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升帆的故事
字体: 16 + -

第35章 甄干如愿所偿

    温莱仍然处于瘫痪之中,危机丝毫未见好转。

    内阁总理大臣召开第十次紧急会议,研究对策。

    总理大臣此前曾经召开过9次紧急会议,但收效甚微。俗话说,事不过三。总理大臣在会议上郑重宣布:事不过十!要么解决危机,要么下台。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这场危机前所未有,十分特别。像一团乱麻,斩不断,理还乱。难怪开了9次紧急会议,也不能解决问题。

    从表面上看,是医院、制药厂等等利益集团,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故意制造声势,妄图废除新法,从而引发了人们的恐慌。

    可往深了一想,根源又不在这里。你想想看,在这场争斗中,另一个对手是养老基金。哪怕养老基金喊破嗓子说:大伙儿想生病的抓紧生病啊,我们家的锅底要漏了,钱快没了!

    你看吧,整个扶苏国,会不会有人相应它的呼吁,赶紧生病的?当然没有了。如果有的话,那个人一定是脑子被门框夹了,缺心眼!

    这才是区别,根本性的区别!危机所以迟迟得不到解决,关键就在这里。

    总理大臣总算看明白了,他决定使出最后的杀手锏。

    这个最后的杀手锏就是国王利世民。总理大臣决定恭请国王出马,对国民进行公开喊话。

    国王利世民德高望重,爱民如子,深受百姓爱戴。自从危机发生以来,利世民始终高度关注事态的发展。

    最初,他接到养老基金报告,新法律实施以来,国民的大病支出开始减少,养老基金的资产状况得到了改善,利世民听后终于透了一口气,感到了莫大的欣慰。他一直为国民老有所养而担忧,害怕养老基金破产。

    等到看见越来越多的人前来申请,温莱城都被瘫痪了,利世民心里产生了强烈的怀疑:

    “这么多人都想死去,难道是朕的统治出了问题?太苛刻了?不爱民了?”

    他召见了法务部部长高俊生大人,向他询问:

    “孤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申请国家葬礼,是不是百姓不满意朕的统治?”

    高部长是利世民最信任的大臣之一。

    高俊生如实禀报:

    “陛下施德政,心系百姓,深得百姓爱戴,陛下千万不可错误自责。

    据臣了解,新法实施以来,年轻人自杀的数量减少了,各种作奸犯科的案件减少了等等,好现象不胜枚举。如今发生的危机,正正反应出百姓对新法律的支持。如果陛下能够亲自出面,澄清谣言,安抚人心,向百姓保证法律不会废除,危机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高俊生所言不虚,李世民听后,脸上的疑虑舒缓了。

    “如此说来,并不是朕的统治出现了问题,这让朕安心了。”

    “陛下确实多疑了。环顾世界,有哪个领袖能与陛下比肩?陛下乃道德圣君,百姓明主。”

    高部长官风清正,民声甚佳。他的一番话,彻底打消了国王的疑虑。利世民决定接受总理大臣的请求,发表一个全国讲话。

    全国的各类媒体都开动起来了,全力以赴地报道国王的讲话。此时,不要说一个女星醉酒出丑,就是100个女星在街上裸奔,也不会有媒体报道,不会有人关注。

    利世民说道:

    “扶苏国的全体同胞们,我是你们的国王,我以人格向你们保证:新法律会继续执行,绝不会废除,请大家保持信心和耐心,不要在温莱拥挤了。

    作为你们的国王,让大家过上美好生活,是我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我也深知,大家对于死亡,也有美好期望。

    人固有一死,我和你们一样,也希望自己能够无痛苦、轻松而又体面地离开人世。国家立法,举行国家葬礼,就是让每一个有需要的国民,心想事成。作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让大家有一个满意的终点,我同样责无旁贷。”

    国王利世民的讲话,迅速传遍了全国,效果立竿见影。准备出发前往温莱的人,退掉了机票船票;正在路上的人,转头往回走;那些在温莱城里拥挤的人流,开始往城外流动。

    危机即将过去,城市很快就会恢复正常了。

    贾升帆此时仍在西方寺。

    那天他帮助李陪云给菜地除草施肥,干完活计后,他就准备下山回城了。没想到甄干挽留他,一定请他多住几天。

    “贾叔叔,现在城里瘫痪了,回去也做不成啥事儿,不如在寺里多住几天。这里空气好,食品又安全。”

    甄干有他的小算盘。他看见贾升帆与李陪云关系密切,就想让这位老乡帮忙做些工作,给李陪云施加一些推力,在师太面前多说些好话,好让他能够留在西方寺。

    贾升帆也想多住几天。既然来了西方寺,就应该趁机多多烧香祈祷。温莱城至今不见任何缓解的曙光,在菩萨面前,他不能有任何松懈。

    可是,没有地方住,他不愿意再骚扰李陪云。

    “小甄,我倒是想多住几天,可是没有地方住啊!”

