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夫子
字体: 16 + -

第一百四十七章 赈灾(二)

    寒夜的天幕中,斜挂着半个金黄色的月亮,几颗稀疏的星星静静定在夜幕中。

    黑夜中,整个江南大地被笼罩在夜幕下,一眼望去全是断臂恒宇,每一处都散发着凄凉,就连树木都无精打采的树立在土地中。

    然而,小镇上的一座府邸此时却截然不同,府邸内确实热闹非凡,院子里更是灯火通明。

    就在这一个座小小的府邸中,聚集了江南的地方官员,桌上摆满了芳香四溢的食物。

    歌姬舞女们在院子中的小戏台上,则尽情卖的表演着。

    正应了杜牧的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酒过三巡,江南刺史李敬之举起杯中的美酒,笑道:“诸位大人,四爷来信,先让我们按兵不动,过了今晚,老夫怕要大病一场,明天就不能陪诸位一同去赈灾现场了。”

    “大人,那我们怎么办?”刘金龙急忙开口问道。

    “你们就得自己想办法。”李敬子意味深长的说道。

    “我们都是四爷的人,什么钦差大人,难道他小小的开国伯,还能骑到四爷头上拉屎不成。”李暮云站在李敬之身边回答道。

    “李大人,讲话可得当心,祸从口出,可别忘了,此次钦差可不止辰逸一人,你们别忘了还有皇子。”

    “大人,说的极是,下官一定会管好自己的嘴巴。”李幕云低着头回答道。

    第二天,早晨。

    往日繁华的街道,没有了来来往往的人群,只有稀疏零零散散的行人在街上匆匆忙忙地路过,整条街显的有点冷清、单调。

    在清晨朝阳橘色的光晕下,街道显得很萧条。

    牛车运着一袋又一袋的救济粮,缓缓驶过青石板铺成的路面。

    黄牛拉着灾民们的希望,缓缓地向北边行驶而去。

    “草民冯银辉,参见钦差大人。”看着坐在椅子上,喝着救灾粥的两位钦差,跪在地上大声道。

    辰逸和二皇子两人,将手中的粥缓缓放到了桌子上,道:“冯大人,快快请起。”

    冯银辉默默地站在一旁,此时的他,既激动又紧张,一时不知自己该如何开口。

    “自江南水患,皇上心系受灾百姓,命我们二人特意前往江南赈灾,从百姓口中得知,冯大人是一位公正廉洁、不惧强权的好官,不知冯大人还敢在站出来,不惜再次得罪他人,帮助我二人将救灾进行到底。”看着受灾的百姓,辰逸有些无力地说道。

    “两位大人,草名已被刘知府革职,怕是有心无力。”冯银辉低头道。

    “这个好办,传江南刺史刘大人呢?”元玉枫开口问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官员讲道。

    众官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他,都低着沉默不语。

    这时,辰逸站了出来,开口问道:“既然刺史不在,你们的知府刘大人呢?”

    “回两位钦差大人,李大人和刘大人说身体不适,不能前来赈灾,让下官给大人转达一声。”李幕云硬着头皮,从官员当中站了出来,开口道。

    “身体不适,好、很好!我看他和江南刺史就是…”元玉枫心中满是怒火,辰逸急忙拉了元玉枫一把,摇了摇头。

    自己心中火气也很大,但强龙压不过地头蛇,还得缓缓图之急不得,既然李敬之自己不敢动,但知府刘金龙,辰逸打算是动定了。

    “来人,将皇上御赐的尚方宝剑,请出来。”辰逸对身后的十三道。

    在场的官员一听,心中不由一惊,尚方宝剑没听说过啊。

    “见尚方宝剑,如朕亲临。”辰逸双手举着尚方宝剑,声音深沉而又粗豪,不远处的灾民都听的一清二楚。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不管是在场的官员,还是不远处的灾民,颤颤巍巍都跪在地上。

