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世靖康
字体: 16 + -

第136章 二十年前 七日义诊

    sat apr 18 22:47:10 cst 2015

    宋高宗赵构笑看李广才和沈岚说:“李爱卿,你和你夫人。你们说朕是该杀你们,还是该留你们呢?”

    李广才和沈岚微微一愣,他们之所以没有回答赵构的他们现在在哪里。其实不用想他们也能够猜的出风波亭。当然也是宋高宗赵构在提醒李广才,他是君,李广才是臣或者是民。

    岳飞为什么会死呢?那就是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

    李广才微微一笑说:“皇上!从上次微臣从金都带回的牛羊开始,我想宋金之间的牛羊贸易就不会轻易说算了吧!”

    太子赵昚瞪了李广才一眼说:“李大人,你敢对父皇不敬吗?”

    李广才微微摇了摇头说:“不敢。太子殿下多虑了!皇上!从我大宋开国以来,远征军粮问题是不是我们一直多存在的大问题呢?”

    赵昚微微点了点头,从秦桧给岳家军的军粮中有米糠就知道宋高宗也有些无奈了。而人们常说的大口喝酒大口吃肉那只能是一般人偶尔一会的。

    作为有点房产的武大郎可不敢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不然卖一辈子的烧饼也买不起房子的。

    赵昚看了看宋高宗赵构说:“父皇!这些年我们不是在努力着,李大人不能信啊!”

    赵构微微摇了摇头说:“朕还不算太老!你们做的事,朕多少都知道一点。不过李广才昨天对那些富商的承诺为何没有经过朕或者太子的同意就决定呢?你说你该当何罪呢?”

    李广才叹息了一声说:“皇上和太子,微臣为大宋办事。皇上和太子也应该给微臣一些方便吧!如果我大宋不鼓励农业生产,军粮问题何时能够解决呢?”

    赵昚冷笑说:“父皇,李大人敢说我们没有鼓励农业生产。从宋金议和开始,我们不是在恢复生产吗?李大人可不要真的足不出户哟!”

    李广才笑了笑说:“呵呵呵!太子殿下,你们都不知道吧!我大宋江湖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什么。你们知道吗?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而牛肉就是他们经常吃,一次都是三两斤,你们说百姓是养耕牛还是卖牛呢?”

    李广才的话让赵构想起他微服出巡的一些画面。首先是看起来腰间没有多少钱的人拍了一下桌子说:“小二,拿几坛上好的烧酒。在切一些上好的牛肉!”

    接着酒足饭饱后,那人再拍一下桌子说:“小二再给俺准备一些馒头包好了!”

    很少有人走了让店家给自己包好一只烧鸡之类的带上,多数都是带一些馒头和烧饼之类。

    赵构微微轻笑说:“这倒是听过!”

    李广才微微点了点头说:“灾年减税的原因,皇上应该知道吧?”

    赵构点了点头说:“减税和赈灾都是国家应该做的。”

    李广才突然坐下说:“没错!遇到灾年如果让百姓卖,甚至卖子女的话。有良知的父母或许都会带着全家到别的地方去吧!不然还傻等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要等官府上门收税吗?”

    赵构突然笑了笑说:“哈哈哈!李爱卿,你!”

    李广才微微摇了摇头说:“灾年的时候瘟疫也是会发生的。很难收到税收的衙差会傻到自己上门染病吗?”

    赵构笑着摇了摇头说:“嗯,可能吧!”

    李广才微微松了一口气说:“皇上,您还是早点放我们夫妇去吧!当然还有你借给微臣的十位太医也一起放了吧!”

    赵构微微摇了摇头说:“李爱卿,你现在做的事或许算是功吧!但是对朕的一些文武百官来说可能就是过,就是大罪了!说吧!朕不想你给朕带来不能解决的难题!”

    李广才点了点头说:“好!微臣让一万头牛在运河洗了一下。这一万头牛的清洁算是初步解决了。五万只羊,日后夫人会出面收购羊毛。微臣想部分边关将士过冬可以有冬衣了。”

    宋高宗五万摇了摇头说:“李广才,你听着朕就给你们七天的时间。朕不希望七天之中听到听到什么地方出现疫情。霍去病的故事,朕不希望发生。希望李爱卿和跟着你的十位太医努力吧!记住朕是给你们活路,你们可要好好把握哟!”

    李广才和沈岚对宋高宗赵构一拜说:“谢主隆恩!吾皇万岁!皇上英明!”

    清晨,杭州府尹的大鼓响了!而人们听到鼓声看热闹的人们都纷纷跑着来到杭州府尹府。府门前的榜文换了,上门写道:“昨天买牛或者买羊的人家,从今日起,大家若是发现你们的牛或者是羊子,甚至人出现一些发烧病症。你们可以到四个城门去参加义诊,牛皮和羊皮、羊毛官府今日起市价收购!”

    发现府尹府居然收羊毛,人们很是诧异。如果有人收牛皮和羊皮的话,他们可能还会理解。毕竟在宋国出入的其他人有人穿着羊皮大衣或牛皮大衣吧!”

