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山
字体: 16 + -

第七章 前路如何未曾念

    我迟迟不去着手修行。手上合二为一的道亦盗,在我的心里愈发沉重。



    在我无法做选择的时候,我只能前往记忆中的山竹处,取几段青竹,在湖中取来清水,找到往日曾居住的山洞之中 ,暂且居住了下来,思虑着李老头还将带着我前往何处继续山林间的修行,并着手于一些物件的制作。



    只是我不曾想到,李老头一消失便是半月之久。



    手中的道亦盗,成了我消磨时间的读物,翻来覆去,却不曾有任何头绪。如同李老头所言,体术兼修,在千百年间总有野心者孜孜不倦探索。道亦盗,作为唯一的可能,只怕李老头一族研读绝不在少数。



    而在于无法共存的情境下,体术之间,谁为正统,便在世间有了争论,这是石头不屑于术法所在的缘故,也更多是由于石头所在的石猴一族,乃是天生的体术天赋种族。



    姑且不论其中争论,我沉溺其中也始终抓取到自己舍取,还是妄想熊和鱼掌兼得。



    在我苦苦深思之际,李老头回来了,带着我半月以来,一直试图寻找的石猴一众的石头,以及小猴子。



    “去道宗吧。”李老头见到我便是如此一句。



    “小子,李寻道本身便是道宗弟子,其中几分缘由,也不深。”李老头平静说道。



    “周梦此人,便是人族。”



    “而道宗,便是在几方切磋商议后谋划下建立的宗门,其中起因,便是为了其中体术兼修的秘密。只是千百年后,谋划之人身死的身死,死心的死心。随手布置下的道宗却愈发壮大起来,成为了屈指可数的势力。”



    我在思量其中的种种,未发觉李老头提到屈指可数的势力之时,一脸晦气的样子。



    “李寻道在其中是什么缘故?”



    “随手于门外捡起的孩童,寡语少言,在道宗内为扫地道童。”



    我错愕看着李老头,不确信是否为真。



    “并无须言解之处,其间并没有太大异常,估计道宗的存在,便是最为异类中的异类。”李老头一阵唏嘘,摇头不已。



    “三日后你便前往道宗吧,在此期间,我会作对一些事做说法。”



    “李询,不论你是李寻道,还是李询,记住,世间事,绝无众寡而无谓,多一人则该其所在,你不曾是路人,更不该当自己是过客,希望你前往道宗之时,能明白。”李老头突然郑重道。



    直到李老头已经离去很久,我还保持着原有的模样,如山石,风吹不动,如海礁,浪涌不移。



    我曾醉酒狂歌,不问日月,只说豪情。



    我曾与兽共舞,不论轻狂,只言生死。



    内心处,我是不是,渴望一醉醒来,天地明朗,生死之后,斗转星移,不见高楼,不见青山。



    我自嘲,其实都是庸人自扰摆了,不管走在哪里,不该日夜买醉,酒醒日月不变,面对终究在面对,不该无视生死,过客不在你,在世间。



    岁月悠远,百岁人生只是匆匆过客,但却是你实在的一刻。



    对与错,前世今生相接,前路茫茫,只是应该踏实去走,不该想前路何为,为何和李老头实言,大概在于我的心境,只觉世间事,再无所谓处。



    我沉思着。



    不曾察觉石头和小猴子还在身旁。



    “当你前往道宗之时,带上小呆。”



    石头带着小猴子走了,沉迷在抓虱子的它,大概并不知道等待着的是什么。



    ......



