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五封未上奏的奏折
当郑文收到金陵事件的事情,已然是二十日的下午。
……
而此时,正是十月二十日的早∴晨,天气晴朗,阳光明媚。
郑文正站在燕京城的驻军大营之中,宣读了诏书,把枢密院的委认状亲手交给了林苍与李同。
郑文满面笑容,这时一太监端上来了三杯酒,郑文亲手拿起酒杯,分别递给二人,又拿起最后一杯,开口说道:“朕敬二位将军一杯,祝你二人马到成功!”说完对着二人敬了一下,就一饮而尽。
林苍、李同二人也同时一饮而尽,对着郑文单膝跪地,并齐齐高呼:“臣等绝不敢负陛下之所望,万望陛下保重,臣等去了!”
说完,二人就起身,齐齐跃上战马,高呼“出发”,冲出了京城大营,正站着的上万大军也齐齐动了起来,迈着整齐的步伐也跟着二人走出了大营。
郑文望着军列,一直到他们消失在郑文的眼前,郑文才跛着脚,被众人簇拥着出了京营,回返皇宫。
……
此时郭府。
燕京府尹杨波是一脸愁容,这一夜杨波率着人是仔仔细细的搜查了整个郭府,却仍然没找到与本案有关的珠丝马迹。
杨波一个人独自在郭成的书房,愁眉不展,焦急的走来走去,到底是为什么呢?怎么会这样?查了这么久,竟然是一点有用的都没查到?难道是方向错了?不该查郭府?
不可能啊!郭成就是死在郭府,不查郭府,还能去哪里查啊?
杨波总觉得哪里有一丝不对劲,却是又想不起来,到底是什么呢?
杨波在书房踱着步,低下头细细的思考,沉思了好大一会儿,就是想不起,抬起头来,看到整排的书籍,突然灵光一闪,是了,是奏折。
陛下让郭成闭门思过,郭成不可能不写请罪的奏折,自己有可能从请罪的奏折中发些什么呢?
于是,杨波叫来叫江轩的锦衣卫千户,只见这个人身材壮硕,大脑袋,满脸胡须纷飞,给人有猛张飞的感觉,一身漂亮的飞鱼服穿在身,硬是给人一种杀猪的屠户穿新衣的感觉。
杨波就对江轩说:“江大人,你到御书房问问,能不能把郭成郭大人这几天的请罪奏折拿来给我看看?”
江轩听了,眼珠转了转,又打量了杨波一眼,看到周围没什么特别的人,才又压低声音的开口说道:“杨大人,不必去了,这些天御书房根本就没收到过郭成的请罪奏折。”
杨波一听,顿时有些不可置信,江轩的话是打得杨波是晕头转向,这怎么可能,一个闭门思过的户部尚书,一个朝堂重臣,在闭门思过这么多天,竟然一封奏折都没上过,这显然不正常。
于是,杨波又有些不确信的问道:“江大人,是真的一封都没上过?这不可能吧?”
江轩听了,翻了翻白眼,才又对杨波点了点头,却是并不开口说话。心中却是非常无语,怎么不可能,自从郭成闭门思过之后,就是我带人监察的,他有没有上过奏折难道我不知道,否则的话陛下会安排我来协助你。但这些话江轩显然不能说的,只好闭口不语。
杨波也是聪慧之人,看了看江轩穿的飞鱼服,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这肯定是锦衣卫暗地里的勾当。
于是,杨波又对江轩说道:“江大人,那你说,这些天郭成郭大人有什么奇怪之处?”
江轩听了,却是一脸的不情愿,遂闭口不说话。
杨波一见,急了,就又说道:“你对我一个人说好了,陛下的命令,这件案子一切听我的,你说吧?”
江轩听了,是满脸的不愿意,才不情愿的迈动步伐,走近杨波,把嘴靠近杨波的耳朵,小声的说道:“杨大人,没有,我们又不可能随时的看成郭成。”
杨波听了,顿时无语,难道陛下派来这个逗比是来搞笑的吗?没有的话你就大声说出来嘛,又何必搞得这么神神秘秘的,杨波杀人的心都有了,刚想移开自己的耳朵。
这时,江轩又小声说道:“但是,我们发现,郭成曾经写过奏折,最少是三次,我的人发现的,但内容却是不清楚,只是不知道他为什么没递上去?”
杨波听了,赶紧移开耳朵,一口的大蒜味,受不了,缓了一下,杨波又才开口道:“那你知道,这些奏折在哪里吗?”
江轩听了,摇了摇头,又才开口道:“不知道,但我知道,这些奏折,肯定在这间书房里,郭成从未带出去过,我保证。”
杨波听了,面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双眼泛出幽光,于是就开口说道:“江大人,那我们找找吧!”
