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英雄传
字体: 16 + -

第一百零五章 赵君得子

    齐威王、魏惠王是维持天下平衡最重要的人物。尤其是魏惠王活了八十多岁,熬死了赵国几代国君。这两位前后走完了生命的终点,秦王驷携带余威,借道韩魏以攻齐,欲以一战成为中原诸侯霸主。若论资排辈,除了蛮楚和东越自立为王,秦王驷王的资历是最老的。

    嬴驷见中原诸侯最难缠的对手走了,果断对中原出手,以争天下。

    齐威王虽然甍逝,但他留下了深厚的底蕴给自己的儿子齐王田辟彊。秦王驷错判形势,冒然征伐齐国,导致秦国数万男儿魂归异乡。秦国惨败,中原诸侯便看到了秦人的软弱。被秦国欺压的诸侯,联合起来共同讨伐秦国。

    赵雍身为一国之主,不得不预估齐、秦战后的局势,及时调整不利于赵国的国策。那日,魏国魏嗣、韩国韩仓和赵国赵雍在赵国龙台缔结协约。三晋和睦,共对诸侯。三晋的天下,也朝着他们三人期盼的方向发展。

    三晋的新时代,逐渐来临。

    公元前328年,这一年,对赵国来说不是好兆头。

    秦国攻魏,夺得魏国河西上郡十五县。魏国要转嫁损失,联合齐国出兵赵国。秦国得到魏地上郡,魏在黄河以西的土地全部归属秦国。魏国已不能对秦国够成威胁。而赵国西境临近上郡,对秦国够成直接威胁。秦王驷采用张仪之计停止伐魏。趁着赵国主力在东线与齐魏交战,西线守卫薄弱,对赵国河西之地发起进攻。

    赵肃侯一边忙于迎战齐魏联军,一边又与秦人交战。赵国两线同时交战,应对三国。东线上,齐将田盼、魏将公孙衍领兵十五万大军,在平邑打败赵国,赵将韩举阵亡。齐魏联军攻占赵国平邑、新城。西线上,秦将赢疾领兵十万,与赵将赵疵战于河西。秦军大胜,赵疵战死。秦军趁势,东渡大河,攻占赵国的蔺城、离石。离石势赵国旧都晋阳西大门。秦国占据离石,向东可攻打晋阳。晋阳是赵氏立国的根基,晋阳的重要性,一代雄主赵肃侯,岂能不明白。

    赵肃侯重新调配兵力,宁可与秦人血战到底,也不愿意将离石等地割让给秦国。秦将赢疾见赵国倾全国之力而来,占领的赵地人心不稳。与赵国苦战之后,便退回河西。赵国虽不能将河西之地收回,但保住了河东之地及晋阳的安全。经历过那场战争的人,都记得秦国给赵国带来的屈辱。今,秦国战败,中原诸侯又用蔑视的眼光看待秦人。秦国士气被挫,也正是诸侯联合起来攻打秦国最佳时机。赵国又怎能错过上天赐予的机会。

    赵雍回到丛台宫,召集公子豹、公子成、肥义、李兑、田不礼、庞武等重臣商议。会议只有一个主题,加不加入中原诸侯,攻伐秦国。

    赵豹昂然挺胸,拱手道:“王上,秦人惨败齐国,正是上天赐给我们报仇雪恨之际。我们应该联合韩魏共同伐秦。”

    李兑道:“秦国虽败,但未伤及国本。若是与之一战,赵国多年的努力也会白费,请王上三思。”

    赵豹闻言,责道:“秦国施加给赵国的耻辱,难道就算了。秦国占据我国的土地也不要了。”

    李兑回道:“雪耻,尚需时日。”

    “这一日,我们等了近十年。难不成还要我们这把老骨头再等十年不成。”赵豹厉声道:“王上,请下令,对秦国开战。”

