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演义
字体: 16 + -

第四十三章 周文王的建国准备

定都丰京以后,周文王将周的势力向南扩展到长江、汉江、汝水流域,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都归心向周,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形势,而殷商已处于极端孤立的境地。这多半是太公谋划筹策的结果。

    诸侯很多背叛了纣而来归服西伯。西伯的势力更加强大,纣因此渐渐丧失了权势。王叔比干劝说纣,纣不听。商容是一个有才德的人,百姓们敬爱他,纣却黜免了他。

    实际上帝辛根本不喜欢听他们这些重臣们的话,他一直怀疑这些大臣与他不是一条心。在他看来,东夷才是大患,只需要将东夷击败之后,就可横扫周国和西戎势力,而周国的势力根本没有瞧在眼里,现在正可以利用周来打击西戎及其它分裂势力。

    帝辛三十七年(周文王五年,bc1065),周文王建立辟雍[pìyōng],即周时代的太学。

    辟雍,辟借作壁字,言其为一圆形。雍字当写作广字下面加一个邕。邕字乃四方有水,土在其中。广是高屋之形,即指学校的建筑,四面环水。此乃当时天子所辖政府之学校,如同今天的“国立大学”,本为西周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

    其学有五,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东为东序,西为瞽宗,中为辟雍。其中以辟雍为最尊,故统称之。

    男性贵族子弟在里面学习作为一个贵族所需要的各种技艺、如礼仪、音乐、舞蹈、诵诗、写作、射箭、骑马、驾车等,在课程中还有性教育。贵族子弟从10岁开始就要寄宿于城内的“小学”,至15岁时进入郊外的“辟雍”,换言之,他们从10岁“出就外傅”至20岁行冠礼表示成年,中间要有10年离家在外过集体生活。

    《小戴礼·王制篇》有云:“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此即言当时的学校。

    泮宫者,泮是半圆形之水。《诗·鲁颂·泮水》,又称泮宫,是为当时诸侯有泮宫之证。此为诸侯国中大学,即如今的地方大学。国立大学四面环水。地方大学三面环水。在形制上,表明了中央与地方的尊卑之分。此后历代,全国各省县,均有孔子庙。庙旁有明伦堂,堂前有泮水。即承古代泮宫遗制。清代秀才入学,即称入泮。(明伦堂,即明堂)

    ——《钱穆·国史新论·中国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

    “明堂辟雍”是一座建筑,但它包含两种建筑名称的含义,它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明堂是古代帝王颁布政令,接受朝觐和祭祀天地诸神以及祖先的场所。辟雍即明堂外面环绕的圆形水沟,环水为雍(意为圆满无缺),圆形像辟(辟即璧,皇帝专用的玉制礼器),象征王道教化圆满不绝。

    平面正中的建筑坐落在直径62米的圆形夯土基台上,呈“亚(繁体亚)”字形台榭,每边长42米。中心建筑四周,由四面围墙、四向远门和四角曲尺形配房围成方院。围墙外环绕一圈环行水渠。整组建筑形成圜水方院和圆基方榭的双重外圆内方格局。中心建筑正中为17米见方的中心台体,四隅各有两个方形小夯土台。中心台体上建一大尺度的方室,为“太室”,外侧小夯土台上各建一小室,与太室一起构成中心建筑上层的五室。中心建筑的中层,在台体的四面各建一堂,这四个堂分别为名堂、青阳、总章、玄堂,上层五室与四堂构成九室。文献有“明堂之制,周旋于水”,辟雍“圆如璧,雍以水”“明堂外水曰辟雍”,此处为两者合二为一。展示了典型的双轴对称的台榭形象。

    历代皆有辟雍,作为尊儒学、行典礼的场所,除北宋末年为太学之预备学校(亦称“外学”)外,均为行乡饮、大射或祭祀之礼的地方。

    东汉辟雍始建于光武皇帝中元年(56年),尚未来得及亲临视察,光武帝便驾崩了。到了明帝即位,才亲行其礼。

    帝辛三十九年(周文王七年,bc1063),大夫辛甲因为感觉不到帝辛的重视,投奔周国。

    实际上,这也是帝辛与姬昌的性格不同,姬昌知人善任,任人唯贤;而帝辛性格强势,不愿意听别人的话,有贤人也怀疑用心,只用自己放心的人。

    帝辛四十年(周文王八年,bc1062),周开始在丰京建造灵台,而灵台是古时帝王观察天文星象、妖祥灾异的建筑。

    前面介绍过,季历娶了太任,为商族宗室女子,所以无论周文王还是周武王都是商的外戚,是故周文王在丰京建起灵位祭祀商朝的历代祖先,因为这些祖先,从母系来讲的话也是周文王和周武王的祖先。

    而无论是辟雍还是灵台都是天子的专有建筑。诸侯建设都是违制之举,但是文王又是得了九锡,正式称王,所以又不算违制。而帝辛也没有认为周文王建设灵台是违制之举。

    帝辛还遣使者胶鬲向周国索要当地特产玉器。周与商的关系并没有绝裂。

    帝辛四十一年(周文王九年,bc1061)春三月,周文王、西伯侯姬昌去世,死后葬于毕(程之北,陕西咸阳)。终年91岁(bc1152--1061)。子姬发继位。

    清华简《宝训》篇是周文王给周武王的遗嘱,篇中讲述“顺测阴阳之物,咸顺不逆,舜即得中”,核心思想就是中道。“中”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宝训》里所含的“中”的观念,或称中道,是《宝训》全篇的中心,它与儒家后来所说的“中庸之道”有着内在的联系。“中”是上古时期各氏族部落共有的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这种信仰和观念来自于原始初民共有的太阳崇拜。《宝训》蕴含的思想关涉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中道”和“阴阳和谐”观念,这些观念都是长期影响中国主流文化的核心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