    “冯银辉听令,即日起命你为江南知府,全权负责救灾,在场官员定当全力配合,否则,在座诸位大人,可别怪本官剑不留情,至于江南刺史李大人和江南知府刘大人,两位大人既然身体不适,就让他们好好呆在家中养病,过几日本钦差和二皇子会亲自拜访。”

    在冯银辉的主持下,救灾有序的进行着,灾情也得到了缓解。

    自己和二皇子,当务之急就是想办法筹集粮食。

    “来人,将这些帖子马上递出去。”自己将写好的名帖,递给了下人。

    “将军,二皇子,这一局本官又赢了。”辰逸端起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开口道。

    冯银辉每天都会来到驿馆向自己和二皇子,禀报救灾的进度,自己闲来无事,于是发明了象棋,两人每天都在驿馆中杀的热火朝天。

    元玉枫,愁眉苦脸的看着眼前的棋局,无力的叹了一口,道:“又是小弟输了。”

    几天下来,两人的关系也越发亲密起来,自己从元玉枫中也套出了不少皇宫之中的秘密。

    得知钦差大人,要在自己的店中招待江南的富豪们,青玉楼的老板连夜准备,生怕自己招待不周。

    “此次我和二皇子请诸位前来,想必诸位大致以猜到本官要找你们的意思,不管如何,本官和二皇子先敬诸位一杯。”辰逸和二皇子,站起来举起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来之前便已经两人商量好了,先礼后兵,接下来一人唱白脸,一人唱红脸,自己当然扮演的是坏人。

    在场的土豪们,你看看我看看你,也没有人先说话。

    接过十三手中的捐款簿,围着桌子,走了起来,道:“此次江南遇灾,朝廷特派本官和二皇子前来赈灾,还得请各位慷慨解囊。”

    这时,酒楼的老板从门外走了进来,站在门口道:“两位大人,小民做的是小本买卖,不像在座的诸位老板,富甲一方,但十几年下来,小人也攒了一部分钱财,今天捐给两位大人,也为百姓们尽一点微薄之力。”

    “来人,抬进来。从门外走进来四位青年,抬着这个木箱晃晃悠悠走了进来。

    自己看了一眼十三,十三走到箱子旁边,打开了两只箱子,一只箱子中赞满了零零碎碎的银子,银子有大有小。

    但自己的目光却看向了另一只箱子,箱子中全是青铜玉器,古玩字画。

    “大人,这些青铜玉器,古玩字画,都是小祖传下来的,小人决定将这些都捐出来。”老板不舍的看了一眼箱子中的物品,退了出去。

    自己心道,果然都是铁公鸡,一毛不拔。

    “既然诸位,不情愿,本官也不能强求,十三等会找几个人,说本官要审理替江南百姓平冤案,凡是有冤屈的百姓,都可到驿馆找本官。”

    “公子,我这就去办。”

    十三正准备往出走,其中一位富豪站了起来,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急忙开口道:“大人,我们怎么会不捐呢,我们只不过在想该捐多少?”

    “对、对,王老板说的极是。”

    “……。”

    拿出小本,将笔墨和本子放到桌上,伸出三个手指,道:“在座的各位老板三十万两起步,第二位老板写时,只能涨不,每次最少涨两万两白银。”

    刚刚站起说话中年男子,一把抢过手中的簿子,急忙将自己的名字和所捐的数目写在了上边。

    其余的富豪们,还在算,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其余的人争先恐后的抢了起来,生怕自己写的慢,要多出两万两银子,几人为了两万两,嘴角发生了争执,吵了起来,有大打出手意思。

    辰逸则和二皇子,远远的站在一旁,看着他们相互争吵,并没有出手相劝,默默的看着戏。

    两人巴不得这些人,争吵起来,最起码这次下来,在场的众人原本牢靠的关系,肯定会出现裂痕。

    “辰逸,你怎么会这么肯定,这些富豪们怕老百姓找你伸冤。”一旁的元玉枫低声问道。

    “二皇子,你难道觉得这些人都清清白白吗,就算这些人是清白的,但他们的子女呢?”

    元玉枫看着站在自己眼前的辰逸,暗道一定要将这样的人物,拉到自己的阵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