人。

    纵然艰苦,却无怨无悔!

    新闻联播结束后,大屏幕换上了几名学员据枪瞄准的画面,正中央有银铁色的几个大字“龙腾虎跃贺新春”,下面则是一行小字“东方军事学院迎春晚会”。

    学员全体起立,领导干部以及亲人家属缓缓入场。

    八点钟,晚会正式开始。

    晚会的男主持人是学院政治部的年轻干部许冯唐,女主持人是光电信息最年轻的教员杨洁。

    两人穿着军礼服快步走到舞台中央,敬礼致词。

    开场白极其简短,根本没有介绍“叉叉叉领导”的台词,几句煽情的话过后便宣布了节目正式开始。

    第一个节目是学院年轻教员们和研究生特意准备的开场舞。一大群美女穿着让人赏心悦目的服装瞬间见晚会的气氛点燃。

    一年级学员自入伍以来哪见过这种场面,鼓掌已经难以宣泄他们此刻内心的激动,想要嘶吼喊叫,站起来吹哨尖叫,但又考虑到有领导们坐在前面,这么做可能有些没规矩,于是只能坐在位置上疯狂鼓掌。

    二三年级学员的表现则有些奇怪,他们一边鼓掌目光却时不时扫向前排。

    就在这时,最前排的呼延世江站了起来,他转过身朝大家笑了笑,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突然吹了声口哨,接着又大声叫好。

    一年级学员还没反应过来,二三年级的学员们便站起来尖叫、吹哨、疯狂鼓掌。

    看到他们如此疯狂的样子,一年级学员恍然,原来他们是等着校长的信号啊!

    坐在第一排的唐德唯与单计庭对视了一眼,苦笑着摇了摇头。

    在众人一片沸腾时,豆苗站起来探着头张望了许久,却并没有发现其中有陈沐的身影。

    第二个节目是二年级学员的男声四重唱。他们四人入伍前是来自同一所大学的舍友,读完大一后便相约一起入伍。虽然入伍地点不同但在两年后却又同时考入了东院。他们的故事在东院是出了名的,甚至后来还上过军报。

    曾经是音乐系的他们一开口,瞬间博得大家热烈的掌声。

    第三个节目是三年级学员的杂技表演,五中队学员们见到高宁昌出场后,都站起来齐声欢呼,虽然明明人家并没有刻意安排位置,但他们觉得老高就是整个演出的核心,是c位!

    在杂技表演的道具撤下去后,许冯唐以浑厚的声音道:“下面让我们请一年级五中队学员麦长林为大家来一首《南山南》。请大家掌声欢迎。”

    啪啪啪……

    掌声响了起来,不多,也不少。除了一年级学员比较认真外二三年级不过是礼节性的鼓励。

    豆苗一边鼓掌一边对坐在身旁的夜松道:“把《平凡之路》换为《南山南》就能通过审核了?”

    夜松耸了耸肩,“不知道,兴许是评审

    员喜欢这首歌吧。”

    舞台光色逐渐昏暗,麦长林抱着吉他坐在中央,背后显示大屏上开出现各种画面。亲人挥手绿皮火车离去,军营里各种训练,演习场上铁甲洪流战火硝烟,北疆戈壁的反恐勇士,南国雨林的排雷精英,西地雪山的珠峰卫士,东海面上的破浪战舰。

    “你在遥远的故乡里,等我归去”

    “我在枪林和弹雨,浴血杀敌”

    “只要战火一天烧不尽,我就还是一天的兵”

    “请原谅我,无法告知归期”

    礼堂内瞬间陷入一片死寂。

    夜松瞳孔缩了缩,然后赞许的点了点头。

    难怪会通过审核,没想到麦长林唱的竟然是军旅版的《南山南》。大家都是军人,这首歌可谓是直击要害。

    “很久都没有收到故乡的消息”

    “不知家里和你是否安好”

    “今天一仗走了几个好兄弟”

    “到如今谈及死亡依然会恐惧”

    “我不求任何为人称道的功绩”

    “只为保卫家乡保护你”

    “用尽生命战斗直到死去”

    “历史不会记得我的名字”

    “只剩下你在为我哭泣”

    “祖国的太阳照常升起”

    “南山南,北秋悲”

    “南山有骨灰”

    “南风喃,北海北”

    “北海有墓碑”

    歌曲结束,包括领导在内的所有人全体起立,掌声如雷,经久不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