    “小子,还是不曾选择练术还是炼体吗?”李老头一脸疑惑看着我。



    “哦?不可以体术兼修吗?”我同样一脸疑惑看着李老头。



    李老头沉默,憋了良久才缓缓吐出一口气。



    “行。”



    “其实李老头你看出我并不想去道宗,或者说,那处山洞你去过了。”



    “体术兼修,不就是你期待的吗?哪怕是为此付出代价。”



    我平静道。



    李老头久久未语。



    我看着山林处,那是山洞的方向。



    “道宗在哪里?我又该怎么前往。”我的询问打破了沉默。



    “东行,直至清风镇,便是道宗所在了。”



    “小子,你不想知道为什么?”李老头复杂的看着我。



    “我没有心思去背负李老头你的抱负,我只是想出去走走看看。”我并不曾理会李老头,挥手道。



    石头带着小猴子前来,小猴子不再痴迷于抓虱子,静静贴在石头的头上,如同石头带着一顶不曾合适的帽子。



    “来,阿呆。”我一脸祥和的笑意,如同伪装下的狼外婆,诱惑着进入口袋的小羔羊。



    小猴子捂着猴眼,只是手缝之间的间隙实在大得离奇,也在观察着我。



    石头把小猴子抓起放在手中,点点头。



    阿呆在恋恋不舍中,慢慢爬上我的肩膀。



    “嘿嘿嘿。”我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转身便向着东方踏前,挥舞着手告别李老头和石头。腰间的短剑摇摆,是我再次从李老头手里拿的,肩膀上,是一只蹲坐着的猴子,偶然回头,看着那道伟岸的身影,碧色连天的山林,渐行渐远。



    “为何让着小呆跟随。”



    “不是,是小呆选择的。”



    .....



    山洞,半个月来,我动手烧制了几件瓷器,碗碟形状,并且寻找来了一截两人合包大小的树木,放于山洞之中,用作桌子。山洞最底一处,碗口大的树枝捆绑支撑起一张一尺来高的方台,铺上了干燥的茅草,便当做是床了。



    一颗珠子挂在洞府之上,莹莹白光,柔和无比。洞府外,可见远处瀑布,轰鸣声隐隐传来,并不喧嚣。洞府壁上,已经挂有几串肉干。在我知道有盐晶之后,一入山林,便随身携带着,如不方便处,便先行藏起。而山洞正巧是我所藏盐晶的一处。



    李老头曾言有收纳之术的一门小手段,只是我当时并不曾练习。



    我并不知道元始之中是否有笔墨存在,只是我的手中却是不曾有。所以我在山洞前,刻画下了安居二字。



    闲暇之时,我便读着道亦盗,只是百思不得其解,如李老头所言,先人无解,便拆其一分为二。而我看道亦盗,总觉得原本就是两本书,前文为道,后篇为盗,所谓一分为二,只是少几分前序豪言壮语罢了,不曾有丝毫注解引读。一度令我怀疑其中究竟是为一分为二,还是合二为一。



    术法未行,炼体先起。便在于书籍的最后一页。令我着实有着一些无奈,心急之人,只怕活活气死。



    山中岁月静,唯恐有人扰。



    李老头回来的时候,我正在山林中寻找野菜,搭建好的园子,就缺住下的主心骨。



    便有了一翻谈话。



    山洞之中,已然有了人气。



    洞壁上,除了挂着的飘香腊肉,还有一面墙语。



    “心安之处,便是吾念,在此心境祥和。”



    “往事种种,心无泛念,便不作他想。”



    “结庐在此间,悠远见心静。”



    ......



    最后的最后,我新刻上一句。



    “来匆匆,去匆匆,何故硬换洒脱变年迈。



    静悄悄,闹嚣嚣,既来之怎可轻易安之。



    谓之心安,言之心安,其实何曾真如此。



    不为肩负,只为清风,且行且走且随心。”



    我在山林中开辟出一条道路出来,深夜之际方才寻找休息的地方,半年多来混迹山林,其中种种,已经成为几分习惯使然。一人一猴,吃着阿呆摘来的山林野果,也带着几分惬意。



    阿呆并没有沉浸多久在离舍伤感中,便恢复了好动的本性,时不时脱离开我前行的路径,带回着野果,也曾指手画脚,吱吱乱叫,形容着前面的情形,花费我极大的精力方才得已明白。



    一人一猴,便向着清风镇缓缓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