于是二人开始了在书房里翻箱倒柜,找了好大一会儿,累得气喘吁吁,还是没找到,于是杨波又招呼着人继续找,但是翻遍了整个书房,也没发现什么机关密室之类的,还是没有找到。
于是,杨波累得坐在椅子上,开口就说道:“江大人,不会是你说慌了吧?怎么会没有发现?”
江轩听了,也不着急,只是辩解的说道:“我怎么知道?你们这些文人的脑回路是如此新奇,我怎么知道郭成把它们藏在哪里了?”眼睛却不停的扫视着书房。
“咦,杨大人你看,那张书桌上的书怎么会如此之整齐,我怎么感觉如此之奇怪?”江轩指着一张书桌说道。
杨波转头一看,只见那张书桌上,整整齐齐的堆着一匝书,高高的,看上去还是新的,只是给人一种非常突兀的感觉,原来这是郭成的书桌。
杨波站起身,走向那张书桌,拿起最上面的一本书,翻了一下,没有发现,又拿起一本书,一翻开,就发现里面有一本长方形的奏折。
原来这书里面被人用剪刀剪空了,剪成了长方形的空格,刚好能够放进一本奏折。
杨波一见,心中一喜,遂马上又翻了翻这些书,就又找出了几本奏折,数了数,却是五本之数。
于是杨波就坐在椅子上,打开了第一本奏折,是一封单纯向陛下请罪的奏折,杨波又看了数遍,还是没发现什么有用的东西。
于是杨波又打开了第二本奏折,开始看了起来,读着读着杨波就发现,这也是一本请罪的奏折,只是感觉言语间欲言又止的,好像要说什么事,但又没下定决心说的样子。杨波看了是精神一振,顿时感觉发现了些什么?
于是杨波放下这本奏折,又拿起了第三本奏折,打开一看,顿时内容就浮现在杨波的眼里,只见:罪臣郭成叩拜陛下,陛下那日说臣私心太重,不是能臣,臣闻了深以为然,户部右侍郎狄平及一干户部官员的贪渎,臣早已知晓。但臣确实是私心太甚,才酿成了今日之祸,臣有罪!但臣之一生,却是未做过半分对不起大乾的事。臣再三思索,终究下定决心,还是把这件事告诉陛下,臣做了户部尚书多年,依稀曾听闻,大乾各地粮仓许多已少粮或无粮,被人倒买,这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而他们在户部的触手就是狄平,这是臣多年暗中观察发现的,至于户部左侍郎王成这个人,臣看不透他,不知道他具体有没有参与,但臣知道,这件事他是知道的……臣再三叩拜陛下!
杨波看了,顿时是脸色剧变,一片苍白,心中却是震惊万分,全身擅抖,手上奏折“啪嗒一声”掉落在桌上……
旁边的江轩见了,也是一阵惊讶,这杨大人是怎么了,怎么看了一下奏折就变成这样了,遂开口问道:“杨大人,你这是怎么了?”
杨波也不回答,只呆呆的坐着,显然被吓得不轻,又过了好大一会儿,才缓了过来,但脸色依旧不好看。
只见杨波又拿起第四份奏折,只见上面密密麻麻的一排人名,粗略一看,起码数十人,只见末尾写着一段话:这是臣多年暗中观察,绝对是参与了粮食倒卖的人,也望陛下查证!
当杨波打开第五份奏折的时刻,又是密密麻麻的一排人名,也有数十人,只见人名下写着一段话:这是臣觉得可能卷入粮食倒卖的人,也希望陛下能够查证!
只见下面一段话:
陛下,罪臣也算是赎罪了吧!想起您那天说的,郭成私心太重,我回来之后,细细回思了自己的一生,数十年的为官生涯,确实如陛下之所说,私心重于公心,倘若是一小官也就罢了,但却是户部尚书,朝堂的重臣。确实如陛下所说的那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所造成的损失确实是巨大的,我愧对先帝,愧对陛下,愧对大乾!
但我终究还是想通了,决定向陛下托盘而出,也为自己曾经的过错赎罪,也万望陛下能够恕罪!
在这里,我也希望陛下能够还大乾一个朗朗乾坤,还天下一片清宁!
万望陛下保重!
愿大乾人人如龙!
大乾建启十六年十月十九日晚。
杨波看了,是急速的站起身,焦急的说道:“快快,我们去见陛下!”
“怎么了?杨大人,怎么这么急?我们不查郭成的成了。”站在旁边的江轩开口说道。
“查,还查什么?郭成的事都是小事,这件事才是大事,快走!”
杨波说完,不管不顾,拿着奏折就大步的出了书房。
这就是建启十六年末的三大案之一的最后一大案“大乾粮仓亏空案”!
