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亚述前王朝
而乌什皮雅开创的王朝被认为是亚述阿淑尔王国的前身,也称为亚述前王朝时期。
本来控制整个美索不达米亚的阿卡德帝国,从南到北分为了苏美尔各城邦控制的苏美尔地区、阿卡德地区和西里西亚地区。而西里西亚地区还有马瑞、埃什嫩纳等与阿淑尔实力差不多的政权。
在乌什皮雅刚刚建立氏族制度时期,由于其支持者都是氏族部落,所以政治制度仍然实行长老会议制度,但较传统伊沙库要有权得多。
此时的长老会议制度是名义上民主的伊沙库世袭制。此时期称为亚述前王朝时期。
本来控制整个美索不达米亚的阿卡德帝国,仅能控制美索不达米亚中部的阿卡德部分地区。
乌什皮雅统治时期,在阿淑尔城里给主神阿淑尔ashur建造了一座神庙来供奉。所以这座城市的名字与城市的守护神同名。阿淑尔的城名由此而定。
其统治时期,阿淑尔王朝已经得到各国承认。
阿扎拉azarah,统治时间:bc2215--2208年。
bc2215年,乌什皮雅的儿子阿扎格被长老会议选举担任亚述伊沙库,是亚述前王朝时期第二任伊沙库。
阿皮雅沙勒apiashalbc2208--2194年。
bc2208年,阿扎格的儿子阿皮雅沙勒被长老会议选举担任亚述伊沙库,是亚述前王朝时期第三任伊沙库。
扎利库姆zariqum,统治时间:bc2194--2189年。
bc2194年,阿皮雅沙勒的儿子扎利库姆被长老会议选举担任亚述伊沙库,是亚述前王朝时期第四任伊沙库。
bc2191年,南方的阿卡德王朝被古提人所灭,压在阿淑尔人心上的大石终于被搬开。
bc2189年,扎利库姆宣布建立亚述王国,将部落联盟长老会议废除。奴隶制国家制度形成。亚述先王时期结束。由于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以阿淑尔为都。所以称为亚述王国--阿淑尔王朝时期。
亚述前王朝时期共经历4任伊沙库,40年时间,bc2229--2189年。
--------------------------------
晚期吠陀时代
bc3000年,雅利安人势力扩张到恒河流域,与当地的土著居民不断的融合,青铜技术开始传入,大面积的森林和沼泽被开垦,农业开始成为主要的经济来源,雅利安人按节令来种植作物。除了麦、豆外,水稻、棉花也开始被种植。手工业在此时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大批专业的工作部门和职业。
随着战争的扩大和频繁,以及经济的发展,雅利安人内部也开始发生分化,雅利安人的氏族部落制度和军事民主制度都相继瓦解,私有制开始产生,大量穷人开始变为债务奴隶,部落民主制变为世袭君主制,种姓制度正式确立。雅利安人开始步入晚期吠陀时代。婆罗门教取代吠陀教,成为晚期吠陀时代的主要宗教。而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部分记述在《娑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中。
在这一时期的变革中,吠陀教因为不适应新形势下种姓制度的种种问题,而渐趋势微,而吠陀教的其中一派,因为积极变革,吸收了种姓制度,并将之列入宗教典籍中,而得到了世俗国王们的支持,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成为晚期吠陀时代的主要宗教。
婆罗门教以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为主要宗旨,这是对信徒的启示。相应的宗教神话中神灵世界的最大变化,就是梵天的崛起——始有大梵,诸神之首,创造万物,守护宇宙。因陀罗的神王地位,事实上下降,成了梵天的部下。
婆罗门教信仰以梵天为主神,此外有毁灭之神和舞蹈之神湿婆,以及光明之神毗湿奴。婆罗门教还宣扬善恶轮回的观念,主张梵我一致的观念。