    攻秦雪耻,收回失地,为河西战死的将士报仇,是这些老一辈人的心愿。赵肃侯临死前未能收回河西之地,抱憾终身。这些遗老希望有朝一日,收回先辈打下的土地。朝堂上关于是战是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大臣意见不一,争吵不断,着实令赵君感到头痛。赵雍以与秦国开战事关重大,抛下一句改天再议,离开了丛台宫。赵雍没在朝堂上下达与秦国开战的命令,并非是赵国怕了秦国,而是赵雍认为秦国新败,但未动摇国本,秦国的主力也没有丝毫损伤。

    秦、赵一战,输的有可能还是赵国。

    韩忠见王上离开丛台宫心中不快,提议道:“王上,我们去迎凤殿吗?”

    迎凤殿是赵雍模仿韩国朝阳殿迎娶韩国公主韩姬瑶修建的。韩姬瑶远嫁赵国,成为赵国之母,也是后宫之主。韩姬瑶住在后宫觉得烦闷无比,自从怀孕之后便住回迎凤殿,安胎养神。赵雍与韩姬瑶恩爱,总算有了爱情的结晶。韩姬瑶肚子的孩子是他们爱情的结果。

    韩姬瑶怀孕,对于赵国来说却是一件天大地喜事。

    赵雍得知哈极好怀孕的消息,高兴了好些日,对她更是宠爱有加。韩姬瑶见夫君每日都留在身边,也是说不出的幸福。赵雍步入迎凤殿,制止下人前去禀报,直接走进殿内。韩姬瑶见夫君来了,起身相迎。赵雍快步上前按住她的肩膀,笑道:“夫人,你怀有寡人的骨肉,安安心心地养着,不要乱动。”

    韩姬瑶抚摸着自己的大肚子,露出甜甜地微笑,挤兑道:“你是一国之君,我不起来迎接你,你会责怪我失了礼数。”

    赵雍的双眸送去温暖,“寡人说了,你不必受礼制拘束。”

    韩姬瑶颠道:“你有说过吗?”

    赵雍见她老是把自己说的话,忘在脑海,叹道:“皆说妇人一孕傻三年,果真如此。寡人不怪你。”

    韩姬瑶嗔道:“你把我变傻了,你说该怎么办。”

    赵雍伸手环抱着她,脸颊摩挲着她长长的青丝,柔声道:“我对你一生负责。”

    韩姬瑶转过头,眨巴着水灵灵的眼睛,眼角深处露出了幸福。

    赵雍问道:“孩儿今天折腾你没有。”

    韩姬瑶应声道:“嗯,刚在还乱动着。现在又动了。”

    “我听听。”赵雍埋着头,贴在她的肚子上感受着娇小的新生命。赵雍轻声说道:“孩儿,你要听话,不要折腾你母后。不要让你母后太苦,否则,等你出来,君父罚你抄写道德经。”

    “哦。”韩姬瑶轻喊一声,“你的话,吓着孩儿?孩儿刚才又踢我抗议。”

    “是吗?”赵雍抱着韩姬瑶,大喜道:“我让你受苦了。”

    不知道为什么,赵雍不管多苦多累,心情有多糟糕,但凡见到夫人那张脸,说上几句闲话,他便会一扫心里的不悦。赵雍时常说,今生能够遇见她,是上天对他的恩宠。曾经他想一直陪在她身边,哪怕不上朝处理国事他也愿意。

    韩姬瑶给他送去白眼,不悦说道:“你今日偷懒享乐,明日却要我被骂?身为男儿,岂能志在宫闱。”

    赵雍见她说的有理。自己是君,大臣不敢直接说他的不是。但大臣便会将所有的过错,转嫁在她的身上。韩姬瑶也会面对来自大臣的压力。赵雍喜欢她,自然处处要为她考虑。他不想夫人被朝臣说成是红颜祸水。从那一天起,赵雍答应她不仅要做一名合格的君王,还要做一名好丈夫,好的父亲。

    韩姬瑶见他还算听得进去自己话,心里有说不出的快乐。她时常说:“此生,能够遇见,不负青春。”

