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纵横四海
字体: 16 + -

第0434章 不愿接受的事实

    还有一个来月就过年了。

    今年的帝都形势,比去年要平静许多。

    在帝都的各大家族里,情形也是如此。

    去年的这个时候。,各大家族基本上都有两大话题。

    一是贾珉在卜奎率领府兵团,取得了南温都拉大捷。朝廷准备对北温都拉用兵。

    这让那些大家族,尤其是有府兵团的大家族,也看到了挣军功的希望,纷纷准备参战。

    参战的愿望倒是实现了,挣取军功的希望则完全落空。

    随着十五万大军的完败,各家府兵也损失惨重。除了一些侥幸逃回来的,绝大对数家族子弟,不是战死,就是失踪。

    原来为了练兵所投入的金钱,也随之打了水漂。

    唯一的例外,就是由贾家,史家、冯家、陈家、卫家五家六府组成的卜奎府兵团。

    不仅去年取得了南温都拉大捷,今年还在二道江打败了鞑靼人,成功地阻止了鞑靼人南下的步伐。

    虽然这次战役因为牵涉到了贾珉这个敏感人物,人们不愿意公开谈论此事,但是,在私下里,还是不可避免地要谈到这件事。

    随着太子和公主先后被救回的消息传来,卜奎府兵团的话题,再一次被人提起。

    那个敏感人物贾珉,也不可避免地被提及。

    看看卜奎府兵团的辉煌战绩,再看看自己家府兵团的遭遇,就难免出现许多唏嘘感叹。

    在一片哀愁中,镇国公、理国公、齐国公和治国公四家,终于迎来了好消息。

    他们几家的子弟牛继宗、柳芳、陈瑞文、马尚德得救了。

    在高兴之余,也未免有些遗憾。救他们的人,竟然卜奎府兵团。

    这几家,原来跟贾家都是颇有龌龊的,今天这个结果,叫他们不免有些尴尬。

    尽管如此,几家还是不能不有所表示。

    于是几家人组织在一起,携带者礼物,到贾家、史家、冯家、陈家和卫家拜访了一圈儿,表示感谢之意。

    这几家嘴上客气,心里却不免有些得意。

    尤其是荣国府,就更是如此了。

    当初那几家在公交马车生意上算计他们,虽然后来失败了,但是,牛家等几家却一直没有正式道歉。

    这一次,几家说的都很诚恳,叫老太太、贾赦、贾政等人,心里都很受用。

    去年此时的另一个热门话题,就是各大家族里效仿贾府的年会了。尤其是那个最佳败家奖,甚至连皇家都跟着效仿。

    但是,今年这个时候,却没有人再提这个话题,也没有一家举行类似的活动。

    原因也很简单。

    一是由于各家府兵团兵败,既没有心情也没有理由举行这样的活动。

    二是这个主意的创始人贾珉,至今还是个敏感人物。就连去年举办得红红火火的皇家都没张罗此事,别的家自然不敢出头张罗。

    贾珉之所以成为敏感人物,自然还是因为坚决反对对北温都拉用兵的缘故。

    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但是,这并没有改变他的敏感性质。反而随着他一手缔造的卜奎府兵团在二道江的战绩和救回太子和公主的战绩,让这种敏感,变得更加敏感。

    有些内幕,老百姓不清楚。这些消息灵敏的大家族,却是清楚的。

    所以,在现在的帝都,贾珉不仅是个敏感人物,还是个令许多人尴尬的人物。

    似乎还嫌这种敏感不够刺激,从卜奎又传出了一个更加令人震惊的消息。

    在长安公主殿下和温都拉事务钦差王子腾的主持下,朝廷成功地收复了南温都拉。

    不可一世的鞑靼人已经被打败,乖乖地退回了北温都拉去。

    在十五万大军被鞑靼人打得大败而逃之后,王子腾的京营七千五百人,打败了四千鞑靼人。

    贾珉创建的府兵团六千人,打败了一万四千鞑靼人。

    这样的辉煌战绩,跟春天朝廷的十五万大军战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尽管说是长安殿下组织实施了这场战役,但是,稍微有点见识的人都明白,长安殿下手下并无兵马,参加作战的,都是京营和卜奎府兵团。

    其中卜奎府兵团虽然人少,却是此战的主力。

    只要提起卜奎府兵团,就离不开贾珉的影子。

    虽然贾珉不在帝都出现,也没有什么官职了,但是,这些战绩,却似乎在一次又一次地提醒人们,当初对北温都拉用兵的错误。

    收复南温都拉,对于朝廷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挽回了朝廷的体面,证明了朝廷的力量和控制能力。

    其次,对于一些藩属国和周边的一些蠢蠢欲动的势力,是个强有力的震慑,使得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对朝廷不敬。

