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日韩
“还有这一号人物啊?”鲍鸿却是惊讶道,他倒是知道秦始皇焚书坑儒之类的事情,但是说卢生是什么鬼,鲍鸿就完全不知道了。
“前朝乱入第三名武将,吴国大臣,吴王诸樊之子,吴王阖闾之弟夫概――统率85,武力87,智力70,政治68。”
夫概,姬姓,吴王诸樊之子,吴王阖闾之弟。公元前506年,楚国令尹囊瓦率军围攻已经归附吴国的小国蔡国,蔡在危急中向吴求救。吴国遂打起兴师救蔡的旗号,吴王阖闾亲自挂帅,以孙武、伍子胥为大将,阖闾的胞弟夫概为先锋,倾全国3万水陆之师,乘坐战船,由淮河溯水而上,直趋蔡境。
吴军先锋夫概对吴王阖闾说:“囊瓦这个人不仁不义,楚军没有几个愿为他卖命。我们主动出击,楚军必然溃逃,我军主力随后追击,必获全胜。”阖闾不允。夫概回营后,对部将说:“既然事有可为,为臣子的就应见机行事,不必等待命令。现在我要发动进攻,拼死也要打败楚军,攻入郢都。”于是率领自己的5千前锋部队,直闯楚营。果然楚军一触即溃,阵势大乱。阖闾见夫概部突击得手,乘机以主力投入战斗,楚军很快便土崩瓦解。
囊瓦所属残军战败后,由苏延率领向部城方向溃退。孙武指挥吴军实施了战略追击,到清水追上了楚军。阖闾正要下令攻击,夫概又以孙子兵法所言的“半渡而去之”来阻止了阖闾。阖闾接受了夫概的建议,待楚军半渡清发水时,才发起攻击,因而大败楚军。
阖闾、孙武、伍子胥率领吴军攻入郢都。柏举之战遂以吴军的辉煌胜利而告结束,吴王终于实现了破楚入郢的夙愿。
,秦国由于害怕吴国强大对其不利,又因楚臣申包胥于秦庭不思饮食,哭泣七日,求秦国出兵救楚,秦出兵后,与楚军会合于稷,而后在沂大败夫概,夫概畏罪不敢见阖闾,于是乃亡归,自立为王。阖闾闻之,引兵去楚,归击夫概。夫概败,奔楚,楚封之堂溪,号为堂溪氏。
夫概子孙在吴国者改姓夫余氏,为吴姓的一分支姓氏。夫余氏的部分成员辗转迁徙,到了朝鲜半岛开拓基业,人丁极为兴旺。以后发展成为朝鲜著名的豪族――百济王室。
“别和我讲这么遥远的典故好吧!”鲍鸿无奈道,“我记得老早不是说纣王的兄弟是那个什么朝鲜的祖先嘛?这个夫概又跑过去干嘛?”
周初,商朝遗臣箕子东迁至今朝鲜半岛北部,建立的“箕氏侯国”,被认为定都在大同江流域今平壤一带。这个国家在西汉时被燕国人卫满所灭。在中国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名著《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王商纣王的庶兄箕子在武王伐纣后,被武王封于朝鲜,史称“箕子朝鲜”。
箕子所统治之古朝鲜在中国商周古史、中国东北史和古代朝鲜史上占据重要位置。箕子以一个哲学家、政治家、殷商思想文化的代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代表出现在历史、思想文化史上。其卫满推翻了箕子朝鲜的哀王,并取得箕子朝鲜的首都平壤,新政权被称为卫氏朝鲜,韩国历史学家尹乃铉在其所著的《韩国古代史新论》中承认箕子朝鲜的存在,并认为箕子来源于中国中原。值得注意的是,箕子朝鲜是周的诸侯国,属于中国地方政权,即朝鲜侯,并不是今日韩国的历史政权。
“而我前面说的很清楚,概子孙在吴国者改姓夫余氏,为吴姓的一分支姓氏。夫余氏的部分成员辗转迁徙,到了朝鲜半岛开拓基业,人丁极为兴旺。以后发展成为朝鲜著名的豪族---百济王室。”系统解释道,“你要清楚里面的区别,夫概的后人并不是一下子就迁徙到朝鲜的,早期他们是在扶余,所以这之间并不存在冲突。”
箕子朝鲜的灭亡,在秦末民变潮中,有一个名叫卫满的燕人,也率领1000多名部属,来到了朝鲜半岛。后来正是他灭亡了已经衰落的箕氏王朝,建立了“卫氏朝鲜”。卫氏朝鲜前后存在近90年,于公元前108年被汉武帝所灭。汉朝在卫氏朝鲜旧地置郡统治,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乐浪文化”。
“不对啊!”鲍鸿忽然开口说道,“我算是看出点苗头了,又是日本的,又是朝鲜半岛的,你这是在刻意给离我远的地方安排人物?”
