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山河
字体: 16 + -

0022章:狰狞

    张风声回到自己的殿院中,还有些心有余悸。



    隐隐中,似乎发现皇上的改变是从那一晚开始的。



    老将军抓住曼沙华舞楼的几位后进了宫,随后下令老将军前去围剿舞楼余孽,没想到等待老将军的是一位手持重剑的剑客,江湖人称鬼剑士。



    那一晚,皇上愤怒抽出尚方宝剑砍下,后有雷龙闪现,变化就此开始了。



    召见古河,并把听风阁交给了他。



    随后又在护龙塔上施法,导致自己心上被魔鬼种下了怨念,这一抹怨念,神龙只要轻呼一口气就能吹散的,但是却不管不顾的散去了。



    仿佛是在说皇上的做法的确是破坏了某些规则,让老天爷也要给他这位人间四帝之首的唐帝给予一点教训。



    想到这里,情不自禁的便把怒气撒在了还在牢中的那些家伙,随即招来小太监,阴声说道:“去,问问曼沙华那几人审出什么东西来没有?没有的话,让他们秘密斩首了,大唐百姓种的粮,他们不配吃。”



    小太监躬身离开,没走两步,又被张风声叫住:“还有,从曼沙华里搜刮出来的银两有多少,报给我,归入库中,这夏天要到了,有些地方又该干旱了。”



    安排完这两件事情,心中再次打起了算盘,并非是打谁的主意,而是在想自己离开皇宫之前还能为陛下做些什么分忧的事情,刚才说那一件,算是不大不小的事,实在是填不满心头的那点空间。



    “对了,龙魂枪!”



    张风声眼睛一亮,又火急火燎的赶去了护龙塔,到护龙塔那儿,发现黄河已经不在那处,经打听,原来是去给陛下念清心咒去了。



    脸上顿时浮现起了笑容。他这一走,宫中尚还有为陛下开解的人,比他合适,也比他有用。



    嘴中啧啧两声,低头看了看那一身穿了好几年的衣服,不舍的解开了胸前的布扣,露出里面洁白的衣衫和那微微隆起的胸膛。



    一路哼着逍遥歌,脚下似乎有风,又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换了一声普通布衣,拿起了那柄很久没有用过的纯黑长剑。



    从散发出的气息上来看,没有人认为此时的他是侍奉皇上身边几十年的张公公,而是江湖上的张墨眉。



    不凡兵,墨眉剑。



    “从卧龙岗那条河中捞起来的东西,哪怕是把锄头,锄地也能挖出金子。”



    他对自己手中的墨眉剑很是满意,当初看见它时一眼便钟意上了,当时还有很多人笑他根本没有握剑的气质,他不管不顾,反正抓起来这个东西,就顺了上天和自己的意。



    哪里想到后来入了宫,全然没有多少时候拿起这柄墨眉,更多的则是那扫去灰尘的拂尘了。



    如今重新与老朋友相聚,入手时的冰凉逐渐消失,更多的是火热。



    就这样,一人一剑一马,走出了宫,带着回老家的喜悦。



    就是不知道这个老家是地上的老家……还是地下的那个老家。



    人踩土一生,土踩人一次。



    唐天下站在那恢宏殿宇外,看着那道熟悉的身影,眼中隐隐有些担忧。



    “张公,你可要回来啊。”



    在民间的说法,公有长辈的意思,张公公和张公相比,完全两码子事,在唐天下看来,此刻,他更想少说一个公字。



    ………………



    一位身上充满杀伐气息的年轻人走在路上,蚊虫鸟兽似乎都不愿意靠近他,年轻人也觉得这样自在一些。



    杨虎没有骑马,从雪山到大唐与西夏边境,完全靠着自己的两腿丈量着,这还缘起小时候爷爷教给他的一句话。



    腿懒志穷,手懒人穷。



    从军这么多年,他身为一个队长,在某些时刻,完全有了骑马的资格,但是他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骑上马背的,也不是他的性格有多怪癖,而是他的确有那个资本不骑马,因为他真要跑起来,不比马慢。



    这一点,他的父亲心中清楚他是有武功基础的,由于是他爷爷教的,也不好多说什么,也就不管不顾了。



    所以这一次杨舟才会让自己的儿子脱离军营赶往雪山,不过还是派了两人暗中保护着他。



    关于暗中保护杨虎的两位死士,代号乙、丙,他们一直不离不弃的跟在杨虎身后,随时都做好了死的准备,一路走来似乎都没有什么意外。



    只是身为死士的他们,根本想不到此刻大唐的形势,这个时候的大唐,比其他任何时候都要太平。



    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这一点大唐唐帝知道,西夏夏帝也知道。



    一道道指令从西夏的土地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传到大唐的土地上,相反,大唐也有无数指令暗中传到西夏的土地上。



    两者之间的你来我往,似乎都在展现各自的热情和手段。



    就像棋手在对方落了第一颗子之时,心中就有了百十种棋局。



    老将军陨落,是西夏的第一步棋,属黑。



    雪山之巅古河写下的檄文、唐帝借用仙器召唤的神龙,则是大唐回应的第一颗棋,属白。



    在棋道上来说,有这样一句话,观棋不语真君子,对于西夏与大唐两人的博弈,北齐、南蛮、东周都是观棋的人,不过观棋的人不过也有身份高低。



    人间四帝,却没有南蛮的份,南蛮自然不甘心,便自己封了一个蛮王,掌管蛮国,其余四帝,分别坐镇齐、夏、周,既然是一国之君,四帝并没有对蛮王有什么不好的看法,唐帝眼光独具,因为南蛮土地不与其他四国相连,边境全都在大唐国土相接,于是一直与南蛮没有交恶,和亲、通商、教化种种惠民的手段洒在南蛮土地上,让蛮国对大唐也亲如兄弟一般。



    而北齐与东周,自然是不担心大唐打起来对他们有什么影响,他们早已经有了对策,正因为如此,唐帝也没有花太多心思在他们两国身上。



    泱泱大国,总共就五个,大唐步入盛世,实力不断强大起来,西夏有居安思危之想,便想把大唐扼杀在萌芽之中,现在的大唐,他们还有那个实力对付。



    现在看来,也只有西夏夏帝有那个魄力了。



    只是许多人不知道暗中缘由,此次争端,真正的引战书,其实是当年西夏夏帝差点成为四帝之首这件事。



    在唐天下看来,西夏的魄力,其实是夏帝的怨恨罢了。



    没有欲望,怎能当上帝皇。



    ……



    大唐的皇宫,有人说是五国当中最恢宏的,当然,也就象征着住主人的身份。



    “如果你的眼光能够在看开一些,四帝之首,恐怕就是你了。现在的你,竟然还想着怎么样成为四帝之首,而朕,却想着如何统一五国。而这,就是你与朕永远也追赶不上的差距!”



    唐天下喃喃道出这话的时候,神秘山间的一座村岗后面的那口井中,那根吊着木桶用以打水的九股麻绳,悄无声息的断了一股,刚好,一位略微邋遢的道士正要打水,见到此景,眉头一皱,手指演算一周,神色变了变。



    眼中,不知是重燃的希望,还是逐渐的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