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四章 各有对策
图海这一撤军,城里的人这个时候也发现了事情有点不对劲,程孝廉赶紧喊来了张勇他们几个商量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些开始分析,这是图海的诱敌之计,还是他真的想要南下,南下的话又是什么目的,是要给满清造声势去河南,还是要和周朝联合起来在山东给大明沉重的一击。
张勇的意见倒是干脆,不管图海到底要做什么,自己这边的人都得出城跟着,无论怎么讲,也不能看着图海在大明的地界上为非作歹。
陈承安则是认真分析了战局:“图海南下的可能性并不大,臣倒是觉得他引诱咱们的目的多一些,要知道满清虽然是提前退出了关外,但是存留的兵力并不是很多,尤其是在河南和山东的两处兵力几乎全军覆没,图海要是直接南下,辽东他还要不要了,咱们直接捅了辽东,他就算是把河南甚至鄂中都拿到了手里,怕是也没什么用处!”
众人听到这里眼前一亮,觉得这个主意果然是非同一般,甚至张勇直接站了出来:“陈先生说的十分有理,若是这样的话,臣建议咱们就先放任图海南下,直接带人去辽东,在臣看来,就算拿一个河南省来换盛京也是值得的。”
周围也有不少人都在附议:“没错,以一省之地换满清的人心四散,咱们总归是赚到了,没了盛京的皇族聚集人气,这些人立刻就得内斗,到时候随便咱们如何进攻,满清都无还手之力了。”
程孝廉想了想:“张将军,你还是带兵出去,但是咱们的目的是拖住图海,既不让他攻城略地,又不让他回身防守。通知城外的王继勇,让他带着人直奔辽东,到时候图海一着急非得出错不可。”
张勇站了出来:“臣依然认为可以先放图海走几日,到时候臣再出城挡住图海,让王继勇将军直奔辽东便是了。”
程孝廉摇了摇头:“河南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百姓刚吃了些日子饱饭,再让满清搅和一顿,还不知道十几年能够恢复元气。咱们现在做的这些河南的百姓也许不知道,但是只要河南百姓恢复了元气,咱们要多少兵源有多少兵源,若是再乱起来,十年八年河南都不可能恢复元气。现在看吃点亏,会有回报的那一天的。”
陈承安当先拱手:“陛下仁爱天下,是万民之福。”周围的臣子一看也没办法说服了,也顺水推舟:“臣等替天下万民谢过陛下。”
图海这边一南下,那边北京城就城门大开,听到这个消息,图海可是十分激动,大明的军伍出城了说明自己的计策生效了,没了北京城做屏障再和大明军伍作战就不会这么吃亏了。
就在他紧锣密鼓地备战的时候,突然得到了消息,有一支大明的骑兵北上了。
蓟州镇已经被打破了城墙,肯定不是为了收复蓟州镇而去,再往北可就出了山海关了,若是这支骑兵奔着盛京去,到时候大清国被人一锅端了,就是他打下了河南又能怎样?
只是局势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怕是也难以回头了,张勇的大军绝对不会放任他大摇大摆地赶回去,着急往回赶非得让张勇找到机会打得他大败而归。
既然不能着急也就只能平心静气和张勇打上一仗,若是能打赢了,再回去支援不迟。况且他也很清楚明朝因为几线交战,根本找不出来大队军伍突袭辽东,辽东留下的兵力虽然不多,但是应付这些兵力应该没问题。
一封急报迅速由这里发往辽东,如今已经不是大清独霸天下的时候了,就算是大清的皇上也得担起这份责任来了。
张勇从北京城出来倒也没有觉得有什么吃亏的,满清骑兵厉害,但是天下无双已经是老年历了,虽说王继勇带着骑兵走了,但是打了这么多仗,对付骑兵早就有了自己的一套手段,其实早在宋朝的时候汉人就自己发明了对付游牧民族骑兵的阵型,明朝之所以打不过主要也不是兵员素质问题,而是制度的问题。
步兵有不步兵的长处,骑兵也有骑兵的短处,打得好了,什么兵种都能赢。
只是因为对面领军的是图海,张勇可不敢大意,要是小看了图海非得吃了大亏。
王继勇这两日很是激动,他就是那种战场上越打越兴奋的将领,如今程孝廉把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给了他,一旦打好了那可是灭国之功,有多少人想要分这个功劳都没机会,落在他的手里可不能让功劳跑了。
三天的功夫,这些骑兵就行进了三百里,也幸亏都是老兵,若是那些新兵,非得把大胯都磨烂了不可。
这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多少阻拦,图海根本就没有想过有人能够越过他杀过来,也就没有留下足够的兵力。
不过王继勇知道重头戏不在这里,也没跟他们多做纠缠,只要不是主动冒出头来的,就放任他们不管,若是因为攻城耽误了时辰,怕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一路之上长驱直入,这一天来到了山海关前,山海关修建的时候就是为了抵御建州女真,后来满清入关,山海关就像是其他的九边重镇一样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不但没有加固,有的还被摧毁了一些守城设施。
这样的山海关基本上挡不住大明的军伍,王继勇只是大喊了一句:“图海已经在京城授首,大明军伍马上要收复辽东,速速开门投降,免得枉杀无辜!”
这山海关的守将可是不知道具体情况,一看明朝的军伍杀了过来,自然觉得张勇喊得是实情,赶紧打开城门,这年头跟什么过不去也别跟自己的命过不去,这天下到底是明朝还是清朝的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哪个朝代还不需要守城的士卒呢。
张勇眼看他们打开了城门也没有过多的为难他们,毕竟以后还要攻城略地,若是这一次杀了投降的士卒,以后可就没人敢投降了。
“你们做的十分好,等我收复了辽东,一定向皇上给你们请功,到时候愿意守城的继续守城,不愿守城的也可以回家种田!”
