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年华
字体: 16 + -

心语3

    tue jun 28 13:02:50 cst 2016

    对于我所做的这部作品而言,我是对那些鲜花、打赏之类的没有什么太大的渴求,写这篇作品也仅仅是想让更多人阅读,对已逝的青春报以最后的致敬。感慨由于自己当初的年幼无知且狂妄自大而做过的一件件傻事、而伤害的一个个朋友和好姑娘。为哪一份份支离破碎的感情和渐渐淡去的感情以及无处排泄的情绪找一个归宿。

    坦白的说:写这部作品,只是想趁还年轻,还有做梦的勇气,对于往事还没有彻底放下、还没有真正扛上上生活重担的这段时间记述一下自己虽不完美但绝对是世间独一无二的青春,当自己真正老去的时候,彻底忘记自己过去的时候,在此将它拿出来,翻读一番,这,已足矣。不至于在自己年老时,回忆起自己的青春却发现自己什么都记不起来了!

    但这两天我逐渐发现的一个现象却让我很是泄气,有很多作品(字数和我都相似)但他们的评论、收藏、关键是阅读人数(我写这部作品,真的仅仅只是想让更多的人阅读,不求别的)却远超于我,在昨天晚上至现在,我认真的读了大约有十本作品(都是和我的差不多,刚写不久的)客观公正的说:他们的作品并不比我强太多,也就是说我的作品并不比他们差。这个现象让我想不通,也过不去。

    今天十点半的时候,我给我曾经在 起点 发书时的一个网文编辑打了电话。在询问他之后,我发现我忽略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我曾经想过,但没有重视)那就是宣传!!!

    整个17k网站有近 1后面很多个0 的昨品,真的是多如牛毛,而我的作品也的确是沧海一粟。所以在这里首先要祝贺我能够看到这里的一些读者,亿万书从中,我们能够相见,真的是有缘。

    而他给我提出的建议就是在别人的作品评论的地方留下自己的名字+作品。就比如这样:管默携《沉默年华》拜读??的??作品,已收藏(或怎样怎样),望赐教、回访。 而我在翻阅近40部作品后,我发现确实是这样。而我在思考后,发现我真的做不到这样。我写作品,不是为了别的,还是那句老话,这是我的梦想,也许我真的没有写作的天赋 ,也许我写的作品真的很烂很烂,但那又怎样呢?我喜欢写作。即使没有人为我鼓掌,我想我都会努力的写下去,走下去。

    他看完我的作品了,然后给我提了几个主意,一就是我乱发这个 心语,导致正文和杂文交叉在一起,显得作品混乱。这一点我保证会改掉的!

    第二点是作品更新和字数问题。所以再次承诺:(从明天6.29日开始执行) 上午11.00一更,晚上6.00前二更。加更的问题,那天状态好能多写几章就绝对发几章。

    每章字数在3000+以上。

    …………

    今天就比较未知了,但应该能发一章。所有的章节我都再次读了俩遍,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所以请读者朋友帮个小忙,给《沉默年华》宣传一下。

    至此,我还是不想用那种方法来为自己的作品宣传,因为我写的不仅仅是作品,它是我的心血、我的梦想、我真正的青春。

    我从写这本书到现在,从没有为它做出过任何宣传。所有读过这本书的人,都是有意或无意的搜索到,然后读下来的。包括我的亲人、朋友没有人知道我在写书。 所以说,致看过这本书的每一个人,我们都很有缘

    我看过数据数据后,发现一个好消息――读《沉默》的人正在逐渐增加,这是一个好消息!另外就是石家庄的朋友比较多,(当然全国各地的朋友也有)。

    最令我振奋的是,有一个澳洲一个美洲的读者,这是不是意为《沉默》已经走出国门了呢!(自己和自己玩,这样还能开心点)

    《沉默》将要记载我6年的生活,三年高中,三年大专。粗略估计要有……。(我是真的估不出来)

    就算在这条路上,只有一个读者在陪伴,那我依然会坚持将它更完的。哪怕只剩下我一个人,我也会尝试把它写完的。

    关于为什么不宣传,我还是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酒香不怕巷子深这样的言论的。(这不过我想我也许是块石头,也并不香)不过屠呦呦说过:不要去刻意追逐一匹野马,而要将追马的时间用在种草上,这样 春暖花开的时候你会收获一群野马。

    还是弱弱的说一句:如果看过《沉默》并觉得它能看,不至于把你们看吐,那就帮忙推广下,如果真的看吐了,那就更要推广了,推广给你的##们。

    好了,我要去种草了。

    真心希望《沉默》的读者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