    第一天,杭州四大城门十位太医倒是给人看病忙的比较多。至于有人带着牛羊前来看病几乎没有。第二天听说太医在城门口义诊,倒是有很多人前来看病。

    不过让很多人失望的,有些病官府根本不会给他们药只是给他们一个去药店抓药的方子。当然可能是与瘟疫有关的病,杭州府尹还是给那些药的。

    第三天,前来看病的倒是有了减少。人们也是抱着看看自己的运气如何。义诊能够得到官府给的药,那也是说明他们幸运。

    第四天,有人试着将有些病的牛和猪,羊带到城门口。这些人是得到药和药方。下午的人也比上午的人多了,确切的说是他们带着的家畜比较多了。

    第五天,四大城门。百姓带着自家的家畜开始排着长龙。

    第六天,在东城门发现一个人和一头牛都是气喘吁吁的,这可把张进张太医吓傻了。东城门李广才和何以可急匆匆地赶来说:“张进张太医你看了吗?”

    张进记得满头大汗说:“何太医和李大人,下官看了啊!你们看这人和牛都喘成这样,如何是好啊?”

    那人和牛都不停喘气,那人断断续续的说:“大人,太医大人!你们给小民看看是啥病吧!小民求求你们了!”

    那人说着就跪在地上开始磕头,李广才看着那人后背衣服都湿透了。李广才微微点了点头说:“跪下何人?”

    那人看了一眼何以可一眼说:“小民陈牛牛!家住杭州城东三十里的小村子。”

    李广才点了点头说:“你的牛之前是什么病状,你且详说!”

    陈牛牛轻轻地拍了拍他的牛头说:“小民家中就是这头最值钱啦!小民听说杭州城有义诊。不是听人们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小民就带着牛来看看,可是这位太医说小民和牛都有什么传染病。大人,你说这牛要是没了,我家怎么耕田呢?”

    李广才笑了笑说:“陈牛牛,你不必着急!本府会为你解忧的!”

    李广才看了一眼何以可,何以可会意。何以可绕着牛转了一圈,手在两只前提把了一下脉。何以可松了一口气说:“李大人无事,无大事了!”

    李广才点了点头说:“张进张太医。你可要看仔细了。”

    张进疑惑看着李广才和何以可,何以可给张进做了一个把脉的手势。张进学着何以可刚刚的羊子,他做完一切低着头说:“李大人和何太医对不起!下官一时疏忽了!”

    李广才将陈牛牛扶起来说:“陈牛牛,你不用着急了!官府既然是义诊。我们都会给你们看出病来,当然没有病就不能看出病来的!你看你和你家的牛都跑成这样,你知道我们的张太医为病人都着急成这样了!”

    周围的百姓都在第一个人笑出声后都开始大笑开了。李广才摇了摇头说:“本府就说有病看病,没病不能看出病来。预防是好事,可百姓也不能这样心急是不是呢?”

    陈牛牛和张进都羞愧低着头说:“大人,我们错了!”

    第七天下午,突然有人来报说:“杭州城南有牛病死了!”

    李广才和何以可两人骑着快马来到杭州城南的一个小村。听到府尹大人到来的村人也都赶来看热闹了。

    李广才和何以可来到一个木制的牛棚。这个牛棚是建在水上。牛棚下面也就是一个鱼池,可以说这个牛棚的设置与客店的马厩差不多。不过牛粪就直接掉进鱼池了!

    男主人看到李广才和何以可赶紧拉一下自己的妻子跪下说:“小民见过大人!”

    李广才将两人扶起来说:“你们这牛真的是病死的吗?”

    男主人指着牛嘴边的白沫说:“大人,今天早上我们的牛只是无力的躺在地上没有。好像无力站起来一样。我们请来村里的郎中看了一下,他说牛不知道吃了什么。可是我们每天给它的草料都差不多也没有什么问题。大人能让太医给我们家的牛看看吗?”

    李广才点了点头说:“好吧!何太医有劳了!”

    何以可给牛全身检查了一下,他在牛腿上扎了一针。他手上的银针在快要放回针带的时候变蓝了。何以可微微皱了皱眉头说:“怎么可能呢?”

    女主人看着何以可说:“如果是中毒不是银针变黑吗?”

    何以可摇了摇头说:“没错!可是你认为我的银针只能探查让银针变黑的毒物吗?”

    围观的人都不解的摇了摇头,何以可微微一笑说:“你们应该经常给牛喝糖水之类的吧?”

    男主人微微点了点头说:“太医大人这有什么问题吗?”

    何以可点了点头说:“糖,我们能吃。可是却不能经常吃!吃的太多的话,我们的身体会对它产生一种依赖。也就是 你们经常会看到你们的不会喝淡水,而糖水的糖会越来越多,它才会喝水对吗?”

    两人很是诧异的点了点头说:“没错大人!这也是我们对牛的奖励!可是也没有想到会这样的!这样难道也错吗?”

    何以可叹息说:“你们应该知道你们的还吃了巴豆草。不过数量比较低,而它昨晚吃过草后,我想就是它喝糖水维持一段时间。你们只知道他无力站起来吃草,你们都忘记亲自喂它。当然可能与人一样,拉肚子的时候不想进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