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将
字体: 16 + -

第四十一章 内忧外患

    夜幕下的酒泉城显得格外冷清,强劲的冷风呼啸着,月光照在匈奴大营的雪地上,整个大营人头攒动。

    沮渠百年已经开始安排大军南撤了,虽然心中极为不甘,但是沮渠蒙逊的王命沮渠百年不得不执行。

    “都督,数万大军同时退出酒泉恐怕要到天亮,为了尽可能不被西凉军发现,末将愿领一支轻骑留在大营作疑兵之用,等都督撤回乐涫后末将再领军后撤。”沮渠百年交代大军后撤以后,走进大帐向沮渠拏请求道。

    “好!那本督给你两万轻骑,务必要确保让大军安全撤回乐涫。”沮渠拏听完也极为赞同。

    一夜过去了,整个匈奴大营一如往常,根本看不出整个匈奴大营已经少了三万多人,沮渠百年为了不让西凉军发现大军已经后撤,一大早的就命大军于酒泉城下叫阵,却丝毫没有攻城的意向。

    “这些匈奴贼子今日为何如此奇怪?”韩谦在城头上看着城下的匈奴大军,心中不由得感到有些奇怪。

    韩谦自从回到酒泉城以后便一直安排在城南防守匈奴人攻城,此刻韩谦的脸上有一条深深的伤疤,匈奴人的投石机抛射的巨石砸在城头上,碎裂后溅射的石块将韩谦的脸颊剜去一块皮肉。

    “都给老子睁大眼睛,要是放一个匈奴贼子上来,看老子不抽死你们。”铁锤看着眼前的军士,骂骂咧咧的说道。

    虽然城下的匈奴人没有攻城,但是城头上的西凉军依旧不敢有丝毫松懈。

    “韩大哥,城南那边怎么样?匈奴贼子开始攻城了吗?”李岩见韩谦走进大帐,一脸关心的问道。

    “公子,这匈奴人今日一早就停止攻城了,只是在城下叫骂。”

    “哦?这倒是怪事,暂且不用理会,这匈奴人连续攻城几天估计需要休整了,记住不要大意,以防匈奴贼子使诈。”李岩走到韩谦身后叮嘱道。

    “是,公子那我先出去了。”韩谦抱了抱拳便出了大帐。

    “去吧。有情况及时来报。”李岩应声说道。

    自从匈奴人围城至今已经五天了,西凉军损失了一万多军士,还有数百民夫丧命于匈奴人投石机抛射的巨石之下。

    正午时分李岩亲自登城巡视,西凉军个个严阵以待,酒泉城下的匈奴人依旧在做各种挑衅和谩骂。

    “将军,下面那群匈奴贼子骂的实在是太难听了,俺铁锤真想下去让他们尝尝俺的两个大锤是什么滋味。”铁锤看着城下的匈奴人大军,一脸愤懑的说道。

    “你呀!要沉得住气。如今匈奴贼子久攻不下奈何不了我大凉。”李岩拍了拍铁锤的肩膀安慰道。

    李岩巡视一圈后从城头上走了下来,有韩谦他们在盯着匈奴人,李岩倒也轻松了许多。回来酒泉城已经几天了,李岩一直没有去拜访宋繇,今天准备去宋繇府上。

    当李岩来到宋繇府上,管事的一见是李岩来了,急忙前去通报宋繇。过了一会儿,管事领着李岩来到了宋繇的书房。

    “岩儿拜见宋爷爷。”李岩一进书房便朝宋繇跪地拜道。

    “岩儿,你来了。快起来吧。”宋繇起身将李岩扶起,随即有下人端来了茶水。

    “多谢宋爷爷。”李岩起身朝宋繇躬身说道。

    “这半年来,你在西海的可是那闹腾的很,要不是有王爷替你遮挡,你早就被问罪了,岩儿你可知错?”宋繇一脸怒气,手指颤抖着指着李岩。

    “宋爷爷您消消气,岩儿知错了。”李岩见宋繇说着干咳急忙轻拍宋繇的后背,就像个做错事的样子。

    “哼!知错就好。要不是你主动将你私自打造的兵器用于杀敌以及劝退柔然人立下大功,就凭这一条罪状,就连爷爷我都保不住你。”宋繇平复一下心情,沉声说道。

    “岩儿知错,今后再也不会自作主张了。”

    “唉!岩儿你可知道要不是凉王将你私铸兵器的事情大事化小,太子殿下如今损兵折将,若是发现端倪在朝堂之上弹劾你,后果不堪设想啊。”宋繇一想到李岩竟然私自铸造兵器,整个人都气不打一处来。

    宋繇看着李岩一直沉默不语,便不在说下去,呷了一口茶水,随后说道:“这些年来,我大凉常年同匈奴贼子交战,消耗巨大,前些年有着河西大族的援助,倒也无关紧要。但是这些年来,这些大族已经很少提供援助了,国库早已空虚,所以你那西海的铁矿也算解了我大凉的燃眉之急啊。”

