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烽烟
字体: 16 + -

第1章 漠北少年

    “爷爷,你都快看一个时辰了,天上的星星都说了啥?”一个十六七的男孩,躺在偌大的岩石上,看着夜空问道。

    男孩身旁站着一个老者,年约七旬,满头华发,双手缚背而立,八尺的身躯,没有任何佝偻的迹象,凝神静气,仰望周天星象。

    当一颗流星划过天幕时,老者面色显得有些凝重。自言自语道:“是时候了。”

    目光转向躺在岩石上男孩说道:“潇然啊,天上星星说,这里要来新人了。”

    男孩立刻站了起来,惊喜的看着老者道:“爷爷你说的可是真的,十七年了,这里只有你和我,星星有没有说新人是男是女的?”

    老者欣然道:“过段时间,你见到就清楚了,明天我要出趟远门,中秋之前回来,我离开的这段时间,你不可偷懒。”

    男孩似乎觉得眼前的爷爷又故弄玄虚,回复道:“每次都神神秘秘的,还有你每次出门都不带我,十几年了,出门前都是这句话,就不能换个词。”

    老者对着男孩厉声道:“忠言逆耳,就是因为你爱偷懒,我才特意嘱咐。”

    男孩低着头,一副甘愿受罚的模样,只是脸上还在偷笑。

    老者没有看到他偷笑的表情,以为他知错了,说道:“走吧,天色不早了,回去休息。”

    男孩从石头上跳了下来,爷孙俩一前一后的朝着一个方向走去,两个身影渐渐消失在漆黑的夜色中。

    男孩叫李潇然,再过半个月的中秋时节就十七岁了。

    在李潇然的记忆中,只知道爷爷叫海老,十四年前中秋,自己被海老带到这里,两人就在此生活,除了海老之外,他从未见过其他人。

    漆黑的夜色中,爷孙俩进了一个山洞,想来这里是他们的休息之所,由于太黑,看不清具体伦廊,但能听到洞口处,传来轻轻的流水声。

    翌日清晨,山洞内的李潇然,从睡梦中醒来,坐在一个足够三四人同时就寝的石床上。

    石床不远处的洞口,光线明亮,石壁在光线下,呈褐红色。

    洞内不是很大,约有百十平米,由于顶部很高,显得很宽敞,偌大的山洞,就一张石床放置于中央,没有其他任何摆设。

    李潇然缓缓的穿上衣服,起身下床,向洞口走去。

    洞口外视野开阔,明亮异常,波光淋漓随处可见,轻轻的溪流声,环绕耳旁。

    眼前的明亮,让犹带睡意的李潇然有点不适应,于是抬手揉了揉眼睛,随后整个人清醒了许多,开始扫视偌大的溶洞。

    寝洞外是个更大的山洞,与李潇然就寝之处,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洞内近似长形椭圆,三百米之长,近百米宽,南北走向的山洞,两头成半圆收拢,石壁五颜六色,看来这是天然的溶洞。

    溶洞顶部,有不少露天之处,阳光直射而下,洞内溪水从一端最暗处,兵分两路,穿行于洞中,自北向南,汇合在出口处。

    漠北已是深秋,顺出口处望去,洞外一片青黄。

    扫视完李潇然收回目光看着脚下,踩着几块突起的岩石,穿过寝洞前的溪流,走向溶洞中央的平坦之处。

    平坦处呈方形,长宽约二十米,被人工平整过,雨雪天气不便外出时,此处便是李潇然的习武之地,爷孙俩称这里为演武厅。

    演武厅周围错落着七根三人合抱的石柱,颜色各异,连接到四五十米高的洞顶,似乎在支撑着整个溶洞,石柱在常年水润下,表面异常光滑。

    李潇然走向最近的一根石柱,从自然而成的洞孔处,拿起一把一米多长的长刀,这把刀海老历时三年打造而成,以前由于身高原因,不适合使用,直到去年才送给他。

    李潇然对这把刀爱不释手,自幼就在海老的指导下,练习刀法,十年如一日,刀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了。

    抽出长刀,长刃通体黝黑,隐藏着无尽的深邃,仅是颜色就足以摄人心魂,刀柄前端,近一指宽的刀刃上,篆刻着‘轮回‘二字。

    由于李潇然自由修习轮回心****回’二字早已刻入骨髓深处,这把刀也以轮回命名。

    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一眼自己的宝刀,这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只要握上宝刀,整个人就充满了自信。印证了那句,‘一刀在手、天下我有’的八字真言。

