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城疑梦
字体: 16 + -

Ch.28 请君入屋

    wed jul 13 08:00:00 cst 2016

    两个逛公园的游人从我们身边走过,窃窃私语。我明明发现了他们那不可思议又略带鄙夷的眼神掠过我们俩。小美也发现了,尴尬着挣脱开了我的怀抱。

    “这下子暖和点儿没,不冷了吧?”冷不防听了我这句莫名其妙的话,小美也莫名其妙地望了我一眼。

    “嗯,好多了。”

    “我是说真的,你有没有发觉这天色刚暗下来就冷了许多么。”这作鬼的天,刚刚还有些冬日暖阳的明亮,才不过下午三点就已然黯淡如斯了。

    “还真有些凉意。那我们不如回去吧。”

    “这么早,你就要回家了?”我有些失望地望着小美。

    “啊?”不知道我是有多笨,竟然自己主动说出这像是要就此“各奔东西”的话来。还好小美是知道我不舍的心的:”说好了今天下午陪你的。嗯,如果梦来君不介意的话,我想去你住的地方看看,听说你有不少藏书是吗?”

    “你愿意去我那儿?太好了,我们走吧。”我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仿佛这是小美的有所暗示似的。想到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会不会发生点什么,心里不由得窃喜。但又想到和娟姐相处一年多也不过尔尔,心一下子就焉了。

    本来想叫个三轮车的,可是小美想走走。因为着实也不远,我也觉得走走甚好,可以有边走边聊的浪漫。我告诉小美,虽然我看到好书都想买,但并不是所有都看过,很多小说都只是看个故事梗概,颇有些”好读书,不求甚解”的陶潜作风。我虽然是学理科的,但读中学的时候很喜欢古文、古诗词,高考的时候课本中的名篇全部能背的滚瓜烂熟,课外也读了不少,但终究局限于”断章取义”,许多名著都只是闻其名,没有时间通读。我此生最大的一个愿望之一,就是可以有机会、有时间通读一遍诸子百家的名著。

    我还特别向她吹嘘到现在都还记得不少古文,什么“乐府双壁”的《木兰辞》、《孔雀东南飞》呀,什么《诗三百》、《楚辞?离骚》呀,什么杜牧之的《阿房宫赋》、范希文的《岳阳楼记》、苏东坡的《赤壁赋》呀,什么苏洵的《六国论》、贾谊的《过秦论》呀,还有各种说,《师说》、《马说》、《捕蛇者说》、《爱莲说》,以及个人特别喜欢的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李密的《陈情表》,白居易的《卖炭翁》,韩愈的《祭十二郎文》、《送董昭南游河北序》。于是我把自己所有还有点印象的中学文言文底子一股脑地倒腾了出来。据来自小壮的可靠情报,小美的古文功底是很深厚的。即使是班门弄斧,为搏佳人一笑,我又何足惧哉,吴三桂尚可为了红颜冲冠一怒呢,背点儿古文算什么。

    见了小美那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容颜,和她那不置可否,脉脉此情谁诉的神情,我不得不拿出点货真价实来了:“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梦来’勉乎哉!”我嚼着‘梦来’看着她。

    “希文是谁?”小美总是有一种与她的年龄、身份不相称的出奇的镇静、甚至是宁静。她应该除了严肃、认真之外,也有活泼的。她的不苟言笑很难有如娟姐般随处可见的笑靥如花,但她的不多的话语,常常显示出智趣,给予我同样的期盼。

    “范希文就是范仲淹啊,范仲淹字希文。”我虽是一愣,但很快知晓了她的意之所指。

    “没想到你对古人的字、号都这么熟悉。”

    “哪有,我也只不过是‘小葱拌个豆腐,一清二白’而已。”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唉,就是一些清楚的,一些糊涂了就白茫茫的一片了。”

    “什么跟什么呀?你真是的,胡编乱造瞎打趣儿。哈哈!”小美终于哈哈大笑了。

    “你终于又笑靥如花般灿烂了。”

    “嗨,都怪你,老是乱用词语。”

    “我突然这么多废话,你会不会觉得我这人华而不实?其实我只是因为你说要去我那给兴奋的。”

    “你兴奋个啥,我只是想去你那淘两本书而已。”

    “不好意思,有点儿得意忘形了哈。”

    “你还知道不好意思啊。”

    “还好我脸皮够厚。”

    “你就是卖弄风骚。”

    “我卖弄风骚?”

    “是《国风》和《离骚》!”

    “哦。我的确是卖弄了。不过无论我怎么卖弄,也没有你的风情。”

    “去,又讨打了。”她怎么好像活脱脱的另一个娟姐了?