    李陪云马上说道:

    “你如果愿意,就和我再凑合几天吧,我没有关系的。”

    贾升帆笑了笑说:

    “李老师,那可不行,太麻烦你了。”

    甄干赶紧插话:

    “这有何难?贾叔叔可以睡在我的床上,我睡地板就好了。再说了,我今早上看见那个大官儿的夫人,带着一群随从下山了,肯定有房间腾空了,我现在就去找师太安排安排。”

    甄干说着,转身要走,李陪云拦住他。

    “小甄,还是我去说吧。”

    “好啊,李老师去说,那就更加没有问题了。”甄干看上去信心十足。

    贾升帆感激地看着李陪云:

    “李老师,那就麻烦你了。”

    李陪云立即去见师太,甄干陪着贾升帆说话。过了一会儿,李陪云回来了,脸上挂着笑容,她伸出手指,做出一个ok的动作。贾升帆和甄干看见了,都很高兴。

    李陪云对甄干说道:

    “你的事情,我也和师太说了,她要与方丈沟通一下,让我们等她的消息。”

    甄干一听,立刻拍掌大笑:

    “好了,好了,八九不离十了,事成了,事成了。”

    说着,又不断感谢李陪云和贾升帆。

    李陪云提醒他:

    “小甄,事情还没有办妥,先不要感谢我。”

    李陪云怕甄干空欢喜一场,看见甄干如此激动,她后悔不该早早告诉他。

    李陪云刚才和师太说起甄干的事情,师太告诉她:

    “小甄这个孩子挺不错的,就是看着有些爱耍小聪明,喜欢动小脑筋,怕以后会闯祸。”

    李陪云替甄干分辨:

    “他还年轻,经历经历就好了。”

    师太感叹:

    “李施主,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爱耍小聪明的人,最易惹祸。三国演义里面的马谡、杨修等人,就是明证。李施主,有心人辛苦忙碌,无心人好运幸福,佛祖都喜欢无心之人。”

    李陪云看见师太有些为难,就往回缩。

    “师太,您不要为难了,成不cd无所谓。”

    不料,师太却说:

    “李施主,话可不能这样说。你求我办的事情,我哪能不尽心尽力呢?你让小甄等我消息吧。”

    原来,师太老家也是淝水人,与李陪云是老乡。老乡倒不重要,关键是李陪云的前夫罗盘,对师太家人帮助很多。罗盘在淝水主管房地产开发,是个中高级官员。师太的家人在淝水开放房地产,挣得钵满盆满,多得罗盘的关照。家人经常把这些事情报告给师太,师太虽然身在佛门,但仍然牵挂家人,她对罗盘和李陪云都心存感激。

    贾升帆在寺里住下后,甄干天天前来探望,与李陪云、贾升帆一起,三人同行,形影不离,大家的关系日益密切。

    贾升帆和李陪云,每天除了帮助寺里做些杂事儿,剩下的事情就是烧香拜佛。甄干虽然心里着急自己的工作,想知道师太的消息,但也不好催促。

    有一天,甄干刚好不在身旁,贾升帆突然兴奋地对李陪云说:

    “阿弥陀佛,菩萨显灵了。”

    “咋了?温莱恢复正常了?”李陪云好奇地问。

    “差不多了。国王利世民刚刚发表了一个公开讲话,承诺法律不会废除。人潮开始退去了,太好了!你说是不是菩萨显灵了?”

    李陪云听了大喜。

    “老贾,这下不用担心了。咱们快下山吧,第一审判庭估计很快就要开庭了。”

    几天相处下来,李陪云不再贾先生贾先生地称呼了,而是直接喊老贾。贾升帆投桃报李,也不再一口一个李老师了,而是以陪云称呼。

    “陪云,还有一件好事儿,你一定要跟我一起分享。”

    “啥好事儿?”

    贾升帆故意不说,而是反问:

    “国王好不好?你爱不爱国王?”

    李陪云有些奇怪,不知道贾升帆是什么意思。

    “国王是好人,老百姓个个都爱他呀!”

    当然,李陪云也爱国王。

    “陪云,我即将拜见国王和王后,你陪我一起去吧!”

    “啥?你要~~”

    二人正说着话,甄干此时回来了。他看见李陪云和贾升帆面带喜色,忙问:

    “有啥好消息?看把你们乐的!”

    李陪云对贾升帆眨眨眼,就说:

    “小甄,还不是因为你的好消息?师太刚刚~”

    还未等李陪云说完,甄干就听明白了,马上跳了起来,大喊:

    “哎呀呀!菩萨显灵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