“这都被你看出来了?”系统哈哈笑道,“我的确是在考虑给日本安排些人过去。不过,你也玩过三国志吧?知道日本那鬼地方在这个时期有什么势力吧?这个时候插人进去,造成的结果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什么?邪马台那个女王什么的?”鲍鸿疑惑道。
所谓“邪马台国”目前被国际权威学术界一致认为是日本国家的起源。
早在《后汉书》中就有关于汉光武帝刘秀赐予倭国使者金印的记载。
在晋朝陈寿所著的《三国志・魏书・倭人传》中用了约两千字的篇幅介绍了三国时代倭国的情况。这里提到了当时在日本国的九州岛东北部有一个很大的女王国叫“邪马台国”,下属30多个小国。统治该国的女王就是“卑弥呼”。书中记载道,邪马台国虽然历代也以男人为王,但是在连续六七十年的战乱之后,他们拥立了卑弥呼担任女王。卑弥呼擅长用鬼之事迷惑百姓,年纪虽然很大却没有结婚,只有弟弟辅佐朝政。卑弥呼为王以来从来没有外人能够见到她的面,只有千名仕女以及一名送伙食的男人出入宫闱。
据记载,公元二三八年,卑弥呼派遣使者难升米朝见魏帝曹睿。魏帝赐予卑弥呼以刻有“亲魏倭王”的紫绶金印一枚,包括铜镜百枚在内的礼物若干。邪马台国与另一个由男王统治的狗奴国向来不和,她特地再次派遣使者来到魏国求助。魏帝派出使者表示支持邪马台国,但是狗奴国对魏帝的檄文却似乎并不在意。在长期的战争中,卑弥呼去世了。邪马台国拥立了一名男性为王,但是国中却引起大乱,只好再度拥立卑弥呼一族的女性“台与”为女王,这才平息了内乱。
公元三二六年,台与再度派遣使者来到中国。此时三国时代已经结束,晋朝占据了主导地位。再往后,邪马台国就从中国的史书中失去了踪影。
关于邪马台国的所在地,一般认为是在九州岛说较有力,据《后汉书》和《三国志》记载倭国或邪马台国在日本列岛的九州岛的东北部。
“也就是说,现在日本的本土势力就是这个鬼?”鲍鸿笑着询问道。
“你以为?”系统疑惑道,“你不会认为三国游戏里面那个什么都是编的吧?”
“好吧!你厉害!我文盲……”鲍鸿无奈道,“直接乱入吧,我看看你要怎么!”
“独孤信植入身份为乌桓勇士。”
“赵鼎植入身份为大汉地方官吏。”
“孙恩植入身份为刚刚航行到日本岛的海盗。”
“汪直植入身份为孙恩同伙。”
“阁应元植入身份为大汉地方官吏。”
“冯锡范植入身份为交州地方土人。”
“徐福、卢生乱入到日本。”
“夫概乱入到扶余。”
系统完成乱入的安排,鲍鸿感觉和自己猜想的差不多,唯一的问题就是自己这边居然又没轮到。
“对了,宇文成都他们已经被带过来,进入检测范围,所以这个也发生爆表了!”系统继续说道。
“所以呢?”鲍鸿冷笑道,“你这次给日本、朝鲜送人来没够,还要继续下去吗?”
“怎么?你不服吗?”系统冷笑道,“那就不多说了,下面直接说乱入名单了。”
“哦!我知道宇文拿着普通武器是101,就不要多了!”
