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万石君
此时低头的内侍也发现了异样,略微用余光一看,发现晁补之肆无忌惮的盯着南宫公主,顿时心中大惊,汉朝虽尚未受到理学毒害,无后世那般男女大防,毕竟纵然是王娡也是嫁过人的。
但南宫公主可是景帝的掌上明珠,被一个陌生的年轻男子就这么盯着,这要是传了出去对南宫公主的名声有损啊!
但晁补之是谁?这位可是战斗力爆表的主,纵然袁盎、张欧等人也败在了他的口下,再加上晁错这尊大神,内侍也无法直接呵斥。
但不提醒也不是办法,于是他急忙低声咳嗽一下。
晁补之、南宫公主两人听到这声咳嗽,如梦初醒,南宫公主脸上更加通红了,晁补之也有些涩然,脸上讪讪的,急忙抱拳行礼道:“郎中晁晟见过公主。”
“晁郎中不必多礼,当日多谢晁郎中仗义执言,南宫在此拜谢。”南宫公主说完轻轻的拜了一下。
晁补之刚要说话,南宫公主已经起身而后从他的身边经过。
晁补之闻到一阵香风飘过,也传来一句轻微的细语,“公子小心,太后甚怒。”
心地多么善良的人,这样一位窈窕的淑女送去匈奴岂非是有些可惜?晁补之在心中想到。
········
陶青回到了府中,提起笔默默的写了三个人的名字,分别是郅都、张欧、张释之。
从刚才的情形来看,张欧已经开始与他离心了,此人断不可用。
郅都后日入长安,此人乃是陛下的鹰犬。执金吾与廷尉皆与他不是一条心,陶青一时之间有些惶然,他没有想到会这般作茧自缚。
但只要能够除掉晁错,一切都是值得的。
郅都入长安已定局,这还是他一手推动的,所以只能拿掉张欧了,可是陶青多少也有些难以割舍,毕竟他与张欧也是多年的交情了。
然而张欧乃是廷尉,九卿之一,真要找一个能够替代他的人还真不多。
恰巧张释之就是为数不多的一个,这个张释之人品没得说,但他不得景帝喜欢,可是此时陶青也别无他法,因为他没有别的人,能够替代张欧,除了张释之此人。
张释之,字季,堵阳(今河南南阳方城)人,西汉法学家,法官。
汉文帝时,张释之捐官出仕为骑郎,十年未得升迁,后经袁盎推荐,任为谒者,因向文帝陈说秦汉兴亡之道,而补任为谒者仆射,累迁公车令、中大夫、中郎将等职。
后升任廷尉,严于执法,当皇帝的诏令与法律发生抵触时,仍能执意守法,以执法公正不阿闻名。
时人称赞“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
这位张释之还做过一件事,那就是弹劾时为太子的景帝“过司马门不下车”之罪。
当时张释之任公车令,掌管宫门事宜。
太子刘启与梁王刘揖同乘一辆车入朝,到了皇宫外的司马门没有下车,违反了宫卫令。
“过司马门不下车”这种事情后来也有一个人干过,还因此失去了世子之位,那就是曹植。
建安二十二年,曹植在曹操外出期间,借着酒兴私自坐着王室的车马,擅开王宫大门司马门,在只有帝王举行典礼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纵情驰骋,一直游乐到金门,他早把曹操的法令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曹操大怒,处死了掌管王室车马的公车令。从此加重对诸侯的法规禁令,曹植也因此事而日渐失去曹操的信任和宠爱。
可以说若是张释之不阻拦太子和梁王,恐怕文帝第一要杀的就是他张释之。
张释之也深知这一点,于是急忙追上太子和梁王,阻止他们进宫,并以“过司马门不下车为不敬”的罪名,??向文帝弹劾太子和梁王。
文帝只得摘下帽子陪罪,薄太后知道了这件事,也亲自下达特赦令,太子、梁王才得以进入宫中。
文帝觉察到张释之的与众不同,就任命他做了中大夫。
然而张释之可能没听过两句话叫做“莫欺少年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等到
景帝即位后,因张释之曾弹劾,将释之谪为淮南国的国相。
要知道景帝当初可是因为一盘棋的争执,直接杀了吴国太子。
前些日子,景帝为了拉拢梁王,亲自为梁王驾车,纵马闯入司马门,未尝没有一雪前“耻”的意味。
张释之是一个合适的人选,陶青在心中默默的思量,过了片刻他狠下心在张欧的名字上打了一个大大的叉号。
然后对着外面吩咐道:“来人速传王生。”
王生乃是陶青的心腹幕僚,此人才思敏捷,许多游说公卿大臣的事情都是他去干的,口才也甚是不凡,当然了或许比不上晁补之这种怪胎。
不一会儿功夫,王生走了进来,他是一个三十左右的男子,颌下三缕长须,双目有神,他朝陶青见过礼之后,说道:“陶公有何事犯难?”
