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圣录
字体: 16 + -

第八章 医命郎中

    thu oct 06 14:53:33 cst 2016

    早朝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象征。

    当太阳初升,朝曦初临,第二天的早朝就这样开始了。

    皇宫还是昨天的皇宫,永宁殿还是那个永宁殿,殿上的那个仁宗还是那个皇帝。

    仁宗皇帝坐在那里,面对着文武百官。

    “吾皇永昌。”

    数十人齐齐下跪。

    历来都是以左为尊。

    太始皇帝时武将皆在左。

    但现在文官都是站左,武将站右。

    这是仁宗皇帝上位登基时便规定的。没有战争,武将的作用自然敌不过文官。这便是仁宗皇帝给百姓的暗示,意思是不会有战事起。

    他就坐在麒麟椅上。

    望着百臣。

    左边太宰为首,右边四大神将第一的陌生神将在前。

    “众爱卿平身。”

    按照往常,接着便是文武百官奏章的时候。但今天不一样。

    “今天早朝只议一件事,其他事暂且搁置。”仁宗皇帝说。

    什么事?

    很多人都知道是什么事。

    在朝为政的人都是些什么人,朝中一点小事便可以迅速传入他们耳中。尤其是这永宁殿上的事,永宁殿内有多少苍蝇多少蚊子他们可能都知道,甚至比皇上还清楚。

    他们要审一个人。这个人是个道士。

    然后陆青衣就被押上来。

    他一上来,殿上所有的人就都知道他不会修行。

    这不是问题。朝廷的政客的想像力是最丰富的,因为他们有的是理由能解释一切很不合理的事情。

    “蜀山事后,只有此小道士幸存,诸位爱卿,有何高见?”

    谁还能比皇帝高?答案是没有人。

    然后他们就议论开来。

    事情无非是那些事情,问题无非是那些问题。既然问了,陆青衣自然要回答。

    “蜀山遇难时你在何处?”

    “山下。”

    “为何下山?莫不是想判门弑师后畏罪潜逃?”

    “师父送我下山的,我不会修行。”

    众人有些恼怒。

    “或许你善于掩饰,使自己看上去没有修行。”有人讥笑。

    陆青衣不卑不亢,望着那人。是一名三品文官。

    那名官员被看的有点慌张,整个朝堂都安静下来。

    但他以为,满朝文武都在,而且都是支持自己的,对方又是个不会修行的小道士。

    于是他不知道哪来莫名的勇气接着问:

    “难道没有可能吗?”

    陆青衣缓缓道:“你的意思是满朝之上都没有个能看出我的掩饰,我看仁宗皇帝真是白养你们这群庸夫俗子样的书呆子了。”

    一句话骂了所有的文官。

    满堂皆惊。

    他们本想在这个人不会修行的事情上步步相逼,却逼了自己。

    另一名武官有些瞧不起那名三品官员,小道士:“伶牙俐齿。或许你勾结外族意欲不轨呢?”

    陆青衣又回头看他。

    就像陆青衣看之前那个文官一样。

    他有些招架不住。

    接着陆青衣便说话了,准确的说,他开骂了。

    “我大梁仁宗皇帝竟将卫国重任交给你们这群匹夫,让异族轻而易举的到来大梁中州,而你们毫无察觉,在这里凭着猜测来栽赃于我是何意思?我看勾结外族的是你们才是。”

    一句话又骂了武将。

    有理有据,无处反驳。

    既然举世冤我,我骂他几句又如何。骂醒最好,骂不醒,也得个痛快。

    仁宗皇帝摇摇头,这才觉得这个道士不一般。这也是他头一次觉得这些官将都太无用了些。

    “请洛神医来,一医便知。”他终于看不下去,百官无用自然驳他面子。

    百官此时真是觉得皇上就像救了他们一命,尽管本来就没人杀他们。

    于是圣旨下去。

    “请洛神医入殿。”

    这次倒没有人再出声,想必他们明白,他们平日引以为傲的口舌在这个小道士面前只会自取其辱。

    这是很难得的时候,朝廷之上没有一句话。

    仁宗皇帝审视着百官。

    在等洛神医的这段时间,太阳又升高了一些。

    然后洛神医进殿了,还是那身装束。帽子上还是一个很奇怪的“医”字。

    然后这个老人跪下。

    “草民叩见吾皇。”

    草民这个自称陆青衣有些没想到,他以为洛神医会是官。

    仁宗皇帝离开座椅,亲自下来扶洛神医起来。

    “洛神医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陆青衣觉得惊讶,百官却对这司空见惯一样,没有任何别的表情。

    陆青衣开始重新思考这个洛神医究竟是谁了,他越发觉得洛神医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仁宗皇帝道:“烦请洛神医医一命。”

    洛神医沉默了一会,知道皇帝要让自己医何人,又想着该如何回答。方才回答:“陛下,我料想陛下会让我医这一命,昨夜就已经医过了,为保完全,医了不下三次。”

    仁宗皇帝这才回到麒麟椅上。

    “请洛神医宣命。”

    请洛神医宣命。

    一个皇帝对着一个平民说了接连说了三个请字。

    洛神医又朝仁宗行了一礼,道:

    “青衣道士,命格无显。万望陛下恕罪,此命我医不出。”

    满堂瞠目。

    洛神医何许人也?

    举世都知道。

    朝廷有神医,医命不医病。

    他却说青衣道士的命他算不出。

    这时殿外传来公公的声音。

    “牧曲主教求见。”

    国教的人是不用上朝的。

    仁宗皇帝知道桐宫那边的意思了,皇帝也有无奈的时候。

    桐宫就是国教的象征,就像皇帝的永宁殿一样。

    “把陆青衣送到国教去审。退朝吧。”所有人都听出了额外的意思。

    于是百官纷纷退出殿外,面目皆是有些愤怒。

    陆青衣准备跟着牧主教去国教受审。

    洛神医笑呵呵的对陆青衣说:“如何?昨夜我就说过你不会死。”

    “多谢洛神医,”陆青衣行了一礼,而后继续道:“但我仍然相信命不是医的,我能活着是我自己争取的,不是说命格说我活了我才活了。”

    洛神医越来越觉得陆青衣有意思了。

    牧曲主教也觉得陆青衣很有意思,这是第一个怀疑洛神医医术的人。

    然后他走到陆青衣身旁:“陆青衣,初来京都,教宗大人让你在京都逛逛,今夜便来桐宫住。”

    陆青衣答了一声,送走二位才往外走。

    他定了定神,抬头看,晨曦早已经过去了。

    面前的还是那条长安内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