……
而此时,正是十月二十日的早∴晨,天气晴朗,阳光明媚。
郑文正站在燕京城的驻军大营之中,宣读了诏书,把枢密院的委认状亲手交给了林苍与李同。
郑文满面笑容,这时一太监端上来了三杯酒,郑文亲手拿起酒杯,分别递给二人,又拿起最后一杯,开口说道:“朕敬二位将军一杯,祝你二人马到成功!”说完对着二人敬了一下,就一饮而尽。
林苍、李同二人也同时一饮而尽,对着郑文单膝跪地,并齐齐高呼:“臣等绝不敢负陛下之所望,万望陛下保重,臣等去了!”
说完,二人就起身,齐齐跃上战马,高呼“出发”,冲出了京城大营,正站着的上万大军也齐齐动了起来,迈着整齐的步伐也跟着二人走出了大营。
郑文望着军列,一直到他们消失在郑文的眼前,郑文才跛着脚,被众人簇拥着出了京营,回返皇宫。
……
此时郭府。
燕京府尹杨波是一脸愁容,这一夜杨波率着人是仔仔细细的搜查了整个郭府,却仍然没找到与本案有关的珠丝马迹。
杨波一个人独自在郭成的书房,愁眉不展,焦急的走来走去,到底是为什么呢?怎么会这样?查了这么久,竟然是一点有用的都没查到?难道是方向错了?不该查郭府?
不可能啊!郭成就是死在郭府,不查郭府,还能去哪里查啊?
杨波总觉得哪里有一丝不对劲,却是又想不起来,到底是什么呢?
杨波在书房踱着步,低下头细细的思考,沉思了好大一会儿,就是想不起,抬起头来,看到整排的书籍,突然灵光一闪,是了,是奏折。
陛下让郭成闭门思过,郭成不可能不写请罪的奏折,自己有可能从请罪的奏折中发些什么呢?
于是,杨波叫来叫江轩的锦衣卫千户,只见这个人身材壮硕,大脑袋,满脸胡须纷飞,给人有猛张飞的感觉,一身漂亮的飞鱼服穿在身,硬是给人一种杀猪的屠户穿新衣的感觉。
杨波就对江轩说:“江大人,你到御书房问问,能不能把郭成郭大人这几天的请罪奏折拿来给我看看?”
江轩听了,眼珠转了转,又打量了杨波一眼,看到周围没什么特别的人,才又压低声音的开口说道:“杨大人,不必去了,这些天御书房根本就没收到过郭成的请罪奏折。”
杨波一听,顿时有些不可置信,江轩的话是打得杨波是晕头转向,这怎么可能,一个闭门思过的户部尚书,一个朝堂重臣,在闭门思过这么多天,竟然一封奏折都没上过,这显然不正常。
于是,杨波又有些不确信的问道:“江大人,是真的一封都没上过?这不可能吧?”
江轩听了,翻了翻白眼,才又对杨波点了点头,却是并不开口说话。心中却是非常无语,怎么不可能,自从郭成闭门思过之后,就是我带人监察的,他有没有上过奏折难道我不知道,否则的话陛下会安排我来协助你。但这些话江轩显然不能说的,只好闭口不语。
杨波也是聪慧之人,看了看江轩穿的飞鱼服,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这肯定是锦衣卫暗地里的勾当。
于是,杨波又对江轩说道:“江大人,那你说,这些天郭成郭大人有什么奇怪之处?”
江轩听了,却是一脸的不情愿,遂闭口不说话。
杨波一见,急了,就又说道:“你对我一个人说好了,陛下的命令,这件案子一切听我的,你说吧?”
江轩听了,是满脸的不愿意,才不情愿的迈动步伐,走近杨波,把嘴靠近杨波的耳朵,小声的说道:“杨大人,没有,我们又不可能随时的看成郭成。”
杨波听了,顿时无语,难道陛下派来这个逗比是来搞笑的吗?没有的话你就大声说出来嘛,又何必搞得这么神神秘秘的,杨波杀人的心都有了,刚想移开自己的耳朵。
这时,江轩又小声说道:“但是,我们发现,郭成曾经写过奏折,最少是三次,我的人发现的,但内容却是不清楚,只是不知道他为什么没递上去?”
杨波听了,赶紧移开耳朵,一口的大蒜味,受不了,缓了一下,杨波又才开口道:“那你知道,这些奏折在哪里吗?”
江轩听了,摇了摇头,又才开口道:“不知道,但我知道,这些奏折,肯定在这间书房里,郭成从未带出去过,我保证。”
杨波听了,面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双眼泛出幽光,于是就开口说道:“江大人,那我们找找吧!”
