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府日常
字体: 16 + -

第四十三章

最终上官嫣然口中的赏梅宴自然是没办成,因为皇后的意思是,让上官嫣然多去月美人那儿讨教讨教,学一学如何持家。至于楚歌,更要好好学一学,有李嬷嬷和张朝恩在,不懂的都可以向他们讨教,切不可惫懒。

楚歌和上官嫣然虚心的接受皇后的教诲,任凭皇后告诫了许久,这才得以离开长秋宫。

在长秋宫久坐了一会,身上还残留着长秋宫的熏香,出来后,外面的空气倒是让人的灵台清明了许多。

楚歌对上官嫣然道:“弟妹,刚才真是谢谢你了。”没想到事情还能这么顺利。

上官嫣然不好意思道:“我只是按公主说的去做,说到底还是公主的主意好,否则皇后也不会那么快就进入了这个小圈套里。其实刚才我挺紧张的,就怕露馅,还好朝月公主帮了一把,要不然接下去我还真不知道怎么说。”

楚歌非常赞同,两人相视而笑,心里默默把对方看做是可以深交的朋友。

上官嫣然问:“公主这是要出宫回府了吗?”

楚歌想了想说:“不如我陪弟妹一块儿去月美人那儿坐坐吧,上次月美人赠送的梅花,我还没有当面感谢她呢。”而且齐王是太子人选,跟月美人打好关系对她只有利没有坏处。

上官嫣然听了非常高兴,“母妃看到公主和公主的儿女一定很高兴,她一直希望我能快点怀上,好让她抱孙子呢。”

楚歌和上官嫣然于是朝月美人所居住的明心堂走去,郑览郑揽月非要自己下来走一走,李嬷嬷和羽烟便放他们下来,给他们自己走。两个小孩走得慢,楚歌也不想让他们摔倒,便和上官嫣然放慢步子。

明心堂是光华宫的一座偏殿,光华宫曾是贤妃的宫殿,后来贤妃没了,光华宫就一直空着,而月美人不愿意再搬去别的地方,因此就长住在此。又因此处僻静,平日里显得有几分冷清,虽如此,皇帝却喜欢隔三差五的往明心堂跑,目前后宫里,月美人和玉妃几乎是平分秋色不相上下,她们二人把皇帝栓得牢牢的,就连皇后也只能在一旁眼热。

楚歌对月美人不可能不好奇,她可以称得上是后宫里的一朵奇葩了吧,甘做天空的一轮明月,神秘而引人遐想,皇帝大概就是喜欢她这不争的性格,所以她在后宫的地位才能与玉妃和皇后比肩。

尽管明心堂冷清,但里面的一花一草都被精心打理过,看得出月美人应该是一位性格恬静的嫔妃。

楚歌他们刚踏进明心堂,就有宫女给他们欠身行礼,兰熙听见动静,立即从屋子里出来,原以为是齐王妃到了,没想到还看见齐王妃身边多出了四个人,当下认出了那是博姬公主和她的一双儿女。

兰熙上前恭敬的给上官嫣然和楚歌行万福礼,然后对上官嫣然道:“王妃,齐王等候您多时了,正在屋里头和美人说话呢。”

在皇后那儿耽搁了一下,上官嫣然快忘了齐王还在等着她呢。

楚歌他们进了明心堂,就看到一位文质彬彬的年轻男子和一位美如皎月的女子正在愉快的交谈着。两人的身份不言而喻。

月美人和宋煦显然没想到博姬公主会来,刚才他们还谈论到她呢,真是说曹操,曹操到。

上官嫣然解释道:“我刚才在路上碰到了公主,和公主到长秋宫坐了一会儿,正好公主不急着出宫,我便请公主过来了。”

宋煦道:“三姐快坐下吧,自从你去了源州,我好久没见你了,也没机会和你说说话。”

楚歌便教郑览郑揽月喊人,月美人每次去皇后那儿请安都能见到姐弟俩,心里也是十分喜欢他们的,于是吩咐兰熙去准备一些小孩子爱吃的糕点来。

宋煦被姐弟俩那一声“舅舅”融化了,和他们玩得不亦乐乎。而楚歌、上官嫣然则和月美人闲话,月美人是一个很善于制造话题的人,楚歌发现和她说话聊天的节奏非常让人舒服,一点儿也不会让你觉得自己受到了冷落,而且她的举止都非常平易近人,楚歌深刻感受到了月美人的人格魅力。无怪乎皇帝会那么宠爱她,这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楚歌提到了那次兰熙把羊奶让给水柔阁以及月美人赠梅花那两件事情,郑重跟月美人道了谢。

