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针传说
字体: 16 + -

第30章 旭日大厦

    乾隆十七年九月,女子范佳氏在喝着汤参,菊萍在一旁候着,女子肚子突然疼痛无比,手上盛有参汤的瓷碗掉落在地,菊萍惊慌:“福晋,您怎么了,是要生了!”菊萍很是聪慧,“福晋,您撑着点,我去找王爷。”菊萍撒腿跑出房间,穿过一个个廊道,在大厅见到王府总管福伯,菊萍老远喊道:“福伯,王爷呢?福晋要生了!”福伯也慌了:“王爷一早出府还没回来,怎么办......,菊萍你去照顾福晋,我这就去请产婆。”

    一炷香后

    总管福伯在果亲王府门前来回踱步,见弘瞻朝王府走来,急切迎上去道:“王爷,福晋要生了,产婆正在为福晋接生呢!”,弘瞻立即朝女子的别院奔去。别院内,一个个丫鬟或是端着盆热水,或是拿着剪刀与棉布,进出女子卧室,弘瞻奔到卧室门口,急忙把门推开一条小缝却被守在门边的菊萍拦住,“王爷,产婆说了男子不能进产房,不然会有血光之灾的。”菊萍把门关起。弘瞻在门外很是焦急,紧握着双手来回踱步,听到屋内女子的叫声,他更是慌张极了,一盏茶的功夫,屋内女子叫声减弱,啊!啊!...一阵小孩的嘤嘤哭声传了出来,弘瞻心头一颤,面露喜色“孩子终于临盆了。”吱!房门被打开,产婆与菊萍从房里走出来,脸上却不见丝毫喜色,噗嗤!产婆与菊萍双腿跪地,菊萍泣声道:“王爷,产下的是个小王爷,可是福晋血崩了...”菊萍泣不成声,产婆低头跪着不敢出半点声音,弘瞻如遭雷劈,脸色煞白,冲进房里,床上女子静静地闭着眼睛躺着,身上还裹着被褥,只是脸上不见一丝血气,女子旁边一个肉嘟嘟的婴儿睁着黑溜溜的眼睛看着这个陌生世界,他还不知自他来到世上便没了额娘。弘瞻走到床前,跪倒在地,右手摸着女子的脸蛋却感觉不到一丝体温,泪珠从眼眶溢出,他再看向女子身前的婴儿,哽咽地述说:“你我在一起也只有三年时间,但我是真心欢喜你,你却就这般去了,你看这是我们的儿子,将来我会将王位传给他,不会让他受一点苦......”弘瞻一个人在床前跪坐了整整一夜,黎明,婴儿的哭声将处于失魂状态的他唤醒。弘瞻抱起被褥裹着的婴儿走出房间,见到一直守在门外的福伯和菊萍问道:“奶娘呢?”,福伯道:“奶娘已经候着了,住处就安排在福晋别院里,也方便照顾小王爷。”“红娘!”福伯又叫道。奶娘穿着一身素色衣装从对面屋里出来,走到福伯身旁,弘瞻看一眼红娘将婴儿交到她手上,说道:“照顾好小王爷,有任何闪失,你们就拿命来抵。”,“是,王爷。”福伯三人应道,弘瞻看着福伯三人,表情严肃,随后离去。

    -----------------------

    紫禁城养心殿内,弘瞻跪伏在地哀求道:“皇兄,臣弟的嫡福晋范佳氏昨日难产血崩了,求皇兄赐封她为一品诰命夫人。”乾隆端正坐在紫桃木方桌后,双手放于方桌上,俯看跪伏着的弘瞻,知晓范佳氏血崩,他脑袋感到一阵晃荡,手握紧成拳头片刻后松开,他想到那个如同仙女一般在湖畔旁柳树下默默站立着的娇柔身影,他想到在桃花园他抱着她欢喜地说:“你真的喜欢我。”,他叫她为桃花仙子,他更和她久久地缠绵在一起,动人的呻吟回荡在他的耳边,他是真的喜欢她......可她走了,远远地离开了。乾隆片刻地呆滞后正声道:“皇弟,人已逝矣,万要保重自身,切莫伤心过度损了身子。”他也这般自我安慰,又说道:“起身吧!朕允了你就是。”弘瞻谢了恩,起了身,神情哀伤地出了养心殿。

