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秦
字体: 16 + -

第321章

此时令我骑兵以十人为一队,百人一屯,多带旌旗,配上强劲地弓弩手,或袭击其两翼,或断绝其前后,敌人可被俘虏!这就是十胜机。当然,一个合格的骑兵将领不仅仅应该懂得十胜之机,还须懂得‘九败’之险,就是绝对不能轻易将骑兵部队带入险隘狭窄的山谷、隘道、树林、沼泽、河流之地或轻率深入敌军重心,否则一旦我军骑兵丧失了第一优势:机动性,大败可期!”

“嗯!”扶苏赞许地点了点头,心道:“这个灌婴还真是个骑兵战天才,对骑兵战法不仅仅精通相关的兵法,而且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是个可用之才!”考虑了一下又道:“那你对与塞外胡骑作战有什么好的看法吗?”

灌婴犹豫了一下道:“前几年朝廷为了对匈奴作战,修建了庞长的长城防御体系,不能不说在蒙恬将军北击匈奴时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是一个真正强大地国家,其攻击力的投放应该是无国界地,只有以攻对攻才能根本解决草原敌患的难题,单纯的被动防守或是有限地防守反击都难以彻底根治胡患。所以,草民认变,朝廷要根本解决匈奴问题,必须建立大兵团的骑兵部队,北出长城,以攻对攻,彻底打败匈奴。将之征服后,其领土亦要并入华夏,这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胡患!”

“太好了,灌卿所言甚合联心,现在对你们灌氏地处罚决定联心中也有数了。灌婴听旨!”“草民在!”灌婴连忙下拜听旨,是死是活就在扶苏这一句话了。

“联封你为骑兵都尉,领铁骑五千,随军征战!”扶苏神色很平静。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都没有想到扶苏竟然赏了一个都尉给灌婴,不是要治罪灌氏的吗!?   九

灌婴也是一时云里雾里,当下回过神来,忙拜谢道:“谢陛下隆恩,臣必誓死相报!”月

“嗯,起来吧!灌氏五虎听封!”扶苏真是语不惊人誓不休,竟然又要封官。   奉

“草民在!”灌氏五虎一扫刚才的恐惧和颓丧,个个得意洋洋地拜倒在地。   献

“联封你们五人为骑兵中尉,在灌婴麾下听令!”“谢陛下!”五虎那个兴奋劲就别提了(这中尉至是县令一级地官啊!)

“陛下”,品臣、姜望反应过来,连忙拜倒:“这灌氏一族罪行累累,陛下为何不但不治其罪,却反而平白授其重官,若传扬出去,岂非让天下百姓心寒!”

“放肆,陛下英明神武,岂是你等草民可以指责地!”福在一旁大喝一声。

扶苏向福挥了挥手,福悻悻然地坐了下去。“吕臣、姜望,联且问你们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孰轻孰重?”扶苏也不生气,只是平静地问二人。

“回陛下,自然是国家利益为重!但正是因为如此,这灌氏一族罪行累累,祸害一方,才须处以极刑,以俱天下不法之豪强,如此国家方能安定,百姓方能安康!”姜望款款而谈。

“嗯,说的好!万事当以国家利益为重,便是联有时也得做些情非得已之事!灌氏一族在颖川的罪行的确可以祸灭三族而不为过,但是灌婴在骑兵战方面甚有才华,相信他地麾下五虎也差不到哪去。这六个人都是联平定天下、远绝大漠所需的人才,所以为了国家的需要,灌氏的罪行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赦免!但我大秦律法森严,从无犯罪、尤其是犯重罪而不受罚者,便是王孙公子也不例外,所以除了灌婴和灌氏五虎以外,其余灌氏族人依然得受到严惩!”扶苏弹指间,已经将对灌氏如何处罚地基本调论订了下来。

灌婴闻言大惊,原本以为扶苏看在他地才华上已经赦免了灌氏一族的罪行,但现在看起来扶苏除了他们六个外。似乎没有罢手地意思,灌婴连忙拜倒苦求道:“陛下,臣请陛下法外施恩,赦免臣之家族,臣愿为陛下趋汤蹈火,在所不辞!请陛下法外施恩!”灌婴以头触地,碰碰作响。灌氏五虎也慌了,拜在席旁,也是磕头如捣蒜。

扶苏平静地道:“都起来吧,联就看在你们的面子上。赦免了你灌氏一族地死罪。传联旨意,将颖川灌氏一门名下财产五成收归国有,四成交由颖川郡郡府以补偿颖川郡的百姓。其余一成财产仍发还灌氏,但是灌氏一族不得再在颖川郡居住。一月之内必须起程迁往咸阳,违令者斩!”没办法,为了让灌婴等人安心在军中效力,扶苏还真不能将灌氏一门怎么样。只手一手拿大棒、一手拿胡萝卜了!