“乱入第一名武将,《水浒传》人物,太湖四杰。”
“太湖四杰”。原居住于太湖榆柳庄。在宋江征方腊时,李俊在太湖结识并结义为兄弟。他帮宋江破了苏州城后,告辞回太湖。后与李俊等人一同出海,协助李俊称雄暹罗国。
费保与倪云、卜青、狄成等四条好汉,原来都在绿林丛中讨衣吃饭,也就是做强盗。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由占山为王的强盗,在榆柳庄的地方,变成了水匪。
因这榆柳庄四下里都是深港,非船莫能进,加上他们都是学得了水上功夫,故无人敢来侵扰。一日,混江龙李俊请命到太湖打探水路,带着童威、童猛并两个摇橹的水手,直奔太湖中去,渐进吴江,远见一派渔船。李俊假借买鱼,就靠近了渔船。李俊说要买大鲤鱼,渔家说:随我家里去卖与你。李俊等跟着渔家走进一庄门。那人一声咳嗽,七八条大汉,拿着挠钩,就把李俊等人捉进庄里,绑在桩木上。草厅上着四条好汉。接下来的做法,与山寨里的强人一样,取心肝做醒酒汤。李俊在浔阳江也曾干过这类似的勾当,不想今日栽到同行手里,伤感之余,说出了自己深敢内疚的话:连累了童威、童猛兄弟。童威、童猛兄弟觉得死在这里也太冤枉了,埋没了大名。
费保等虽是水匪,也特别敬重好义气的人物好汉,听了他们的对话,亲自割断了绳索,动问李俊大名。当李俊表明自己及童氏兄弟的姓名及身份后,费保等四人不但是纳头便拜,而且是齐齐跪下谢罪,,真是好汉惜好汉。虽说是水匪,但是义匪。他们之所以要捉李俊等人,是怕李俊等人是细,是来探究虚实,要来破坏他们这块安静的乐土。
李俊听了费保的介绍后,非常高兴,以为又为宋江哥哥招来了四位好汉,于是说:“随我去见俺先锋,都保你们做官,待收了方腊,朝廷升用。“谁知费保的回答,大出李俊的意料。费保说:“若是我四个要做官时,方腊手下,也得个统制,做了多时。所以不愿为官,只求快活。若是哥哥要我四人帮助时,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若说保我做官时,其实不要。”
费保这一番话,是很有见地的,不愿在方腊手下为官,是他们清楚方腊的造反前途渺茫,最终被灭是早晚的事情;不愿在朝廷为官,是他们目睹社会的贪腐黑暗;但他们又愿帮助宋江去征剿方腊,而且表示是不畏生死,他们这是尽义。他们是尽义而不尽忠的好汉,他们尽江湖之义,朋友之义,正义之义,而不尽朝廷之忠。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历史的游戏规则就是这样:每个新兴的成王霸之业者,往往先是许以重诺,给以甜美,让你心甘情愿的为他卖命打天下。等到天下太平,他坐上王位了,又怕你效仿他去夺取政权,于是就千方百计地以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强加到你的头上,让你见不到太平。梁山义军最后的归宿,如费保预料的一样,除了少数人之外,大多数人都没有落得一个好下场。
费保建议:“趁此气数未尽之时,寻个了身达命之处,对付些钱财,打了一只大船,聚集几人水手,江海内寻个净办处安身,以终天年“。这就是要李俊抓住这个“兴“的时候,激流勇退,这即可以逃过“不许将军见太平“之难,又可另谋发展,迎来更“兴“之“兴“。
费保等人,虽说是太湖上一水匪,他的名声远没有宋江大,见识没有卢俊义广,知识没有吴用高,但他的眼光,却比这些梁山领袖们看的都远、都透。李俊在此之前,还是执迷不悟,对消灭方腊后的去向是没有想法的。听了费保这一番话,恍然大悟,难怪他会“倒地便拜“,说出“重蒙教导,指引愚迷,十分全美“的话来。这不是客套,是肺腑之言,对李俊来说真是“指引愚迷“。所以他才发誓:等收伏方腊后,他便带着童威、童猛兄弟来投,“若负今日之言,天实厌之,非为男子也“。也正视因为费保为其“指引愚迷“,李俊才逃过被奸徒杀害的一劫,并且在海外得到更大的发展。
李贽对这一段有如下评价:戴纱帽中,绝少人品,如费保四人不要做官,却有见识。李俊要宋江保他做官,特地当一件事与费保说,正不知费保听之,失声大笑也。人之知量不同如此。“在中国的历史上,能摆脱名缰利锁的有能耐之人,实在不多。而正如费保所说:“不许将军见太平“的大领导,在中国历史上,几乎已成定律。