    乾隆一人孤独地在养心殿坐着,想到范佳氏是因为难产而死的,心底一颤:她产下的婴儿......会不会是我的...?细算下日子,整好有十个月,确实极有可能如他所想的一般。三日后,范佳氏以果亲王弘瞻嫡福晋、大清朝一品诰命夫人礼厚葬于皇陵果亲王系内。婴儿满月当日,红娘抱着小王爷随弘瞻进了永寿宫见过了太后,太后见着肉嘟嘟地乖孙儿很是欢喜,不停地用小拇指逗孙儿乐呵,问过弘瞻给小孙儿起名没,弘瞻说还没,便给小孙儿起名为永瑹了。午时,乾隆陪太后和弘瞻一起用餐,一家三口唠了些家常,永寿宫西厢房的门闭着,红娘刚喂饱永瑹,永瑹在床上睡起午觉,红娘这才出了厢房关了门去吃午饭,红娘走后没多久,尙还是乾隆身边一等内宫侍卫的和珅悄悄开门而入,从袖里掏出置有银针的卷布和一小块吸水性极好的白棉布,和珅将裹在永瑹身上的小被褥拨开,用银针刺入永瑹脚趾,取下银针,永瑹的几滴血滴在白棉布上,溢出一大块血印,银针很是尖细,加之和珅力道用的恰好,熟睡的小永瑹丝毫没有痛觉,收好卷布和占有血印的白棉布后,和珅再度将小被褥裹在小永瑹身上,神不知鬼不觉般离开厢房,带上了门。

    乾隆在永寿宫用了餐后回到养心殿,乾隆坐在椅子上,和珅恭敬站在对面,此刻养心殿内只有他们二人,吴书来在门外候着,“皇上,事情都办妥了。”说完,和珅从袖里将有血印的白棉布取出,走到桌前恭恭敬敬地放在桌上,看到血色白棉布,乾隆叫和珅退了去,又叫吴书来端进来一碗干净的白水,也退了去,养心殿只有乾隆一人,乾隆将有血的白棉布浸泡在水中,让血在水中化开才拿走白棉布,再用细银针刺破自己的一根手指,滴一滴血在碗中的血水里,乾隆忐忑地观察着碗中的血,渐渐地两人的血竟是完全融合了,“永瑹果真是我的骨肉...”乾隆心里有一丝喜悦也有一丝愧疚,可以说是五味参杂。

    乾隆二十五年,当年襁褓中的婴儿已有八岁,弘瞻的皇额娘——当今的皇太后钮钴禄*甄嬛亲赐名为永瑹(tu),自小收于永寿宫教养,永瑹自幼机灵聪颖,四岁识字,五岁被封为多罗贝勒,已能熟读《孝经》,深得太后与乾隆喜爱。

    “永瑹表哥,跑慢点,等等我!”小女孩穿着淡绿绣花金丝锦缎袍,一张鹅蛋脸生得极为可爱。跑在前面的永瑹说道:“馨儿,快点儿,不然待会儿要挨师傅罚了。”馨儿害怕的说道:“恩~~~,馨儿不要师傅罚。”馨儿是廉亲王钮钴禄*赫舍的独女、皇太后的孙侄女,偳睿和硕格格,三岁入永寿宫,与永瑹为伴,得皇太后恩赐才能入上书房受教。跑进尚书房,永瑹与馨儿端坐在椅上呼呼~~呼喘着大气,师傅来后,继续讲解着昨日未讲解完的《资治通鉴》第十一卷汉纪三,师傅右手捧着书,左手收于背后抓着辫子,站着念道:“太祖高皇帝中五年己亥,公元前二零二年冬,十月,汉王追项羽至固陵,与齐王信、魏相国越期会击楚;信、越不至,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坚壁自守,谓张良曰:「诸侯不从,奈何?」对曰:「楚兵且破,二人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天下,可立致也......”馨儿听得迷迷糊糊,眯着眼睛打着瞌睡,永瑹倒是听得极会神。约莫又过了一顿饭的时间,师傅双手合上书,语速不缓不慢,说道:“今天先学到这儿,回去后一定要熟记刚才教得内容。”包括永瑹、馨儿在内,七八个年纪相仿的皇室宗亲子弟略微躬身,回答说:“是,师傅走好。”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