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秦
字体: 16 + -

第368章



扶苏考虑了片刻道:“旧年,父皇虽不再分封诸侯,但食邑制度还是保存的,因为各食邑仅仅是将财权交给了封主,军权和政权还是由国家掌握的,这和诸侯之封还是有很大不同地!不过,联也考虑了,要改就干脆改得彻底一些,为了国家地长治久安,食邑制亦要彻底取消,改成俸禄制。联想如果不是心存巨测之人,该拿的钱一分不少,应该不会有什么怨言的!至于地方上的豪强吗,暂时由‘秦风’出面,扫除部分最不法地,震慑其余人等,等日后时机成熟,再慢慢收拾他们,目前还是以稳定为重!”众人醒悟,现在若逼急了,恐怕那些地方豪强会趁天下初定、人心不满之机有所异动!

范天石又说第三件事道:“另外,就是国家要加强对地方官史的管理。现在各地的官史还多是旧秦时的老人,他们不少人或是靠钱财、或是靠关系,又抑或是靠吹牛拍马爬上的高位,这些人如何能够治理好地方。所以,臣建议立即征选贤能,逐步以各种借口替换掉那些不称职地官员,此其一;其二,陛下可秘令‘秦风’,加强对各地官史的监控,如有读职者,迅速回报,一经查实,严厉惩处;第三、陛下当收回各地主要官员的任免权,以前先皇时只管到直接任免县一级主官地任免权,臣意以为陛下当再进一步,连县尉、县司空、县司马等要职也要报由陛下亲自核批,这样国家就大大加强了对地方官史的控制,可有效解决官员效率低下以及责任心不强等问题!”

“嗯,范卿这个想法也很好,对加强中央集权大有好处!但联还有另二个想法:一、就是官员不得在家乡任职,这样可一定程度上避免官仲勾结、压榨百姓地事件;二、以三年为一任期,由朝庭对各郡县主要官员的任职情况进行评估:如确定其不称职,可处以降职等处罚;如成绩优异,可与以上调或与以嘉奖;如成绩平平者,则尽量调往它方,以免其在本地坐大后,产生不安之心!联这两点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就是要尽可能地削除官员鱼肉百姓的机会!不知诸卿以为如何?”扶苏考虑了一下,将后世地一些经验说了出来!

赢忌等考虑了一下,觉得很有道理,范天石道:“陛下所言虽以前从未施行过,却颇合理数,臣认为颇可一试!”扶苏闻言很是高兴道:“那好,今日议事便到此为止,诸卿且各去回去,军师负责军务方面,萧卿和范卿负责政务方面,将今日的所议的章程具体实行方法拟就出来,明晚交与联审阅。如没有什么问题,便颁诏令全国施行!二弟,你可统筹安排一下,帮帮三人的忙!”“是,陛下!”赢忌四人领命!

不数日,和赢忌等人商议妥当后,扶苏以雷霆之势一连颁布多条法令,开始对国内诸多不安份因素进行铁腕整顿。在扶苏崇高威望地压制下,再辅以强大的军权和朝中开明军政重臣的支持,各地法令执行情况虽有些波折,但总体来是比较顺利的。因为扶苏的改革对天下绝大多数人是有利的,而且也并没有触及到那些豪伸士族阶层的根本利益,所以虽有一些反对之音,但是都翻不起什么大浪,很快便被镇压下去!

大约用时半年左右,各地的生活秩序便渐渐走上正轨;一年后,各项法令基本执行完毕,国家消除了主要的隐患后,各项政治、军事、经济活动开始全面恢复、呈现出一副健康蓬勃的态势。

第十八卷帝国崛起 第三章大封功臣

公元前120年底的一天。

薪年宫议事殿里,百官鼎盛、文武云集,人人俱各新衣盛冠,喜气洋洋地低声互相议论着什么!

忽然间,一声尖锐的嗓音从殿外传来:“陛——下——驾——到!”众文武连忙拜倒:“臣等恭迎陛下!”

欢呼声中,今日也是精神抖擞、神彩卖卖的扶苏迈步进了殿门,看了看左右,便穿过长长的皇道,直上陛阶,登临帝位!

“诸位爱卿都起来吧!”扶苏微微一笑道。“谢陛下!”众朝臣谢礼,起身回坐!

看着众朝臣看着自己那迫切的眼神,扶苏心中暗笑:“自宣布削减兵权、去除食邑这两项政策以来,虽然朝臣们基本对去除食邑、改发俸禄一事没什么反对意见,但对将自己的旧部打散、进行重新精减和整编有些将领虽然嘴上不敢说、但暗地里还是挺不高兴的,不过联有的是办法,打一棒再给个甜枣吃不就行了!”笑了笑道:“各位将军,天下大定以来,理当论功行赏,但这些日子以来,联一直忙于国事,便有些拖延了,所以直到今日方才正式施行,诸卿勿怪!”

“臣等不敢!”众文武连忙大表忠心!