    观摩了一番后,李潇然携着宝刀,向出口走去。

    出口处的山洞,呈拱形,五米多高,六米之宽,中间流着溪水,两旁一米多宽的溪岸,成了出进的道路,延伸数米。

    溶洞外秋高气爽,已经是日上三竿了,由于李潇然知道海老今天远门,特意睡了个懒觉。

    出了洞口,独自沿着崎岖的山路行走,身后千米处,是这延绵山脉的最高峰,终年积雪覆盖,云雾缭绕,像上千条长龙盘旋于此,由此得名龙回峰。

    龙回峰所在的山脉,是漠北最大山脉,传说这座山脉是北冥神封神之后,留下的肉身幻化而成,这里的人们为了纪念北冥之神,将这座连绵的山脉称为北冥山。

    李潇然出了山洞,没走多时,身前又是一条清流的小溪,走至溪边跃身而起,落在溪流中间的岩石上,开始洗漱。

    山洞内虽然溪水川流,但却另有隐情。

    洞内溪水阴寒无比,但是寒意却不外散,人畜若失足水中,仅需一刻钟,身体内部就会骨肉分离,血脉凝结,失去所有生机。

    即使平时,身体若短时间被阴寒之水寝湿,没有用此地独有的烈阳花露,炼制而成的药水擦拭,肌肉经筋也会逐日萎缩最后失去知觉。

    由此可知潇然能如此健全的成长到现在,海老也是操碎了心。大漠有句话叫,毒蛇都藏在最美的花朵下。这风水宝地的寒水犹胜毒蛇。

    只是这寒水也是难得的人间至宝,海老选择在此也是有原因的。

    洗漱完的李潇然,看着高挂的太阳心道,怪不得梦到自己练武,看来晨练在睡梦中就练完了。

    想到此处觉得安慰多了,肚子也开始咕咕作响,于是返回山洞。

    巨大的溶洞内,周围错落着九个内洞,李潇然的寝室,就是其中一个。

    走入溶洞的李潇然,穿过演武厅,走向与自己寝室相对的一个内洞中,洞内与寝室一般大小,这里锅碗俱全,应是爷孙俩的生火造饭之处。

    李潇然为了自己的肚子,在这里叨咕起来,一个时辰过去了,自己的肚子也得到了满足。

    收尾工作结束后,便走出厨房来到演武厅,站在大厅中央呆站一时,心道,爷爷走了,这个假期自己要怎么度过?

    思索间似乎想到了什么,于是将手中的轮回刀又把玩一番,一时兴起便独自在大厅挥舞起来。

    安静的大厅随着李潇然的挥舞,手中的轮回刀,不时响起咧咧的破风之声,长刀在他的挥动下宛如活物,整个人也变的英武不凡,尤其是身上散发的气质,与之前判若两人。

    习练一番后,立身与演武厅一角,随即将手中的刀鞘抛向三十米开外的石柱上,这个石柱就是李潇然醒来拿刀的那根,上面天然的洞孔,刚好放下整把刀。

    随着刀鞘飞出,紧随其后又抛出手中的长刀,在刀鞘下端伸入洞孔之时,长刀流星赶月般飞速而来,刀头顺势进入刀鞘,接着一声鸣响,刀入刀鞘,整把刀稳稳的进入洞孔。

    整个过程在电光火石间完成,衔接如此之巧妙,仅此一招,没有多年的训练就很难完成。

    在抛出长刀时,李潇然便转身走向,厨房旁边的一个内洞,此前的一切似乎早就在他掌握之中,以至于抛出长刀后也没回头看一眼。

    厨房旁的内洞中,弥漫着浓浓的草药味,偌大的洞内,石壁上满目琳琅的方形小洞,排列整齐,各种药材摆放其中,还有些许方格内,列满各种典籍。

    洞中心两米宽的方形石台上,摆放着五颜六色的瓶瓶罐罐,上面各有标签备注。

    李潇然对此处异常熟悉,走向典籍处,拿起一卷羊皮卷轴,席地而坐,阅读起来。

    约莫看了两刻钟,便站起身,寻找起药材,自言自语道:“很早就像炼制你了,一直没时间,趁现在爷爷不在,不搞定你还等何时?”

    于是就自顾自的叨咕了起来,熟门熟路的抓起药材,还不时的对照手中羊皮卷,此时他的手就是最准确的称,抓起药材也没有用任何工具称量。

    不知他到底要炼制何药,脸上的表情异常兴奋,不时还露出猥琐的笑容。

    人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时间总是过的特别快,李潇然也显得异常忙碌,不知不觉中十几天过去了,月亮也圆了,明日就是中秋。

    忙碌中的李潇然,显得有些焦急,估计是怕海老回来,以至于最近两天基本没有阖眼,也许是炼制道了关键时期才如此。

    直到午夜时分,李潇然拿着玉瓶,兴奋地装起一颗颗红色的丹药,能感受到,他很满意自己的杰作。

    于是将自己工作的地方,上上下下打扫一通,来掩盖这些时日留下的痕迹,由于不放心,又反反复复检查了好几遍,才抱着药瓶走回自己的寝洞中。

    在洞内找了处隐秘之地藏好药瓶,为了不被察觉,又在洞内走了几个来回,从不同的角度,观看藏药之处,确定不易被发现,这才放下心来。

    放松下来的李潇然,觉得眼睛上不是眼皮,而是两座大山,想不闭眼都异常困难,无尽的疲惫涌上身来,于是拖着疲惫的身躯倒在中间的石床上,随后就传来均匀的呼吸声,沉沉的睡去。

    由于完成了自己多时未完成的心愿,如此疲惫的情况下,睡梦中还不时哈哈大笑,说着梦话,断断续续听不出什么来,但是能感觉到,在李潇然心中这药很厉害。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