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大官人
字体: 16 + -

第13章 “傻子”炫富?

    此话一说,那些客人们只当是二楼的小子酒喝多了说的醉话,大多一笑置之,没放在心上。

    不过却有几人因此停下碗筷。

    楼下的说书人听闻此言,愣了愣,抬头看向二楼。

    老说书人不远处有几个外乡来的读书人,正在桌上寒暄的起劲,听闻之后,俱是放下手中的杯子,眼中有神采飘过。

    同是在二楼,邻桌的一人略带诧异地望向余忘。

    不过听者有心,说者却无意。咱们的余少东家倒像个没事人一样,根本不知自己一句话惊住了这几人。只瞧他端着酒杯摇头晃脑,口中念念有词,身旁的紫儿一边提醒他少喝点,一边又忙不迭地给他斟酒。

    邻桌一共两人,一老一少。老的发间有白丝,但气色很好,穿着极为普通的衣裳,正捧着酒碗专心致志地喝酒,仿佛两耳不闻身边事。小的年纪看上去与余忘相仿,穿着比他同桌老人好很多的锦衣裳,不曾喝酒,也极少动筷子,一双眼睛四处打量着,刚刚就是他诧异地看向余忘。

    他似是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站起身,走到余忘桌旁,微微做了一揖,笑道:“这位公子刚才所说的可是出自肺腑?”

    余忘瞧着他这副世家公子的模样,并未特别上心,只是点了点头。

    哪知那人竟是不依不饶,问道:“这句话可是出自哪部不知名的典籍?”

    余忘有点奇怪,说道:“这不是很正常的一句话吗?我刚才听到说书人讲张圣,心有所感,感概而发罢了。”

    这次轮到那人奇怪了。“很正常的一句话?恕在下直言,黄某虽不才,但自认也饱读诗书,可从未听过此话,如若不是书上的,那定是公子说的。”

    “等等,等等。你先别说了,你不就是垂涎我面前这位姑娘的美貌吗,说这些废话作甚,大老爷们儿敢做就要敢当嘛!你这样的人我见多了,要不这样,你要是真想看漂亮姑娘,我劝你去雁春楼,那才是男人梦中的天堂!”余忘一脸坏笑,看上去真是醉了,嘴里也没个遮拦。

    紫儿对着姓黄的年轻人报以歉意一笑,还好黄姓公子没有怪罪,只是坐回桌上。不怎么喝酒的他竟是拿起杯子,自斟自饮三杯,说着好不痛快!

    真是奇怪的人啊。

    此时楼下竹板一敲,琵琶一响。这是说书人又要开讲了,众人的兴致一下子高涨许多。

    “小老儿再说那文圣。文圣不同于张圣的出身,是地地道道的寒门读书人。要说,这乱世的终结,还得好好感谢文圣大人。张圣之后二百年,天下读书人多了许多,民间流传着张圣门人所抄写的书册,人们再也不像之前一百年那样愚昧不化,老百姓也明白了许多事理,各国文人渐多,战事持续了这么多年,总算得以消停。”

    “但是读书人多了,也会产生弊病。各国君主并不知道前来任官的读书人是真的腹有诗书还是顶着读书人的幌子而招摇撞骗。好些自诩能运筹帷幄的读书人,在战场上,在政事上根本不堪大用。这就让那些习武的武官尤其看不顺眼,就连不同的文人之间,竟然也有文人相轻的场景。”

    “武官认为文人单单只有嘴皮子厉害,治国打天下还需要他们来。文人却认为武官净是些莽夫,空有蛮力却不懂得用脑袋,都是榆木。”

    “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好几十年来,一直被武人打压。那些各国的文官都是豪门出身,寒门真正有才华的读书人根本没有出头之日了。”

    “文圣年少时曾有大抱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治世。可却在求官的路上屡屡碰壁,那些达官贵人们皆是看不起寒门书生。文圣走遍战乱十三国,极荐科举制。只有咱们燕王朝当年的君主采纳了他的想法,尊他为座上宾,所以之后才有我们燕王朝一统天下的局面。”

    看官们均纷纷叫好,没想到文圣竟与咱燕王朝有这么深的交情,自己作为燕王朝的子民,脸上那也是有光的,之后回到家,与那不懂事婆娘吹个牛皮也是极好的。

    “这还不是文圣的全部功劳。文圣自幼出身寒门,懂得百姓疾苦,也更加懂得寒门读书人的悲哀,他不想看到读书人一直被人欺负。他潜心闭关,希望如同张圣一般,沟通文曲星,帮助读书人。”

    “整整五年,文圣终于出世。出世之时,目露金光,口吐真言,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文圣沟达天意,知晓有一国竟然焚书坑儒,怒不可遏。”

    “圣人一怒,天地失色。文圣站于陨星阁,于千里之外救下那国的儒生。口含雷电,怒斥一国君主,纵横天下各国共讨之。”

    讲到这里,众人都快惊掉了下巴。这文圣难道是天上的仙人不成,怎的有如此大神通。

    只听说书人继续讲道:“文圣创浩然正气,读书人皆可使用,但是像文圣那般让天地失色的可从无第二个。从此读书人冥冥之中皆可感知到那股天地中的浩然正气,但要化为己用,却绝不简单。小老儿也曾读过许多书,但无论如何都感受不到所谓的浩然正气,也许是这世道变了,也许是因为文圣也离我们远去了。”

    实在是文圣高深莫测的手段让在场的糙汉子们都有点心痒痒,后悔当初没听老娘的劝,去读那圣贤书。

    有人问道:“那老先生你是如何知晓文圣有那手段的呢?”

    说书人呵呵一笑,道:“文圣可算半个燕王朝的人了,咱们的史书上那可都有记载,在各大书院都有圣人的雕像可供膜拜,所以说读书还是有用的。”

    “那文圣又去哪儿了,总不会还有一条恶龙吧?”

    说书人捻了捻自己的胡须,目露神往道:“史书上只是模糊地记载,文圣夜观天象,乘云驾雾而去,不知所踪。小老儿估计文圣这等伟人应当是位列仙班了。”

    “当当当”竹板连敲三下,琵琶声渐歇。说书人结尾道:“天不生张、文二圣,儒道万古如长夜!”

    “叮叮咚咚”白瓷碗里多了好些客官们投来的银钱,老说书人抱拳以微笑。

    余忘站起身,拉着紫儿走下楼去。从紫儿那儿讨了些银钱,尽数扔到白瓷碗里,他也很是神往文圣那通天的手段。

    黄姓公子跟随其后,竟是投了整整一锭银子,顿时引来周围人的侧目,还真是有点财大气粗的意味。

    他笑眯眯地看向余忘,说道:“老说书人所说,在下之前也曾在史书上学习一二,不过在下还是第一次听人说书,而且说的不错,小姑娘的琴艺也是了得,该赏该赏!”

    余忘看着他,仿佛看着一个傻子,说道:“原以为你这人也算有点才识,没想到目光如此短浅,炫富也别在我面前炫,我怕你比不过。”

    “嗤”了一声,余忘扭头就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