扶苏笑了笑道:“这样吧,我大秦以武立国,联就先宣布对武将的封赏吧!联经过考虑,觉得以往我大秦军中对爵位和职位的规定很相当模糊,令常人摸不清头脑,所以联决定废弃以前军、爵合一制度,以后无论文武只有侯、君两等多爵,且日后军中只讲职位,不讲爵位。无论你爵位有多高,但是在军中你必须服从高职将领的指挥,违令者军法从事!但是爵位和职位分开以后,诸将不仅可拿爵位之俸,如尚有军职。还可拿一份军俸,联可没有亏待你们吧!

以往我大秦从都尉始依次设有左尉、右尉、中尉、少尉、售袅、上造、公士等军、爵合一的八职,现在从都尉始改为:都尉、上尉、中尉、少尉,士官、上士、中士、下士八等军职,如此简单明了,极易军士们熟记!另联决定在都尉以上设四等将军职:少将、中将、上将、大将,另增设一大元帅、统率天下所有秦军。这四等将职俱由朝中将领担任,但这大元帅一职将由联亲自兼任、以示联为大秦军队最高统帅。具体事宜,将由太尉府安排实行!诸卿可有异议?”

疯子才敢有异议,众文武连忙道:“臣无异议!”

扶苏笑着点了点头。向福要过诏命,微笑道:“前番在去邑改禄中,诸卿的爵位封号有所调整,所得爵俸也都有了定例,联便不一一细述了,就直接宣布军职任命:

任命北地侯辛哲为少将,军俸二千五百石;任命武阳侯赢核为少将,军俸二千五百石;任命曲周侯郦商为少将,军俸二千五百石;任命灌英、灌勇、灌信、灌义、灌德为少将,军俸二千五百石;任命无畏侯卫元为少将。军俸二千石,任命护国侯秦虎为少将,军俸二千五百石;任命中军侯方拓为少将。军俸二千五百石;任命破军侯司马悦为少将,军俸二千五百石;任命武勇侯姜槐为少将。军俸二千五百石;任命义阳侯赢强为少将,军俸二千五百石;任命……为少将……如此共三十六员少将!

另任命中牟侯灌婴为中将,军俸三千石;任命沛侯曹参为中将。军体三千石;任命衡阳侯吴芮为中将,军俸三千石;任命闽南侯无诸为中将,军俸三千石;任命巨鹿侯李良为中将,军俸三千石;任命广阳侯辛胜为中将。军俸三千石;任命镇北侯翁仲为中将,军俸三千石;任命径阳君王离为中将,军俸三千石;任命忠义侯董翳为中将,军俸三千石;任命忠勇侯司马欣为中将,军俸三千石;任命镇南侯屠睢为中将,军俸三千石;任命精奇侯史禄为中将,军俸三千石;如此共有中将十二员!

另任命平阳君章邯为上将,军俸四千石;任命冠军侯英布为上将,军俸四千石;任命新平侯羌隗为上将,军俸四千石;任命南海侯任嚣为上将,军俸四千石;任命平南侯赵佗为上将,军俸四千石;任命武威侯蒙毅为上将,军俸四千石;如此共有六名上将!

另任命淮阴侯韩信为大将军,军俸五千石;任命北原君蒙恬为大将军,军俸五千石;任命骁骑侯李信为大将军,军俸五千石;如此共有三名大将!”

宣读完毕,扶苏目视众将,众将基本认为这封赏还是公平的,现在正式名位已定,无不面露喜色!

扶苏又接过文武的任命,笑道:“下面便是文官的啦,同样日后朝中只讲官位、不讲爵位,无论你爵位多高,但是你所在各司各衙都必须听从高职官员的命令,爵位只是一种荣誉,以后将不再是一种职权!希望诸公切记!

现任命蜀侯范天石为左承相,秩比五千石;任命公义侯萧何为右承相秩比五千石;任命颖川侯张良为太尉,秩比四千石;任命整田候方可为御史大夫,秩比四千石;任命范阳侯蒯通为廷尉,秩比三千石;任命高阳侯郦食其为典客(外交部长),秩比三千石。其余文臣仍各司其职,不得怠慢!”

“陛下圣明!”众文武多得到了理想的职位,不禁大喜,一起拜倒,山呼万岁!

一时间,众文武俱各喜气洋洋,原本有些憋屈之气真是一扫而空!

扶苏心中得意,又道:“各位将军,今日联尚有几件要事要商议一下。第一件事,联打算建一华夏英雄殿,供奉自我大秦立国以来,文治武功最为显赫地国之重臣,以供万民敬仰。具体人数吗,初步定在文武各十二员,今日打算文武各选出八员来,其余缺口留待后来的有功之臣填补。现在便请诸卿商议人选,速速报来!”

众文武闻言大喜,这可是大好事啊。谁人不想,却不好毛遂自荐,只能盼望别人推荐自己,而陛下又青眼看中。正在众臣心痒间,萧何出列道:“陛下,前朝也算么?”扶苏点了点头道:“当然要算,前朝也有不少文臣武将为国家立了不少大功吗!”

萧何想了想道:“那臣推选数人吧,武将有白起、王翦、王贲三位,他们三人功勋盖世,应可当此殊荣;文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