“谢陛下!”灌婴抹了抹额头的冷汗,心道:“还好,还好,人有命活下来就好了。财产大部分丢了就丢了吧,以后可以凭军功再捞吗!”灌宁却不是这样想,一脸肉痛不已的模样。

“灌婴,希望你能明白,联这样处理你灌氏家族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是看在你地面子上、法外容情了。财产散了,对你们灌氏来说也不是什么穷途末路,只要你有能耐,立下军功,你灌氏还可以从头再来。当然,如果再有犯法的勾当,联可不会饶你们第二次,明白没有?”扶苏语气有点森然。

“谢陛下,谢陛下,臣不是愚鲁之人,自然明白陛下地盛情,以后自当誓死以报!”灌婴却也不是糊涂人,知道今天能落得这个结果已经是天大的幸事了!

“陛下,这、这……”吕臣和姜望见状,知道大局已定,再说什么都没有用了,但心中却不禁还是十分地不甘和失望。

“吕臣、姜望,联知道你们对联的决定比较不满!你们不用否认,如果联连这点自知之明都没有,凭什么纵横天下!?但你们要明白,联是一国之君,不是一县之令、也不是一郡之守,联考虑得是国之大计。希望你们能够谅解,如何?”扶苏言辞恳切,毕竟自己这样做,对国家是有利的,但对颖川的百姓们来说,确是不太公道的。但这世界上又有什么绝对公道可言呢!?

吕臣、姜尚也不是糊涂之人,见扶苏竟然向自己两个草民服软,也不禁十分感动道:“陛下苦心,草民明白了!为了大局,草民以后不再追究灌氏就是了!”扶苏闻言十分高兴道:“太好了,难得你们这般理解联的处境,百姓那里还请你们为联多多陈情,表明联的苦衷。这样吧,为了表示联对颖川百姓的歉意,明白颖川郡减免半年税赋以做补偿,诸卿看如何?”

张良闻言笑道:“陛下所言甚善,如此颖川百姓必感皇恩洗荡!”吕臣、姜望也很高兴,忙道:“谢陛下隆恩!”

这时扶苏却忽然板下脸来道:“现在既然其它事情都处理完了,那你们刚才掠扰圣驾之罪该如何处罚?有罪不罚岂是我大秦律法!?”“这……”吕臣和姜望有些愕然,没想到扶苏变脸变得这么快。灌宁、灌婴等人则有些幸灾乐祸地看着吕臣和姜望二人,估计心里面肯定爽得很!

“这样吧,联看你们也是个人才,最起码胆量不错,口才也算机敏,日后在刑律方面也能是个干史,联就‘罚’你们为廷尉官曹,在冯如麾下听令!如何?这样你们也不能再说联对灌氏厚此薄彼了吧!”扶苏看着众人急剧变化地脸色,有些恶作剧似地笑了起来。

“谢陛下,臣受罚!”听到有这样的便宜事,吕臣和姜望喜出望外,连忙下拜受‘罚’。

“行了。说了半天,联可是饿得十分饥了,吃饭吧!以后大家都是一殿之臣了,以往的过节一笔勾销,再不许提,更不许相斗,否则联严惩不殆!饿死了!”当下,扶苏旁若无无,便自顾自享用起身前地美味来:对于素来崇尚节俭美德的扶苏不说,这么多地美食可不能浪费了!

张良等人见状。心中不禁暗赞扶苏算盘打得精明,当下也自进食起来。吕臣、姜望和灌氏族人虽然各自仍自对方不顺眼,但现在毕竟大小都是个官了,尤其又是在御前,却也不敢再相斗,只是眼光偶尔相对时,还会偷偷彼此发一下狠、横眉立目一番,直看得扶苏暗笑不已!

下面是不收钱的。书友们不要误会。

爵士回书友话

有不少书友对本书中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大军捉对厮杀的场景表示不理解,甚至有疑惑之处,这点爵士可以理解。可能是本书中的一些地方没有交代清楚,这里爵士解释一下。

在战国末年和秦代,中国各诸侯实行地是一种称为‘总体战’的军事制度……总体战,的指导思想就是把尽量多的人送上战场。所以当时各国都制定了相当严格地义务兵役制——傅籍征兵:把所以有年满17岁(左右)的平民男子全部应征入伍,接受正规的军事技能训练。编入正规部队或后备役部队,直到规定期满之后方可退役。

于是,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往往很少有十万人以上规模的大战。但是在战国未年和秦代,动辄数十万人甚至上百万人捉对厮杀的场景就变得很常见了。因为按照‘总体战’的指导思想:一个国家如果有一百万人口地话,按照比较常见的五人一丁的情况,战时动员二十万参战男丁就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这样。对于秦、楚、齐等拥有四五百万人口的大国来说,全国动员后兵力达到六十万甚至上百万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而秦时期的全国人口也并不像一些书友们想像得那么少,据一些史料考证,仅秦和关东六国就合计超过了两千万人,如果再加上新征服的南方诸地,估计全国的人口可以达到二千五百万人左右。有这样大的人口基数,完全可以短期内动员数百万大军捉对厮杀,所以本书中经常出现大兵团作战并不是爵士头脑发热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