陶青沉默了一会儿,默默的说道:“张叔与吾有异,吾欲用张季代之,然恐陛下不喜,王生可有良策?”
王生思考片刻,哑然失笑道:“陶公仅考虑陛下了,有些失算了。”
“哦,此言何解?”陶青问道。
“张季虽自有耿直贤名,然其人现在已垂垂老矣,早已不复当年之勇,此时不过是一个耄耋老人,所求的不过是安度余生罢了。”
“此时的张季恐怕也不敢再来长安,毕竟今上非先帝一般心胸宽广之辈。”
陶青闻言起身慢慢的踱步,显示出内心的极不平静,然后他看到王生胸有成竹的面色,出言问道:“王生可有教我?”
王生洒然一笑道:“陶公莫非忘了万石君乎?”
陶青顿时一排额头,怅然叹道:“若非有王生,老夫恐怕又要失算了。”
石奋,字天威,号万石君,河内郡温县人,其不通文学,恭谨无比。
初为小吏,随侍汉高祖,爱其恭敬,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
汉文帝时,官至太子太傅,太中大夫。
汉景帝即位,列为九卿,身为二千石,四子皆官至二千石,号为万石君。
而且此人若为廷尉,由着他的性子,恐怕不会介入朝堂中的争权夺利。
但南宫公主可是景帝的掌上明珠,被一个陌生的年轻男子就这么盯着,这要是传了出去对南宫公主的名声有损啊!
但晁补之是谁?这位可是战斗力爆表的主,纵然袁盎、张欧等人也败在了他的口下,再加上晁错这尊大神,内侍也无法直接呵斥。
但不提醒也不是办法,于是他急忙低声咳嗽一下。
晁补之、南宫公主两人听到这声咳嗽,如梦初醒,南宫公主脸上更加通红了,晁补之也有些涩然,脸上讪讪的,急忙抱拳行礼道:“郎中晁晟见过公主。”
“晁郎中不必多礼,当日多谢晁郎中仗义执言,南宫在此拜谢。”南宫公主说完轻轻的拜了一下。
晁补之刚要说话,南宫公主已经起身而后从他的身边经过。
晁补之闻到一阵香风飘过,也传来一句轻微的细语,“公子小心,太后甚怒。”
心地多么善良的人,这样一位窈窕的淑女送去匈奴岂非是有些可惜?晁补之在心中想到。
········
陶青回到了府中,提起笔默默的写了三个人的名字,分别是郅都、张欧、张释之。
从刚才的情形来看,张欧已经开始与他离心了,此人断不可用。
郅都后日入长安,此人乃是陛下的鹰犬。执金吾与廷尉皆与他不是一条心,陶青一时之间有些惶然,他没有想到会这般作茧自缚。
但只要能够除掉晁错,一切都是值得的。
郅都入长安已定局,这还是他一手推动的,所以只能拿掉张欧了,可是陶青多少也有些难以割舍,毕竟他与张欧也是多年的交情了。
然而张欧乃是廷尉,九卿之一,真要找一个能够替代他的人还真不多。
恰巧张释之就是为数不多的一个,这个张释之人品没得说,但他不得景帝喜欢,可是此时陶青也别无他法,因为他没有别的人,能够替代张欧,除了张释之此人。
张释之,字季,堵阳(今河南南阳方城)人,西汉法学家,法官。
汉文帝时,张释之捐官出仕为骑郎,十年未得升迁,后经袁盎推荐,任为谒者,因向文帝陈说秦汉兴亡之道,而补任为谒者仆射,累迁公车令、中大夫、中郎将等职。
后升任廷尉,严于执法,当皇帝的诏令与法律发生抵触时,仍能执意守法,以执法公正不阿闻名。
时人称赞“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
这位张释之还做过一件事,那就是弹劾时为太子的景帝“过司马门不下车”之罪。