    这日,赵雍在丛台宫批阅文案。韩国侍女小柔行色匆匆前来。赵雍见她神色慌乱,以为是韩姬瑶出了事,脸色一沉,忙道:“王后,怎么了。”

    “王上…王后…要生了。”

    赵雍闻言,连忙放下手中的事,直奔迎凤殿。

    赵雍在迎风殿外,听见夫人生孩子的痛苦声音。见着侍女端着水盆进进出出,水中被血色染红。赵雍暗自着急,忍不住想要闯进去看看里面是什么情况。老侍女韩氏欠身道:“王上,见红不吉利。”

    赵雍望了望殿内,只能在外徘徊,难以心安。

    一名女医,跑了出来道:“王上,王后难产。”

    “什么,难产。”赵雍的眼神往殿内看去。

    女医见事态紧急,直接问道:“请王上做出决定,保大还是保小。”

    赵雍怒道:“寡人两个都要保。”

    “这…”女医感觉很为难。

    王后难产,能保住一人就已经不错。大人、小孩同时保住,她没有把握。

    赵雍见她脸色难看,喊道:“你听清楚,寡人两个都要保。”

    忽然,殿内没了声音。

    又一名女医跑了出来,“不好了,王后晕过去了。”

    先前女医道:“王上,王后难产情况危急,请速做决断。如果再拖延下去,王后和小孩都保不住。”

    赵雍闻言,退后了几步,方才稳住心神。王后和孩子只能留一个?他忽然觉得这是最难做出的决断。

    女医急道:“王上,请做决断。”

    赵雍眼眶含有泪水,做出了最终的选择,挥手道:“保王后。”

    女医领命,返回殿内。

    韩姬瑶苏醒,忙喊道:“不要管我,保孩子。”

    女医道:“王后,王上说了保你。”

    韩姬瑶急得眼泪都留了下来,喊道:“保孩子。”

    韩姬瑶见女医选择执行王上的命令,大喊道:“孩子,你快出来。你再不出来,父王不要你了。”

    韩姬瑶肚子的孩子,仿佛听见了母亲说父王不要他,他不再折腾。韩姬瑶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总算是把孩儿生了下来。

    “王上,王后生了。”女医脸上没有任何笑容。

    赵雍冲了进去,来到韩姬瑶的床榻,拉着她的手抚摸自己的脸颊,泣道:“夫人,你没事吧!”

    韩姬瑶指了指,声音柔弱道:“我的孩子。”

    赵雍没有听见婴儿的哭啼声,误以为女医执行自己的命令。他安慰道:“你还在,比什么都重要。”

    韩姬瑶坚持地问道:“我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

    赵雍不忍心看着夫人伤心,眼角含泪。此刻,他也不知道应该怎样把这个消息告诉她。

    “王后是男孩。”女医将那孩儿抱上前,“王子,他...”

    赵雍使去一个眼色,示意她不要继续说下去。

    韩姬瑶接过孩儿,露出了幸福的泪水,得儿方知父母恩。她凝望着夫君脸上露出灿烂地微笑,那道眼色似乎再说,“夫君,你看见了吗?这是你我的孩子。”

    赵雍读懂了那道眼神,心中更是悲戚,但他脸上挂着笑容看着她。

    韩姬瑶见怀中的孩子没有发出哭啼声,急道:“孩儿,怎么了。”

    赵雍怕她承受不住已经失去孩子这个消息,紧紧拥抱着夫人的肩膀,语不成调,地安慰“孩儿累了,睡着了。”

    韩姬瑶呆呆地凝视着赵雍,又看了看怀中的孩子,那道眼神很复杂,不知是信了还是没信。那沉睡的孩子,突然发出了雷鸣般的哭啼声,打破了死一般地沉静。

    韩姬瑶抱着自己的孩子,贴近脸颊,流出了幸福的泪水。

    赵雍见孩子还活着,抱着他们母子,眼眶含泪道:“谢谢你,为我生了一个孩子。我会用一生的时间,照顾你们两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