月美人道:“公主言重了,区区小事不足挂齿。倒是公主派人送来的那瓶梅花露,我用着倒是觉得味道很好,就是不知道做起来麻烦与否,那一瓶我都快用完了,正想厚着脸皮再跟公主讨一瓶来呢。”

楚歌就把羽烟推了出来,告诉月美人那瓶梅花露就是羽烟做出来的,若是月美人还想要,可以让羽烟教兰熙,到时候兰熙学会了,就不愁没有梅花露用了。

于是羽烟去教兰熙如何自制梅花露,楚歌她们又把话题说到了孩子身上。

守在外面的宫女都能听到里面不时传来一阵笑语,还有孩童撒娇的声音,都不约而同的想着明心堂好久没这样热闹了。

这样愉悦的氛围持续了挺久,看着时间不早了,楚歌这才带着儿女跟月美人告别,恰好宋煦夫妇也要出宫回府了,楚歌便和他们一道儿出宫,出得东华门,就看到郑珣站在牛车旁边。

楚歌不知道他等了多久,忍不住快步走到他面前问:“你怎么不让人去找我,在这儿等多久了?”她又懊恼自己也应该叫羽烟去告诉郑珣一声的。

郑珣高峨博带,清俊的脸上满是笑意:“我刚出来没多久,正想着要不要叫人去找你。”

楚歌这才没那么愧疚了,郑览看到郑珣就嚷着要爹爹抱,郑揽月则没有嚷嚷,大概是齐王夫妇在一旁的缘故。

宋煦和上官嫣然都叫了郑珣一声姐夫,上官嫣然还是第一次近距离跟郑珣接触,立时被他丰神如玉的外表和不俗的气质所折服。要说谁跟博姬公主最般配,除了驸马,真难找到第二人了。

郑珣点了点头,把宋煦拉到一边,似乎是有话要说,上官嫣然只好跟郑览郑揽月玩耍,楚歌在一边看着,时不时帮着姐弟俩说两句话。

上官嫣然故意问他们多少岁了,郑揽月倒是记得清楚,脆生生的答三岁,轮到郑览的时候,他歪头想了好一会儿,愣是答不上来,楚歌和上官嫣然强忍住笑意看着他,最后还是郑揽月帮弟弟回答了。

小孩子分不清自己的岁数很正常,楚歌有一个小表弟五岁了,仍然不太清楚自己到底是几岁,以前那个小表弟每次来楚歌家玩,楚歌都喜欢问他多少岁了,看他纠结的在想自己多少岁的时候最好玩了。

两人逗弄了一下小包子,宋煦跟郑珣说完话了,就过来对楚歌说:“三姐,我先带嫣然回去了。”

上官嫣然依依不舍的和楚歌以及姐弟俩告别,然后才跟宋煦上了马车。

马车里,上官嫣然问宋煦:“刚才驸马和你说了什么?”

宋煦捏起一块蜜枣糕塞到她嘴里,说道:“他问我什么时候也生一对龙凤胎出来,好让他的儿女有玩伴。”

上官嫣然差点被呛到,“你骗人,驸马怎么可能和你说这个。”

宋煦心情颇好的笑了笑,上官嫣然发觉自己上当了,作势要捶宋煦,宋煦抓住她的手,直接把人抱进怀里,“驸马跟我说了什么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确实应该快点生孩子了,母亲可是盼着呢。”

上官嫣然羞红了脸,嘴里哼哼了两声,立刻把刚才的问题抛到了九霄云外,她现在想的是,改天找个时间去跟博姬公主讨教一下,问她是怎样怀上龙凤胎的,到时候她若也能生一对龙凤胎就好了,虽然怀一个已是不易,但她不害怕生两个。

当然,这个念头她是不会跟宋煦说的,她也只能偷偷想一想而已。

再说楚歌和郑珣回到府里,把两个孩子交给李嬷嬷,楚歌随郑珣来到书房。

楚歌把今天在长秋宫的事情跟郑珣说了一遍,她对管家没什么大的概念,不过像张朝恩那样每天听一听各位管事的汇报,实在不懂再问李嬷嬷或者张朝恩好了,京城的公主府跟源州的公主府相比人少了,面积小了,事情应该没有那么繁琐的。

郑珣听说之后,也不反对,在京城总不能像在源州那般了,歌儿也该学着管事,不可能一辈子吃吃喝喝什么也不管。况且万一他有什么事不在府里,到时候也不用那么担心她会应付不过来。

“也亏你想得出这个法子,要不是皇后是个爱面子的人,你的这点小伎俩可瞒不过皇上。”

楚歌笑眯眯的:“这还要感谢朝月公主呐,没有她‘帮’我,我也不会得逞。”