不过,这几个家伙在水浒传中并不是鲍鸿关注的重点,鲍鸿看水浒传的时候比较年轻,正是在看古惑仔之类的电视的时候,是以对于打打杀杀的事情比较感兴趣,至于说找退路,或者说什么历史的必然性之类的问题,却是还没到那个年龄段。反正等到以后,他就基本上没怎么回过头去翻看《水浒传》了。(未完待续。)
“前朝乱入第三名武将,吴国大臣,吴王诸樊之子,吴王阖闾之弟夫概――统率85,武力87,智力70,政治68。”
夫概,姬姓,吴王诸樊之子,吴王阖闾之弟。公元前506年,楚国令尹囊瓦率军围攻已经归附吴国的小国蔡国,蔡在危急中向吴求救。吴国遂打起兴师救蔡的旗号,吴王阖闾亲自挂帅,以孙武、伍子胥为大将,阖闾的胞弟夫概为先锋,倾全国3万水陆之师,乘坐战船,由淮河溯水而上,直趋蔡境。
吴军先锋夫概对吴王阖闾说:“囊瓦这个人不仁不义,楚军没有几个愿为他卖命。我们主动出击,楚军必然溃逃,我军主力随后追击,必获全胜。”阖闾不允。夫概回营后,对部将说:“既然事有可为,为臣子的就应见机行事,不必等待命令。现在我要发动进攻,拼死也要打败楚军,攻入郢都。”于是率领自己的5千前锋部队,直闯楚营。果然楚军一触即溃,阵势大乱。阖闾见夫概部突击得手,乘机以主力投入战斗,楚军很快便土崩瓦解。
囊瓦所属残军战败后,由苏延率领向部城方向溃退。孙武指挥吴军实施了战略追击,到清水追上了楚军。阖闾正要下令攻击,夫概又以孙子兵法所言的“半渡而去之”来阻止了阖闾。阖闾接受了夫概的建议,待楚军半渡清发水时,才发起攻击,因而大败楚军。
阖闾、孙武、伍子胥率领吴军攻入郢都。柏举之战遂以吴军的辉煌胜利而告结束,吴王终于实现了破楚入郢的夙愿。
,秦国由于害怕吴国强大对其不利,又因楚臣申包胥于秦庭不思饮食,哭泣七日,求秦国出兵救楚,秦出兵后,与楚军会合于稷,而后在沂大败夫概,夫概畏罪不敢见阖闾,于是乃亡归,自立为王。阖闾闻之,引兵去楚,归击夫概。夫概败,奔楚,楚封之堂溪,号为堂溪氏。
夫概子孙在吴国者改姓夫余氏,为吴姓的一分支姓氏。夫余氏的部分成员辗转迁徙,到了朝鲜半岛开拓基业,人丁极为兴旺。以后发展成为朝鲜著名的豪族――百济王室。
“别和我讲这么遥远的典故好吧!”鲍鸿无奈道,“我记得老早不是说纣王的兄弟是那个什么朝鲜的祖先嘛?这个夫概又跑过去干嘛?”
周初,商朝遗臣箕子东迁至今朝鲜半岛北部,建立的“箕氏侯国”,被认为定都在大同江流域今平壤一带。这个国家在西汉时被燕国人卫满所灭。在中国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名著《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王商纣王的庶兄箕子在武王伐纣后,被武王封于朝鲜,史称“箕子朝鲜”。
箕子所统治之古朝鲜在中国商周古史、中国东北史和古代朝鲜史上占据重要位置。箕子以一个哲学家、政治家、殷商思想文化的代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代表出现在历史、思想文化史上。其卫满推翻了箕子朝鲜的哀王,并取得箕子朝鲜的首都平壤,新政权被称为卫氏朝鲜,韩国历史学家尹乃铉在其所著的《韩国古代史新论》中承认箕子朝鲜的存在,并认为箕子来源于中国中原。值得注意的是,箕子朝鲜是周的诸侯国,属于中国地方政权,即朝鲜侯,并不是今日韩国的历史政权。
“而我前面说的很清楚,概子孙在吴国者改姓夫余氏,为吴姓的一分支姓氏。夫余氏的部分成员辗转迁徙,到了朝鲜半岛开拓基业,人丁极为兴旺。以后发展成为朝鲜著名的豪族---百济王室。”系统解释道,“你要清楚里面的区别,夫概的后人并不是一下子就迁徙到朝鲜的,早期他们是在扶余,所以这之间并不存在冲突。”
箕子朝鲜的灭亡,在秦末民变潮中,有一个名叫卫满的燕人,也率领1000多名部属,来到了朝鲜半岛。后来正是他灭亡了已经衰落的箕氏王朝,建立了“卫氏朝鲜”。卫氏朝鲜前后存在近90年,于公元前108年被汉武帝所灭。汉朝在卫氏朝鲜旧地置郡统治,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乐浪文化”。
“不对啊!”鲍鸿忽然开口说道,“我算是看出点苗头了,又是日本的,又是朝鲜半岛的,你这是在刻意给离我远的地方安排人物?”