轮回业报,认为每个人的灵魂在肉体死亡后会在另一个躯壳里复活,重新转世。根据每个人在世间的行为将其转世的形态分为“神道”、“祖道”、“兽道”,人们可以通过证悟梵我同一和从艰苦卓绝的修行(苦行、布施、正行、不杀生、实语、禁欲、同情)解脱轮回业报。即三道轮回。
除此之外,婆罗门教还主张人祭,极其野蛮。
婆罗门教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哲学学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数论、瑜伽派、胜论、正理论、弥曼差派和吠檀多派。
1、数论认为世界是由‘神我‘和原初物质(自性)结合产生的。神我是一种精神实体,既不创造也不被创造,永恒不变。原初物质处于混沌未变的状态时具有喜、忧、暗三种德性。原初物质与神我的结合破坏了三德的平衡,从而推动原初物质发生变异,形成世界上的各种事物。但在原初物质的变异过程中,神我只是一个‘不活动者‘、‘观者‘,起着观照的作用。
2、瑜伽派最初与数论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数论是瑜伽的世界观,瑜伽是数论的修行方法。瑜伽派认为原初物质和神我的结合是一切痛苦产生的根源,所以它把断绝痛苦的根源,使神我独存作为自己的根本目的;又认为作为认识主体的心在修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瑜伽是为了抑制和断灭心的作用。瑜伽的修行方法被印度很多宗教和哲学派别摄取。
3、胜论认为物质世界是独立于我们认识以外的一种客观存在,由不同性质的永恒的原子(极微)组成,多重原子的积聚形成物理世界的多种形态,原子的结合是由不可见力的规律推动的。
4、正理论主要是借助逻辑推理来考察世界上的各种现象,因此,它着重探讨了认识的对象、方法、逻辑的推理、辩论的方式和错误的原因等等。它把认识的对象分为灵魂、身体、感觉器管、感觉对象、知性、心、行为、过失、彼岸的存在、果报、苦、解脱等等。正理论的认识对象既包括着自然观点,也包括着宗教伦理思想,既承认物质的本原(原素、器官等等),也承认精神的本原(灵魂、知性、心等等)。
本来控制整个美索不达米亚的阿卡德帝国,从南到北分为了苏美尔各城邦控制的苏美尔地区、阿卡德地区和西里西亚地区。而西里西亚地区还有马瑞、埃什嫩纳等与阿淑尔实力差不多的政权。
在乌什皮雅刚刚建立氏族制度时期,由于其支持者都是氏族部落,所以政治制度仍然实行长老会议制度,但较传统伊沙库要有权得多。
此时的长老会议制度是名义上民主的伊沙库世袭制。此时期称为亚述前王朝时期。
本来控制整个美索不达米亚的阿卡德帝国,仅能控制美索不达米亚中部的阿卡德部分地区。
乌什皮雅统治时期,在阿淑尔城里给主神阿淑尔ashur建造了一座神庙来供奉。所以这座城市的名字与城市的守护神同名。阿淑尔的城名由此而定。
其统治时期,阿淑尔王朝已经得到各国承认。
阿扎拉azarah,统治时间:bc2215--2208年。
bc2215年,乌什皮雅的儿子阿扎格被长老会议选举担任亚述伊沙库,是亚述前王朝时期第二任伊沙库。
阿皮雅沙勒apiashalbc2208--2194年。
bc2208年,阿扎格的儿子阿皮雅沙勒被长老会议选举担任亚述伊沙库,是亚述前王朝时期第三任伊沙库。
扎利库姆zariqum,统治时间:bc2194--2189年。
bc2194年,阿皮雅沙勒的儿子扎利库姆被长老会议选举担任亚述伊沙库,是亚述前王朝时期第四任伊沙库。
bc2191年,南方的阿卡德王朝被古提人所灭,压在阿淑尔人心上的大石终于被搬开。
bc2189年,扎利库姆宣布建立亚述王国,将部落联盟长老会议废除。奴隶制国家制度形成。亚述先王时期结束。由于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以阿淑尔为都。所以称为亚述王国--阿淑尔王朝时期。
亚述前王朝时期共经历4任伊沙库,40年时间,bc2229--2189年。
--------------------------------
晚期吠陀时代
