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如意
字体: 16 + -

第四十章 山中无岁月

    小隐轩敞十足,却门可罗雀,过了几日他便呆不住了,日日往师父的茅舍跑,有一日他突然灵光乍现,说师父的雅舍和他的小隐遥遥相对,应该起个对仗工整的名字。

    师父说,你这么兴冲冲的,可是心中已有妙语。

    他神采飞扬的说,师父大智无形,潇洒随便,他为小隐,师父就用大便二字,岂不妙哉。

    这神出鬼没的文字功底,不知当年那些有幸做过他尊师的文豪大儒看了,会做何感想。

    师父沉吟片刻,很有涵养的说,名字是个好名字,可惜他这陋室早已有名字了,唤作“未离”。

    很可惜,好意他心领了。

    为了答谢他一片热心肠,师父带他去了藏书阁,看着林林海海的藏书对他说,以后每天抄一本,抄完为止。

    他最不喜文墨,小时候被迫灌进去太多,长大了便逆反,三瓜俩枣也懒得望脑子里拾掇,眼看着三生三世都跳不出去的书海,他回头认真看了一眼师父慈祥的面孔。

    这才发觉师父是个道貌岸然睚眦必报的小心眼儿。

    自此以后,他在浑夕山上很大一部分光阴,都消磨在了这里。

    起初是被逼无奈,后来慢慢成了习惯,再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他把自己尘封在了这里,日日和发黄的扉页朝夕相对,仿佛这样就能沉淀出一层他想要的心境,不去想那个他不该想的人……

    藏书阁实际上是个藏书洞,洞口青松翠柏,几丛幽草掩映,很有几分林深不知处的意境,入得洞内,一股淡淡的墨香掺杂着经年累月不见阳光的空气扑面而来,他抬头看到悠长而蜿蜒的石壁上,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颗拳头大的夜明珠,散发着幽白的淡淡光芒,相比之下,父皇冠带上那颗号称稀世珍宝的夜明珠,鸽子蛋一般,小的便像个笑话了。

    他一边腹诽师父他老人家怎能如此深藏不露,装起穷来比叫花子还生动,一边借着夜明珠层层延绵不绝的光晕走向曲折蜿蜒的洞府。

    通道两侧的石壁上开有凹槽,里面放着古旧泛黄的器皿,看不出质地,上面刻着看不分明的符撰,他伸手去摸时,却似隔着一层镜花水月,触之便似泡影,琳琳点点碎成层层涟漪,收回手时,那些摆设便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起初他还觉得好玩,来的次数多了,渐渐连看都懒得看上一眼了。

    石道九曲十八弯,走到尽头是处突然开阔的洞府,他举目四望,从来不曾见过如此多的书……

    洞顶浮着几丝淡淡的流云,不知从何而来,又如何千年不散,流云氤氲起淡淡仙霞,幽幽变换着形态,静静在他头顶飘过。

    他随手抄起一本书,翻开看了看,鬼画符般的文字,看一眼就头大如斗了。

    噼里啪啦翻了一气,找不到一本可以看得懂的书,他翻一本扔一本,呼呼啦啦撇了一地,嘴里还碎碎叨叨抱怨师父太阴险,寂静了千年的藏书阁,被他聒噪的竟有了一丝凡尘的味道。

    幽暗的角落里,突然传来一声漠然冷淡的抱怨,“你吵到我了……”

    李承乾惊了一跳,寒毛都炸了起来,他借着夜明珠莹白的光芒望向远远的一处角落,眼睛都看酸了才模模糊糊辨认出一袭月白长衫,几乎和灰白的苍岩融为一体,他若自己不出声,没人能发现洞里还有另外一个活物。

    “大白天见鬼……”

    李承乾语气不善的回了他一句,继续毛手毛脚的埋头翻找书籍。

    角落里猝不及防飞来一本书,砸在他后脑勺上,李承乾顷刻间炸了毛,抄起手里一本砖头厚的书扔了回去。

    他的大师兄沈离抬手将书稳稳接住,指尖轻轻拂去扉页上震落的碎渣。

    “观沧海……”

    沈离声音有些慢,又有些冷,还带着些淡淡的倦意,同他本人一样,散发着拒人千里之外的气息……

    “这书比你大千岁,砸坏了,你赔不起……”

    “那这本呢,你砸坏了就赔的起?”

    李承乾弯腰从地上捡起方才砸在自己后脑上那本书,朝沈离晃了晃。

    “赔的起……”

    沈离淡淡回了一句,继续闭目当起了石头,李承乾翻开手里的书,低头看了两行,原来是本道德经。

    他抓着书扬长而去,道德经耳熟能详,闭着眼睛也能抄下来……

    师父很重视给他布置的功课,每日必查,他只好每日都去藏书洞找一本书回来抄,去的时候,多半会碰到闭目养神的沈离。

    他对师父说,大师兄把藏书洞当成了闺房,日日在那里睡大觉。

    师父笑着摇摇头说,你师兄这是在看书,他的神识已修成凝魄境,可以脱开凡身,直接游走于书中。

    他再翻书时,便多了个爱好,就是重重的把书合上,像拍苍蝇似的。

    沈离依旧像块清雅出尘的石头,岿然不动,只是偶尔会皱一皱他清秀淡泊的眉头……

    藏书洞内部像棵盘根错节的藤,沿着一条小径七拐八绕走向尽头,远远看到一束明亮的天光。

    穿过尽头那条狭窄的石缝,便是万丈深渊,极目四望,满眼青翠,人在其中,像颗渺茫的尘埃。

    他最喜石缝旁那棵寒暑不移的苍松,不知它活了几千年,耐过几千年的寂寞。

    苍松树冠亭亭如伞,树干很粗,三人合抱不来,最贴心的是树干在洞口盘了道弯,是个天然的躺椅,栖身其上,天空白云千载,风从四面而来,他衣袂翻飞,仿佛飞升成了神仙……

    他常常拿着本书在这树上一趟就是一天,师父的藏书里,他最感兴趣的是和妖魔鬼怪有关的记载,他一本接一本的看,希望能从那些千奇百怪的记载中,找到和自己有关的蛛丝马迹,吴命大应是和他看过同一本书,才能知道癔这个生僻的妖怪,他在浑夕的最后一晚,床头似乎就放着那本书......

    可惜他阅遍古往今来的妖怪,也未能如愿以偿找到和自己有关的蛛丝马迹。

    他看着看着书,有时会静静睡去。

    他睡着的时候,多半无梦。

    有梦时,千篇一律会梦到山谷里层层密林深处绽开了一朵洁白的花,花瓣幽然舒卷,一丝悠然流淌的淡紫金色自花心隐隐透出,他感觉到漫漫无边的温暖和力量,仿佛来自天地之间,包罗万物的苦,万物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