于是二人开始了在书房里翻箱倒柜,找了好大一会儿,累得气喘吁吁,还是没找到,于是杨波又招呼着人继续找,但是翻遍了整个书房,也没发现什么机关密室之类的,还是没有找到。
于是,杨波累得坐在椅子上,开口就说道:“江大人,不会是你说慌了吧?怎么会没有发现?”
江轩听了,也不着急,只是辩解的说道:“我怎么知道?你们这些文人的脑回路是如此新奇,我怎么知道郭成把它们藏在哪里了?”眼睛却不停的扫视着书房。
“咦,杨大人你看,那张书桌上的书怎么会如此之整齐,我怎么感觉如此之奇怪?”江轩指着一张书桌说道。
杨波转头一看,只见那张书桌上,整整齐齐的堆着一匝书,高高的,看上去还是新的,只是给人一种非常突兀的感觉,原来这是郭成的书桌。
杨波站起身,走向那张书桌,拿起最上面的一本书,翻了一下,没有发现,又拿起一本书,一翻开,就发现里面有一本长方形的奏折。
原来这书里面被人用剪刀剪空了,剪成了长方形的空格,刚好能够放进一本奏折。
杨波一见,心中一喜,遂马上又翻了翻这些书,就又找出了几本奏折,数了数,却是五本之数。
于是杨波就坐在椅子上,打开了第一本奏折,是一封单纯向陛下请罪的奏折,杨波又看了数遍,还是没发现什么有用的东西。
于是杨波又打开了第二本奏折,开始看了起来,读着读着杨波就发现,这也是一本请罪的奏折,只是感觉言语间欲言又止的,好像要说什么事,但又没下定决心说的样子。杨波看了是精神一振,顿时感觉发现了些什么?
于是杨波放下这本奏折,又拿起了第三本奏折,打开一看,顿时内容就浮现在杨波的眼里,只见:罪臣郭成叩拜陛下,陛下那日说臣私心太重,不是能臣,臣闻了深以为然,户部右侍郎狄平及一干户部官员的贪渎,臣早已知晓。但臣确实是私心太甚,才酿成了今日之祸,臣有罪!但臣之一生,却是未做过半分对不起大乾的事。臣再三思索,终究下定决心,还是把这件事告诉陛下,臣做了户部尚书多年,依稀曾听闻,大乾各地粮仓许多已少粮或无粮,被人倒买,这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而他们在户部的触手就是狄平,这是臣多年暗中观察发现的,至于户部左侍郎王成这个人,臣看不透他,不知道他具体有没有参与,但臣知道,这件事他是知道的……臣再三叩拜陛下!
杨波看了,顿时是脸色剧变,一片苍白,心中却是震惊万分,全身擅抖,手上奏折“啪嗒一声”掉落在桌上……
旁边的江轩见了,也是一阵惊讶,这杨大人是怎么了,怎么看了一下奏折就变成这样了,遂开口问道:“杨大人,你这是怎么了?”
杨波也不回答,只呆呆的坐着,显然被吓得不轻,又过了好大一会儿,才缓了过来,但脸色依旧不好看。
只见杨波又拿起第四份奏折,只见上面密密麻麻的一排人名,粗略一看,起码数十人,只见末尾写着一段话:这是臣多年暗中观察,绝对是参与了粮食倒卖的人,也望陛下查证!
当杨波打开第五份奏折的时刻,又是密密麻麻的一排人名,也有数十人,只见人名下写着一段话:这是臣觉得可能卷入粮食倒卖的人,也希望陛下能够查证!
只见下面一段话:
陛下,罪臣也算是赎罪了吧!想起您那天说的,郭成私心太重,我回来之后,细细回思了自己的一生,数十年的为官生涯,确实如陛下之所说,私心重于公心,倘若是一小官也就罢了,但却是户部尚书,朝堂的重臣。确实如陛下所说的那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所造成的损失确实是巨大的,我愧对先帝,愧对陛下,愧对大乾!
但我终究还是想通了,决定向陛下托盘而出,也为自己曾经的过错赎罪,也万望陛下能够恕罪!
在这里,我也希望陛下能够还大乾一个朗朗乾坤,还天下一片清宁!
万望陛下保重!
愿大乾人人如龙!
大乾建启十六年十月十九日晚。
杨波看了,是急速的站起身,焦急的说道:“快快,我们去见陛下!”
“怎么了?杨大人,怎么这么急?我们不查郭成的成了。”站在旁边的江轩开口说道。
“查,还查什么?郭成的事都是小事,这件事才是大事,快走!”
杨波说完,不管不顾,拿着奏折就大步的出了书房。
这就是建启十六年末的三大案之一的最后一大案“大乾粮仓亏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