bc3000年,雅利安人势力扩张到恒河流域,与当地的土著居民不断的融合,青铜技术开始传入,大面积的森林和沼泽被开垦,农业开始成为主要的经济来源,雅利安人按节令来种植作物。除了麦、豆外,水稻、棉花也开始被种植。手工业在此时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大批专业的工作部门和职业。
随着战争的扩大和频繁,以及经济的发展,雅利安人内部也开始发生分化,雅利安人的氏族部落制度和军事民主制度都相继瓦解,私有制开始产生,大量穷人开始变为债务奴隶,部落民主制变为世袭君主制,种姓制度正式确立。雅利安人开始步入晚期吠陀时代。婆罗门教取代吠陀教,成为晚期吠陀时代的主要宗教。而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部分记述在《娑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中。
在这一时期的变革中,吠陀教因为不适应新形势下种姓制度的种种问题,而渐趋势微,而吠陀教的其中一派,因为积极变革,吸收了种姓制度,并将之列入宗教典籍中,而得到了世俗国王们的支持,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成为晚期吠陀时代的主要宗教。
婆罗门教以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为主要宗旨,这是对信徒的启示。相应的宗教神话中神灵世界的最大变化,就是梵天的崛起——始有大梵,诸神之首,创造万物,守护宇宙。因陀罗的神王地位,事实上下降,成了梵天的部下。
婆罗门教信仰以梵天为主神,此外有毁灭之神和舞蹈之神湿婆,以及光明之神毗湿奴。婆罗门教还宣扬善恶轮回的观念,主张梵我一致的观念。
轮回业报,认为每个人的灵魂在肉体死亡后会在另一个躯壳里复活,重新转世。根据每个人在世间的行为将其转世的形态分为“神道”、“祖道”、“兽道”,人们可以通过证悟梵我同一和从艰苦卓绝的修行(苦行、布施、正行、不杀生、实语、禁欲、同情)解脱轮回业报。即三道轮回。
除此之外,婆罗门教还主张人祭,极其野蛮。
婆罗门教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哲学学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数论、瑜伽派、胜论、正理论、弥曼差派和吠檀多派。
1、数论认为世界是由‘神我‘和原初物质(自性)结合产生的。神我是一种精神实体,既不创造也不被创造,永恒不变。原初物质处于混沌未变的状态时具有喜、忧、暗三种德性。原初物质与神我的结合破坏了三德的平衡,从而推动原初物质发生变异,形成世界上的各种事物。但在原初物质的变异过程中,神我只是一个‘不活动者‘、‘观者‘,起着观照的作用。
2、瑜伽派最初与数论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数论是瑜伽的世界观,瑜伽是数论的修行方法。瑜伽派认为原初物质和神我的结合是一切痛苦产生的根源,所以它把断绝痛苦的根源,使神我独存作为自己的根本目的;又认为作为认识主体的心在修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瑜伽是为了抑制和断灭心的作用。瑜伽的修行方法被印度很多宗教和哲学派别摄取。
3、胜论认为物质世界是独立于我们认识以外的一种客观存在,由不同性质的永恒的原子(极微)组成,多重原子的积聚形成物理世界的多种形态,原子的结合是由不可见力的规律推动的。
4、正理论主要是借助逻辑推理来考察世界上的各种现象,因此,它着重探讨了认识的对象、方法、逻辑的推理、辩论的方式和错误的原因等等。它把认识的对象分为灵魂、身体、感觉器管、感觉对象、知性、心、行为、过失、彼岸的存在、果报、苦、解脱等等。正理论的认识对象既包括着自然观点,也包括着宗教伦理思想,既承认物质的本原(原素、器官等等),也承认精神的本原(灵魂、知性、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