郑珣清冷的眸子里转瞬透出一股凝重的色彩,他对楚歌道:“皇上已经决定任命谢学士为齐王的老师,任命秦院士为赵王的老师,圣旨估计过两天就会拟出来。”

楚歌一听到谢其然做了宋煦的老师,之前的担心便没那么重了,她觉得齐王夫妇还挺好相处的,只是……

“秦院士据说深得皇上的敬重,把秦院士任命为赵王的老师,是不是皇上有意立赵王为太子?”秦院士就是翰林院的头儿,比谢其然还年轻一点,但此人非常有才,是很多国子监心中崇敬的对象。

楚歌又问:“最后皇上到底立了谁为太子?”郑珣既然说要放弃皇位,那么谁当皇帝就显得很重要了,这关系到他们的后半生能否过上安稳的日子,私底下,楚歌自然希望宋煦当皇帝。

郑珣反问她:“歌儿希望是谁?”

他的语气有一种压迫人的气势,楚歌下意识就答道:“齐王。”

“放心吧,不管谁是太子,我都不会让他们伤害到你的。”郑珣坚定的看着她。

楚歌绽放出一抹令人醉心的笑容,郑珣说过要保护她的话,她一点儿也不觉得是假的。

郑珣忽然抱起她,将她欺身压到书桌上。

楚歌有些想哭:“这里是书房,我们晚上回房间再……”剩下的半句自然是被郑珣吞进了嘴里。

还好书房附近没有人,否则被人听到这羞人的喘息声她可以不活了。整个过程楚歌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所以郑珣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他思忖着以后是不是应该再换一个地方。要是楚歌知道了郑珣的想法,一定会羞愤欲死的。

完事后,楚歌瘫软在郑珣的怀里,歇了好久才能站起来。但身上的衣服和头发都被弄乱了,书房更是乱得惨不忍睹,楚歌都不好意思叫人进来收拾,明眼人一看就能猜得出来发生什么事了好吗?

楚歌的脸色像调色盘一样变来变去,看得郑珣一阵心神荡漾,然后又压着她要了一回,无论楚歌怎么求饶都没有用。到最后,楚歌已经无力出声,直接被郑珣抱回了房间。

害得李嬷嬷她们以为楚歌生病或者受伤了,直到楚歌有气无力的吩咐他们打热水进来沐浴,李嬷嬷等人才恍然大悟,而楚歌已经无力去观察她们脸上的表情了,她觉得自己没脸见人了。郑珣的脸皮到底怎么变得这么厚的,简直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沐浴更衣完毕,郑珣又恢复了翩翩浊世家公子的形象,楚歌坐在梳妆镜前让郑珣给她画眉,也算是苏了一把。

这时,张朝恩带着一沓厚厚的册子来求见,他已经知道了皇后的口谕,所以收拾好之后就来找公主交接各种事项了。

楚歌没想到张朝恩手脚那么快,但他的脸上并没有什么不甘愿的表情,不禁感到有些奇怪。

其实楚歌不知道的是,张朝恩自从手受伤后,就对府里的大小事失去了兴趣,管不管事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了,反正都是给人做奴才的,他若能挂一个公主府总管的名号,然后少管一些事,领着跟以前一样的月钱,这样的差事听起来也很不错。所以他一点儿也不介意皇后的决定,甚至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的第一个念头竟然是终于可以休息了。

“公主,这些是府上的人员花名册,以及账册和库房的册子,您慢慢过目,要是觉得有什么不对的,我再跟您解释。”

楚歌粗略翻了翻那些账册,密密麻麻的黑字看得她有些头晕,她合上账册,又把那厚厚一沓的册子往前推了推,对张朝恩道:“张总管,虽然皇后让你把管家的权力都交给我,但你也知道这不是一蹴而就的,我还有很多事都不大懂。不如这样吧,库房和账房想必你是最清楚的了,我们各自管一半。”

张朝恩不解:“公主不妨直说吧。”

“我的意思是,以后我会每天都听各位账房的汇报,但账册还是由你先过目了,没问题了再送来我这里,你觉得如何?”

张朝恩忍不住在心里吐槽:这跟在源州的时候有区别吗公主,不就是你帮我分担了一项日常汇报而已吗?