    “爷爷,我大凉竟然已经到了如此地步吗?”李岩一脸震惊,离开了河西大族的援助,就连军械都无法满足前方的大军。

    “这些年来,大凉连年征战,开支巨大,而我大凉近八成以上的田地都在各大家族手里,田赋税收就连十万大军一年的粮草都不够,更别说昂贵的兵甲了。”宋繇微微叹了口气说道。

    李岩知道战争不仅仅是靠人,还需要有足够的粮饷军械。但是没想到大凉竟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前些年各家族还是每年提供大量的援助,这一两年来,河西大族都觉得与其每年提供大量的粮草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无底洞,不如与周边修好,休兵止戈。

    “原来如此,岩儿明白了。”李岩躬身行礼道。

    “如今我大凉已经是内忧外患,稍有不慎就是国灭身死的地步。此番匈奴人围困酒泉,已经有不少世家直言割地言和了。”宋繇说着不由的叹了叹。

    当年李暠靠着河西大族的支持从一个敦煌的县令到现在的堂堂凉王,到如今各家占据了大凉朝堂一半以上的官职,李岩心中也明白了李暠的无奈。

    “竟然有这等事?如今我大凉的国土都是我大凉将士用鲜血换回来的,怎能为了苟且偷安而割让。”李岩听完心中感到一阵愤怒。

    “好了!这些事情都不是你该操心的,有爷爷在这些人翻不起大浪,只是如今匈奴贼子围困酒泉,这时间一久就会增添不少的变数。所以你们一定要将酒泉城守住啊。”宋繇起身叮嘱道。

    “要不是索训那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唐老将军也不至于此,有唐瑶将军在匈奴贼子岂能越过乐涫大营一步?唉!”宋繇看着窗外自言自语的说道。

    “爷爷放心,我大凉军士万众一心,一定能够将匈奴贼子击退的。”李岩上前宽慰道。

    一个时辰之后,李岩从宋繇府上走了出来,经过同宋繇的一番交谈,终于明白了大凉如今的处境。

    李岩在回城南大营的路上想了很多,如今只有将匈奴人打退,解除了酒泉的危机才有能力发展,现如今大凉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了。

    刚回到大帐中,韩谦急匆匆的走进帐中,脸上都是汗水。韩谦喘了口气说道:“公子,匈奴大营好像有点不太对劲,都快一天了,总感觉匈奴大营中的人少了许多。”

    “哦?何以见得?”

    “公子,平日里匈奴大军五六万大军的情形跟如今相比相差甚远,其次如今城下的匈奴大军为何一直在谩骂却不向往日一般攻城,韩谦以为这其中必有蹊跷。”韩谦随即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如果说匈奴大营的兵马少了,那韩大哥以为他们去了哪里?如今匈奴大军围困酒泉怎么会无缘无故的少人呢?”李岩在帐中来回走动,突然停住脚步问道。

    “这~。这倒也是,不过韩谦以为如今的匈奴大军跟以往相比的确少了许多。公子,不如让韩谦领几名兄弟出城去打探一番如何?”韩谦一时语塞,便想出城一探究竟?

    “那好,韩大哥你要小心,一旦有所发现及时回来。”李岩心中一动,随即同意韩谦的说法。

    待韩谦出去之后,李岩看着帐内的羊皮地图陷入了沉思,这匈奴人不可能凭空消失,若说匈奴人绕过酒泉城直取敦煌也不现实,匈奴人的粮草补给跟不上。

    “这匈奴人到底去了哪里?敦煌不可能,难道是~?粮草不足退回张掖了?”

    李岩很快就将这个想法抛去,从匈奴大军防守严密的粮草大营估计匈奴人起码有半月粮草,不可能会缺粮。

    中午自己巡城的时候,看到城下的大多是轻骑,根本就没想继续攻城的打算,莫非大军主力真的不在酒泉城下?

    “既然想不出,等韩大哥回来就一切都明白了。”

    李岩不知道匈奴为何如此,想了很久都没有头绪,干脆不去想了。

    大帐中,李岩一脸担心的等待韩谦的回来,韩谦已经出去了快两个时辰了,如今天色渐渐的开始暗了,帐外大风呼呼的作响。

    就在李岩焦急不安的时候,韩谦终于回到了酒泉城。

    “公子,我从城北领着几个兄弟出城后兜了一圈,抓了个匈奴贼子的斥候,割了几刀后就招了。昨晚沮渠拏收到北凉王的来信后连夜领军回去了,具体原因不清楚。现在匈奴大营中就剩下沮渠百年的两万轻骑,估计今晚就撤回乐涫。”

    “什么?不会有诈吧?”李岩听完大吃一惊,这匈奴贼子撤军了。

    “应该不会,我换上匈奴斥候的衣物进大营看过了,匈奴大营中兵马确实少了大半。”

    “公子,打吧!如今匈奴大军撤了大半,就剩两万轻骑,沮渠拏昨晚就撤离了酒泉,按照行程现在应该快到乐涫了,机不可失啊!”韩谦一脸激动的说道。

    “此事关系重大啊,非我所能决断,韩大哥你随我前去王府!现在就走。”

    李岩说着出了大帐,骑上绝影和韩谦一同向凉王府飞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