(本章完)
这些开始分析,这是图海的诱敌之计,还是他真的想要南下,南下的话又是什么目的,是要给满清造声势去河南,还是要和周朝联合起来在山东给大明沉重的一击。
张勇的意见倒是干脆,不管图海到底要做什么,自己这边的人都得出城跟着,无论怎么讲,也不能看着图海在大明的地界上为非作歹。
陈承安则是认真分析了战局:“图海南下的可能性并不大,臣倒是觉得他引诱咱们的目的多一些,要知道满清虽然是提前退出了关外,但是存留的兵力并不是很多,尤其是在河南和山东的两处兵力几乎全军覆没,图海要是直接南下,辽东他还要不要了,咱们直接捅了辽东,他就算是把河南甚至鄂中都拿到了手里,怕是也没什么用处!”
众人听到这里眼前一亮,觉得这个主意果然是非同一般,甚至张勇直接站了出来:“陈先生说的十分有理,若是这样的话,臣建议咱们就先放任图海南下,直接带人去辽东,在臣看来,就算拿一个河南省来换盛京也是值得的。”
周围也有不少人都在附议:“没错,以一省之地换满清的人心四散,咱们总归是赚到了,没了盛京的皇族聚集人气,这些人立刻就得内斗,到时候随便咱们如何进攻,满清都无还手之力了。”
程孝廉想了想:“张将军,你还是带兵出去,但是咱们的目的是拖住图海,既不让他攻城略地,又不让他回身防守。通知城外的王继勇,让他带着人直奔辽东,到时候图海一着急非得出错不可。”
张勇站了出来:“臣依然认为可以先放图海走几日,到时候臣再出城挡住图海,让王继勇将军直奔辽东便是了。”
程孝廉摇了摇头:“河南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百姓刚吃了些日子饱饭,再让满清搅和一顿,还不知道十几年能够恢复元气。咱们现在做的这些河南的百姓也许不知道,但是只要河南百姓恢复了元气,咱们要多少兵源有多少兵源,若是再乱起来,十年八年河南都不可能恢复元气。现在看吃点亏,会有回报的那一天的。”
陈承安当先拱手:“陛下仁爱天下,是万民之福。”周围的臣子一看也没办法说服了,也顺水推舟:“臣等替天下万民谢过陛下。”
图海这边一南下,那边北京城就城门大开,听到这个消息,图海可是十分激动,大明的军伍出城了说明自己的计策生效了,没了北京城做屏障再和大明军伍作战就不会这么吃亏了。
就在他紧锣密鼓地备战的时候,突然得到了消息,有一支大明的骑兵北上了。
蓟州镇已经被打破了城墙,肯定不是为了收复蓟州镇而去,再往北可就出了山海关了,若是这支骑兵奔着盛京去,到时候大清国被人一锅端了,就是他打下了河南又能怎样?
只是局势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怕是也难以回头了,张勇的大军绝对不会放任他大摇大摆地赶回去,着急往回赶非得让张勇找到机会打得他大败而归。
既然不能着急也就只能平心静气和张勇打上一仗,若是能打赢了,再回去支援不迟。况且他也很清楚明朝因为几线交战,根本找不出来大队军伍突袭辽东,辽东留下的兵力虽然不多,但是应付这些兵力应该没问题。
一封急报迅速由这里发往辽东,如今已经不是大清独霸天下的时候了,就算是大清的皇上也得担起这份责任来了。
张勇从北京城出来倒也没有觉得有什么吃亏的,满清骑兵厉害,但是天下无双已经是老年历了,虽说王继勇带着骑兵走了,但是打了这么多仗,对付骑兵早就有了自己的一套手段,其实早在宋朝的时候汉人就自己发明了对付游牧民族骑兵的阵型,明朝之所以打不过主要也不是兵员素质问题,而是制度的问题。
步兵有不步兵的长处,骑兵也有骑兵的短处,打得好了,什么兵种都能赢。
只是因为对面领军的是图海,张勇可不敢大意,要是小看了图海非得吃了大亏。
王继勇这两日很是激动,他就是那种战场上越打越兴奋的将领,如今程孝廉把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给了他,一旦打好了那可是灭国之功,有多少人想要分这个功劳都没机会,落在他的手里可不能让功劳跑了。
三天的功夫,这些骑兵就行进了三百里,也幸亏都是老兵,若是那些新兵,非得把大胯都磨烂了不可。
这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多少阻拦,图海根本就没有想过有人能够越过他杀过来,也就没有留下足够的兵力。
不过王继勇知道重头戏不在这里,也没跟他们多做纠缠,只要不是主动冒出头来的,就放任他们不管,若是因为攻城耽误了时辰,怕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一路之上长驱直入,这一天来到了山海关前,山海关修建的时候就是为了抵御建州女真,后来满清入关,山海关就像是其他的九边重镇一样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不但没有加固,有的还被摧毁了一些守城设施。
这样的山海关基本上挡不住大明的军伍,王继勇只是大喊了一句:“图海已经在京城授首,大明军伍马上要收复辽东,速速开门投降,免得枉杀无辜!”
这山海关的守将可是不知道具体情况,一看明朝的军伍杀了过来,自然觉得张勇喊得是实情,赶紧打开城门,这年头跟什么过不去也别跟自己的命过不去,这天下到底是明朝还是清朝的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哪个朝代还不需要守城的士卒呢。
张勇眼看他们打开了城门也没有过多的为难他们,毕竟以后还要攻城略地,若是这一次杀了投降的士卒,以后可就没人敢投降了。
“你们做的十分好,等我收复了辽东,一定向皇上给你们请功,到时候愿意守城的继续守城,不愿守城的也可以回家种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