当时张释之任公车令,掌管宫门事宜。
太子刘启与梁王刘揖同乘一辆车入朝,到了皇宫外的司马门没有下车,违反了宫卫令。
“过司马门不下车”这种事情后来也有一个人干过,还因此失去了世子之位,那就是曹植。
建安二十二年,曹植在曹操外出期间,借着酒兴私自坐着王室的车马,擅开王宫大门司马门,在只有帝王举行典礼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纵情驰骋,一直游乐到金门,他早把曹操的法令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曹操大怒,处死了掌管王室车马的公车令。从此加重对诸侯的法规禁令,曹植也因此事而日渐失去曹操的信任和宠爱。
可以说若是张释之不阻拦太子和梁王,恐怕文帝第一要杀的就是他张释之。
张释之也深知这一点,于是急忙追上太子和梁王,阻止他们进宫,并以“过司马门不下车为不敬”的罪名,??向文帝弹劾太子和梁王。
文帝只得摘下帽子陪罪,薄太后知道了这件事,也亲自下达特赦令,太子、梁王才得以进入宫中。
文帝觉察到张释之的与众不同,就任命他做了中大夫。
然而张释之可能没听过两句话叫做“莫欺少年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等到
景帝即位后,因张释之曾弹劾,将释之谪为淮南国的国相。
要知道景帝当初可是因为一盘棋的争执,直接杀了吴国太子。
前些日子,景帝为了拉拢梁王,亲自为梁王驾车,纵马闯入司马门,未尝没有一雪前“耻”的意味。
张释之是一个合适的人选,陶青在心中默默的思量,过了片刻他狠下心在张欧的名字上打了一个大大的叉号。
然后对着外面吩咐道:“来人速传王生。”
王生乃是陶青的心腹幕僚,此人才思敏捷,许多游说公卿大臣的事情都是他去干的,口才也甚是不凡,当然了或许比不上晁补之这种怪胎。
不一会儿功夫,王生走了进来,他是一个三十左右的男子,颌下三缕长须,双目有神,他朝陶青见过礼之后,说道:“陶公有何事犯难?”
陶青沉默了一会儿,默默的说道:“张叔与吾有异,吾欲用张季代之,然恐陛下不喜,王生可有良策?”
王生思考片刻,哑然失笑道:“陶公仅考虑陛下了,有些失算了。”
“哦,此言何解?”陶青问道。
“张季虽自有耿直贤名,然其人现在已垂垂老矣,早已不复当年之勇,此时不过是一个耄耋老人,所求的不过是安度余生罢了。”
“此时的张季恐怕也不敢再来长安,毕竟今上非先帝一般心胸宽广之辈。”
陶青闻言起身慢慢的踱步,显示出内心的极不平静,然后他看到王生胸有成竹的面色,出言问道:“王生可有教我?”
王生洒然一笑道:“陶公莫非忘了万石君乎?”
陶青顿时一排额头,怅然叹道:“若非有王生,老夫恐怕又要失算了。”
石奋,字天威,号万石君,河内郡温县人,其不通文学,恭谨无比。
初为小吏,随侍汉高祖,爱其恭敬,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
汉文帝时,官至太子太傅,太中大夫。
汉景帝即位,列为九卿,身为二千石,四子皆官至二千石,号为万石君。
而且此人若为廷尉,由着他的性子,恐怕不会介入朝堂中的争权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