“这都被你看出来了?”系统哈哈笑道,“我的确是在考虑给日本安排些人过去。不过,你也玩过三国志吧?知道日本那鬼地方在这个时期有什么势力吧?这个时候插人进去,造成的结果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什么?邪马台那个女王什么的?”鲍鸿疑惑道。
所谓“邪马台国”目前被国际权威学术界一致认为是日本国家的起源。
早在《后汉书》中就有关于汉光武帝刘秀赐予倭国使者金印的记载。
在晋朝陈寿所著的《三国志・魏书・倭人传》中用了约两千字的篇幅介绍了三国时代倭国的情况。这里提到了当时在日本国的九州岛东北部有一个很大的女王国叫“邪马台国”,下属30多个小国。统治该国的女王就是“卑弥呼”。书中记载道,邪马台国虽然历代也以男人为王,但是在连续六七十年的战乱之后,他们拥立了卑弥呼担任女王。卑弥呼擅长用鬼之事迷惑百姓,年纪虽然很大却没有结婚,只有弟弟辅佐朝政。卑弥呼为王以来从来没有外人能够见到她的面,只有千名仕女以及一名送伙食的男人出入宫闱。
据记载,公元二三八年,卑弥呼派遣使者难升米朝见魏帝曹睿。魏帝赐予卑弥呼以刻有“亲魏倭王”的紫绶金印一枚,包括铜镜百枚在内的礼物若干。邪马台国与另一个由男王统治的狗奴国向来不和,她特地再次派遣使者来到魏国求助。魏帝派出使者表示支持邪马台国,但是狗奴国对魏帝的檄文却似乎并不在意。在长期的战争中,卑弥呼去世了。邪马台国拥立了一名男性为王,但是国中却引起大乱,只好再度拥立卑弥呼一族的女性“台与”为女王,这才平息了内乱。
公元三二六年,台与再度派遣使者来到中国。此时三国时代已经结束,晋朝占据了主导地位。再往后,邪马台国就从中国的史书中失去了踪影。
关于邪马台国的所在地,一般认为是在九州岛说较有力,据《后汉书》和《三国志》记载倭国或邪马台国在日本列岛的九州岛的东北部。
“也就是说,现在日本的本土势力就是这个鬼?”鲍鸿笑着询问道。
“你以为?”系统疑惑道,“你不会认为三国游戏里面那个什么都是编的吧?”
“好吧!你厉害!我文盲……”鲍鸿无奈道,“直接乱入吧,我看看你要怎么!”
“独孤信植入身份为乌桓勇士。”
“赵鼎植入身份为大汉地方官吏。”
“孙恩植入身份为刚刚航行到日本岛的海盗。”
“汪直植入身份为孙恩同伙。”
“阁应元植入身份为大汉地方官吏。”
“冯锡范植入身份为交州地方土人。”
“徐福、卢生乱入到日本。”
“夫概乱入到扶余。”
系统完成乱入的安排,鲍鸿感觉和自己猜想的差不多,唯一的问题就是自己这边居然又没轮到。
“对了,宇文成都他们已经被带过来,进入检测范围,所以这个也发生爆表了!”系统继续说道。
“所以呢?”鲍鸿冷笑道,“你这次给日本、朝鲜送人来没够,还要继续下去吗?”
“怎么?你不服吗?”系统冷笑道,“那就不多说了,下面直接说乱入名单了。”
“哦!我知道宇文拿着普通武器是101,就不要多了!”