    终于由我一个人的吹嘘回归正轨。两个人在一起,原本应该如此有来有往,你一句、我一句的交流、对话,才显得氛围活泼、有趣嘛。我又问了小美考研的情况和毕业的打算。不一会儿,就到我的住处了。

    哎,之前在镇上的时候,还有免费的“板房里的战斗”,如今进了这焚州城的“中南海”了,倒得自己掏钱租房子,这物价、房价飞涨工资却不涨。难怪这么多贪官,都是被逼的,我要是有机会……这为人民服务整天无条件加班的科员,无条件奉献甘为人梯的党员,为什么工资这么寒掺?嗨,什么情况,我怎么也怨天尤人起来?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者,党的优秀儿女、忠诚卫士不就是应该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么。

    “到了,我住二楼。走,进去吧,我去开门。”

    “好。”

    “欢迎陈美小姐光临寒舍!”

    “嗯,不错嘛,挺整洁的。”切,那是,还好我早有预谋,收拾了一上午呢。

    “房东阿姨是个好人。”

    “怎么说?”

    “她经常监督我打扫卫生啊。”

    “你一个人住这套二?”

    “嗨,运气好。这是‘灾后重建’的安置房,小套型。房东阿姨真是个好人,给我算的套一的租金。”

    “哦,不过,这装修也太简陋了吧。”

    “你不知道我们组工干部出身的都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么。”

    “是吗?”

    “呵呵,其实还好了啦,水、电、气三通的,在我们老家还只通了电呢。我一个人住在这里,已经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迈了。”老实说,这房子的确是够简陋的。外面的小客厅,除了两张凳子什么也没有,空着的房间只有一张空床,厨房只有一个炉子一口锅,连刀具都没有,在这也住了一年多,我实在很少自己开火,一般都是吃食堂。在焚城快五年了,住了三年多的板房,那时候有一群人,经常有饭蹭,不用每天吃食堂,真好。

    “这外面挺冷的,到里屋吧。”我打开我的卧室请小美进去,实在没办法,这大冷天的只能委屈佳人进我的‘闺房’了,一进去,我就打开灯,打开烤火炉。

    这间卧室比空着的那间还要小一点,因为我一个人真的不需要太大的面积,小一点还能暖和一点。虽然里面只有一张铁床、一个布衣柜、一副书桌椅、一台笔记本,这便是我所有的家电,但都很整齐,铁床上还有挺厚的席梦思,被子折得像是军训过的。越来越冷了,我赶紧去关了玻璃窗,准备拉过窗帘,但想了想还是算了。

    “梦来君,没想到你……”看到这些,小美有些感动、心疼得要哭,已经有些哽咽了。

    “只能委屈你坐我床上了,我想你不会介意吧?”

    “没事,我喜欢坐床上。”这话说的怎么都显得有些矫情。老实说,这时的我已经没心思、没敢想那些暧昧的事了。

    “你等等,我给你找书。”我从床底拖出一个纸箱子,”看,这是我所有的家当。”

    我打开箱子让小美选书,里面满满的一箱子书排得整整齐齐的。除了我特别喜欢的金庸全集一套“飞雪连天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挺多的都是人物传记了。有张爱玲、林徽因、周恩来等名人的传记,还有《蒋介石日记》、《画魂》、《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100人》等都是传记类。有一些涉及历史、古诗文的,比如吕思勉的《中国通史》,老子的《道德经》,于丹的《重温最美古诗词》,《鲁迅散文集》,《论语》,《宋词三百首》等,还有人物的作品集,有《仓央嘉措》、《林徽因全集》,《张爱玲全集》已经拿给小美了。当然小说也是缺不了的,外国名著如《简?爱》、《基督山伯爵》、《海底两万里》、《少年维特之烦恼》、《安娜?卡列尼娜》、《麦田守望者》等。四大名著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都有,就差《西游记》了。哦,对了,记得有一次在焚城的一个“收破烂”的杂货店里,看到一部十八本的《鲁迅全集》,结果只花了十多块钱。 虽然那书页都有的残缺了,但我想是绝对值得的。

    “哇,有余华的《活着》,还有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梁晓声的《年轮》听说都挺感人的。诶,这本《什么都没有发生》包装挺别致的,陈冠中,香港的。”小美一边选书,一边念叨着,果然是同道的爱书之人啊。

    “我推荐你看看《林徽因传》,林徽因可是民国第一才女哦。还有这本《简?爱》,我记得我高中的外语杨老师,她就特别喜欢简?爱。你跟她挺像的,都是这么的温文尔雅、端庄典雅……简也是一名女教师。我记得杨老师还专门借给我过《简?爱》的全英文版呢,可惜她只教了我一个学期,后来我的英语水平就直线下降了。”

    “你喜欢你那位女英语老师?”小美冷不防又给我打了一针。

    “唉,哪有,纯洁的师生之谊而已,杨老师对我的确是特别关照的。”我一阵恍惚之后,也只是不置可否的回她。

    “那好吧,你说的这两本我也借走。”

    “行,没问题,你拿去就是了。”

    “诶,你那枕边怎么还有几本书。”小美竟是不客气地朝我床头倒下去,那份娇贵!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有美一人,婉若清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