    一个明显的标志是,此前一直在帝都跟朝廷谈判,态度强硬的鞑靼人使团,在得到消息的第二天,就悄然启程,离开了帝都。

    另外,此战彻底解除了鞑靼人对于东北的威胁。从此不用再担心鞑靼人会南下。东北局势趋于稳定。

    这个巨大的战果,在民间引起了阵阵欢呼。在官方,却如一潭死水,没有什么激烈的反应。似乎根本就没有发生过此事一样。

    人们唯一期待的,也就是等着长安殿下返回帝都,为整个北温都拉战争画上一个句号。

    此前,听到收复南温都拉的消息,曾经有人认为,贾珉会因此升官儿,至少也会官复原职。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却没见有什么动静。此时人们才明白,原来事情没那么简单。

    救回太子也好,救回公主也好,收复南温都拉也好,若是换作其他任何人来做,都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上上下下大肆庆祝一番的事情。

    但是,由卜奎府兵团完成了这些大事,就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这是包括皇上在内的许多人,都不愿意接受的一个事实。

    原因有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打造了卜奎府兵团的贾珉,是当初反对对温都拉用兵的人。

    腊月二十三小年这一天,长安公主在王子腾派出的一百人的护送下,返回帝都。

    元亨天子非常高兴,亲自在午门前举行了盛大的迎接仪式,欢迎长安载誉归来。文武百官,王公贵族等三百多人,出席了迎接仪式。

    在迎接仪式上,元亨天子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儿,称赞长安公主率兵收复了南温都拉。文武百官也纷纷附和,盛赞长安殿下文韬武略。立下不朽功劳。

    在迎接仪式上,皇上颁布圣旨。赏给长安黄金一百两。

    追赠李成斌为将军,赏给家属银两千两。追赠立夏、立春、立冬为正五品嫔,赏家人银各一千两。

    一直护卫太子的孙参将,因为护卫太子有功,由参将升为将军。

    王子腾办理温都拉事务有功,加封尚书衔,由正二品升为从一品。赏银一千两。

    有些人以为的卜奎府兵团的将领会得到嘉奖的说法,没有得到证明。

    第二天,长安公主把她和立春一路上收集的关于北温都拉之战时,各个军台给她的关于大军空额和霉烂军粮的材料交给了元亨天子,被元亨天子留中不发。

    总领温都拉事务钦差王子腾上奏,请求提升卜奎府兵团幕僚长冯紫英为卜奎游击,卜奎府兵团有功武官各升一级。

    元亨天子看后久久不语,折子被留中不发。

    随后,皇上口谕,由京营驻卜奎参将何参将,暂时署理卜奎衙门。

    至于冯紫英等人的官职,由于皇上没有明确旨意,军机大臣鲁大学士等人廷议后,决定暂时保留原职不动。

    腊月二十六早朝,都察院御史肖道忠出奏。鉴于各大世家府兵团在北温都拉之战中,没有任何战功,损失惨重,如今绝大部分名存实亡,请求裁撤所有的府兵团。

    这个动议,得到了军机大学士罗启华、兵部尚书李源、户部尚书万新堂附议。

    这个动议,被皇上搁置,留待以后再议。

    九门提督刘长风奏请追查北温都拉之战中,宁古塔将军韩天魁、高丽将军等二十余名将领临阵脱逃罪。

    此议被皇上搁置。

    顺天府尹修同贵,转呈东北一些地方的讼狀,有人揭发在北温都拉之战时,有不法粮商将发霉粮食卖给大军。

    元亨天子口谕转回当地查证处置。

    这是戊寅年的最后一次早朝。其他大臣本来也有事要奏。但见皇上不是搁置就是转回原籍处置,觉得自己出奏,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也就纷纷泄气,不再出奏。

    戊寅年的最后一次早朝,就这样草草收场。随后就是过年,衙门即将休衙,诸事就推到年后再说。

    戊寅年,对于朝廷来说,头等大事就是北温都拉之战。

    以正月里轰轰烈烈开战开始,到十一月下旬以收复南温都拉结局。

    明面上不说,私下里,还是有不少大臣们议论。

    那些主张开战的,战场上逃跑的,吃空饷的,贪墨军饷的,售卖霉烂军粮的,这些该追究的,都没有追究。

    罗启华、李源、万新堂、韩天魁等人,都照旧当官,孙参将碌碌无为,升了将军。

    反对开战并在营救太子、公主中立下汗马功劳,在危急时刻将鞑靼人阻截在二道江,阻止鞑靼人南下,并且收复了南温都拉的贾珉和卜奎府兵团将士,没有一个人得到奖赏。

    不仅由何参将接掌了卜奎大权,府兵团还可能面临着裁撤。

    有功的不赏,还可能会受罚。有过的不罚,反而受赏。

    这样的事情,也算是一道奇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