“乱入第一名武将,《水浒传》人物,太湖四杰。”
“太湖四杰”。原居住于太湖榆柳庄。在宋江征方腊时,李俊在太湖结识并结义为兄弟。他帮宋江破了苏州城后,告辞回太湖。后与李俊等人一同出海,协助李俊称雄暹罗国。
费保与倪云、卜青、狄成等四条好汉,原来都在绿林丛中讨衣吃饭,也就是做强盗。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由占山为王的强盗,在榆柳庄的地方,变成了水匪。
因这榆柳庄四下里都是深港,非船莫能进,加上他们都是学得了水上功夫,故无人敢来侵扰。一日,混江龙李俊请命到太湖打探水路,带着童威、童猛并两个摇橹的水手,直奔太湖中去,渐进吴江,远见一派渔船。李俊假借买鱼,就靠近了渔船。李俊说要买大鲤鱼,渔家说:随我家里去卖与你。李俊等跟着渔家走进一庄门。那人一声咳嗽,七八条大汉,拿着挠钩,就把李俊等人捉进庄里,绑在桩木上。草厅上着四条好汉。接下来的做法,与山寨里的强人一样,取心肝做醒酒汤。李俊在浔阳江也曾干过这类似的勾当,不想今日栽到同行手里,伤感之余,说出了自己深敢内疚的话:连累了童威、童猛兄弟。童威、童猛兄弟觉得死在这里也太冤枉了,埋没了大名。
费保等虽是水匪,也特别敬重好义气的人物好汉,听了他们的对话,亲自割断了绳索,动问李俊大名。当李俊表明自己及童氏兄弟的姓名及身份后,费保等四人不但是纳头便拜,而且是齐齐跪下谢罪,,真是好汉惜好汉。虽说是水匪,但是义匪。他们之所以要捉李俊等人,是怕李俊等人是细,是来探究虚实,要来破坏他们这块安静的乐土。
李俊听了费保的介绍后,非常高兴,以为又为宋江哥哥招来了四位好汉,于是说:“随我去见俺先锋,都保你们做官,待收了方腊,朝廷升用。“谁知费保的回答,大出李俊的意料。费保说:“若是我四个要做官时,方腊手下,也得个统制,做了多时。所以不愿为官,只求快活。若是哥哥要我四人帮助时,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若说保我做官时,其实不要。”
费保这一番话,是很有见地的,不愿在方腊手下为官,是他们清楚方腊的造反前途渺茫,最终被灭是早晚的事情;不愿在朝廷为官,是他们目睹社会的贪腐黑暗;但他们又愿帮助宋江去征剿方腊,而且表示是不畏生死,他们这是尽义。他们是尽义而不尽忠的好汉,他们尽江湖之义,朋友之义,正义之义,而不尽朝廷之忠。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历史的游戏规则就是这样:每个新兴的成王霸之业者,往往先是许以重诺,给以甜美,让你心甘情愿的为他卖命打天下。等到天下太平,他坐上王位了,又怕你效仿他去夺取政权,于是就千方百计地以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强加到你的头上,让你见不到太平。梁山义军最后的归宿,如费保预料的一样,除了少数人之外,大多数人都没有落得一个好下场。
费保建议:“趁此气数未尽之时,寻个了身达命之处,对付些钱财,打了一只大船,聚集几人水手,江海内寻个净办处安身,以终天年“。这就是要李俊抓住这个“兴“的时候,激流勇退,这即可以逃过“不许将军见太平“之难,又可另谋发展,迎来更“兴“之“兴“。
费保等人,虽说是太湖上一水匪,他的名声远没有宋江大,见识没有卢俊义广,知识没有吴用高,但他的眼光,却比这些梁山领袖们看的都远、都透。李俊在此之前,还是执迷不悟,对消灭方腊后的去向是没有想法的。听了费保这一番话,恍然大悟,难怪他会“倒地便拜“,说出“重蒙教导,指引愚迷,十分全美“的话来。这不是客套,是肺腑之言,对李俊来说真是“指引愚迷“。所以他才发誓:等收伏方腊后,他便带着童威、童猛兄弟来投,“若负今日之言,天实厌之,非为男子也“。也正视因为费保为其“指引愚迷“,李俊才逃过被奸徒杀害的一劫,并且在海外得到更大的发展。
李贽对这一段有如下评价:戴纱帽中,绝少人品,如费保四人不要做官,却有见识。李俊要宋江保他做官,特地当一件事与费保说,正不知费保听之,失声大笑也。人之知量不同如此。“在中国的历史上,能摆脱名缰利锁的有能耐之人,实在不多。而正如费保所说:“不许将军见太平“的大领导,在中国历史上,几乎已成定律。
不过,这几个家伙在水浒传中并不是鲍鸿关注的重点,鲍鸿看水浒传的时候比较年轻,正是在看古惑仔之类的电视的时候,是以对于打打杀杀的事情比较感兴趣,至于说找退路,或者说什么历史的必然性之类的问题,却是还没到那个年龄段。反正等到以后,他就基本上没怎么回过头去翻看《水浒传》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