心里这样想的张朝恩嘴上却说:“既然公主这样说,能为公主分担也是我分内之事,我并无异议。”

楚歌道:“如此甚好,那么府里的人员花名册以后就由我来掌管了。”这样公主府里的人都可以由楚歌安排,因为以后就住在京城了,源州那边的都是皇帝的眼线,可以都换掉,再从新去牙行买一批回来。

解决完这件事,楚歌心情愉悦,紧接着有丫鬟来报,说是宣威将军递了拜贴来。

楚歌直接让丫鬟把龚壮引去书房,她正要去看看儿女在玩什么,结果月烟兴冲冲地对楚歌说:“公主,云烟姐姐来了。”

楚歌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看来月烟是太高兴了,直接唤顾玲珑以前的名字。不过顾玲珑会来拜访,楚歌也感到挺意外的,想来是龚壮带来的,既然顾玲珑都肯跟龚壮来了,看来那两人已经没有问题了。

顾玲珑看起来圆润了不少,气色也好,一见到楚歌,顾玲珑就要行礼,楚歌连忙阻止了她。

“我听说你有身孕了,这些虚礼就免了吧。”

顾玲珑今日挽的是妇人的发式,多了几分妩媚的风韵,她依楚歌的话坐下,举止间略显紧张,楚歌问她过得好不好,龚壮待她如何之类的话,顾玲珑一一答了。

楚歌道:“原先我们还担心你想不开,现在看你气色不错,我们也不用担心了。”

顾玲珑道:“多谢公主惦记,之前迟迟不来拜见公主,是我觉得无颜面对公主。后来经过宣威将军的开导,又听将军频频提及公主每每关心我的境况,所以才趁着今日特地来给公主请安,望公主莫怪。”

楚歌能理解顾玲珑的心情,恰好郑览他们跑出来要找楚歌,顾玲珑看到姐弟俩,眼里的羡慕之情很明显,她想到自己肚子里也有一个小生命,刚才紧张的情绪便淡了。

月烟羽烟均替顾玲珑感到高兴,尤其是月烟,直接问顾玲珑什么时候请喝喜酒,闹得顾玲珑面红耳赤的。

“将军的意思是过完年再给我一个名分,并说以后不娶别人了。”

“真的?!顾姐姐将军对你真是太好了。”月烟羡慕的说。

对于龚壮的人品,楚歌认为可信度还是很高的,而且龚壮也不会去拈花惹草,顾玲珑跟了他,真是前世修来的福气。

问及顾玲珑现在住哪儿,顾玲珑说龚壮专门给她安排了一间清幽的小宅子,没事都会陪着她,说到这儿的时候顾玲珑脸上满是幸福的表情。

月烟别提多羡慕了,假如顾玲珑真嫁给了慕容苏,说不定还不会那么幸福呢。想到慕容苏,月烟心里就复杂得很,她暗示自己不要多想,然后又跟顾玲珑说起了别的。

几人闲话了很多,多半是回忆以前的事情,后来实在是天色不早了,顾玲珑才不得不跟着龚壮回去了。

春节,陈朝会给官员十五天的假期,元宵过后就继续工作,以便官员回家探亲,这一点还算人性化。

又由于郑珣的官职调动,源州公主府那边的东西有些还得搬回京,所以初一过后,楚歌就开始和李嬷嬷商量府里还该添哪些人、搬哪些东西等事项。

而龚壮,则被皇帝召进宫,他以为是皇帝要给他加官进爵呢,没想到皇帝问他的第一句话就是:“龚爱卿可有娶妻?”

龚壮答:“回禀皇上,臣已有妻子,虽没给她名分,但臣已经选好了日子,再过不久就把她娶进门。”

皇帝道:“既然还没娶那就好。”

龚壮不明白:“臣不知皇上的意思。”

皇帝负手而立,目光如炬:“想必龚爱卿已经听说过朝月公主,朕觉得你与朝月公主很匹配,想把朝月公主下降给你,不知你意下如何?”

龚壮的思绪翻江倒海,他双膝跪下,匍匐在地:“皇上,臣已经有妻子了,怎还敢高攀朝月公主,还请皇上为朝月公主另寻驸马,臣出身卑微,实在不适合朝月公主。”

皇帝仿佛没听见龚壮的话:“无妨,朕觉得你适合朝月公主就没人敢有异议。你的那位妻子,朕可以允你金屋藏娇,男人嘛谁还没有个三妻四妾。朝月公主有些小性子,若是让她知道你还有别的女人,只怕会闹将起来。朝月公主是朕的手中宝,你可不要轻易辜负了呀。”

“皇上,臣……”

“不用多说了,朕意已决,何况朕没有拆散你和你的妻子,不是吗?你娶了朝月公主之后,朕就会给你加官进爵,封你为西北大将军,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吗?”

龚壮伏在地上,良久才吐出一句话:“臣,谨遵圣意。”

皇帝满意的将龚壮虚扶起来:“那就好,本来朕也不想那么匆忙的,但太后病重,太后的意思是不想因为她而耽搁了朝月公主的婚事,所以朕才不得不提前跟你说了此事,你可莫要怪朕。”

“臣不敢。”

“好了,你回去好好准备吧,明天朕就会下旨昭告天下。”