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将
字体: 16 + -

第九十二章 藏兵于民

    西海在短短数月,便安置了八千多户的流民,太守府下令凡是西海的田地,只要限期之内没有提供田契认领的一律归官府所有。

    自从吕光创立后凉以来,二十多年间,西海先后归属后凉和北凉,再到现在的西凉,加之匈奴人和柔然人前些年时常犯边掳掠屠杀,如今的西海人口与十年前相比少了上万户。

    大量的田地荒废,野草长的比人还高。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梁兴命太守府派人丈量田地,将那些限期之内无人提供田契无主之地登记造册,梁兴看着簿册上面登记着六千多顷的无主之地吓了一跳。

    “黄大人,当年杨太守治理西海之初西海人口多达三万余户,没想到短短五年,西海人口便减少了一半,可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啊。”梁兴放下手中的簿册,背手来回走动。

    这个被梁兴称作黄大人的是一个年过四旬的文士,叫做黄儒,是太守府的主簿,长的温文儒雅,身着一身青衫,恭敬的站在一旁。

    “启禀太守大人,西海前些年匈奴人和柔然人长驱直入,他们丧心病狂的将西海百姓大肆屠戮,强行掳掠,以致于我西海百姓大量减少,所以……”黄儒朝梁兴拱了拱手,遂将这些年来西海百姓的变化向梁兴说道。

    梁兴停下脚步,环视着太守府内的众属官,点了点头:“原来如此!黄大人,将这些无主之地,悉数均分给那些安置的流民,务必在今春将这些田地耕种,秋收之时要是有一户颗粒无收,你们全都罚俸一年。”

    “大人,这短短两个月内,如何才能够将那些荒芜的田地耕种上,下官以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啊。”黄儒一脸苦色,闻言急忙劝道。

    “是啊。是啊。黄大人言之有理~”太守府内属官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对于梁兴的强势心中感到一丝的不满。

    “诸位大人,肃静。为了确保今秋有足够的粮草,此事务必完成。镇北军的李将军已经同意,安排镇北军协助,你们不用太过担心,做好你们自己份内的差事便好。”梁兴抬了抬双手,示意众人肃静。

    “是。大人!”太守府属官听闻镇北军会协助流民春耕,个个喜上眉梢。

    梁兴看着众人停止议论,挥了挥手,说道:“都下去忙吧。这几天要将这些无主之地悉数分下去,不得有误!”

    “大人放心,下官一定会办妥此事。”黄儒看着梁兴朝自己望了一眼,便应声说道。

    镇北将军府里,李岩看着地图,心中忧心忡忡。西凉虽说占据着河西大片的土地,但是许多都是大漠戈壁。远不如现在的匈奴人,整个河西走廊被其占据三分之二,不出三年,便可积蓄一统三凉的力量。

    匈奴人不会给西凉太多的壮大时间,同时李岩也不想匈奴人有足够时间积蓄一统三凉的力量。

    李岩心中有一个大胆的计划,这需要西凉有足够的粮草,所以如果西海粮草实现自给自足,便能给乐涫大营省下一万余人一年的粮草,可以支撑半年之久的大战。

    这些天李岩不断的奔走于镇北军大营和龙首涧。镇北军的训练不能落下,尤其是被李岩寄予厚望的陌刀营,如今已经扩充至一千一百余人。

    龙首涧每天都日夜不停的打造兵甲,如今的镇北军已经大部分换上的新的兵器,尤其是陌刀营的军士,为了打造陌刀,这龙首涧积蓄的精钢全都用完了。

    “将军,您找我?”

    正当李岩看着地图陷入深思的时候,一个身着黑甲的将军径直走了进来,单膝跪地朝李岩说道。

    “原来杨将军,你来了,快起来吧!”李岩回头看见杨世忠正朝自己行礼,便将杨世忠轻轻扶起。

    “多谢将军!”杨世忠起身站在一旁。

    “杨将军,此番叫你来是有一件要事想要拜托你了。”

    “将军言重了,但凡将军吩咐,末将定当从命。”杨世忠一脸疑惑的看着李岩抱拳说道。

    “如今西海的春耕即将结束,本将打算在春耕之后,西海每户出一男丁,五人为一伍,十人为一什,平日里劳作,每五天之中需要有一天接受镇北军组织的训练,将来也能够抵御外敌。你看如何啊?”李岩走到杨世忠身旁沉声说道。

    “将军~这~这是为何?”杨世忠脸色一变,欲言又止的问道。

    “西海百姓多年来面对凶悍的匈奴人和柔然人,只能任由宰割,如今本将想要改变这一局面。而你杨将军在西海多年,令尊在世时也是为了安置百姓才不幸遭遇匈奴人的伏击,在西海素有威望,本将希望由你来担任主将,你可愿意?”

    “将军,西海有我镇北军守卫足矣,末将以为~”

    李岩见杨世忠欲说下去,摆了摆手说道:“杨将军,匈奴人如今秣马厉兵,时刻不忘侵我大凉,如今我大凉兵力不足十万,你可知晓本将的意思?”

    “末将明白了,一定不负将军的期望。”杨世忠闻言,终于明白李岩的用意。

    待杨世忠走后,令狐德昭走了进来,这段时间都是由他安排镇北军协助西海的流民进行春耕。这两天才得以清闲。

    “令民为什伍,平时务农,战时出征,当年秦国凭借此法,举国皆兵,一举荡平六国。莫非将军也想用此法?”令狐德昭看着杨世忠出去后,走到李岩身边问道。

    “德昭大哥说笑了,你还是叫我岩弟吧。你这一声将军叫的够瘆人的。哈哈。”李岩哈哈一笑道。

    “不可,军中自有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我还是叫你将军吧。”令狐德昭一脸严肃的说道。

    “行行行,你说了算。我镇北军迟早要走出西海,西凉兵少将寡,我实在是担心啊。藏兵于民,既可以节省粮草军饷,又可以为镇北军提供兵源,这有何不可?”李岩傲然说道。

    “这的确是一个好方法,但是将军可曾有向王爷上奏?此事若是处理不当,一旦太子殿下知晓,这可是私自募兵的大罪啊。”令狐德昭说着一脸担忧。

    李岩闻言脸色微变,此事无论如何也不能瞒住李暠,要知道西海如今有两万多户,这每户一男丁足可以多出两万多人,到时自己就是说破大天也解释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